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拆书技能】:学习目标包含学习者可被观察到/ 被测量到的行为或动作,现场学习者设计清晰体现了该学习目标。
<2 个学习目标,均包含学习者可被观察到/被测量到的行为或动作,且有逻辑关系,现场的2 个RIA 设计都清晰体现了各自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的逻辑关系】:
一、 自我介绍(1分钟)
大家好!我是琳洁。一名爱拆书、爱探店、爱旅游的支付行业从事者。我的第一个标签是一名从事10年+和包支付类运营项目经理,我的第二个标签是一名探店、旅游分享博主,有社交旅游、吃喝玩乐资源的链接,我的第三个标签是一名正在升级打怪的拆书家,参加拆书帮希望提升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也很享受同频的人在一起拆书的氛围,今天很高兴认识大家。
二、 分组
我们一会有分组讨论,所以我们简单分个组,左边小伙伴一组,右边小伙伴一组,谢谢!
三、图书介绍(2分钟)
【拆书技能】:在FAB 介绍法中,能够清晰辨别出聚焦于图书和学习主题的F、A、B。
<*F 特征(核心是“书”,用于满足好奇心)*>
* A 优势(重点是“比较”,用于建立安全感。)*>
* B 利益(强调的是“学习者”的利益,用于引发兴趣)*>
F: 今天我和大家共同拆解的书籍是《非暴力沟通》,作者是马歇尔·卢森堡博士,这是一本非常经典的沟通类书籍,该书极具启发性和影响力,讲的是非暴力沟通的原则和方法。
A: 本书豆瓣评分高达8.4分,在市场上很多读书群体都在共同或分享这本书,可见这本书的受欢迎程度很高。与同类的沟通书籍相比,本书给出了具体实操落地的沟通方法和步骤,还给出了大量的案例和练习,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和应用。
B1:在平时生活交流中,会遇到有些人就是不愿意多跟我们过多的沟通或交流,是什么原因呢?大部分会是沟通方式出了问题,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等等,给他们带来了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所以他们想远离我们。这些无心或有意的语言暴力真实地充斥在我们生活当中。
幸运是,我们遇到了《非暴力沟通》,在这本书中,我们能够获知跟他人进行非暴力沟通的方法,从而打造一份和谐的人际关系。
B2: 今天通过我们的现场学习,希望带领大家找内因学会爱自己,觉察自我的需求动机,根据自己内心需求动机主动的心态去做事。
当有些需要是需外因配合,需要也得不到满足时,可以用三步法来表达得到他人积极的回应。通过内因和外因的解决,在和谐的关系中来满足自我需要。
【拆页间的逻辑关系】
今天我们会一起学习二个片断,二个片断之间是补充的关系。
【学习目标-总】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现场学习后,大家能够用三步法来觉察对内的自我需求动机,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寻找自我内因需求主动做事情。
内因需求动机问题解决了,可有些需要是外因的,希望他人来配合完成的,当这时候遇到需要不能满足时,能用三步法来表达沟通,今天学的方法实用性和可操作都很强。
四、第一个拆页RIA【10-15分钟】
【学习目标1】
【R】阅读原书拆页1(2分钟)
【学习目标】
过渡句:接下来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拆页。
通过现场学习,我们能应用列审视清单、改我选择做、找内心需求三步法,挖掘自己的内在需求,根据需求动机主动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情。
请大家阅读第一个片段,时间2分钟,阅读完示意我一下。
【R片段】
第一步
在日常生活中,你觉得哪些事情没意思,却又认为自己不得不做?请将它们列在一张纸上
当我第一次审视自己的清单时,仅仅是它的长度,就让我明白为什么我活得很不开心。我终于意识到,有许多事情我之所以日复一日的去做,是因为我相信那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我清单上的第一项是写“临床报告”,我讨厌写那些报告,然而每天我至少要折磨自己一个小时,第二项则是“开车送小孩上学”。
第二步
列好清单后,向自己坦白:你做这些事情是因为你选择了做它们,而不是因为你不得不做,在你所列的每个项目前,加上“我选择做”。当时我对这一步骤有些抗拒。我反复强调:“写临床报告,不是我的选择,我不得不做,我是一个临床心理医生,我不得不写这些报告”。
第三步
一旦承认,某一行为是你的选择,就填写以下的声明来了解你为什么要那么做?“我选择做__是因为我想要___。”
