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学习目的:
通过本次学习,学习者在与别人交代事情的时候,运用(观察确认,请求反馈,表达感谢,解决分歧)以确保双方理解达成一致,提高工作,生活的效率,避免因此带来的金钱,时间以及情感方面的损失。
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
首先我用三个标签简单的介绍一下我自己:
我的第一个标签是:拆书帮宁波分舵的活动组织者,你们如果需要过级可以与我链接。
第二个标签是:跨境电商店主。
第三个标签是:一级拆书家
图书介绍:
F:今天和大家分享的片段来自于《非暴力沟通》,本书作者是,马歇尔.卢森堡博士。 这是一本偏理论的实用书,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这就是“非暴力沟通”。
A: 本书豆瓣评分8.4,入选香港大学50本必读经典,被联合国誉为全球非暴力解决冲突的最佳实践之一。以心理学为基础,结构清晰,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贯穿始终、大量日常生活的案例、每章节有小结,辅之以练习;章节之间以小朋友的插画来过度以及偶尔出现的诗歌匹配得很到位,起到了放松和助于理解的功能。
B:你有没有在与家人,朋友,同事交往过程中,发生矛盾或冲突时,被情绪控制,小事化大,不仅没解决问题还伤害了彼此的感情,引起隔阂?本书可以帮助我们与人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时候,运用非暴力沟通理解彼此的感受和需要,从而促进倾听,理解以及由衷得互助。
《非暴力沟通》P70-71页
意思和别人的理解有时可能是两回事。如果无法确定对方是否已经明白,我们可能就需要得到反馈。请求反馈能确保对方准确把握我们的意思。有时,问一句“我的意思清楚吗”,然后,对方表个态就足够了。在另一些时候,听到“是的,我明白你的意思”,这样的回答,我们并不放心。为了确保对方确实明白我们的意思,我们希望他充分表达他的理解。这样,一旦他的理解与我们的意思有所不同,我们就有机会作适当的补充。
例如,一位老师和她的学生说:“托尼,今天批改作业时没有看到你的作业本。我想知道,你是否清楚我上次布置的作业。放学时,来我办公室一下好吗?”托尼咕噜了一句:“好,知道了。”然后,他就转过身去,准备要离开了。老师站在那里,不清楚学生是否已经明白她的意思。于是,她叫住他:“麻烦你说一遍我刚才请你做的事情好吗?”托尼回答说:“放学后,我没法看足球赛了,因为你要把我留下来做作业。”老师发现托尼并没有听明白她的意思,她准备作出解释。这时,她很注意她的方式。
像“你没有听明白”“这不是我的意思”“你听错了”这样的表达,很可能会让托尼觉得老师在批评他。因为托尼很坦率地作出反馈,这位老师先向托尼表达了她的谢意。她说:“谢谢你给我反馈。我想我说得不够清楚。我的意思是,放学后,我给你讲讲我上次布置的作业。”
——《非暴力沟通》
Why: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明明一件我们觉得很简单的事情,与他人沟通的时候,你说的是A,结果对方理解成了B,最后得到的结果也不是你要的。然后又要重来一次,浪费了大量的时间。金钱。我们都不愿意经历这种麻烦,所以为了提高效率,我们来学习一下如何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What:原文片段告诉我们用四个步骤来与对方确认,是否已达成共识。可以帮助我们高效合作,减少出错,可说是事半功倍。
How:
第一:观察确认:从对方的肢体语言,表情等观察对方是否理解。如果在电话沟通过程中,可以从语气中观察,如果无法确定对方是否已经明白,我们可以进行下一步。
第二:请求反馈:请对方重复一次我交代的事件。我们可以这样说:“我不知道我刚才我有没有说清楚,麻烦你说一遍我刚才请你做的事情好吗?
