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规划最好的一年》 所属活动: 设立目标并找到目标背后的自主动机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设立目标并找到目标背后的自主动机

开场:

【开场】

亲爱的伙伴们,2024年已经缓缓开启。你有总结一年,计划新年的习惯吗?今天的两个拆页来自《规划最好的一年》这本书,助力大家聚焦目标,开启更好的一年。

【本次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学习后,学习者在需要设立习惯性目标时,能用四种时间限制梳理并描述出自己至少一个习惯型目标;并且通过“一问两动”确定目标背后的3个自发动机,让自己更容易坚持,从而达成目标。

【图书介绍】

【Feature】

《规划最好的一年》作者是美国迈克尔 海亚特,全球极具魅力的传媒领袖、平台应用大师和自媒体营销泰斗。《纽约时报》的畅销书作家。这本书旨在帮助理清思路、增强信心,并借助杠杆效应实现最重要的个人目标及职业目标

【Advantage】

作者是全球知名高效能专家,影响力比较大。每年年初年末梦想季,本书在当当、京东等平台都是比较畅销的。本书媒体评论较高,甚至把它与阿尔伯特 爱因斯坦,马克 吐温放在一起,说书本内容会成为未来五十年的目标标准。书籍专注于目标,篇幅不长,观点明确,论据充足。

【Benefit】

你有没有特别想平衡工作与生活,从而得到双丰收?这本书能增加你的规划能力。你有没有发现,我们总有很多的目标,但是不会做目标管理?书本告诉你大多数阻碍只存在于想象中。关于目标管理的诸多迷惑都可以从这本书里找到一些启发。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两个片断关系】

这两个拆页是层层深入的递进关系,先能设置并用四种时间限制准确描述自己习惯性目标,以此来设计未来;然后识别目标背后的内在动机,锚定方向,找到动力,进行目标管理。

【阅读拆页1】

阅读原文拆页1【PPT屏幕共享】。

这个片段摘自《规划最好的一年》的第106-107页,请大家自行阅读,阅读完成后请在评论区打1。

【以下为原文拆页】

【习惯型目标】

成就型目标 习惯型目标

6月1日前完成一次半程马拉松 1月15日开始每个工作日早上7点跑3英里

第三季度未实现销售收人增长20% 3月1日开始每周致电4名潜在客户

12月31日前读50本书 即日起每天晚上8点看书45分钟

制定习惯型目标重要的就是明确自己要进行什么活动、以什么频率进行。习惯型目标没有截止期限,但有四种时间限制:

1.开始日期。什么时侯开始培养习惯。

2.频率。这件事你多久做一次。可能是每天、一周几次、每周一次、每月一次等等。

3.定时任务。在一个固定时间点执行某项任务。这个时间点可能是每周每天的一个特定时间。用固定的时间来培养一个习惯,习惯更容易养成。

4.习惯养成点。连续做一件事多少次,可以认为习惯已经养成,也就是说这种活动已经成为第二天性。

养成一种习惯后,维持这种习惯也有一定的难度。培养一种习惯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可能比你想象中的时间要长。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这个拆页告诉我们习惯型目标的四种时间限制。

1. 开始日期。

2. 频率。

3. 定时任务。

4. 习惯养成点。

这有利于我们精准地描述目标。

【Why】

一般做法,不这么做的坏处】

对于习惯型目标,我们一般会用“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来形容。比较要养成习惯,很多伙伴会制定“每天运动”“每天看书”这样笼统的目标,但是坚持一段时间就会很累,遇到事情中断一次就很难继续,养成习惯失败,往往得不到很好的结果,在原地踏步,还会打击自信心。

你可以比较一下这两种目标的表述,“每天运动”和“1月1日开始每个周末早上7:00跑3KM。”很显然,后者更具体,更让我们明确做什么,而愿意行动起来。

比如,我也曾经有一个关于运动的目标,在瑜伽馆办了卡进行瑜伽练习。预估到自己目前的时间,所以办了次卡。但是有时候出现好几个月才练一次的情况,显然是有悖于自己办卡初衷的,因为这对我来说是一个习惯型任务而非成就型。

