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正面管教》 所属活动: 拆书帮长沙麓山分舵580期(汇金国际)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启发式提问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悦悦,我的三个标签:
1. 乐观开朗爱悦读
2. 心情总是很愉悦
3. 11岁男孩的妈妈

我今天的拆书级别是2-3 ,为了更好的讨论分享,我们分一下组,这是1组、这是2组、3组……

【学习目标】
通过今天拆页的学习,当孩子可能做出错误选择的时候,我们可以运用“启发式提问四步法”,引导孩子独立思考,做出更合理的选择。

【图书介绍】

【F 特征】(核心是“书”,用于满足好奇心)
今天我们学习的拆页来自《正面管教》,是一本非常经典的家庭教育类实用书籍,它的作者——简•尼尔森,是美国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理念、方法和工具,广受追捧。

【A 优势】(重点是“比较”,用于建立安全感)
为什么要推荐这本书呢?因为这本书跟其它同类书籍相比,它不仅系统地说明了“正面管教”的原理,还提供了52个行之有效的育儿工具,通过场景化的案例让理论更加落地,被奉为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


【B 利益】
【B1】
回想一下,我们在管教孩子的时候,是不是经常打骂,吼叫,惩罚或者干脆放纵?但结果呢……是不是根本没用?

本书用鲜活的实例教我们如何在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既不惩罚也不骄纵,培养孩子终身受益的良好品质。

【B2】

今天我们精选的拆页就能学到“启发式提问四步法”,通过引导式的提问帮助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下面请大家花1分钟的时间来阅读原文,看完的小伙伴请抬头示意我。
【R原文片段】
我最喜欢的一个例子是,我女儿有一次告诉我,她打算在一次聚会时一醉方休。我倒吸了一口气,说:“跟我说说看,你为什么要那么做?”她说:“很多孩子都那么做,而且看上去他们醉了都很开心。”我克制住想要对她说教的冲动,问道:“你现在不喝酒,你的朋友们是怎么说你的?”她想了想,说:“他们总是说多么钦佩我,多么为我骄傲。”我接着说:“你认为你喝醉了酒,他们会怎么想或怎么说?”我能看出她在思考,之后她说“我敢肯定他们会感到失望。”我跟着又问一句:“那你觉得你会怎么想你自己呢?”这个问题显然让她更费思量。她停顿了一下,说道:“我大概会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她随即又加上一句,“我想我不会那样做的。”

如果我不知道启发式问题,以及帮助她探讨她自己的选择所造成的后果的价值,我也许就忍不住会强加一个惩罚性的后果给她,比如对她禁足。这很可能会促使她偷偷摸摸地去喝醉,而不是相信她可以和我讨论问题。最大的损失将会是她没有机会去探讨她自己的选择带来的后果,去发现她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的生活。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OK,大家看完拆页有什么想法啊(停顿几秒看回应)……是不是觉得非常有同感?我们总是在孩子可能会面临错误选择或决定的时候,就急着给他建议对不对?可是简尼尔森是怎么做的?她有没有直接给到答案?没有!对吗?
【what】
是的,这个拆页就是启发式提问的一个正确示范,提供给我们一种引导孩子做出正确选择的方法。


【why】
<人们通常的做法>
那我们为什么会习惯直接给到答案?……因为这样我们多省心省事呐!直接告诉他怎么做不就完了吗?孩子也少走弯路啊!
<通常做法的坏处>
可是,如果孩子总是对我们言听计从……他是不是就会慢慢减弱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如果孩子他不听我们的,总是跟我们对着干呢?又会有什么后果?

所以,今天我们一起从《正面管教》的拆页当中,学习怎样用“启发式提问”一步一步引导孩子,帮助他们独立思考寻找最优方案,还能增进咱们的亲子感情。

【how+案例】
我们从书中发现了作者对女儿的引导方法就很棒,可是我们不去思考、提炼、运用,好方法就会转瞬即逝!
下面,让我们看看从拆页中提炼的“启发式提问四步法”是怎样做的:

第一步,平情绪。咱们可以先平情绪,深呼吸,让自己先平静下来。如果是孩子有情绪,可以先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消解他的情绪。

第二步:问原因。用启发式问题,询问孩子这么做的原因。
比如:“你这么做,原因是什么呢?” “跟我说说看,你为什么想要这么做呢?”

