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不破不能立,不拆不成器,大家好,我是小南,用三个标签介绍一下我自己,第一个标签,目前是一位一级拆书家,第二个标签是一位宝妈,第三个标签是一位企业内培训管理者。我今天过级2-4,首先感谢大家的支持。为接下来为了学习效果,现在现场的伙伴2人一组。
今天我带拆的片段来自《非暴力沟通》这本书
F (特征):这本书的作者是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国际非暴力沟通中心创始人。本书围绕着“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四个方面展开,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好的更高效的沟通方式。
A(优势):相比其他同类书籍,本书不仅有非常专业的心理学理论,更是有非常多的案例,帮助理解书中的知识点,通俗易懂实操性强。同时本书也是当当网人际交往类书籍畅销榜第1名。
B(利益):如果你正在受沟通问题的困扰,比如想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想化解他人对自己语言的误解等等,那这本书就是解决这些困扰的宝典。
今天我带来的是这本书中的两个片段,一个是关于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另一个四要素的递进片段“请求重述”。非暴力沟通是围绕着“观察、感受、需求、请求”四要素展开的,但有时沟通中涉及的内容和信息量比较大,就需要在沟通的过程中进一步通过请求重述确定对方是否理解了我们的本意,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第一个片段的目标是:在学完后,学习者可以根据场景说出含有非暴力沟通四要素的语言。第二个片段的学习目标是:学完后,学习者可以根据给出的场景模拟请求重述的步骤。
下面让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片段。给大家1分钟时间阅读一下原文片段。
要达到让双方都能发自内心地相互给予,我们需将注意力聚焦在四个方面——它们是非暴力沟通模式的四个要素。
首先,我们观察实际上发生了什么。不论他人的言行是否有益于我们,我们只是去观察。要做到清晰表达所观察到的,我们的挑战在于不夹杂任何评判。不论喜欢与否,我们只是说出人们做了什么。第二步,表达出我们看到这些行为时的感受:是感到伤心、害怕、喜悦、有趣,还是心烦呢?第三步,表达出我们的感受与什么需要相关联。通过对这三个要素的觉察,我们清晰和诚实地表达出自己的状态。
例如,一位母亲想和正值青春期的儿子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来说话,她可以这样来表达以上三个要素:“菲利克斯,看到咖啡桌下的两团脏袜子和电视机旁边的三团脏袜子,我很生气,因为我希望在我们共用的空间里能多些整洁。”
紧接着,她可以表达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一个具体的请求:“你愿意把你的袜子放在你房间或放进洗衣机里吗?"我们借助这个要素提出对他人的期许,希望他(她)怎么做来满足我们的需求,让我们的生命更加美好。
根据这个片段我们知道:
What:非暴力沟通模式的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也是我们在非暴力沟通时表达的顺序。
Why:为甚么要学习这个表达的四要素呢?我们遇到问题时经常会被情绪所控制,说出一些或做出一些违背我们自己需求的话或事情。让事情的发展与我们的需求背道而驰,从而不仅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还会让事情朝糟糕的方向发展。如果我们学会了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表达自己,就更有利于我们的需求被满足,但这需要我们不断地刻意练习。
How:我们一起来具体学习一下这四个要素:
观察:不带任何评判的表达出所观察到的客观事实
感受:表达出看到这些客观事实时自己的情绪感受
需求:然后说出情绪感受背后的需求
请求:说出想让对方做出的具体事情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举个例子:比如我老公经常回到家,就把鞋子脱到门口就不管了,每次看到他这样我就非常生气,就会吵他吼道:"懒死你得了,你就不会顺手放到鞋柜里吗?“若果按照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我会这样和他沟通:
观察:我看到你把鞋子脱到了门口,没有放到鞋柜里。
感受:我感觉有点生气
需求:我想在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中生活
请求:请你现在把鞋放到鞋柜中
观察到的客观事实:他把鞋脱到门口没有放到鞋柜中,感受:生气;需求:想在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中生活;请求:把鞋放到鞋柜中。
Where:非暴力沟通的模式适用于,对方的行为引起自己的负面情绪且没有满足自己的需求时。如果情况非常紧急,就不太适用。
预防异议:大家可能觉得这样跟人交流非常别扭,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不会这样沟通,但如果我们想锻炼自己的非暴力沟通能力,在前期不熟练的情况下,就需要这样刻意的练习。随着我们越来越熟练,就会越自然顺畅。
