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断舍离(心灵篇)》 所属活动: 长春阅微筹备分舵第4次线下练级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用观察的方法接纳现状 学习目标: 用观察的方法接纳现状

开场: 学习目标:学习者在整理杂物时能够按意识的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分成“不知道的”、“知道一半的”、“知道的”三类。并通过这样的分类对前两项,不知道的、知道一半的物品进行断舍离。
图书介绍:F 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还是日本知名杂物师山下英子老师的《断舍离,心灵篇》。断舍离是一种理念,表面上看就是一种扔东西的技术,主要就是讲怎么能把居家杂物扔掉,然后整理好家务,让居家环境变得舒适。《断舍离,心灵篇》强调的是通过断舍离的实践能改变一个人的心态,变得自由,自信,快乐,勇敢。
A 这本书在收纳整理类图书中是非常畅销的一本, 其理论新颖、易懂,简单易行,操作性强、书中所举例子十分贴近生活。在日本,断舍离这一理念改变了近百万人的生活。同时得到了很多身心灵作家及文化名人的倾情推荐。
B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候,家居环境乱糟糟,找东西找不到,扔东西仍不掉,对于物品有执念,不知道该怎样进行物品分类,这本书也许可以帮到你。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断舍离心灵篇》128页

R:

说起来,断舍离就是借助物品所进行的意识化过程。我们会因为无意识、无自觉地不断累积物品而忧心忡忡。相对于以频率、价值、感情等做分类,以意识为着眼点的分类方式才是最关键所在。如果以意识为轴心,就可以按照以下标准给物品分类:

无自觉、暧昧不清、刻意为之——以意识来分类。

这种三分类的依据是一切人、事、物所共通的观点。以这个观点审视事物,就能培养出具备意识性的生活态度。

稍微广泛点说,断舍离就是利用意识给物品做分类的一种心灵训练。

我们的住所里到处泛滥着因为毫无自觉而随意流入的杂物,以及因为动机暧昧不清而接纳的物品。主动意识这些物品,进行筛选,“场”的力量就会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来。

无自觉、暧昧不清、刻意为之这个三分法,是提高对人、事、物的意识性的黄金技巧。    意识的三分类(以衣柜、书桌、钱包为例)

1,无自觉(不知不觉地):忘记自己拥有的衣服,重复购买的玩具,废弃的收据。

2,暧昧(迷迷糊糊地):别人送的舍不得扔的衣服,不知道会不会去的拍卖广告宣传页,只去过一次的商店的积分卡。

3,意识性(确定地):很喜欢的衣服,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文件,钱、信用卡。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预防

异议

    强调一下,断舍离并不是扔东西啊,不要害怕。对于杂物我们可以送人,转卖,或者分类储存,都算断舍离。并不一定非要扔掉。再有,断舍离是一个不断学习,实践的过程,并不是通过某次的学习就能一下子掌握的技能。

what

    言归正传,我来说说我理解的原文片段。因为无意识,不自觉,家里的物品不知不觉的不断积累,越来越多,越来越不好整理。

why

整理变得辛苦了,家居环境变得影响心情了。所以我们得马上想办法进行断舍离。

 

how

那么我们怎么能有意识的进行断舍离呢,片段给出了非常清晰的方法,就是以意识为标准把物品分成三类,然后进行断舍离。

咋个分法?

片段中是这么说的,分成无自觉地,暧昧地,意识性地,这么说好像也还是不太容易理解。那么咱们来看看原文片段,它说忘了的,重复购买的,废弃已久的,我觉着这就是“不知道的”,不知道有没有。

第二个说的是留着没啥用,扔了怪可惜的,我觉着这个是“知道一半的”。知道有,但不知道该不该处理。

第三个说的是喜欢的,正在用的,我觉着这个就是“知道的”。知道这个东西不能扔。对于物品,我们不知道的,知道一半的,知道的,也就是我们对于物品的意识。按照这样的理解来分类应该就容易多了。


  分出三六九等了,就好办了,我们就可以适当的把不知道的,知道一半的断舍了。例如,我处理说明书就是这么干的。我有一个盒子,里面装了各种票据,说明书,宣传单等等。乱乱的,想在里面找点东西很不容易。用这个方法我单单对各种电器的说明书进行分类整理,比如说我现在只知道有电视、冰箱、洗衣机,收音机的说明书,收音机和洗衣机的说明书是有用的(知道的),电视跟冰箱的说明书说不上来有没有用(知道一半的),还有一些说明书是想不起来的,“手机说明书,有还是没有,并不知道”。这一分类就划拉出好几个说明书,不知道的像手机、手表、电子秤说明书,都扔了,冰箱、电视说明书看看没啥用,也都扔了。最后就留下收音机和洗衣机的说明书了。

where

在这里我还想补充一个前提,用“不知道的”“知道一半的”“知道的”进行分类来断舍离对于想改善居家环境是很有用的,而对于居家环境本身就很好,或者不想改变的人来说意义不大。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现在你设想一下,一会活动结束后回到家,你会不会发现一些杂乱的空间。比如厨房,客厅,卫生间卧室陈方的物品;衣柜,书柜,橱柜里的东西;背包里面的东西,床底下的空间等等。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01:书桌里的物品:书,花,车票,假面膜,各种会员卡,压缩面膜,以及回去需要看的哪些被遗忘的物品。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看来大家的杂物都很多啊,那么将刚刚你描述的这个空间的物品按刚刚给出的方法以意识进行分类,并尝试着进行断舍,并写出你的计划。是扔掉,还是处理,还是分类收纳。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01:书桌里的物品以意识为标准进行分类,其中“知道的”是书,花(留下来的)。“知道一半”的是车票,假面膜,各种会员卡(需要做进一步处理)。“不知道”的是压缩面膜,还有就是想不起来的要回去翻看(不知道很久的都可以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