起初我怎么也想不清楚我到底为什么要写临床报告。几个月前,我已经确信,对我的病人来说,临床报告用处并不大,花那么多时间是不值得,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一直费尽苦心准备这些报告呢?最后我终于明白了,我选择写临床报告,是因为我想从中得到收入,于是从35年前的那一刻起,我就再也没有写过一份临床报告,想到自己少写了无数的临床报告,我的快乐真是无法形容!当认识到钱是我主要的动机时,我马上就想到我可以用别的方式来获得收入;而事实上我宁可在垃圾箱中觅食,也不愿再写一份临床报告。
我清单上的第二项是开车送孩子上学,当我琢磨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时,我发现我很欣赏我的孩子从他们现在的学校得到的教育。虽然他们可以步行到附近的学校上学,但他们所在的学校提供的教育更符合我的价值观。想到这一点,在开车送孩子上学时,我的感受就不一样了。在这以前,我会说“倒霉!今天又不得不开车送孩子上学。”而在这之后我理解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那是为了孩子们能够得到我所看重的教育,当然,有的时候在路上我需要提醒自己两三次开车送孩子上学的意义。
I拆书家讲解引导:
Why:人们的通常做法、强调不那么做的坏处
这种心态去做事情,往往是带着负面情绪而为之,最终这件事情的结果不会让人非常满意。这样最终会影响到我们自己。生活中,其实服务自己的内心动机,这样我们也才会越爱自己。
What:
这个拆页主要介绍了当我们面对生活工作中众多的各类事情时,如何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的事情,变被动为主动,使我们的生活更和谐、欢乐。
反例: 拆书家自己的反例
看了这个片断,我想起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个案例。
小孩读初中学习很忙,我每天会等小孩作业做完后睡觉时我才会入睡,可随着初中的作业增多,每天入睡时间很晚心情就很烦,我觉得不得不陪着他搞完作业这个事情让我身心疲惫,也会因为自己的心态原因,到11点就开始自己抓狂。
那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们该怎么做才是最好的状态呢?
How:
1、 列审视清单:列出自己的日常清单,在清单事件上标注“不得不”、“选择做”做的事情。
2、 改我选择做:梳理自己的清单,将内心认为“不得不”做的事情前尝试改为“我选择”
3、 找内心动机:如果承认是选择做时,将“我选择做__”后面加上“是因为我想要___”的句式,去寻找我这么做的真实内心动机。有些内心抗拒改为“我选择做”的事情,可以放弃不做,去寻找背后的内心动机后用其他办法来满足;有些是真正自己想要做好的事情,那就坦坦荡荡的去承认是选择做的,用敞开和接纳的心态去做。
反例变正例:反例变正例
学习了这个片断后,我也开始做自己的梳理。
1、 列审视清单:
我选择做:上班、护理、读书、探店……
我不得不:陪崽写完作业后睡觉
2、 改我选择做:陪崽写完作业后睡觉这个事情前,我试着将“不得不”,改为“我选择做”,发现自己并不抗拒
找内心动机:修改句式去找内心动机“我选择陪崽写完作业再入睡,是因为为了孩子能够得到我所看重的教育支持,另想抓住洗漱的时间跟崽崽聊聊学校的情况。”
异议:给出了学习者可能异议的预防性讲解
了解了主动选择做的方法后,大家会觉得主动选择做事心态和结果有了很大的变化。那可能有人就会问了,那是不是也可以帮他人做决定呢?
那可不行,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只适用于对自己的事情做决定。另在做内心动机选择时,可能有人会有多个动机,这时请找自己最主要的内心动机。
A学习者拆为己用: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7-9分钟)
【拆书技能】:
【A1】技能点的环节提问和指令清晰,学习者能根据提问中的场景联系自己过往的具体经验,且加工出如果以后遇到同等情况,可以如何做。
【显像提问法】
刚我说了那么多,现在我想邀请大家回忆一下,在过去一个月的生活或工作中,有没有碰到让你觉得不得不做,却做起来觉得没有意义的事情。如经常不得不被领导安排着加班、每天不得不按时回家做饭、每周末不得不要送小孩去很远地方上课外班、如经常不得不陪闺蜜们打麻将... 你当时是怎么样想的?事情的结果是怎么样的?给大家二分钟在小组中分享一下,大家记住只先分享过往的经历哦。开始吧,分享完以后请一位小伙伴做分享。
好了,看到大家都分享的差不多了,看哪位小伙伴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A1】:
CC分享:
每天要去健身的事,经常不想动,每次见到镜子里的自己变胖了才想起去动起来,一直坚持得不好。
A1+【显像提问法】
接下来大家再回顾下刚才你在小组内分享的经历,如果时光倒流,再给你一次机会,通过我们学习的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三个步骤,你会怎么去做?大家可以把这个方法用一遍,对比下使用这个方法后,自己的想法上有什么不同?
