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1分钟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煦风,首先用三个标签介绍一下我自己
第一个标签家庭教育促进者
第二个标签终身学习者
第三个标签未来的三级拆书家
今天是我的TF2-4过级,主题是《摆脱负面机制的枷锁,开启积极的人生》,时间大约50分钟。
【拆页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目标-总】
今天我们将学习2个拆页,跟随我完成今天的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想要评判自己或他人的消极行为时,能使用“意识选择性注意法”看见自己的选择性注意,并使用“优势开关法”发现优势,从看见消极行为转向看见积极行为。
这两个拆页的关系是递进关系。
【分组】
为了方便大家后面的小组学习,我们先分一下组。
【图书介绍】2分钟
【F 特征】
今天的拆书主题来自于《让孩子的优势被看见—开启孩子的正向力量》,这本书主要教授父母如何发现和培养孩子的优势,养育出乐观坚韧、勇敢自信的孩子。作者是著名的积极心理学家莉.沃特斯,国际积极心理学协会前任主席,她将自己的理论研究真正的实践到企业培训和学校教育中,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A 优势】
与其他正面养育的同类书籍相比,这本书创新了正面养育的理念,提倡父母优势养育,曾获亚马逊家庭教育畅销榜TOP1,评分4.6。
我本人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是它提供了一个全新养育孩子的视角,从过去关注劣势、弥补劣势转向看见优势、培养优势,并且提供了可执行的操作方法。
【B 利益】
【B1本书】
你是否因为孩子学习拖拖拉拉,缺乏主动性,让你头痛不已?
你是否发现孩子因为自卑,在班里没有朋友?
你是否发现孩子有领导的天赋,但是不知道如何发掘这种潜能呢?
这本书告诉你如何发现孩子的优势,让他变得自信,学习更有主动性;
如何培养孩子的优势,让他利用优势掌控自己的人生。
【B2拆页】
你是否经常批评孩子?
你是否经常挑剔爱人?
你是否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拆页1告诉你如何看见套在自己身上的枷锁——选择性注意,拆页2告诉你如何使用优势开关,从消极思维转向积极思维。
拆页一
【学习目标-拆页1】
完成今天的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想要评判消极行为的时候,能使用“发现选择性注意法”,看见自己的选择性注意,反思自己的负面机制。
下面请大家阅读拆页1,时间1分钟,阅读完毕的伙伴请示意我。
【R阅读拆页】1分钟
【原文片段 1】4种消极机制 P38
选择性注意是进化的产物,大脑的这一特征确保了我们在信息爆炸的世界里能够正常工作,但现在我们应该认清它的缺点。我们的过滤系统高效却并不完美,所以我们经常会错过重要的信息,而这些重要信息可能有助于我们评估周围发生的事情。
有效利用选择性注意最关键的一点在于意识到其存在。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它的存在,我们就可以选择我们的关注点,比如关注孩子的优点,而不是他们的缺点。
选择性注意并不总是消极的,但的确有很强的干扰性。当我备孕时,我觉得好像跟我在同一所大学上班的女性都怀孕了,其实不然,这个地方的繁殖力并未异常增长,基因实验室的人也没有在我们的饮用水里不慎撒入什么东西,这只是因为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人群中那些怀孕的女性身上,因为我满脑子都想着怀孕。我们的大学里当然没有出现婴儿潮,只是我自发地觉得婴儿的数量增多了。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对这种选择性注意进行引导。
【I拆书家讲解引导】5分钟(此处为基本模板,请拆书家自行安排技能点)
大家都举手示意了,阅读完毕
咱们做个小调查,有下面一些情况
1、 对爱人,你看看地板拖得一点不干净
2、 对孩子,我说东你就说西,怎么这么叛逆
3、 对自己,我怎么这么没用,什么也干不成
4、 对同事,工作能不能认真点儿
大家有没有遇到以上类似的情况。
【WHAT】
发现没有,我们的注意力常常先放在了消极的行为上。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机制叫选择性注意,人自动的把注意力放在了某一件事情上而忽视了其余所有的事情。
【WHY】
选择性注意可以帮助我们的大脑过滤信息,避免信息过载,具有保护性作用。【WHY NOT】
但是它同样也有消极作用,在我们关注到他人的消极行为时,就自动屏蔽了对方的优势,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般的做法),容易导致对他人批评、指责,引发对方的逆反心理 ,破坏双方的关系(坏处)。
【反面案例】
比如前天晚上,姐姐妹妹吵架,我过去一看,妹妹把姐姐的书扔在地上,自己还坐在哪儿哭。
我:发生什么事了?
姐姐:我先写完作业,她不高兴,就扔我的书
我:写作业都是自己的事情,姐姐先写完先玩,你无权干涉姐姐的自由,你自己加快速度写。
妹妹哭的声音更大,把笔“啪”扔一边去了。
在这次经历中,我第一眼先注意到妹妹扔姐姐的书,干涉姐姐的自由,对妹妹提出了批评和建议,导致妹妹情绪更大。
【HOW】
那么我们怎样意识到自己的选择性注意呢?我们可以采取3个步骤
1、 内观 : 有意识的去觉察自己的关注点,区分消极行为和积极行为
2、 反省:
【细化步骤】
① 分析内心感受:觉察消极行为给自己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② 发现不良影响:如果评判这种消极行为会带来什么不良后果?