【how】

我试着用以下几点去精准地描述目标,达到能够启动这个习惯的作用。

1.开始日期。

2.频率。

3.定时任务。

4.习惯养成点。

这本书我看得早,我后来是这样调整的:

2023年1月1日开始,每周五7:10-8:10(内观流课程时间)约闺蜜到瑜伽馆上课(如果临时有事,用其他时间替代)。【2023年目标是24次】

你猜,我完成这个习惯型的目标没有?达成目标,是34次。

【预防异议1】

大家可能会问,这样的陈述太过繁复,一定要写出来吗?我脑子里知道就好了。

【异议讲解1】

确实,当我们一开始用这样四个时间维度去描述目标的时候,会有些不习惯,但是你要知道习惯是可以替代的,当你觉察到这样描述后目标一个一个实现的时候,你一定能感受到这样精准地描述所带来的力量。

【预防异议2】

也有会可能会质疑,这样描述了之后,习惯型目标一定就实现了吗?

【异议讲解2】

我想这个答案在你自己手中,因为在描述的过程中,一遍一遍经历的是,如何定位这四个维度,才能让目标实现,所以你的愿力与思考,让这件事朝能够实现的方向在发展,当然你一定也清楚,没有什么习惯是非养成不可的。在用这四个维度描述的习惯型目标一定是你自己比较在意的,想要实现的,不是吗?这个工具只是在助力你而已,它本身当然没有这么神奇,你才是关键。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片断1】

【A1】

现在你在一个2023年年度梦想复盘会议上,你们是一群对自己有要求,自律向上的伙伴。接下来轮到你发言,分享过去的一年的收获和遗憾。请找出那些你很在意,但是最终没有实现的习惯型目标。请想一想,在2023年开始的时候你是如何来描述它的?

请1-2个伙伴来分享。

【学习者反馈】

老叶:每天做多少时间多少题目,正确率要达到多少。一年到两年时间完成目标。实现了,我是在一个平台上记的。APP上可以达成一个数据的即时反馈。

我:老叶在过去不仅用到了我们今天拆页的内容,比较精准得来描述它,而且还借助了本身就有的一个比较好的数据即时反馈工具,特别棒的分享。

亚琴:最近我在练习习惯,每天进行的。开始时间和养成点,我自己都有去描述,但是定时任务这一块相对还欠缺。

我:最好是2023年,已经完结的这样的目标,有分享吗?

亚琴:一下子想不起来呢!

ALICE:关于跑步习惯的养成,一个月要跑10次,1次不少于40分钟,但是没有做很具体的时间安排。

我:一年过 了,实现得怎么样?

ALICE:还没全年。

我:那如果用到今天拆页内容,如何去表述这个目标呢?以便于他更好的达成。

【A1+】

谢谢分享,接下来想想看,根据刚才拆页中讲的建议,如果时间倒流,你可以怎样应用四种时间限制去描述你的那个习惯型目标呢?当然你想描述2024年新年已经定下的习惯型目标也是没有问题的。

【学习者反馈】

ALICE:2024年1月1日开始,每月10次,空余时间完成一个有痒慢跑。

我:什么样的标志或者状态表示这个习惯的养成?能不能加上这 部分?

