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下午好,我姓申,单名一个敏字,申是‘’申时‘’的申,指下午三点到五点,也是上海的别称。敏是敏感的敏,名字和人一样普普通通。
下面我用三个标签简单归纳下自己
1.新会员
我是一名刚入杭州雷峰塔分舵的会员,参加过一次第17期的便签训练营。
2.全职妈妈
一位有着14年全职经验的宝妈
3.“团长”
我是朋友圈的团长,没次出门旅行,全程都是由我来策划安排,他们只需拎包出门即可。
以上就是我的三个标签。我坚信活到老学到老,有幸遇到了拆书帮,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希望在这里与大家共同学习成长。
那么什么是拆书法和拆书帮呢?
拆书乍一听似乎是要把一本书拆成一页一页来读,实际上这里的拆不是拆散的拆,而是转化和内化,是一种读书方法论。它可以帮助我们高效阅读一本书,并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并规划具体的应用。
拆书法又分为供个人学习的便签法和供组织学习的现场拆书。供个人学习的便签法需要三张便签,分别记录R(reading)、I(Interpretation)、A(Appropriation) 。供组织学习的现场拆书法,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成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
那么拆书帮又是什么呢?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拆书帮分舵是非营利性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释放学习促进者的能量,帮助更多的学习爱好者成为拆书家。在这里各级拆书家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同时帮助新入会的学员完成三级就拆的过程。
现在就由我来带领大家拆解一下今天的片段。今天的片段选自《如何说孩子才肯听 如何听 孩子才肯说》中的如何用“解决问题”代替惩罚,从而让孩子有担当。下面我们花2分钟时间看一下原文片段,看完后抬头即可。
【R阅读原文拆页】(1-2分钟)
选择书籍:《如何说孩子才肯听 如何听 孩子才肯说》美.阿黛尔.法伯
主题 惩罚的问题【页码】P31-34
父母如何才能激励孩子做事有担当?有没有代替惩罚的方法?有一个办法是和孩子坐下来,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下面是解决问题的具体步骤。
第一步,倾听并且回应孩子的感受和需要,不要评论他所说的,鼓励他把所有的感受都表达出来。总结孩子的观点。
妈妈:老师告诉我说你在班里不干正事,我想听听你有什么要说的
孩子:哦,那是因为乔伊用尺子打我的头,所以我也打了他。
妈妈:哦,乔伊这么对你,你不得不回击他
孩子:是的
妈妈:还有吗?
孩子:还有,老师从未让我回答问题,我只好干坐着?
妈妈:所以,你在班级不干正事一部分原因是乔伊。一部分原因是老师没有提问题你。
第二步,说出你的感受和需要(这部分最好要简短)
妈妈:自己的儿子在课堂上表现不好让我好不开心。
第三步,邀请孩子一起寻找解决方案
妈妈:我们一起集思广益,看看有没有可能相出一些办法,把学校的事情解决好。
第四步,写下所有的想法,不要对想法的好坏做评论(可能的话,让孩子先来)
孩子:换班
妈妈:换班?还有吗?
孩子:或者我可以换座位
妈妈:换座位,还有吗?
孩子:让她叫我回答问题,她几乎从来不叫我
妈妈:希望能经常回答问题,我想知道她为什么不叫你
孩子:她说她得给别的同学机会。科可是,我想让她知道我知道答案。
妈妈:也许你可以把答案写下来,快下课的时候给她看。
孩子:好,那就写上“让她至少叫我一次”
第五步,挑出那些想法你们不接受,哪些你们接受,以及你们计划如何执行
妈妈:我认为你最好把“换班”这一条去掉。这学期已经太晚了
孩子:留下“换座位”这一条,但是乔伊也得换,让他坐的离我远些。我们能让她叫我回答一次问题吗?
妈妈:我认为你们老师应该知道你所有的想法,我还认为她需要一个道歉的小纸条
孩子:你能帮我写吗?
