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1月14日滨江区等一个爱读书的你 所在级别: TF3-2 学习主题: 当听到不中听的话时,用不带伤害的方式化解人际间的冲突

开场:

【自我介绍】亲爱的小伙伴们,大家好,我是木木。三个标签介绍自己,拆书家,美业从业者,户外爱好者。

(分组)继续沿用刚才的分组,雅茹和小林一组,丫丫和龙冬一组。

【学习者场景法图书介绍】

(场景)上周末,我儿子因为考试后学校还要补课的事情,向我不停的抱怨,并且用很多不好的字眼骂老师。我立刻马上就把他训斥了一顿,他就和我吵起来了。

(提问)大家有遇到过这种类似的情况吗?比如说我和我儿子这样吵架,在家里和父母之间因为意见不合的冲突,导致事件矛盾升级恶化的情况有吗?

学习者:有啊。

拆书家:当时你是怎么处理的?

学习者小林:不管,走来了,逃避

学习者雅茹:吵起来。

拆书家:不管,逃避,吵起来,那结果怎样呢?

学习者:不欢而散。

拆书家:不欢而散。

(影响)是的,当我们对别人进行指责,说教,训斥这样的暴力沟通的时候,会严重的伤害我们的人际关系。面对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解决)今天带来的这本书《非暴力沟通》,用不带伤害的方式去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今天的拆页教会我们用非暴力的方法去观察和感受,表达真实需求,化解矛盾冲突。

【学习目标】今天的学习目标是:学习者在对方和自己想法不同时,运用“非暴力沟通四步法”,向对方说出一个具体的请求。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A1测试题】

在阅读片段前,邀请小伙伴们做个小测试。请看测试表,请大家用一分钟的时间给自己打分,(注意1分代表与你的情况完全符合,6分代表与你的情况非常不符合)打完分后请大家汇总一下,做好的小伙伴举手示意我一下:

序号

内容

得分(1分完全相符,6分完全不相符)

1

对方和我有不同观点的时候,我总是拼命的辩驳。

1

2

3

4

5

6

2

我看到不喜欢的事情时,总是冲上去一顿说教。

1

2

3

4

5

6

3

别人一说我不好,我就一定要怼回去。

1

2

3

4

5

6

4

讨论问题的时候,一言不合我就指责别人。

1

2

3

4

5

6

5

别人不按照我说的去做,失败了,我就嘲讽他。

1

2

3

4

5

6

总分

【I测试题解释+和学习者互动】

这套自测题用来检测平时当对方和自己想法不同时的沟通方式。并不代表权威,只是帮助你更好的了解自己。

得分20分以上的小伙伴举手示意一下,有三位小伙伴,恭喜你们,你们在沟通的过程中能察觉到彼此的感受与需要,形成良好的人际互动。得分在10到20分的小伙伴请举手示意一下,有一位小伙伴,你已经开始有意识的察觉沟通的过程,希望今天的学习可以让你们更上一个台阶。10分以下的小伙伴今天我们现场没有,他们需要更多的学习才能够得心应手。

【R:阅读原文】现在进入R环节,阅读原文片段,请大家用1分钟的时间阅读片段,阅读完毕的小伙伴请微笑示意。

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的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的使用语言。我们既诚实,清晰的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这样,在每一次互动中,我们都能聆听到自己和他人心灵深处的呼声。同时,它还促使我们仔细观察,发现正影响我们的行为和事件,并提出明确的请求。它的方式虽然简明,但能带来根本性的变化。

听到批评时,我们一般会申辩,退缩或者反击。然而,一旦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及需要,而不反驳他人,我们便能发现内心的柔情,对自己和他人产生全新的体会。这将最大限度地避免暴力。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重述原文】

【WHY】冲动的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会让对方逃跑或者双方互怼,暴力的语言,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破坏人际关系。非暴力沟通教我们怎么和别人说话,依照这种沟通,可以让自己内心踏实安定,使彼此互相理解,提升沟通的品质,形成好的互动。

【WHAT】片段为我们讲述了非暴力沟通的重要性。

提问:片段中“非暴力沟通”有哪几个重要的因素呢?

学习者:觉察。

拆书家:觉察,还有呢?

学习者:有意识的使用语言。

拆书家:有意识的使用语言,还有呢?

