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即兴的智慧》 所属活动: 线上拆书-《应对焦虑》&《即兴的智慧》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关于错误

开场:

大家好,我是Joyce,是一枚倡导身心平衡的创业人,是一名塔罗师和营养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可以用书中的方法重新认识“犯错”,针对近期要发生的、目前比较担心的意外或可能犯错的事件,通过对可能结果的设想和总结反思,在心理和行动上做好应对策略和准备,不再害怕犯错或事情的发生,更有勇气去做。

我们两两一组,在之后的练习中搭档交流。

今天我选的拆页是来自于Patricia Ryan Madson《即兴的智慧》这本书。

《即兴的智慧》诞生于斯坦福大学的课堂,作者Patricia是斯坦福大学最能启发学生灵感的戏剧老师,她将即兴戏剧中的十三堂即兴表演课发展为十三条人生哲理。

最近几年即兴戏剧在世界各地尤其是中国风靡,被广泛应用在个人觉察、疗愈和企业培训等领域,但其实市面上分享即兴智慧的书非常少。目前市面上为数不多的关于即兴戏剧的书籍大多着眼于戏剧的环节和游戏,而这本书从即兴表演的原则到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生活方式,作者结合了大量案例和练习,有趣、有智慧又有很强的实操性。

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一探当下最火的即兴戏剧的魅力,可以运用即兴表演的智慧看待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在实践中真正做到积极、肯定、宽容;机智地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解决问题;乐于助人,支持他人的工作和梦想,充分发挥团队协助的能力,开启正念和潜能,用微笑和愉悦面对日常生活。

下面我们先用2分钟来阅读一下拆页: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即兴的智慧》第十章 “求求你,犯个错” P123-125

当我说 “求求你,犯个错”的时候,实际上是想鼓励你去冒险,尝试一些有挑战性的事情、一些你把控不住的事情、一些成功率不高的事情。海龟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它们只有冒险探出头,才会前行。我们要养成敢于冒险的习惯。有时,我要求学生每节课上至少犯一个令自己汗颜的错误,用这种方式让学生习惯犯错误的感觉。我们要关注的并不是错误本身,而是犯错之后应该怎么做。下面来看看专家们是怎么处理的。

那是一场叫 “真小说杂志”的即兴剧团在跨年夜的演出。根据观众的建议,表演的主题定为 “修女的斗争”。故事进行到以下情节:三位修女一一艾格尼丝、玛丽和克莱尔之间发生了

冲突,牧师来到修道院门口敲门。即兴演员黛安应了门,她在前一场戏中饰演的是艾格尼丝修女。牧师说道:“我来找艾格尼丝修女。”可黛安一时忘记这正是自己饰演的角色,回答:“好的,我去叫她。”刚走出两步,她就发现了这个错误。“好吧,艾格尼丝修女就是我,”她笑道,“我猜修女都长一个样子。”观众们爱死这个包袱了。

错误通常是计划之外的状况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例如,一个奇怪的结局或是一段意料之外的旅程。有时使用“错误〞这个字眼,只是因为结局并非是我们所期待的。来看这场电影就是个错误,我们责备、抱怨。然而,一味后悔“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并非良策。这时,最该做的是想想“接下來应该怎么办”“我吸取了什么教训”“有没有带来什么好处” 等。面对错误,正确的反应是面对它、承认它,可能的话,还应该利用它。其实艺术家就经常这么做——利用每一滴“计划外”的颜料,即兴创作。当事情不如意时,观察它的发展,跟随它的进程,看看还会出现什么状况。也许你虽然看了一部烂片,但是一走出影院,怡好发现了一家迷人的新餐厅。所以,多看看,别错过。

我鼓励你犯错,但这并不意味着纵容你粗心大意,忽视细节——绝对不是这样。相反,细节决定一切。如果因为疏忽而给别人带来了麻烦,我的心里就会充满愧疚,正确的做法应该真诚地向别人道歉。所以,千万不要粗心,但也不要过于谨小慎微。我们的目标是面对错误时,不颓丧、不抱怨,并用最快的速度 “原地满血复活”。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大家是如何看待“错误”的呢?从小时候的学习到成年后的工作、生活,我们都在努力做对的事情以及把事情做对。你是不是跟我一样,尽量避免犯错甚至害怕犯错呢?会为曾经的失误抱怨或者懊恼不已,甚至好久之后回想起来都会惭愧、失望和遗憾?或者会在之后经历类似的事情时因为曾经的错误而担忧、畏手畏脚、各种不自信?大家觉得这样的状态对我们人生的展开有帮助吗?有更好的可能性吗?今天的拆页告诉我们,错误是我们的朋友和伙伴,当我们学会拥抱和赞美错误的时候,一切发生都将为我所用。

在这里我们说的“错误”,通常是计划之外的状况,冒险后的结果。人生就像即兴表演一样,没有剧本随性发挥,然后不管你的行为带来什么都继续下去。犯错是难免的,甚至是必然、必要的。我们鼓励犯错,不是纵容大意忽视细节,而是将对错误本身的关注转移到犯错之后的行动中。

那么具体要怎么做呢?

首先,就是去做吧!去冒险,去犯错!不要等到准备好了才开始,不要害怕未知的结果,在做的过程中尽全力就好,去期盼将要发生的事情。在人生的即兴表演里,错误是必要的。失败和成功不是对立面,相反,失败是走向成功的踏脚石(展示页1)。

当错误或意外发生时,静观其变是第二步。尽快调整心态情绪,不要慌了手脚或者一直责怪自己“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及时转念,接受已经发生的事实,观察事情的发展和走向,这里也是即兴戏剧的智慧之一——Yes and。让我们顺应无法改变的事实,看看还会出现什么状况。

第三步,反思并进行下一步行动:既然已经这样了,我可以怎么利用当下的发生呢?有什么是我可以做的呢?我怎么样可以下次做更好呢?