第三:表达感谢:感谢对方的反馈。
第四:解释偏差:一旦对方表诉与我们表达的不同,进行适当的补充。
如果理解一致,只需要前三步,如果出现理解偏差可以使用第四步。
不这么做的坏处:
前期我们不花点时间去确认,后期如果因为理解不同产生的分歧,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容易引起不必要的争执,伤害双方感情,甚至在工作中会导致金钱的损失,实在是得不偿失。所以提前花一点事件去确认,事半功倍。
Where:适合向别人交代一件事情时使用,尤其适合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老师对学生等情况。
举个例子:
我是做电商的嘛,前几年做得还是童装行业,所以常常要拍产品,记得有一年双十一前一两个礼拜吧,我们有一包货,大概2-30款外套需要拍照,为了拍摄效果,准备了另外一包搭配的产品,有打底衫,有裤子,作为成套的搭配拍摄。
因为合作过很多年了,以为双方已经很了解了。所以交给摄影师的时候,我只是简单的说了下,这包是主拍,另外一包是搭配的。
过了三天,我联系摄影师,问他拍的怎样了。她说还有几条裤子,拍完就差不多了,我有点懵,这次全是外套啊,其他的都是搭配。
结果那一次全部重新拍摄,店铺上新延后一周,新品没有了预热期,导致双十一销售比我们预期的要低了很多。
如果能重来一次,我会用今天的四个步骤和对方确认。
(观察确认):看看摄影师的反应,是明白了还是有点迷糊。(请求反馈)我不知道我刚才说明白没有,玛法你说一遍我刚才说得要求可以吗?
(表达感谢)谢谢你的反馈。(解释偏差)我可能没说明白,左边这包我外套是主拍的,另外这包里的裤子,打底衫是辅助拍摄的,主要为了搭配。所以拍摄的时候要突出外套。外套需要单独拍摄细节,打底衫和裤子不用单独拍摄,更不用拍拍细节喔。这样吧,你们双十一前夕也比较忙,我写张纸条放包里,方便你们拍摄。
预防性讲解:
一:你或许会想,何必这么麻烦,还要四个步骤,这么简单的事,是人都懂,可是你觉得理所当然的事,别人却无法理解,这就是为什么,微博热搜有南方和北方关于咸粽子,甜粽子的争议了。误会会造成时间浪费,经济损失,情感破裂,短短四个步骤,来避免以上损失,其实事非常值得的。
二:也有人会说,说起来简单,可是我想跟我别人说的时候,对方不一定会配合。确实会出现这种情况,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常常会感性战胜理性的时候,我们或许可以换一种表达方式,消除对方的戒心。避免使用“你没有听明白”“这不是我的意思”“你听错了”这样的表达,这种表达很可能会让对方批评他。
我们可以换种说法:比如:我不知道我刚才有没有说清楚,麻烦你重复一遍我刚才请你做得事吗?换一种表述方式,消除情绪的壁垒,对方自然而然会配合了。
A2催化应用(分步催化1)
请大家想一想,未来的一周或者一个月,你有没有什么事是要向别人交代的,比如跟同事交代工作上的事,跟家人交代生活上的事
请注意,这里只想事件(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具体怎么做先保密喔。请大家思考1-2分钟,我邀请几位朋友来分享一下。
学习者反馈:
王盛(00:15:44): 我说一个?每个礼拜一,我们学校里面各个班有一个制度文明礼仪制度,然后班现在不上课,担任学校里面各种各样礼仪卫生。传递一些物品这样的工作。其中有门卫的同学有同学是在门岗的。他要管理学生。仪容仪表以及迟到登记的工作,有不少的注意事项,我每个礼拜一早上。到校以后都要跟门岗的同学交代一声,今天早上在门岗上你要做些什么?这是我要交代的事。
A2催化应用(分步催化2)
请大家回想刚才那个事件。用今天学习的四个步骤(观察确认,请求反馈,表达感谢,确认偏差),应用到这个场景中,给大家3分钟时间思考,接下来我邀请1-2位朋友来分享一下。
学习者反馈:
王盛(00:21:23): 好。我交代的事情,有一个作为门岗的管理者。该管的一定要上去管,而不是要等老师。出面了你才行动。第二个就是要注意用敬语用。不要跟被管理者有身体上的接触,不要去拉他的衣服。
王盛(00:21:51): 第三个就是对方。不理你强行离开。也不用跟对方争执,只要。你记下时间。在记录表上记下时间?打一个问号。到时候来告诉我,我就能够查到他的。我说完以后,我会请学生说。那好,我刚才说了哪三点请重复一下好吗?让我听他看看他能不能把我表达的意思。完整的重塑出来。
王盛(00:22:29): Ok谢谢你的认真聆听!如果不对,那我就说可能我哪里不是很清楚,我再把哪一点重新。再描述一下。大概就这样子吧!
结束语:
感谢各位学习者的分享和反馈,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大家可以把请求反馈的四个步骤运用到生活中,帮助大家提高办事效率,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