学习者:感受和愿望。

拆书家:感受和愿望,还有吗?

学习者:明确的请求。

拆书家:明确的请求。

【回应式反馈+概念】非常感谢大家的分享。非暴力沟通强调看到事实,关注感受,听到大家的需求并提出具体的请求。

【概念对比+学习者互动】

为了让大家进一步的理解非暴力沟通,我举几个例子,请大家判断一下:

【反例一】:上级说:“你一天到晚迟到,是不是要我每天叫你起床。”是非暴力沟通吗?

学习者:不是,这里是评价和嘲讽。非暴力沟通是陈述事实。

【反例二】:小丽对男朋友说:“我觉得你不爱我。”是非暴力沟通吗?

学习者:不是,这是想法不是感受。非暴力沟通关注感受。

【反例三】:小刚对妻子说:“我希望你能好好做饭。”是非暴力沟通吗?

学习者:是吧。

拆书家:不是,这里是主观意识,每个人对“好好做饭的标准是不一样的”,非暴力沟通要提出具体请求。

【正例四】:母亲说:“儿子,我看到沙发上有两只你的穿过的袜子,我不太高兴。我需要整洁的家,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放进洗衣机?”

学习者:是。

根据原文和以上的例子,我给大家列出了“非暴力沟通”和“暴力沟通”的区别:

暴力沟通:条件反射的评价,表达的是想法,不关注需求,提出带有主观意识的要求。

非暴力沟通:讲出事实,表达感受,倾听自己和他人,提出明确的请求。

【重点难点总结】

通过以上可以发现非暴力沟通的几个要素:表述观察结果,说出感受,表达需求,提出具体的请求。

【适用边界】非暴力沟通适用于生活和工作中需要交流的一切场合。

【HOW】了解了非暴力沟通,怎么样在对方和自己想法不一致时说出具体请求呢?“非暴力沟通四步法”

一、说事实

不做任何评价。看到,听到或其它感官感受到的客观存在的具体事件或者行为,用温和的语言说出来。常用句式“我听到......”“我看到........”比如“小王,公司上班时间是9点,我看到你这周三和周五都是10点到公司的。”

二、讲感受。

常用句式“我+副词(很,特别,非常)+感受的词汇”来表达感受。这里可以加副词也可以不用,什么是副词呢?很,特别,非常......等等。比如“我很开心。”“我很伤心。”关于感受的词汇为大家罗列了一些在附录,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三、表达需求。

常用句式“我希望..........”“我希望吃的健康一些。”“我需要理解我的父母。”在今天这里我们第一反应的需要就可以了,不需要去挖掘背后的潜在原因。

四、提出请求。请注意是请求而不是命令和要求。常用句式“你是否愿意........”

这里的请求是具体的,比如“你要好好做饭。”就不是具体的,具体的请求是:“你是否愿意这周五的时候做一个辣的小炒牛肉和豆腐汤。”

【案例】

大家还记得开场的时候我和我儿子因为学校补课吵架的事件吗?我看到大家都在点头,学习了非暴力沟通对话四步法后,进行了如下的修正:

一、说事实

“儿子,我听到你说你的老师用了三次“傻子”。”

二、讲感受。

“听到之后,我非常生气。”

三、表达需求。

“我的需求是儿子理解老师的付出。”

四、提出请求。

“儿子,你是否愿意今天不再用刚才说过的词汇“傻子”来说老师?”

经过这样的沟通之后孩子说“可以,我今天是可以做到的”。我丢掉了评判“骂老师的就不是好孩子”,理解了孩子,避免了激发他的叛逆心理,你不让我干,我偏不。

【预防异议】有的小伙伴会认为,对方用暴力的语言对待我,我没法非暴力沟通,太难了?好的沟通习惯需要持续练习,先改变自己再影响周围的人。如果我们沿用之前的方式,就会出现类似孩子叛逆的现象,彼此内心处于互相对立中,早晚会因为很小的事情造成很大的矛盾。也有小伙伴会说,以后所有的非暴力沟通全部这样进行吗?这里的“非暴力沟通四步法”和书中的非暴力沟通不完全一致,根据个人风格和环境会有调整,但是观察,感受,需要,请求一定贯穿其中,比如在今天的分享中,就没有去侧重关注对方,只是在浅层面先关注了自己,一旦我们意识到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沟通方法才能够体现出更大的价值。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促动参与】

