开场:
【自我介绍】
各位伙伴们,大家好!我是宁博。
用三个标签介绍一下我自己:
热爱工作的HR:每一天都很努力的搬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专业助力企业的发展。
喜欢动物的焦虑妈妈:养了两只猫和一个孩子,猫15岁,陪伴了我结婚生娃见证我在扬州扎根;孩子12岁,没猫省心,正处于说一句顶十句的阶段,每天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终生学习的拆书家:总觉得自己如果不进步,那就是在退步,其实也是自己的不安全感促使自己不断去学习去进步,而拆书给了我一个更安全的路径,因为看到了你们的成功。
【分组】
我们今天会设置小组的讨论和分享环节,按照我们座位的情况左边三个人一组,右边两个人一组。
【设定学习目标】
通过今天的RIA拆解,我们在与他人沟通想要解决问题时遇到对方情绪失控的状况,可以找到化解的方法,将谈话进行下去。
【图书介绍】
【F】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拆页出自《可复制的领导力》,他的作者是樊登读书的创始人樊登老师,这本书是他十余年领导力课程精华的总结,让我们了解到,领导力并不是基因自带的能力,而是一系列可操作、可模仿、可践行的工具。
【A】与其他领导力书籍相比,这本书结合了樊登老师创办樊登读书过程中的管理实践,包含了很多经典案例和有趣的小故事,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为管理者提供了提升领导力有效的理论和方法,值得大家学习阅读。另外,在涉及到的一些需要进一步深入学习的维度上,作者给到了相关书籍的推荐,为我们接下来构建知识体系提供了很好的线索。
【B】
B1: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复盘我们的管理技能从而有针对性的提高领导力,在方法和工具的加持下,引领着团队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
B2:通过今天的片段学习,当我们在沟通中遇到对方情绪失控时,我们可以找到有效的处理方式,化解沟通危机。
【R阅读原文拆页】 1分钟
主题 “用认同化解失控情绪” 片段来源:《可复制的领导力》 P199-P200
管理者在倾听时,经常会碰到对方情绪失控的情况。当工作压力过大,或者情绪波动过于明显时,很多人会突然失控地大叫、大哭。面对这样的情绪爆发,通常的做法是安慰他,结果却总是收效甚微。言语上的安抚经常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你越是让对方“别哭了”,他往往会哭得越厉害。
更有效的处理方式应该是“反映情绪”。反映情绪是指在对方情绪出现波动的时候,通过一系列的询问让对方认识到自身的情绪状态。
反映情绪是与人沟通最重要的根基。如果我们面对对方的失控,只是重复地说“冷静点”“理智点”,而根本不照顾对方的情绪,那么对方的情绪就会越来越坏,最后导致事情谈不拢。所以首先要处理的问题是情绪,而不是你手上所谓的“正经事”。
比如,管理者可以间员工“这件事让你很心烦,对吗?”“这件事让你很难过,对吗?”“这件事让你很悲伤,对吗?”等类似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我们前文所说的封闭性问题,你只需要让对方回答“是”或者“否”。
对方说“否”,说明他的情绪并非我们描述的那样,需要转换方向继续调整;对方说“是”,他的情绪就会变好一些。我经历过很多这样的事情,也多次使用过这个办法,发现每次都有效果。那就是,只要能够想办法让对方说“是”,情绪就会缓和下来。
【What】
我们经常会遇到因对方情绪失控无法沟通的状况,这个时候安慰可能并不起到什么作用,而这个拆页就给到了一个较为有效的解决情绪失控问题的方法,就是通过反映并认同对方的情绪从而让他的情绪缓和下来。
【Why】
情绪失控会阻碍接下来的沟通,导致我们想谈的事情谈不出好的结果,处理不好甚至会伤害到彼此的信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来学习这个方法。
