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认知觉醒》 所属活动: 【No.212】让学习不再痛苦,表达感受,提出请求,妥善改善人际冲突 所在级别: TF3-2 学习主题: 让学习不再痛苦

开场:

<*拆书活动前,已发送《拆书预备表》给观察家,且内容填写准确、完整。*>

本场线下活动前一天,已将《拆书预备表》发给观察家。且内容填写准确、完整。

我先发一下资料。

大家好,先做个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

我是米岚。大米饭的米,山风岚。这是我的笔名。我的三个标签:

第一个标签:空中绘本馆馆长。我们绘本馆提供实体的绘本借阅服务和儿童阅读指导的服务。

第二个标签:我可以提供园林绿化项目从设计到施工到养护的一体化服务。

第三个标签:阅读。我希望通过阅读能带给自己一些切实的改变。最近我在看这本《认知觉醒》,就对我启发很大。

<*选择图书是实用类或理论类图书。*>

<*学习者场景介绍法中,能够清晰辨别出聚焦于图书和学习主题的事件、提问、影响和解决4个步骤。*>

【学习者场景法图书介绍】:

【场景】:先和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我比较喜欢英语,在英孚学英语。为了每天可以完成课程小任务,我每天以朋友圈打卡的形式学习英语。伙伴们也都在夸我有毅力。坚持的倒挺好,课程小任务都是按时完成了的。可几个月过去了,没见自己英语方面有什么长进。一个小短文也不能看懂,一个小短文也不能听懂,上符合水平的外教老师课还是觉得挺费劲。这让我觉得学习英语很痛苦,一度想放弃不学了。

【提问】:大家有没有同样的学习经历,你认真学习,付出努力,很有毅力,但还是觉得没有收获到结果。

【影响】:其实这样的情况多了,会严重影响我们的毅力、耐心,会严重打击自信心和积极性,从而更加造成学习效率低的后果。

【解决】:这本《认知觉醒》先从脑科学的角度介绍了学习原理,在这基础上介绍了关联思维、反馈思维等方面的一些更新颖更打破认知的实用方法。让读者清晰理解了人类大脑学习的底层逻辑,因而在使用书中推荐方法的时候更容易上手,帮助我们摆脱学习的痛苦。

<*学习目标中包含学习者要完成行为的具体内容和完成程度,现场学习设计清晰体现了该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今天的RIA现场学习后,大家能够在现场根据给定的场景(澄清)使用【跳过原理,直接实操】的方法解决(行为)学习上虽努力但效果停滞不前的问题(界定)。

<*【A1】环节的量表题清晰设置了多个选项,学习者通过自测可以了解在某一种情况下自己的表现。*>

【量表】:开始前,先请大家做个自测题。请大家花1分钟时间来测试一下。1分钟

【解释量表题】:

有没有24分以上的?请举手

24分以上,代表你的学习还是挺轻松愉悦的,是有方法的,比较容易得到效果。

有没有13-23分的?请举手

13分-23分,代表你的学习是处于痛苦与快乐之间,有一定上升空间。

13分以下,代表你的学习有可能痛苦的,还没找到其中的诀窍。不用着急,听完我今天的分享,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我们的分组,左右两张桌子各自一组。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拆页内容未超过2页图书内页。*>

<*原书拆页【R】为why或者what的内容。*>

下面请大家阅读一下原文片段,读完请抬头示意我。

原文片段:P134

有了这种认知,人是会迅速改变的——会拥有清晰而强烈的作品意识,会更加重视输出和运用,会倾心打磨作品,主动换取外界的反馈。

比如以前你学习英语可能会选择每日打卡的方式,但现在你可能会选择直接用:直接翻译一段美文、查询英文文档、阅读英文原版书,或者把手机语言设置成英文……这么做当然会造成一些困难,但为了解决问题,你必定会想办法补全相关知识,所以你的学习行为都能得到即时反馈:要么帮自己或他人解决了一个问题,要么产出了一个有价值的作品,这些反馈带给自己的必然是强烈的成就感和继续行动的欲望。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

【what】:

<*【I】环节拆书家有进行简短互动,并能精确控场。*>

【互动提问】:

1、片段中说为了学习英语,选择直接翻译一段美文的方法,这种方法常用吗?

