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哪有没时间这回事》 所属活动: TF2-1 培养好习惯从打卡开始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培养好习惯从打卡记录开始 学习目标: 学习后,能够为自己的某项行为制定一个打卡的表格或方式

开场: 大家好!

(自我介绍)我是竹子鱼,是一名正在学习和提升的拆书家。

(学习目标)今天我为大家拆解的主题是:培养好习惯从打卡记录开始。希望大家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能够为自己的某项行为制定一个打卡的表格或方式,并坚持记录。

(分组)今天我们的学习需要分组讨论,我们两人一组,请与你身边的小伙伴握个手,自由组合。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哪有没时间这回事》P122

 

如果你只能培养一个习惯,请培养打卡的习惯,因为它是培养习惯的习惯,是坚持做到某事的最重要的技巧。原则上来说,应该在发生行为的第一时间就打卡记录。

 

为了能够做到并坚持,你需要想尽一切办法让记录的过程变容易。用来记录的工具最好是随身和便携的,如果你用纸记录,那么你应当把它们张贴在合适的地方,以便随时能够提醒你。

 

有的学员为了记录花销情况,把记录卡片放在钱包里。

 

有的学员在床边贴一张月历提醒自己做睡眠记录。

 

有的学员在冰箱门上贴表格来控制自己吃零食。

 

他们都把纸贴在了最醒目的位置。

 

有些时候记录并不是那么容易的,甚至是很怪的行为。比如,那位想改善同事关系的学员,她通过增加对同事的微笑次数来增进感情,但是,她不能每次对同事微笑后就掏出纸笔记录一次,这时候,她需要一些小技巧和小工具。这位学员用的是手链,上面有念珠,每微笑一次,她就悄悄地拨动一颗珠子到另一边,一天下来,她只需要数一下拨过去的小珠子就可以了。

 

长期的打卡除了记录本身之外,还要为考虑数据存储和统计的问题,使用手机便可以将这些问题轻松解决。在我的清单中,任何一个项目都是可以轻点一下就完成打卡的,数据会被存储到手机或云端上,可以按周、按月的方式去浏览自己的“小红花”。利用手机这种便携工具打卡是这个碎片化时代培养习惯者的福音。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这段文字告诉我们,要培养一个习惯,就要先为这个习惯进行打卡记录。打卡本身就是一种最需要先培养的习惯。

 

(why) (不这么做的坏处)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很了解自己,所以仅凭关于自己行为的记忆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生活,很少会运用什么方法。但是,如果你开始尝试仔细观察自己,结果会令你非常吃惊。

 

比如,很多人觉得自己并没有怎么沉迷于手机,但是有一款手机软件可以如实记录你在不同软件上的使用时间,并分门别类地帮你统计。很多人使用之后,结果瞠目结舌,没想到自己一天在某个软件上居然耗费了如此多的时间。

 

我们凭感觉和记忆对自己的评估往往是不准确的,而且我们在不断变化,你对自己的认识不能总是停留在过去。所以需要运用系统的自我观察技巧。打卡就是一种很好的自我观察的方式。

 

(好处)打卡记录对习惯养成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因为当一个人处于被观察状态时,其行为本身就会发生改变。

 

(案例)比如,有位女士想戒掉每天晚上没完没了看美剧的习惯,于是她开始打卡。当她有一天晚上忍住没有看美剧的时候,她就在记录表上打钩。而没有忍住看美剧的时候,她就不做任何记录。一周下来,她发现自己已经有两天晚上能够忍住不看,这种结果会给她正向的反馈,激励她继续保持好的行为。没过多久,她的记录表上就有更多的打勾出现,而她也顺利戒掉了美剧。

 

很多时候,当你有意识地关注自己的某一种行为时,打卡通常会按照你想要的方式改变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中,很多问题的解决都是从记录开始的。这种由于自我观察所形成的行为改变,只有在你保持记录的时候才会起作用,一旦记录停止,其效果也会停止。所以,无论你想要坚持什么,先要坚持打卡。

 

(how) 那么,我们要如何做好打卡记录呢?片段中告诉我们三个重要的方法:

 

1. 及时:在发生行为的第一时间就进行记录。即时反馈对习惯养成有正向激励,并且及时记录可以预防过后忘记

 

2. 正向:只记录正向的行为。没有做到的时候不要做记录,只记录做到的。

 