ALICE:比方说我的月跑量70KM,能坚持3-4个月就差不 多。

我:特别棒的分享,再加上这个就完美了!祝愿我们的ALICE2024年目标达成。

从一开始的跑步习惯的养成到后面的四个时间维度的描述,还是很有状态的。“2024年1月1日开始每月10次,空余时间完成,月跑量达到70KM。”虽然现场看起来不太熟悉,但是这样表述好后,对学习者来说有比较大的感受变化。

连接语:

现在我们记住了“开始日期”“频率”“定时任务”“习惯养成点”来描述习惯性目标。但是我们知道,最终的彼岸是目标的达成,这个过程并不总是快乐。接下来,我们来看下一个拆页,看看会有些什么启发。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阅读拆页2】

第二个拆页来自书本第134-135。

请大家阅读,好了请打2。

【识别主要动机】

布莱克就是“五天即达最棒的一年”里提到的校友。他刚刚被女朋友甩了两天,家里便被一棵大树砸毁了。他像我们多数人一样自暴自弃:大吃大喝麻痹自己。他没再锻炼,一下子胖了45磅(20.41千克)。他知道不能再这样下去。为了坚持下去,他找到了十个目标背后的动机。“只要行动起来,我便能立刻识别出它对我的意义。”他说,“并非迫于外部压力不得不做,而是它的确对我意义重大。我将目标和动机联系起来才发现,目标并非纸上的几个字,而是,没错儿,我也是其中的一分子。”

布莱克讲了自发动机的魅力。此类动机源于我们的希望、价值和野心。而外部动机则源于外部,比如社会、朋友、老板等因素的影响。外部动机远不及自主动机来得长久、来得实用。“若能在实现目标的路上认可自己、珍视目标的意义,我们才会更加努力,才能特之以恒。”

马拉松跑了不到一半,我就得问向自己我的动机是什么。这不是其他人盼着我的身体如何的问题,也不是某个组织的筹款人希望我能为他赢得赞助金的问题。相反,我识别出对自己来说意义重大的一系列动机。正如我所写:

1.我不想再胖下去。

2.我希望能过上最精彩的生活。

3.我希望自已能有毅力和精力收获更多。

我想识别自己的动机。我想知道要是实现了目标,会有什么风险;要是实现不了,又会怎样。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片断2】

【意译案例】

拆页是说,目标设定之后,刚开始,人人激情澎湃。新鲜感和创造性会令我们热血沸腾,信心满满。然而一时兴起却无法改变整个过程的死气沉沉,这就是为什么新年计划大多在短短几周里就不幸夭折。要离目标近一些,我们需要坚持,任何重要的事情都需要付出努力,特别是一下子看不到效果的时候,找目标背后的“自主动机”让我们能够“坚持下去”。

来举个例子吧!

蔡磊是原京东的高管,2019年9月31日,他被诊断出患有渐冻症,他和他的家庭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他寻找医疗帮助,了解疾病,希望在自己身上发现奇迹。他恐惧、焦虑、迷茫、绝望……人一下子没有了神气。但是,他知道不能再这样下去。蔡磊审视自己的人生和职业目标,在现状下,他选择了接受现实,并且制订了新的人生目标:投入到渐冻症的研究中,“打光生命中最后一颗子弹”。

随着病情逐渐恶化,要拿出资金不断地寻求资源尝试攻克渐冻症,这个难度和压力是我们常人所不能想象的。为了坚持下去,他找到了目标背后的自发动机,他说“并非迫于外部压力不得不做,而它的确对我意义重大。”“你敢挑衅我,我就敢跟你干”,在这件事情上,他觉得自己有的,是一个八九岁少年的朴素认知。

蔡磊识别出对自己来说意义重要的一系列动机,其中最重要的三条是:

1.对生命的热爱与执着:面对渐冻症这一无法治愈、进行性加重的神经系统疾病,蔡磊深感生命的脆弱与宝贵。这种对生命的深刻体验激发了他想要为更多人、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的动力。

2.对医学研究的贡献:蔡磊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推动渐冻症等罕见病的研究进程,为医学界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数据和经验。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未来的医学研究和治疗提供更多可能性。

3.为患者群体发声:作为渐冻症患者,蔡磊深感社会对这一群体的忽视和误解。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让更多人了解渐冻症和其他罕见病,提高社会对患者的关注和支持。

所以,他为着目标争分夺秒地开始行动。

他团结了病友,建立了渐冻症患者大数据平台,联系了很多医学家、科学家,加快了渐冻症根源和治疗药物的研究,设立了动物实验基地,成立了信托慈善基金,并留下了遗言,要把遗体捐献给医学研究。为了筹集研究基金,他不顾病体劳累,完成了《相信》的出版,开启了“破冰驿站”直播间……

【细化步骤】

这个拆页的核心是找到“自发动机”,利于坚持,进而达成目标。那如何才能找到目标背后的自发动机呢?