刚才我们学习了“非暴力沟通四步法”,现在进入学以致用的环节,请大家现场做一个演练,两两一组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

要过年了,小明的妈妈告诉小明“如果过年不能带男朋友回家的话,就不要回来了。”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一个人扮演小明,一个人扮演小明妈妈。请小明运用今天学习的“非暴力沟通四步法”和妈妈进行对话,向妈妈提出一个具体的请求。时间5分钟,大家先小组内进行角色扮演。

【回应和反馈】

学习者:那妈妈要不要用“非暴力沟通四步法”啊?

拆书家:今天的要求是小明用“非暴力沟通的四步法”,如果妈妈也能用“非暴力沟通四步法,不是更好吗?”

五分钟后

拆书家:我看到大家都演练结束了,有哪一组愿意来为大家演练一下?

学习者小林:我们这一组。

拆书家:好的,有请你们这一组。两位谁扮演妈妈?谁扮演小明?

学习者小林:我扮演小明,雅茹扮演妈妈。

拆书家:好的,请开始。

小明妈妈:“如果你过年再不带男朋友回家,过年就不要回来了。”

小明:

一、说事实。“妈妈我听到你说:如果过年再不带男朋友回家,过年就不要回来了。”

二、讲感受。“听到你这么说,我很伤心。”

三、表达需求。“我希望在家和父母一起过年,感受家庭的温暖。”

四、提出请求。“你是否愿意在过年之前不要再对我说这句话了?”

小明妈妈:“我愿意。”

拆书家:谢谢大家的分享。《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比较的经典,大家在运用“非暴力沟通四步法”的过程中,是会有一些难点存在的。比如说,说事实,很多时候我们说的都是我们的评论,观点而不是说事实,比如说“迟到了。”我们常常是不是也是觉得是事实,其实是评价。比如说:“我觉得你不爱我。”是不是我们经常认为这就是感受?(学习者回应:是的。),这是我们的想法。关于感受的词汇我给大家列出了一些在附录,大家可以关注一下。比如说需求,这里就只是了解了我们的浅层需求,没有进行进一步的深挖。无论是区分“事实”和“评价”还是“想法”和“感受”,都是需要我们持续来练习的,可能在今天的过程中有一些小伙伴已经练习的比较的好了,有一些小伙伴会有一些欠缺的地方,都没有关系,只要我们开始了,真正的去做了这样一件事情以后,人际关系就会变得原来越好,对话越来越从容。今天在现场大家都表现的特别的好,小明们都成功的向妈妈提出了具体的请求,说服妈妈在过年前不再对自己说这样的话。不会因为这件事情产生母子之间的矛盾。非常感谢大家,再次给自己一个掌声。

[A2:催化学习者应用](布置作业)

今天我们学习了“非暴力沟通四步法”,在这里给大家布置一个作业,请大家在一周的时间内,当对方和自己想法不一致时,运用“非暴力沟通四步法”向对方提出一个具体的请求,后续在群里进行分享。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请写在便签纸上。

学习者分享。

时间:周一下午三点

地点:家里

人物:龙冬和妈妈

事件:和妈妈因工作事情沟通

起因:失业一个月,妈妈在家里每天都叨叨,让必须立刻马上出去找工作

经过:

妈妈:“这么大的人了,一天在家里不出去找工作,都不觉得丢人,过年亲戚朋友问起来我都不好意思抬起头,你不要脸的吗?”

龙冬:

一、说事实。“妈妈,我听到你说我“一天在家里不出去找工作,都不觉得丢人”。”

二、讲感受。“我很伤心。”

三、表达需求。“我希望在家和你们一起愉快的过年,年后再找工作。”

四、提出请求。“你是否愿意在正月十五之前不要再对我说这句话了?”

妈妈:“好的。那你在家过完十五要出去找工作。”

结果:没有和以前一样因为工作的话题又发生争吵。

【结束语】沟通最大的问题在于,想当然的认为已经沟通了。衷心的希望大家在人际交往中更多的观察,感受,多用非暴力沟通这种爱的语言来表达。我今天的带拆到这里就结束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