第三步:问后果。用启发式问题,询问孩子这么做可能导致的后果。

可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引导孩子深入思考。比如: “想想看,这么做会有怎样的结果?”“再想想看不这么做会怎样?”
还可以从评价的角度来提问。比如:“如果你这么做了,大家会怎么看你呢?”“你这么做,觉得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等等。孩子在思考之后就会明白不同行为会产生不同结果。

第四步:问想法。用启发式问题,询问孩子对这件事情新的想法,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比如: “那你现在是什么想法呢?” “那你觉得现在有没有更好的选择?”等等。孩子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就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经历。【反例】我儿子非常喜欢书法,书法老师也夸他是得意门生。可是最近他就说不想去练了。前两周我还跟他说:书法是国粹、不能半途而废、一周一次别荒废。到后来我就忍不住要发火,因为孩子就是不肯去。

【正例】上周三我突然想到怎么不试试“启发式提问四步法”?首先平静自己的情绪,然后心平气和地问他原因:崽崽,最近你怎么老不想去上书法课呢?儿子说:“你又不是不知道六年级作业多,我太累了!”然后我又进一步问他不想去的后果:“你之前是自己主动要我跟你报的书法课,说要练成书法大师,这么久不去会怎么样啊?你觉得黄老师又会怎样想啊?”儿子若有所思地说:“黄老师她上次还说我的隶书写得特别好,接下来会教我小篆了!不过我好久没去了,不知道以现在的水平,她还会教我小篆不?”于是我趁热打铁继续追问:“那你现在有什么新的想法吗?”儿子俏皮地说:“那我能不能周末再去黄老师那里,每次就写1个小时啊?2个小时我会手残的,妈呀!” 谢天谢地,你看孩子自己就想出了好办法。

【where】怎么样?这“启发式四步法”是不是还挺管用的?这个方法适用于彼此熟悉、关系比较融洽的亲子、同事、朋友之间,如果关系紧张或陌生,对方可能就不太愿意跟你交流了。

【预防异议】
可能有小伙伴会说,如果对方不听我提问,也不回答我问题怎么办?那么就是你的“平情绪”还没有引导到位,这一步做到位,你才好顺理成章。营造温和的氛围,比如深呼吸、放舒缓音乐、递茶水、给拥抱等等。所谓金诚所致金石为开嘛!

还有人也许会说看起来简单的四步骤,问起来好像还有点费神,可是如果能经常用起来并灵活运用,我们的沟通技巧也会熟练很多。关键是通过经常练习就会发现:我们能越来越问到对方的心坎里,一步步引导对方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对方都会受益于此,我们就会觉得很有必要去尝试啦!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今天的小伙伴有福了,我们刚刚学习了“启发式提问四步法”,现在我们要一起自导自演,模拟一个情景剧,开启现场演练。


【场景设计】
场景是这样的,大家注意听:孩子最近忍不住总是要吃糖,每天还偷偷拿零花钱买糖吃,妈妈觉得吃多糖不健康还很容易发胖,很担心孩子。


【小组讨论】
如果你是孩子的妈妈,你会如何用“启发式提问四步法”来引导孩子做出合理的选择(大家可以参照我发给大家的学习指南)?请按照分组,两两搭档,一个扮演妈妈,一个扮演孩子。
你们需要先分配好角色,谁扮演妈妈,谁扮演孩子。
然后你们需要一起编台词,写个小剧本,把对话写下来。
写完之后在小组内演练一下。
注意在编写剧本的时候一定要用到今天学的“启发式提问四步法”。我们的目的是练习使用这个方法,而不是解决“孩子忍不住总是要吃糖”这个问题本身哦,大家别跑偏啦。
好现在开始,时间5-8分钟,一会儿我会邀请小伙伴分享一下。

好的,时间到!请开始表演!有请美女组。
分享时间(5分钟左右)
莲和乐乐的演绎分享:
妈妈:宝贝崽你很喜欢吃糖是吗?那你为什么这么爱吃糖呀?
孩子:因为糖甜甜的好吃,吃了很开心。
妈妈:吃多了糖还可能会有什么结果呢?
孩子:可能会有虫牙。
妈妈:那怎么办呢?
孩子:那我就吃完糖刷牙。
妈妈:那一天吃几次糖,刷几次呢?
孩子:每天吃三次糖,刷三次,吃一次刷一次。
妈妈:多吃糖还可能会有什么后果呢?
孩子:还可能会长胖。
妈妈:那又怎么办呢?

孩子:那我就少吃点糖,多运动呗!

【结束语】

感谢所有小伙伴的分享,刚才的情景演练虽然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案例,但是在关系比较亲近的亲人朋友同事之间,也可以参考应用的。
现在让我们再回忆一下启发式提问四步法的内容:平情绪(请问你们刚才有平情绪那一步吗?以后记得如果有情绪的时候,先平情绪哦)、问原因、问后果、问想法。
希望大家能把这个方法应用起来,用启发式提问四步法,引导他人做出更合理的选择。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