学习者回答:

对,不常用。我们一般先从背单词,学语法开始。

2、所以直接翻译一段美文,它是不是跳过了单词和语法的学习,直接实操了?

学习者回答:

对,是的。它跳过了知识本身的原理。

3、直接翻译了一段美文,这个成果会不会带给我们反馈?

学习者回答:

是的。我们看,为了解决学习英语的问题,我们跳过语法的学习而去直接翻译。在这个过程肯定会遇到困难,但我们一旦解决了困难,它就是你的一个作品,这个成果就让你的学习行为得到了反馈。

【why】:为什么要让学习行为得到反馈?因为没有反馈的学习是痛苦的,而且十有八九会失败的。反馈带给自己是强烈的成就感和继续行动的欲望。当然反馈有正向的也会有批评的,批评更是极佳的反馈,更能促使我们把问题想清楚。外界的反馈可以直接作用于自身的学习上,比只埋头苦学要来的有动力。它可以消除学习的枯燥与痛苦,我们需要尽快的取得反馈。

怎么样才能快速取得呢?今天给大家推荐一种方法,那就是【跳过原理,直接实操】。

【预防异议】:这有点打破了我们既有的认知。有人可能说了,我还没学会呢,还不懂原理呢,我怎么去实操?这合理吗?

请大家想一想,我们从小学说话学走路,是先学会了理论再实践的吗?是先学会了拼音再说话的吗?是先学会了平衡力学再走路的吗?不是。我们都是先模仿,然后就直接去做了。跳过原理,直接实操运用。并且我们每个人都做到了,还做的很好。

【how】:那【跳过原理,直接实操】要如何做呢?

1、锁定一个待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一个难以突破的点。这个问题越具体越好。比如我想解决演讲问题,就不如我想解决站在台前害羞的问题更具体。

2、直接实操,形成作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直接运用相关的知识或者是技能,跳过对原理的理解。在过程中,不断努力打磨出一个成果。

3、抛出作品,获取反馈。上一步的成果把它抛出去,让自己的学习行为得到了反馈。

4、根据反馈研究原理,迭代作品。无论是正向的反馈还是批评,我们都要回过头来反观原理,这个时候去理解原理是最佳时刻。正向的反馈,帮助我们积极的去理顺原理;如果是批评,更能帮助我们去深入探究原理。最后迭代出一个更有价值的作品。

【where】:这个方法有两个适用范围:

1、多数情况适用于成年人的学习。

2、更加适用于学习理论和实操有较强关联性的技能,对于理论和实操关联性不强的,效果没有那么明显。比如学开车。它的理论交规占很大一部分,和开车本身关联性不大。而且学开车,本身就是一件直接实操的事情,它不属于我们说的待解决的问题。

【举例】:举我自己的一个例子。

大家记得我在一开始分享了一个我自己学英语的小故事吗?我之前都是每天按时听完课程,背一背新单词。自从学了这个方法,我改成这样了:

1、锁定一个待解决的问题。我在学英语这件事上面临解决的问题就是开口说。我总是怕有不会的单词影响我说,怕有不会的语法影响我说。

2、直接实操,形成作品。我也不管单词会不会,语法会不会,我就直接和外教老师对话。不会的单词我尽量去想相近意思的,不会的语法,我就说最简单的主谓宾句式,或者直接抛出来关键的单词。再不然就用肢体语言。

3、抛出作品,获取反馈。我发现当我抛出来关键的单词时,我发现外教是能明白我的意思的,然后他就会用正确的语言说出我的意思,向我确认。这个时候我很惊喜,因为他明白我意思了不说,我还直接知道了我想说的那个意思用英语要怎么说。当我得到了这些反馈时,极大的促使我想继续和他对话。

4、根据反馈研究原理,迭代作品。我根据外教老师说的句式研究自己不会的语法;因为成功完成了和外教的对话,从心底里还想继续学习。在这以后和外教的每一次对话,从紧张到不紧张,从单一的句式到复杂的句式,不断提升,不像之前学的那么痛苦。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环节,给出了一个非常具体、确定的场景,学习者可在此场景中演练或讨论或应用新学技能。*>