(一般做法)很多时候我们会忽视情绪的影响,单纯的去安慰,理智的去分析,但往往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反例)这里举一个小例子,家里有小孩的父母会比较有感受。小孩遇到了比较难的题目,你教他几遍,他也不会解,后面你不自觉的提高音量,他突然开始哭泣,你不明所以,说了一句有什么好哭的,不会学就是了,结果他哭的更凶了,这时候你可能已经不耐烦了,叫他闭嘴,然后噼里啪啦讲了一堆解题思路,结果他还是云里雾里连题都没读清楚。此时你的耐心已经完全耗尽,最后河东狮吼,两败俱伤。
所以,我们希望取得对方合作达成好的结果,就需要让对方跳出不良的情绪状态,那我们就要学习并掌握这个认同化解情绪的方法。
【How】
那么怎样解决情绪问题呢?拆页中告诉我们有效的处理情绪的方式应该是“反映情绪”,但是没有具体告诉我们怎么做,我结合书中的案例,提炼出以下步骤供大家参考:
第一步 觉察情绪,换位思考。要察觉到对方已经被情绪主导,此时对方的状态可能是痛哭流涕,可能是恼羞成怒,总之处在不理智的状态,这个时候我们单纯的讲道理极有可能无效,我们要调整好心态,尝试换位思考,理解他的处境和心情。
第二步 猜测情绪,让对方说“是”。用封闭式的问题描述对方的情绪,引导其平静下来。封闭式问题就是用“是”或“不是”回答的问题。比方说,你现在很难过对吗?这件事让你很愤怒,是不是?对方说否,说明他的情绪并非我们描述的那样,需要我们转个方向继续提问,直到我们正确的猜测出对方的情绪,让他说“是”,当他开始回答是的时候,紧张的气氛会得到缓和。
第三步 继续引导,化解情绪。 经过第二步,我们已经正确反映出对方的情绪,是愤怒,是伤心,还是难过?这时候我们要给予理解,继续用封闭式问题引导提问。比方说,可以问原因,因为刚刚表现出不耐烦让你觉得不被尊重,所以很伤心,是吗?可以问建议,你觉得这样想这件事情是不是更好?总之持续引导让对方说是,他会在回复是的过程中理清前因后果,情绪也会得到化解。
一旦情绪问题得到解决,我们便可以回到我们要讨论的“正经事”上面了。
(预言异议)让对方说“是”对他的情绪稳定一定有效吗?实际上,人的情绪反应机制中有一种现象叫作“导入效应”。导入效应被心理学实验验证确实存在,具体点说,我们能够理解情绪影响行为,但实际上行为反过来也会影响情绪,我们让对方说“是”就是通过行为影响情绪,让对方冷静下来。
(反例变正例)就拿刚刚提到的小孩遇到难题,从教到哭到河东狮吼的这件事件来说,运用认同化解情绪的方法应该这样:
1、觉察情绪,换位思考。孩子已经在哭,不论什么原因首先我们要觉察到他已经被情绪控制了,这个时候首要解决情绪问题。
2、猜测情绪,让对方说“是”
你是不是觉得一直做不出题目很着急?他会说“是”(猜测情绪)
刚刚妈妈说话声音大了一些让你很难过,对吗?他会说对(猜测情绪)
3、继续引导,化解情绪
你之前是不是没有接触过类似的题目?(继续引导,猜测原因)
妈妈刚刚讲的方法是不是跟学校学的不一样?他会说是的。
当我们反映了他的情绪,且让他回复是的时候他已经冷静下来了,那这个时候我们再来有耐心的解决难题,一定会有更好的效果。
(预访异议)或者我们在询问当中会渐渐理解了他的情绪。也或者你会觉得认同对方是对自己极大的考验,在反复的询问当中自己的耐心也一直在被消耗,真的很难一直保持客观。那这时候我们要这样想,我们做的是认同对方的情绪,并不是认同他的观点。我们理解的是他的状态,并不是他的做法。。。我们的目标是让他回归理智。
当对方开始回答“是”的时候你会神奇的发现,他的情绪已经得到了缓和,他可以正常的跟你对话,正常的思考,这时候我们就可以来聊聊真正要解决的事情了。。。
【Where】
当情绪让我们的谈话异常“艰难”,这时候所有的沟通技巧都没有办法起作用,更没有办法进一步解决我们想要解决的问题时,我们就可以用这种认同化解情绪的方法,让对方平静下来。这个方法可以像原文拆页提供的案例一样运用到工作中,当然也可以运用到跟家人孩子沟通中,当我们发现对方已经被情绪控制,这个方法就一定可以帮到你。
【A3促动参与】
【场景设计】刚刚,我们学习了应用认同化解对方失控情绪的方法,具体包括三个步骤:觉察情绪,换位思考;猜测情绪,让对方说“是”;继续引导,化解情绪。现在,我们一起做一个演练。请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到我这,认真聆听接下来要演练的场景:
人物:妈妈,哥哥(9岁),阿姨(妈妈的朋友),妈妈朋友家小弟弟(幼儿园小班)
情节:妈妈的朋友带着他家上小班的弟弟来家里玩,小弟弟好奇哥哥正在搭的乐高,但是又不会拼,结果就把哥哥的零件弄乱了。结果哥哥大发脾气,推搡了弟弟。
妈妈见状很生气,说道:“他还小,不知道你这个东西怎么搞,弄乱了,一会儿帮你复原就是了,你发什么火呢,怎么还能推他呢?”