为了学习效果,我们就近2人一组。
【A1】接下来我们想想最近一周或一个月,让你有负面情绪的沟通的场景:比如孩子不好好写作业,与爱人就某件事产生分歧,与同事在工作上发生一些冲突等等。先自己思考然后在小组内分享。给大家2分钟时间,一会儿邀请伙伴分享。
果果分享:老公上周应酬比较多,一周有4天都很晚才回家,并且也不提前打电话沟通。到家之后2人都没有时间交流,所以非常的生气,也对老公回家很晚要不要等他睡觉而纠结。所以在老公又一次很晚回家后,就没有忍住跟他吵了起来,结果不欢而散。
回应反馈:感谢果果的分享
【A1+】根据拆页中讲的建议,再遇到这样的问题,你可以怎样应用刚刚学到的方法呢?自己思考然后在小组内分享。给大家2分钟时间,一会儿邀请伙伴分享。
果果分享:应用非暴力沟通四要素会这样与老公沟通:
你这周7天有4点都超过10点才回家,这让我感觉有点生气,我希望我们晚上有一些时间可以后沟通交流,请以后点前回家,或者不能回家提前给我打个电话。
回应反馈:非常感谢果果的分享,她的表述中的观察:这周7天有4点都超过10点才回家,感受:生气,需要:每天能与老公沟通一下,请求:10点前回家或提前打个电话,看出果果已经掌握了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
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会了沟通的四要素,但是在沟通的过程中通过请求对方重述以确保对方明白了我们的本意也是非常必要的。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二个片段,请求重述。给大家3分钟时间阅读原文。
R:我们的本意和他人的理解有时可能是两回事。通常我们会在对话中捕捉线索,来确定他人是否理解了我们的意思。但如果不确定,我们就需要提出明确的请求,请对方告诉我们他们听到了什么,以便在有误解的时候做出修正。有时,简单地问一句“这样清楚吗”就够了。但有些时候,即便对方说“是的,我明白了”,我们还是无法确保他们是否真正理解了我们的意思。这时,我们可以请对方再多回应一些,这样,一旦对方的理解与我们的意思有所不同或者有所遗漏,我们就有机会做出补充。
例如,一位老师对她的学生说:“皮特,我昨天批改作业时没有看到你的作业本。我想和你确认这件事。请你在课后来我办公室一下,好吗?”皮特咕哝着说:“好,我知道了。”便转过身准备离开。这位老师不确定皮特是否准确理解了她的意思,便立即请他重述一次:“可否告诉我你听到的,我请你做的事情是什么?”皮特回答说:“你让我在课后留下来,不能去踢足球,因为你对我的作业不满意。”皮特果然没有听见她要传达的信息,于是她决定重新尝试,并在这一次更加注意自己的表达方式。
诸如“你没有听明白我的话"“这不是我的意思”“你误会了”这样的判断,很容易被他人视为指责。因为皮特很坦率地回应了她,这位老师先向他表达了谢意。她说:“谢谢你告诉我你听到我说了什么,我想我说得不够清楚,所以请允许我再试一次。"
刚开始尝试请他人重述我们的话时,可能会觉得有点不自然。因为在日常交流中,我们很少会提出这样的请求。当我强调请他人重述我们的话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时,人们通常担心有人会这样反应:“你觉得我是聋子吗?”“别跟我玩心理学的那一套!”为了避免这样的反应发生,我们可以先向他人解释这样做的原因,清楚表明这不是在测试他们的聆听能力,而是核实我们是否已经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思。然而,如果对方说“我听到你说什么了!我又不是傻瓜!”我们依然可以继续体会对方的感受和需要,并选择用言语来询问:“你有些生气吗?因为你希望我相信你理解了我说的话,对吗?"
看到伙伴们都已经阅读完成,片段中呈现的是一所西方学校师生之间的对话,为了我们更好的理解,我们通过一个职场中的例子再体会一下。
意译案例:
刚开完总结会,我叫住下属小王:“小王,你这个月的转化率太低了,一会儿来我办公室一趟一起分析下原因。”
只见小王神情一愣,说:“好的,我去拿个笔记本。”然后转身向自已的工位走去,边走边自言自语道:“看来,今天又要挨批了......”
于是,我叫住他,“小王,我想核实一下我刚刚是否表述清楚了,你能将我刚说的话重述一下吗?”小王有点沮丧地回答道:“你叫我去你的办公室,反思一下为什么这个月转化率这么低。”
我知道小王把我的话理解为:我要对他上个月的转化率的情况问责,我其实是想和他一起分析一下原因,看看有没有可以帮助他的地方。
我没急着否定对方说“你理解错了”或者“我不是这个意思”,而是稍微调整了我说话的语气:“谢谢你的反馈。可能我刚才说得不够清楚让你以为我要问责。我的意思是想帮你分析一下原因,同时看看有什么可以帮助你,并没有问责的意思。”
说完这些,我发现小李,明显精神一振,一扫刚才的萎靡。开开心心去拿笔记本了。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请求重述的片段
What:在我们不确定对方是否理解我们的意思时,我们需要让对方重述一下刚刚我们表达的意思,以便确认对方是否理解正确,如果没有我们需要重新叙述。
Why:如果不这样确认的话,一旦对方理解的并不是我们的本意,就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误会或损失,影响到工作的效率或者我们和对方的关系。所以确认对方是否理解我们的本意非常重要。
How:所以当对方的反应,让我们不确定他是否理解我们的本意时,可以这样做
第一步:表明目的,请求重述
为了不让对方感觉我们是在找茬,引起对方的反感,我们可以先说明让对方复述的目的,打消对方的顾虑,再提出重述的请求。
例:我想核实一下我是否表达清晰了自己的意思,你可以复述一下我刚刚的意思吗?