<*使用【A3】技能点的环节指令清晰,学习者可以根据拆书家设定的案例场景,应用知识点进行小组讨论并形成一个解决方案,或是应用知识点进行组内角色扮演。*>

【A3】:促动参与。下面请大家看到材料的背面,这里有一个背景故事。

小A是一位很重视孩子阅读的妈妈。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接触到了一个绘本平台,可以线上借阅实体绘本,还能学习儿童阅读指导的课程。学完这门课程,她感触很深,就想要推广儿童阅读和绘本,让更多的人重视儿童阅读。可是她从来没有做过推广工作,更没有过任何的销售经验。她又开始学销售技巧、话术、谈单策略……等商业方面的知识。可是没有一点商业头脑的她越学越糊涂,越学越懵,更加不敢做推广了。看着同期的同学都纷纷有了推广结果,她很着急,她就想完成自己的第一次推广。2分钟

请大家在小组内,根据这个故事,运用【跳过原理,直接实操】的方式,讨论出一个小A接下来的行动方案,以帮助她完成自己第一次推广的愿望。

好,时间到了,我们邀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一下。有没有自告奋勇的?哦好,晓阳,我们来听一听晓阳的小方案。

学习者分享:

晓阳:首先她锁定的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她要完成她的第一次推广。然后她直接实操形成作品,我们讨论的是她可以有几种途径,可以小红书发相关的信息,发朋友圈,还可以直接打电话邀约,总之就是直接去做,多渠道多途径去做,相当于就出了作品,所谓的作品就是小红书的文案也好,朋友圈的文案也好,或电话的话术也好。然后就是反馈,反馈就是看是否吸引来客户了,面谈的是否愿意付费了,这就是反馈。所以根据反馈,反馈如果积极的话,我就继续使用,复制。如果消极,如果没有起到什么效果,那就回头看一下相关的原理,比如说小红书如何运用啊,再去做一个调整。

拆书家:对对对,非常好。首先她锁定的问题呢就是她第一次的推广。然后直接去实操,晓阳给了很多个途径,直播呀,朋友圈呀,小红书等,就直接去做就好了。第三步呢,通过直接去做得到了一些反馈,有愿意购买的,有不愿意购买的。最后再根据反馈,不成功呢研究一下原理,成功呢要理顺一下后面要继续怎么做,就迭代了她的作品。好,非常感谢晓阳的分享。

<*【A2】环节指令清晰,学习者可以根据指令,写出自己未来的一个具体的要做的应用(比如:某个特定任务、和人分享、事后复盘或找人陪练)。*>

【A2】:刚才呢,我们是请大家做了个练习,下面呢我也想给大家留个课后作业。

【特定任务的A2】:请大家今天回去思考一下,在你想要立足但还没有立足的领域,试着想一想运用【跳过原理,直接实操】的方法,你要如何精进自己。写出一个小方案。

希望大家都能主动思考一下,这个方法值得尝试。大家可以把你写好的方案微信发给我。大家可以扫码加我微信。期待和伙伴们有更深入的交流。

学习者作业内容:

学习者晓阳分享了她给自己设计的小方案。

首先,她想要成为代际创伤排列导师。虽然学习了课程,但因为理论没有搞太明白,所以一直迟迟没有进行实操。

其次,运用【跳过原理,直接实操】方法,她可以直接组织线上或者是线下的实操,直接去做。也就形成了自己的第一个作品。

再次,抛出了这个作品,可以当场看到来访者的变化,也就是对自己的反馈。同时也可以通过直接邀请来访者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效果,也可以以填写问卷的形式获取反馈。

最后,如果对方的问题直接解决,感受很好,那就复制成功的方法,理顺一下做法。如果对方反馈效果不是很明显,那就去看有关代际创伤家庭系统排列相关的原理,复习课程重点,理解精髓,继续精进。

【结尾】: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全部内容了。学习是反人性的,科学的学习策略能够帮助我们事半功倍。祝愿大家都能学有所成。

<*总时长没有少于20分钟,没有超过25分钟。*>

总时长:22分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