男孩子不服气,大叫,“谁叫他玩我的东西的,明明是他弄坏了我的东西,为什么要说我?”说着大哭起来。妈妈见他任性发火,马上就要大打出手。这时候朋友赶紧劝服妈妈,并把哥哥叫到一边,对他说。。。
【小组讨论】
接下来,我们进行分组讨论并预演:讨论的过程中请注意,这个场景里有两个角色,第1个角色是妈妈的朋友也就是阿姨,主要任务是应用今天学到的“用认同化解对方失控情绪”的3步法,平复孩子的情绪,让他不在哭闹;第2个角色是“哥哥”,任务是扮演一个被搞坏了玩具,又被妈妈骂,情绪失控的状态。我们先在组内讨论,讨论后预演,5分钟后我会邀请一组来分享。
【角色扮演】
我们的讨论时间差不多了,现在我想请一个小组的伙伴来用角色扮演的方式,采用今天学的“用认同化解对方的失控情绪”3步骤的方法,来化解前面情景中孩子的情绪,让他平静下来不再哭闹,表演时间3分钟。下面请。。。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分享
史老师(阿姨):让阿姨看看,哎,你都流眼泪了,是不是很伤心难受。
樊老师(哥哥):是的,我妈妈什么都不知道,就在那凶我。
史老师(阿姨):对呀,你搭的挺好看的,原来搭的这是什么呀?
樊老师(哥哥):我搭了一个火车,我这个搭了好长时间呢,哎呀,我专门在那去把这个火车道搭出来的。
史老师(阿姨):这个挺好看啊,你看得出来,你在里面花了很多心思,是啊?
樊老师(哥哥):是的,我是专门去搭这个的,然后呢,费了好大心思搭好搭好之后呢,弟弟又不会,那他看着我弄就行了,他还不愿意,他把这个推掉了。推掉之后,妈妈说我,你看现在这个怎么办,都已经乱了,这怎么办呀?
史老师(阿姨):这个刚才妈妈说话声音大了一点。但是阿姨现在跟你说话,是不是很轻声
樊老师(哥哥):嗯。
史老师(阿姨):阿姨愿意跟你坐在一起,恢复这个作品,你是不是愿意?
樊老师(哥哥):愿意
史老师(阿姨):阿姨的这个孩,他有点小,就不像你这么懂事,就你现在能听阿姨的话,跟阿姨说愿意就是很优秀的,所以咱们现在就一起来合作,把这个重新搭起来,好吧?
樊老师(哥哥):好的。
非常感谢你们的表演,史老师扮演的阿姨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让对方说了“是”,最后樊老师扮演的哥哥平复了情绪,并且愿意一起恢复乐高。
【总结】有时候我们很着急想完成“正经事”,可是发现对方并不配合,深陷在情绪之中,这时候我们需要先觉察情绪,理解对方,然后通过猜测情绪让对方回答“是”,继续引导最后化解情绪,让他平静下来,这样我们才能取得他的合作,再去解决想要解决的问题。
TF2-3的分享就到这里啦,感谢各位的支持陪伴,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