第二步:感谢反馈,识别重述
如果对方复述的内容与我们想让对方理解的内容一致时,只需要表示感谢!就可以了,如果对方复述的内容与自己的本意不一致时,除了对反馈表示感谢外,还需要进行接下来的步骤。
例:谢谢你的复述
第三步:归因自己,重新表达
将对方没有理解自己本意的原因,归咎到自己没有说清楚上,以便让对方更容易接受,建立健康的沟通平台。
例:我想我刚刚的表述不够清楚,所以导致你没有理解。我再重新说一下。
Where:这个方法可以用于工作中,比如培训、会议、讨论,也适用于上级对下级下达指令,同级之间交流工作;还可以用在生活中,如长辈对晚辈、平辈之间,朋友之间。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对方是我们的上级、长辈,就不太适用,我们要求他们复述是不礼貌的。
预防异议:如果当对方重述后,发现对方已经完全理解了我们所表达的意思,就不必要进行接下来的步骤了。当然请求重述也可以反复运用,比如再次表达之后可再次要求对方重述。根据情况灵活运用。
【A3】接下来我们一起做一个演练来应用一下。
请大家认真听一下要演练的场景:
孩子这次期末考试不太理想,数学才考了80分,语文基础类题目减分严重。英语85分,比上次摸底考试三科都90分以上的情况差距太大。你想跟孩子分析一下原因,制定一下学习计划。于是你在吃晚饭时,跟孩子说晚饭后要跟他谈一谈。沟通时你怕孩子误解你想教训他。所以要用请求重述的方法确定孩子理解了你的本意。
现在,请两个人一组,一个人扮演妈妈,一个人扮演孩子,扮演孩子的伙伴配合一下。
演练时间3分钟,现在开始。
下面大家角色对调,再次进行练习。
演练时间3分钟,现在开始。
最后我会邀请一组伙伴分享。
演练:流沙(妈妈):宝贝,我看你这次考试非常的不理想,一会吃完饭咱们聊一下
小样(孩子):又要挨骂了(小声嘟囔)
流沙(妈妈):我想看一下刚刚我有没有说清楚,你能将我的意思说一下吗?
小样(孩子):我这考的不好,一会你要批评我
流沙(妈妈):谢谢你给妈妈的反馈,可能刚刚我没有表述清楚,我是想跟你一起分析一下这次失利的原因,看看接下来该怎样学习。妈妈这样说明白了吗?
小样(孩子):明白了,你不是想批评我,是想帮我分析一下原因。
回应反馈:感谢我们这一组的伙伴,非常好的应用了请求重述的方法,妈妈在说出吃完饭聊一下的时候,孩子可能是误会成妈妈想批评他,这时妈妈请孩子重述自己的意思,发现孩子没有理解她的本意,所以归因自己没有说清楚,又将想帮助孩子分析原因的本意叙述了一下,这次孩子很好的理解了妈妈的本意。
【A2】为了进一步巩固学习效果,可以帮大家熟练的运用到生活中,未来的一周或一个月中,哪些场景可能会用到请求重述。交待老公去办某件事情,给下属布置工作,还是对孩子提出某些要求,将场景记录在便签上,用非暴力沟通请求重述三步法来完成你沟通过程。给大家3分钟时间,之后在小组内分享。
果果分享:孩子喜欢玩游戏,一放学就抱着平板,我怕他耽误学习,想让他写完作业再玩,就经常会说他:“你把平板放下,先去学习”,孩子就明显不高兴。这时我可以请求孩子重述:“我担心自己没有说清楚,你可以把我刚才的意思说一下吗?”。孩子会说:“你就不想让我玩游戏,只想让我学习”。孩子明显没有理解我的本意,我会跟他说:“谢谢你的反馈,可能我刚刚说的不是很清楚,我是希望你先写完作业,就可以轻松的再玩游戏了,否则作业写不完,你也玩不踏实。”这次你理解了吗?孩子这时可能就很听话的去写作业了。
回应反馈:非常感谢果果的分享,非常好的应用了重述的方法。
结尾:今天的两个片段已学完,感谢大家的聆听与参与,一句话送给大家:沟通四要表需求,请求重述纠偏差,希望对大家的生活工作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