试着在设立目标后来问一个问题,进行两个动作。

1.问:“这事对你来说为什么重要?”

2.列:把想到的原因都罗列出来。

3.说:和别人说说最重要的三条。

这个目标的最重要的三条原因,也就是我们拆页中所说的目标背后的“自发动机”。

举个例子吧,我想达成“从2024年2月1日开始每天至少进行20分钟的阅读,年阅读30本+”的目标,实行下来发现每天坚持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我试着用“一问两动”来梳理一下我的自发动机。

【问】“阅读这事对我来说为什么重要?”

【列】

1.提升自己的智识。

2.养成自己良好的气质。

3.让自己想写东西的时候,有素材可以随时用到。

4.与他人沟通交流的时候,有更多的话题和方法。

5.能解决自己生活中更多的问题。

6.让自己碰到问题的时候,不至于那么慌张。

7.运营的慧读父母沙龙需要自己比其他小伙伴读更多的书。

8.读书是最很便宜的娱乐。

9.能够为孩子树立榜样。

10.这样才能买很多的书,进而装满家里客厅的大书架。

11.空闲的时间随时随地有事情做。

12.喜欢随时随地和大咖对话的感觉。

13.想着此生可能会写书,为此做准备。

……

【说】和老公说说,我要达成这个目标最重要的三条原因。

1.喜欢随时随地和大咖对话,获得智识。

2.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有更多的解决方案。

3.读书让我有更高级的社交圈,获得倍速成长。

其实把这三个自主动机再进行感受的话,这个目标其实带来的是达成自我成长,以及成长后带来更大的生命掌控感。为着这个掌控感,我想对于选什么书,如何督促自己达成目标有了更强的动力,对如何达成目标也有了稍清晰的路径。比如跟着拆书帮不断地训练技能,背后一定是坚持不懈地看大量书进行打底。一个拆页背后可能就是一个主题的书籍阅读。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

我们刚刚学习了可以用开始日期”“频率”“定时任务”“习惯养成点”来描述习惯性目标。并且用识别目标下的自主动机为实现目标增加可能。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演练。

请大家认真听一下要演练的场景:2024年1月1日开始,小杨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每天晨跑1千米。可是第一个星期,只完成了3天。他一边自责一边下定决心,可是第2周情况并没有太大的好转。到今天,看得出来小杨已经有些心灰意泠了。

现在,请两人一组,进行演练。一人扮演小杨,自然反应就好。一人扮演小杨的好朋友小王,你提前学习了今天拆页的内容,主动找小杨聊天。用开始日期”“频率”“定时任务”“习惯养成点”来帮助小杨梳理一下他的习惯性目标,并且尝试通过引导“一问两动”方式,帮助小杨找到他的自主动机。

演练时间3分钟,现在开始。3分钟后,我会请一位“小杨”和一位“小王”,大家一起来听听他们如何梳理目标的。

【学习者反馈】

分成两个小组,每组分别有两个人进行对话,最后邀请了宁宁和ALICE扮演的这一组进行呈现。

从两人对话过程中,可以看出来,对这样的四个时间维度和背后的三个动机的探究,已经有所掌握,特别是小杨能够在小王的启发下,梳理出跑步让我快乐,跑步让我能够和更多的姑娘交往,跑步让我的生活费有所上涨。我们不能说是自驱动机,但是在当下,是比较能够让主人公坚持当下习惯目标的自发动机。

小杨:1000米跑步太累了。1周跑我跑不了,第2周太难了,我想放弃。

小王:跑步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定这个目标?