下面我们分组分享2分钟时间,待会再邀请1位小伙伴来分享(讨论2分钟 分享2分钟)
学习者案例记录【A1+】:
列清单,首先把我不得不去运动的清单列出来,接着把“不得不”运动改为“我选择做”,改完后我是可以接受的,我选择去运动因为内心希望有个健康的身体和肌肉。改完后我是会愿意主动去运动。
【拆书技能】:拆书家至少有一次给出了关联到原文知识点的回应或反馈
刚CC分享得很好,他用我选择做运动,是因为想要健康的身体和肌肉。灵活地运用了列审视清单、改我选择做,找内心需求动机的方法。
【片段间逻辑关系】
今天通过第一个片段教会我们如何察觉到自我的需求动机,学会好好爱自己。那大家回忆下是怎么做的呢?
列审视清单、改我选择做,找内心动机。
好了,看来大家都掌握得很好。
那根据自我的需求动机选择主动去做事情就会完美了吗?
NO NO,是不能完全覆盖的。选择主动做只是找到内因自我需求动机。
在实际生活中,有些自我需要是外因引起的,是希望他人来配合来完成的,这时如果有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又会有新的烦恼,那怎么样把需要和请求更合适的表达出来得到他人积极的回应呢?带着这个问题开始我们第二个片断的学习。
R原文片段:
【学习目标2】
通过片断二的学习,自我需要希望他人来配合完成时,我可以通过明确目的、表述事实、表达感受、说出需要、表达请求来跟他人沟通,得到他人积极的回应。这个过程中要找到需要、请求与自身的关系,这样才能达到满足自我,又能跟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R】原文拆页2(2-3分)
下面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阅读第二个拆页,阅读完后可以举手示意我一下。
拆页二,原文片段(P48-50):
一开始,他们就举例说明为什么他们认为校长是种族主义者。听完几个例子后,我请他们讲讲他们希望校长具体怎么做。
此时,一位学生不屑地说:“这有什么用吗?每次和他说我们的想法,他总是说‘离开这里!我不需要你们这些人告诉我该做什么!”
接着,我向他们了解,他们向校长提出了什么请求。他们回忆说,他们希望校长不要对学生的长发说三道四。对此,我的看法是,如果他们说出希望校长做的事,而不是不希望他做的事,他们就较有可能得到积极的回应。此外,他们还提出,他们希望得到公平的对待。然而,校长的答复是,他对学生十分公平。我评论说,如果他们请求的是具体的行动,而非抽象的“ 公平对待”,那么,他们就较有可能得到满足。
于是,我和学生们一起列出了他们的具体请求,共有38项。其中包括:“我们希望黑人学生代表可以参加校服标准的制定。”“ 在你提到我们时,我们希望你用‘黑人学生’,而不是‘你们这些人’。第二天,他们向校长提交了书面请求。当晚,他们就在电话中兴高采烈地告诉我,校长同意了所有的请求!