3、暂停 :按下暂停键,不要急于表达。
【正面案例】
正如上面那个案例,如果穿越回当时,我会先内观,我看到妹妹扔了姐姐的书,干涉姐姐的自由,提醒自己正在关注妹妹的消极行为。然后分析内心感受,我感到自己有些不高兴,想要批评妹妹。(发现不良影响)最后发现如果批评她,她会情绪更加激动,与姐姐的矛盾也没有解决,所以要让自己暂停一下。(暂停)
【预防异议】
也许有人会有疑问,我即便看见了自己的选择性注意,又有什么用呢,该看他不爽还是不爽呀,别急,意识是改变的开始,第二个拆页就会告诉你如何把注意从消极行为转向积极行为,改变影响和感受。
【WHERE】
意识自己的选择性注意,适用于对自己或他人的消极行为过分关注,并引发自己或他人负面情绪,产生不好的影响。但是选择性注意对我们又具有保护作用,在过滤信息的时候会重点注意到负面信息,比如晚上你独自一人走在没有路灯的路上,就会对身后是否有人尾随特别警惕。这时请一定遵循你的直觉。
【A学习者拆为己用】8分钟
【A1显像提问+拆书家提问设计】
经过以上的学习,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过去1个周,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呢?比如
1、 睡觉时间到了,催了多遍了孩子还在玩玩具,磨磨蹭蹭。
2、 老公连续出去喝酒,半夜才回家,孩子也不管
3、 新到一个部门,发现新同事不愿意配合自己
请每个人在小组内分享你过往的一次经历,当时与谁在什么时间、地点、发生了什么?结果怎样?时间2分钟,2分钟后我将邀请1位小伙伴公开分享。
下面邀请熊英老师用1分钟的时间来为我们公开分享
【A1显像提问-学习者案例】
熊英的经历
昨天晚上睡觉的时间到了,孩子磨磨蹭蹭不肯洗漱,还让我给它挤牙膏,洗漱完赖在我的床上不肯走。
【A1+反思加工】
谢谢熊英老师的分享,现在请大家继续想一下,根据我们刚学的意识自己的选择性注意,如果再回到过去的那个时刻,你会怎么做?请每个人在小组内分享,时间2分钟,2分钟后继续邀请1位伙伴公开分享。
下面请熊英用1分钟的时间继续为大家分享
【A1+反思加工学习者案例】
熊英的分享
如果重新来过的 话,我首先内观,意识到自己正在关注孩子磨磨蹭蹭这个消极性行为,然后反省,觉察知己这时有些烦躁,也给大家带来了焦虑,最后暂停,让自己冷静下不要急于表达。
【拆书家回应或反馈】
熊英老师在这个过程三个步骤用的非常的完整
谢谢熊英老师的分享
【过渡】
通过拆页1的学习,我们明白了意识是改变的开始,可是如何改变呢?再来看看第二个拆页。
拆页二
【学习目标-拆页2】
学习完第二个拆页后,学习者在意识到自己的选择性注意时,能使用优势开关法,看见优势,从注意消极行为转向看见积极行为。
下面请大家用1分钟的时间来阅读原文片段,阅读完的伙伴请抬手示意我。
【R阅读拆页】1分钟
【原文片段 2】打开优势开关:让你的负面思维短路 P49
另一位母亲也运用优势开关改变了长期困扰她和孩子的负面偏见,下面是她的自述:
过去几年对我女儿来说真的是一种煎熬,在她年纪还小时,我们关系很好,但现在她进入青春期了,我们经常吵架。她有点儿超重,我告诉她不用担心这个,但我看得出来,她的自信心受到了打击,她把脾气都发在我身上。两个月前她开始去健身房,上周她从健身房回来时心情很不好,她拿出了一罐可乐,我想告诉她别喝了--在健身房挥汗如雨地锻炼完,又马上喝可乐,有什么意义呢?但我想起上次我这么做的时候,我们之间发生了一次歇斯底里的争吵,她让我不要插手她的生活,甚至又喝了一罐,就是为了恶心我。
所以我深呼吸了一下,眼前浮现出打开优势开关的画面。这确实起了作用,我意识到我的负面偏见意味着我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她喝可乐上面,却忽视了她本周去了3次健身房这一事实。喝可乐固然不对,但她坚持锻炼--这才是应该关注的、更重要的事。
【I拆书家讲解引导】3分钟(此处为基本模板,请拆书家自行安排技能点)
【WHAT】
这个拆页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优势开关”,想象一下我们的大脑中有这样一个开关,轻轻按一下,能让自己的注意从关注消极行为转移到积极行为上。
【WHY】
当我们关注消极行为时,很容易对自己不自信,对他人进行评判,由此引发自己或他人的负面情绪。