妈妈:那我来写,你告诉我写什么
孩子:亲爱滴琼斯女士,对我所做的事情,我很抱歉。从现在开始……
(过渡语)
好的,时间差不多了,我看大家基本都看完了。接下来我来讲一下自己围绕这个拆页写出的三张便签。
【I重述知识点】
Why
“孩子做了非常糟糕的事情,应不应该受到惩罚?如何让他长记性?”
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面对惩罚时都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诚心改正,大多数孩子面对惩罚表现为三种心理活动:报复父母、把事情做的更隐蔽,产生自卑心里,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所以一味地惩罚孩子,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没有担当和责任心。
比如我家小儿子总是丢三落四,1月初,把家里唯一一件校服棉衣穿去学校,再也没有带回来。期间我每天提醒,并且告诉他,再不带回来,ipad就不要碰了,但是没有任何效果,直到两周后的周一放学,在我的强烈要求下,他才不情愿的返回教室,把衣服取回来了。
What
那有没有好的方法代替惩罚让孩子做事有担当呢?
答案是肯定的:有。 那就是坐下来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只有孩子亲自参与了“解决问题”或制定计划的过程,他才会有行动力。
How
那么如何解决问题呢。这本书给出了非常清晰的步骤
1、倾听并回应孩子对整个事件的描述和感受
2、 说出你的感受和需要 (简短)
3、邀请孩子一起寻找解决方案并且记录所有你们能想出来的办法
4、 挑出你们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并计划如何执实施
Where
当然世上没有一种方法是适合所有情况的,每一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边界,“解决问题”代替惩罚的方法,不适用于孩子遇到紧急状况和面对生命危险的情况之下
(过渡语)
重述原文部分到这里就讲完了,下面我举一个自身的例子帮助大家理解
【A1联系具体经验】
故事
我小儿子整个12月收到了数学老师六次投诉,其中四次都是因为未提交作业或者未订正错题,上个礼拜是最严重的一次,连续三天收到投诉。最后一次投诉的那天,我实在没忍住,一顿输出,质问他为什么又不写作业、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就是不长记性;今晚不补完不许睡觉,另外这周不许碰电子产品…… 我想用生气这种方式告诉他:我很重视这件事情,再不悔改,后果很严重。
反思
现在想想,我当时只是在发泄情绪,我的惩罚和愤怒并没有解决儿子的作业问题,如果那时我能控制下情绪,再运用上述的方法,先描述老师反应的情况,再引导孩子说出他的感受和想法,孩子说完后,我适当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最后和孩子一起寻找解决办法,可能他有关作业的问题会越来越少。
(过渡语)
现在方法有了,如何把这个方法运用到生活中,切实改变孩子的作业问题或行为问题呢?下面我按照“目标”与“行动”的步骤讲一下我的A2(规划应用)
【A2具体应用】
目标:从此刻开始,熟练背诵“解决问题”的步骤,五下开学前,只要孩子有作业或者行为偏差的问题,都用这个方法去练习和强化。
行动:
第一步、孩子有行为偏差时,先深呼吸冥想几分钟,让自己冷静下来,不要脑补长期下去他会变成什么样,然后用萨提亚的冰山理论,想想孩子行为偏差背后的真正需求是什么。
第二步、坐下来,用文中给出的步骤,跟孩子聊聊发生的事情
1) 倾听并回应孩子对于事件的描述和感受,不对孩子的感受做任何评论,最后总结孩子的观点。
2) 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比如:“宝贝在学校受了委屈,妈妈也很难过”
3) 邀请孩子一起寻找解决方案,最好由孩子先开始,然后记下所有你们能想出的办法。
4) 挑出你们都能接受的办法并计划如何实施
第三步、与孩子握手,并把商量好的解决方案和执行计划打印出来贴在冰箱上做个提醒。
上面就是我的A2部分,最后做个小结:当孩子有行为偏差时,先稳住自己的情绪,不要惩罚孩子,坐下来跟孩子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才是王道。
以上就是今天我对“解决问题”代替惩罚的拆解,希望这个片段能对各位小伙伴有所启发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