I拆书家讲解引导:
【I】拆书家讲解引导(8-10分钟)
What:
其实生活中与他人相处时偶尔就会遇到不好的感受,这时不要指责他人,而要想清楚怎么去沟通解决。要学会用明确目的、表述事实、表达感受、说出需要、提出请求,只有这样寻找自我的需要,把需要转化为请求,这样才能得到他人更积极的回应。
Why:
如果我们经常把自己的不愉快感受归咎于对方,给对方一些评价。这种暴力沟通的结果就会得不到他人的回应,自我的需要又无法满足实现,心情就更压抑或烦恼。如果能清晰的表达自我的需要及请求,能积极调动他人得到回应,这样你与周边人的关系一片和谐,个人心情也自然愉快。
HOW: (包含细化步骤)
那我们应该用什么样正确的方式来沟通处理呢?我们要分三步做:
1、明确目的:明确沟通希望达到的目的,聚焦目的进行沟通。沟通的目的有些是希望他人采取具体的行动、有些是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有些是希望他人倾听并了解我们的处境、有些是希望了解他人真实的想法。
2、说出希望:通过表述事实,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来引导说出希望。感受源自我们如何看待他人的言行,以及我们当时的需要和期待。
细化步骤:
有些伙伴可能觉得找准自己要表达的希望有点难,我再带领大家细化理解下:
首先,表述事实,我看到、听到、触摸到、品尝到的事实。基于事实他人才能认识到真相。就像片断中提到的:
校长对黑人学生用‘你们这些人’——这就是听到事实
校长的答复,“他对学生十分公平”。——这就是非事实,是观点
其次,表达感受:我们需要有意识地表达出来自己的感受。其中感受是源自我们如何看待他人的言行,侧重自己的状态。
最后,说出需要: 需要就是自己的期待。要学会把需要有意识地表达出来。需要包含自由、选择、庆祝、言行一致、滋养身体、玩耍、情意相通、相互依存等。
我们可以尝试用 “xxx事实让我身体/情绪上感到XXXX(说感受),因为我希望得到XXX需要。” 这样的句式来表达。
3、提出请求: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对方可实施的具体行动。行动一定要具体、并且正面表达出来,不要让对方猜测。所谓具体的表达为:我希望你能每天/每周/每月具体XXXXX
意译案例:
拆页里的故事跟种族主义有关我们体会不到,因为咱们国家都很和谐。为了方便大家理解,给大家讲一个我朋友的例子吧。
某天,我朋友邀约我说要吐槽她老公,她对她老公极为不满,她认为他老公这个人太不靠谱了,经常性失约,没有一点家庭观念。
一开始,她就举例说她老公提前跟她约好了晚上7点带崽一起去某餐厅吃饭。然而,6点老公打电话说临时有事不去了,让她一个人带崽去吃饭。我就问她 那你希望你老公怎么做呢?
我朋友很无奈地说道,说了有什么用,每次说完他都说好的,下次注意但又做不到。
接着,我向她了解,她想向她老公提出什么请求呢。她回忆到,她希望她老公不要经常失约。对此,我给的建议是,如果她能说出希望她老公做什么,而不是不希望她做的事,这样她有可能得到积极的回应。这时,她提出来希望她老公有点家庭观念。我引导到,说不定你老公并不觉得自己没有家庭观念啰,建议她请求越具体越好,而非抽象的说“要有家庭观念”,那么,这样她老公可以更清晰地知道怎么做。
最后,我帮她梳理罗列出具体的请求,梳理后的请求为:“她想跟她老公商量下,希望她老公每周抽出一天时间做为家庭活动日,全家在外聚餐,每月可以全家去看场电影。”她拿着这个步骤尝试去跟她老公做了沟通,效果还真出来了,她老公有主动地把时间安排出来了,早二天还跟我说目前表现还不错。
where:
平时在家庭、工作、亲子沟通中,需要得不到满足时,这时三步法就可以很好的跟他人沟通表达。只要感受的事件和外界相关,用明确目的、说出希望、提出请求就很适合。
A学习者拆为己用:学习者拆为己用:
【A3】促动参与(10-12分钟)
【拆书技能】:
【A3】技能点的环节指令清晰,学习者可以根据拆书家设定的案例场景,进行小组讨论、应用知识点并形成一个解决方案,或是应用知识点进行组内角色扮演。
A学习者拆为己用:学习者拆为己用:
【A3】促动参与(10-12分钟)
【拆书技能】:
【A3】技能点的环节指令清晰,学习者可以根据拆书家设定的案例场景,进行小组讨论、应用知识点并形成一个解决方案,或是应用知识点进行组内角色扮演。
我们刚刚学习了外因引起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沟通的三步法,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学到的技能,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演练。接着我第一个片断的案例延伸出新的场景问题,请大家认真听一下我们将要演练的场景:
小张找到内因需求动机选择陪崽写完作业再入睡, 每天下班后小张都主动陪小孩,可有段时间身体不佳,每到晚上就头痛,小孩作业有困难时,就开始妈妈妈妈叫不停,这时老公呆在沙发上玩手机。完全屏蔽了小孩的求助,小张感到身心很疲惫。她决定跟老公做一次沟通,大家想想小张怎么用三步法来跟老公进行沟通呢?