小杨:最初,我不太会其他,我只会用这种方式用来减肥。瘦一下,我现在200斤。我现在看到手机达人,用跑步很快乐很阳光,我也想要那样。有一个喜欢的姑娘,她喜欢高高瘦瘦的男生。我妈和我说,会多给我生活费,买喜欢的盲盒。

小王:哪3条比较占前?

小杨:姑娘,身体状态,盲盒。

小王:你接下去可以和妈妈说一下,你的原因,让你继续做下去,我相信他会支持你。

我:谢谢两位伙伴的呈现,我相信他们今天的练习可能不是最完美的,但是是对今天拆页内容的一个练习,是特别有价值的。我想你也一定和我一样,听了特别有感触和启发。

【A2】

接下来,请大家设想一下,热热闹闹的新年过完了,马上要回归到正常的工作与生活中,明天要上班了。一切都是簇新簇新的,新的一年你有没有什么目标,试着拿出其中1个,用今天学到的“一问两动”来引导自己,看看能不能梳理出目标后面的三个主要内在动机呢?

待会我会请1个小伙伴分享。【PPT出示HOW】

【学习者反馈】

AMY分享了自己拓宽社交这个目标的达成。元宵节开始一周一个人,15:30闹钟提醒,结束常规工作后,约人,发微信进行社交。为什么觉得做这个事情比较重要,是因为背后有很多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三条是“避免孤独感”“好奇别人的世界”“增加生活与工作的可能性。特别是个人问题。”

AMY:这本书我看过,我其实是 一个困惑,有一个事情我不一定愿意做,但是又必须做的,我就会有很大的困惑。

我:好啊,那个部分我们可以私底下再交流,今天你能不能挑选一 你的目标作一 梳理,梳理出三个内在动机?

AMY:过完元宵节我一周要见到一 个人,15:30闹钟提醒自己完成。15:30-17:30联络到3个人。注意发我自己的微信,寻找共同兴趣爱好的内容。加强链接。你看我现在说地说,但是我没有做过。

我:所以,这个目标的习惯养成点是什么?

AMY:一周一人。

原因很多,如果他对 我重要,我不太会问,但是我心里知道。是不是要和别人 。

我:先找出重要动机,然后和别人 ,如果没有别人, 别人就是你自己。你是自己最重要的 “别人”。

AMY:因为你会有孤独感,我以前自得其乐,现在我想丰富一些。第二个,我好奇别人的世界。比如,我过年去了一趟别的地方,我回来 发现,自己在城市好幸福。第三个,我还没有成家,我想碰到他。人在完成个人成就后,会有更多的社会价值的输出,你会去做什么呢?我也想去做一 项目。带着问题和别人交流,我会反观自己的状态。出去 社交,我也会更加精进,找 到自己 团队。

我:大家有看到,AMY刚才分享的内容不仅用到拆页的内容,然后把我们拆页的核心概念,念成了“发动机”,确实,这就是我们要完成目标的发动机。她也讲到了“比较更我幸福感”,自己提升自己的群居动物社交本领一定是要扎到人堆在才能去进行提升的。谢谢AMY不仅分享了拆页,还把自己的能量辐射到我们线上的场里。谢谢!


【结束语】

谢谢小伙伴的倾情演出和分享。

让我们最后再回顾今天两个拆页的知识点:

拆页1告诉我们习惯型目标的四种时间限制。

1.开始日期。

2.频率。

3.定时任务。

4.习惯养成点。

这有利于我们精准地描述目标。

拆页2告诉我们,在设立目标后来问一个问题,进行两个动作。


1.问:“这事对你来说为什么重要?”


2.列:把想到的原因都罗列出来。


3.说:和别人说说最重要的三条。


带着自主动机奋斗,便获得了战胜困难所需的更锋利的武器。

结语:今天的拆页助力你开启一个好习惯助力自己的梦想达成。2024年,发大愿,迈小步,走出去,愿我们都成为珍贵的普通人。

谢谢大家,今天的拆书活动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