当我们彻底改变了观念,不再惧怕犯错并能在应对无常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自如时,我们就能逐渐培养出敢于冒险的习惯,更愿意去尝试一些有挑战性的、把控不住的或者成功率不高的事情了。我们不再被框在自己有限的能力和想象里,而是可以主动拓展生命的体验和宽度。

跟大家分享一个我最近的“错误”。有一次我受邀去参加朋友的一个健康创业项目分享会,我以为是个交流茶话会,啥也没准备就去了,我的冒险开始了。到了才知道每个人有5-10分钟的时间在台前分享自己的项目情况和资源需求。我这才依稀记起来,当初朋友邀请我的时候似乎确实说可以准备一下自己的项目介绍。我愣了几分钟,来不及对自己的懊恼,先静下心参与活动。大家都准备得很充沛,有的还有自己的PPT。我一边认真听大家的分享,一边用便利贴把自己想要讲的要点列出来,因为出场次序比较靠后,我还可以根据其他人的内容不断调整自己的内容去呼应或者突出优势。到我上场的时候,我洋洋洒洒讲了快10分钟,大家也听得特别认真。结束的时候主办方说:“我很好奇你的小纸条上写了啥,这是我最近听过的最完整最有逻辑的presentation了。”

这一场非我本意的意外给了我超出预期的满足感,我挺庆幸自己毫无准备的出席,让我即兴发挥了一场,如果是我事先准备写了稿子估计就不如现场发挥版贴合大家的兴趣点了。这次也让我最自己的临场反应有了更清晰地认知,我发现只要我不慌正常发挥,10分钟以内的分享是没有问题的,之后我也会更加从容。

这个方法更加适用于面对计划之外的状况,完全没有准备就要应对,或者是你没有把握的事情,没有完全准备好就要去做、不确定会发生什么。

大家听完可能会说,(翻页)这个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呀!有些重要场合怎么能不准备就上呢?其实我们这里更多地讲的是心态,不管你有没有准备、准备得怎么样,该上的时候就上,做了再看结果如何,而不是因为各种担心而不行动。

也有伙伴可能会说,你太理想化了,鼓励去冒险犯错,难道每一次错误的后果都可以承担吗?有时就是后果特别严重或者我自己特别脆弱承受不起呀。我也特别认同这种观点。每个人遇到的情况不同,也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去觉察,并接受个人的渺小。重要的是我们要从思维上转变,并关注自己的转化和后续行动上。即使是最坏的情况,又能怎么样呢?如果无法挽救,是不是努力接受现状,把注意力放在接下来怎么做更好?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接下来,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大家想一想未来三个月中你还没有准备好、没有把握、有点冒险的事,在什么时间地点将发生什么?是明天要进行的一场公众演讲却内心充满忐忑?还是下周你有个很看重的面试机会?还是下个月,终于要推进跟老板关键对话谈一谈团队问题?

学习者1: 是生娃这件事。我太害怕疼和出现意外了。

学习者2:在3月我会参与6次点评,小伙伴分享1个半小时后,由我进行反馈。这里面就容易犯错。但我不害怕,因为我觉得哪怕犯错也是我提升的一次机会。

请你结合自己的情况和今天学习的步骤,设想一下:

  1. 如果以现在的状态去做,那一天可能发生什么情况?你是什么样的状态?对方会有什么反应?
  2. 假设按照你预想的情景、或者你最担心的意外错误发生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你是怎样的心情?你会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感受呢?
  3. 针对你设想的场景,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你会怎么应对?你可以做什么以及下次可以怎么做得更好呢?

我们4分钟小组内交流一下,再按照上面的3个步骤集体分享。

学习者2: 因为没有做过点评的工作,那一天可能自己发挥得不是最好的状态。其实对于我自己来说,每一次面对这个情况都是一次进步。我可能担心的是自己比不上别人的最好状态。我个人觉得人生中所有的犯错对自己来说,越是在出丑或者犯错,反而是一次激励,下次的话你对自己的事情更重视,然后去迭代这件事情、完美这件事情。如果这样的失误发生了,我是很拥抱错误的,是欢迎错误的,也是欢迎所有的挫折的,心态应该还可以。当下可能自己做点评的表现达到自己的预期,也是觉得可以接受的。但是我肯定会一次比一次进步的,不去一次次反复的去练习的话,怎么能成长自己呢?下一次我可能会更针对这个问题,有一些行动改进的措施,因为我觉得可能未必会是最好状态,但是最佳的一个体验。

学习者1:如果按现在的状态去等待生孩子那一天的到来的话,我可能会手忙脚乱,不知道怎么去应对。如果说真的发生这样的慌乱情况的话,我觉得应该是医生更知道该怎么办,我应该选择相信医生就可以了,因为我再慌乱的话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因为没有经历过,没有经验,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可能也看过一些相关的概率事件,但是根据大部分人生育经验来说,基本上都不会有什么意外。即便有一些突发性的小小事故,医生也都能够解决,所以我觉得这个想法应该来自于我自己的担心。如果说要调整一下心态,或者是让自己应对这件事更有把握的话,我可以去了解看看,在生娃之前,比如说一些什么产前的身体特征、身体反应,哪些是属于要生了的信号?如果出现了这些信号,我该怎么去应对?如果说我有应对方法的话,应该就不至于太担心说生娃这件事所面对的一些不确定的因素了。

通过今天的练习,我们对犯错有了新的认知,帮助我们更好的应对意外状况。希望大家从复盘曾经的错误开始,刻意练习,在未来更好应用即兴的智慧生活。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结束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