角色扮演:
各位小伙伴,场景我都讲清楚了吗?
接下来,请大家按照开场时候的分组,两两进行组内角色扮演,一个扮演小张,一个扮演小张的老公,记得用到那三个步骤。
我们分小组讨论三分钟,一会儿,我会邀请小伙伴来做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拆书技能】:拆书家至少有一次给出了关联到原文知识点的回应或反馈。
CC和甜甜分享:
小张想到先明确目的,希望老公共同参与到家庭教育中来,让我能有时间休息。接着开始沟通
小张: 老公,今天我不舒服,头好痛,你看儿子一直在不停地叫妈妈,你就在沙发上玩手机,我感到有点难过,我需要支持。我希望能在我不舒服的这周能陪崽检查完他的作业,让我好好休息。
小张的老公:我马上行动。
非常感谢两位小伙伴的精彩演练,说得太棒了。
我们大家都知道成年人的学习目的是能够学为己用,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如何用三步法来解决将要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因外因而引起自我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事情。
【A2】催化应用(10-12分钟)
【拆书技能】:
【A2】技能点指令清晰,至少一个【A2】环节提问中包括情境或场景,有学习者受启发联系到自己的具体应用场景。
拆书家提问
请大家想一想,在未来一个月你有没有能运用能用三个步骤法来解决需要得不满足的事情?
比如老板说看你今年的表现给你提薪,年底了加薪人员的名单里却没有你的名字。
又比如你在小孩的编程课程上花费了金钱和时间,但这次考级他却没有通过。
还有你老公说好的要戒烟,你却发现他背着你经常饭后在小区散步时抽完烟后再上楼。
……
【指令】
学习者案例记录
加薪时间到了,去年老板说达到KPI今年会调薪,现在这个时候正是聊调薪的时候,发现老板还没有找我。
老公不太喜欢出去玩,寒假也没有出去玩的计划,我想老公放寒假带全家人一起出去旅游。
过年前想跟老板请长年假,但老板可能不会同意。
结婚前老公答应婚后所有节日都送礼物,可结婚后节日却没有收到过礼物
大家刚说了很多场景~~
拆书家回应或反馈:
谢谢大家的分享,今天分享的案例都很精彩,都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说出了需要末满足的案例。
【分步催化2】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好的,刚刚小伙伴说了很多自己未来需要得不到满足的场景,请大家梳理下未末场景的时间 、地点、人物、事件这些关键的场景内容写在便签纸上。假设自己现在就身处于刚才想象中的场景中,如何运用明确目的、说出希望、提出请求的三步法跟对方沟通呢?
我们先思考一下,3分钟后我请小伙伴来分享他的计划。
注意:计划要有具体时间、具体的行动方案,让大家观测到你的预期目标。
CC分享想过年想休长假,老板不同意的沟通
明确目的:希望领导同意我的5天长年假申请
说出希望:今年工作努力了一整年,为了赶进度,平时没少加班,过年想调整状态出去玩,想请5天长年假,我担心领导不批假,我希望领导能够理解我,给我一定的支持。
提出请求:希望领导同意节前的请假申请?
【拆书技能】:拆书家至少有一次给出了关联到原文知识点的回应或反馈。
太厉害了CC,把明确目的、说出希望、提出请求的步骤全部都应用上了,感谢CC的精彩分享。
结语(1分钟)
好,亲爱的伙伴们,今天我的两篇拆页的分享接近尾声。
我们学习了非暴力沟通,首先我们学会了用“我选择来”代替“我不得不”,主动寻找做事的内因的自我真实需求,然后补充学习了外因引起的自我需要得不到满足时,用明确目的、说出希望、提出请求的三步法来沟通达到对方积极的回应。
今天讲的非暴力沟通片断,讲的是一个方法,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提升和谐关系的生活方式,后期要还需要大家多去刻意练习。谢谢大家。
【拆书技能】:结尾时要给出强有力的结语。
【拆书技能】:第一个拆页时长没有少于 10 分钟,没有超过 15 分钟;第二个拆页时长没有少于 30 分钟,没有超过 40 分钟。整个拆书时长在 50~60分钟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