   3.简便;用简便的工具来记录。可以用纸笔、手机、卡片、念珠等一切你称手的工具,并且要随时可用。

 

比如,这是我为我和老公做的跑步打卡记录表,(展示记录表)贴在我家的客厅柜子边上,旁边就放有彩笔。他每次跑步回来就可以马上做记录。(及时,正向,简便)他的记录是红色,我的记录是黑色。这样就非常方便我们记录跑步的情况,对培养跑步的习惯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我老公在记录之后跑步热情很高,每天看着自己的跑步记录很得意。


 欧阳京跑步记录表.jpg


(适用边界)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打卡记录的方式要区别于被动的打卡。

 

比如现在很多公司上班都会需要打卡考勤,这就是记录你的上班出勤情况,但这种方式属于强制性要求,是被动的打卡,并非发自你的内心,那么这种打卡对你行为的促进和改变几乎是无效的。

 

被动的打卡并不能帮助我们建立自知之明,只有主动的打卡才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观察方式。

 

如果陷入到“为打卡而打卡”的误区,那也是不可取的。比如有些人为了在朋友圈打卡,每日背单词,却不知道自己背单词究竟是为了什么;有些人为了在朋友圈每天晒自己跑步数据,把手机绑到狗身上去跑;有些人为了让别人知道自己早起了,调好闹钟睁开眼睛在微信群里打个卡又闷头继续睡……等等这些为了外在的一些认可而打卡的行为,都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对养成好习惯毫无用处。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显像提问)


最近一段时间里,你制定了一个小目标,比如希望培养自己读书的习惯。或许你买了很多书回家,规定自己每天读书至少一个小时,每周看完2本书等,还想着达成目标要给自己奖励一个心爱的礼物。但是一个月过去了,你发现自己当初制定的目标并不清楚做到了多少,甚至都遗忘了。你感觉有点沮丧。请想想看,你最近有没有正在培养的好习惯?你有没有为你这个习惯进行打卡记录?请用三分钟时间在组内与你的小伙伴分享你的做法,结束后我们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一下他的经历。


我的指示是否清晰?如果觉得有什么不清楚的,可以提出来。


学习者01:我一直在培养自己读书的习惯,之前买了很多书都没有看完,后来也参加了一个100天的阅读训练营,那段时间有在群里打卡,感觉对自己有一定的监督和激励作用,也有坚持下来,但是在训练营过后又懈怠了,现在又没有怎么看了。


谢谢这位小伙伴的分享。你的分享特别棒,你有打卡的记录和体验,这很棒!但是今天我们学习到打卡的三个要点,及时,正向,简便,并且不能为了打卡而打卡,真正培养习惯的打卡一定是自发的,而且它不是为了监督你,而是为了对自己的行为做记录和观察。希望你今天学习之后,对打卡会有一个新的认识。


【A1+,反思加工】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刚才大家都分享了自己的小目标和具体的做法,有点小伙伴没有做记录,有的小伙们有做记录但还需要完善。


今天我们学习的片段告诉我们,要实现打卡的有效性,需要做到第一及时,第二正向,第三简便。


显像提问:想象一下,为了完成你的小目标,你开始为自己的行为做记录了。你采用了一种非常简便的方式,每次好的行为一发生,你就马上做了记录。这种方式既不麻烦,也不会怪异,你用的很顺。一个月之后,当你回顾时,你惊喜地发现,哇塞,自己居然已经做到了这么多,你明显地看到了自己的改变。请想想看,这种非常适合你的打卡方式是什么?请思考一下,用三分钟的时间在组内分享。其他小伙伴可以给出建议。


学习者02:我一直想要培养自己学习英语的习惯,但以前没有怎么具体实施,只是随便下了一个学英语的APP,有时间就点开看一下,但是对学习效果没有什么具体的感知。今天学习之后,我决定今晚在床头准备两张纸:一张是大字报,每天提醒自己在相对固定的时间里学英语;一张是背单词的记录表,和大字报贴在一起,并且背单词的打卡记录表要用醒目的大红纸。每天晚上我睡觉前背完单词,就在打卡表上及时记录。一个月之后,我会看看自己的学习效果如何。


拆书家:好的,你的行动方案非常好,非常具体!期待你一个月后的学习效果分享!谢谢大家,今天的拆书学习就到这里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