而关注积极行为恰恰相反,能让自己充满信心,内心舒畅;对他人的欣赏和接纳也会令彼此的关系更加和谐。
而“优势开关”可以将选择性注意的消极影响导向积极影响。
【HOW】
这听起来有些神奇,如何使用“优势开关”关注到积极行为呢?我们可以采取2个步骤
1、 打开优势开关
意识到自己的选择性注意后,给自己下个指令“寻找积极行为”。
2、 锁定积极行为
把自己的注意力锁定在积极行为上,去体验它带来的好的感受和影响。
【案例】
我的一位朋友运用了优势开关,改变了自己的选择性注意,解决了与孩子之间长期的困扰。下面是这位父亲的自述:
过去二年,对我和儿子来说都很痛苦,在他小的时候,我们关系很好,但上了初中后,我们经常吵架。老师多次打电话说他在学校喜欢跟几个体育生一起玩,每天课间去打篮球,常上课迟到。我告诉他不要课间去打篮球,但他并不听。上个月我与他有了一次谈话,表示马上要中考了,我担心这样影响学习,他答应课间不去了。上个周五从学校回来他情绪很不好,那天又去打篮球了,上课迟到被老师罚站,我当时想说,你怎么一点自制力都没有呢?但我想起了上次这么说的时候,我们大吵了一架,他离家出走2天。
所以我让自己平静下来,眼前出现了打开优势开关的画面,告诉自己寻找他的积极行为(打开优势开关),我注意到他那一个周他总共打了那一次,与之前相比进步了很多,我心情愉悦起来,耽误上课固然不对,但他的自制力在不断提升,这才是我更应该关注的。(关注积极行为)
【WHERE】
打开优势开关有着广泛的适应性,在关注到自己、家人、朋友甚至陌生人的消极行为时,我们都可以使用它去看到积极的行为,发挥选择性注意的积极作用。
但是它也不是无边界的,对于危险的人和事保持警惕是必要的。
【A学习者拆为己用】31分钟
【A3小组演练】拆书家提问设计
以上是对拆页的学习,下面我们来一个现场演练,现在有这样一个场景
小红的婆婆上个周末给小叔子家的孩子摆酒席过1周岁生日,小红觉得自己家孩子14岁了婆婆也没给过个生日,婆婆太偏心了,回家跟老公抱怨,老公很心烦,“那怎么办?我回去跟她吵一架?妈帮着把孩子带大你怎么不说?”
根据这个场景,使用我们今天学习的 “优势开关法”,请在小组内2人组合进行演练,小红是如何消除自己心中的不满情绪的。时间8分钟,8分钟结束后我会分别邀请2个人,1人扮演小红1人扮演老公,来表演一下她的转变过程。
我看到大家演练的很投入,现在请国栋和六六用1分钟的时间给大家表演。
【A3】学习者案例1
六六与国栋扮演:
小红(国栋):你妈给你弟弟家孩子过生日,可曾来没给咱家孩子庆祝过生日,我很不开心你知道吗?
老公(六六):听起来是有些生气
小红:妈前段时间生病都是我照顾,现在你弟弟家孩子过生日她就这么积极。
老公:你有没有发现她一些好的方面呢?
小红:妈给侄子过生日说明她很喜欢孩子,人也很善良,对侄子这么好,对我们家的孩子也错不了。这么一想心理也没那么不舒服了。
回应与反馈:
刚才小红意识到自己关注了婆婆的消极行为,及时自我调整,积极的去寻找婆婆的积极行为,婆婆是很爱孙辈儿的,对自己的孩子也很好。表演很精彩,谢谢。
【A3】学习者案例2
接下来请熊英和Emma用1分钟的时间给大家来个精彩表演。
熊英和Emma扮演:
小红(熊英):你妈给你弟弟家的孩子摆酒席,怎么也没给我们家办过?
老公(Emma):他小,老人都心痛小的嘛
小红:这不是偏心吗?
老公:这十几年妈也一直在帮我们照顾孩子、做饭呀。
小红:也是,我光看到妈妈不好的方面了,她帮我们照顾孩子也很辛苦,我忽略了,我们还是应该感恩的。
老公:妈要是知道你这么想得多开心。
回应与反馈:
熊英扮演时发现自己只关注婆婆消极行为时,积极的去寻找婆婆的积极行为,婆婆对自己家庭的付出也是劳苦功高,并不能因为一段饭而埋没婆婆所有的功绩。
感谢大家的精彩分享。
【 A2分步催化1】拆书家提问设计
刚才,大家在现场演练中已经能运用“优势开关法”将注意力从消极行为转向积极行为,接下来请大家看下面的一些场景:
1、 孩子这次数学考试只有80分,你很恼火
2、 老师打电话说孩子上课爱说话,你有些生气
3、 婆婆总是买些便宜货回家,劝了也不听,让人很无奈
4、 老板太挑剔,十件事8件不满意,令人郁闷
在接下来的1周内,你会遇到哪些类似的情况呢?请每个人联系刚学习的“优势开关法”,自己设计一个场景在小组内分享,这个环节只需要讲与谁、发生了什么、想解决什么问题, 不必讲具体如何做。时间5分钟,5分钟后我将邀请小伙伴公开分享。
下面请国栋用1分钟的时间给大家做个分享
【A2分步催化1案例】
国栋的分享:
单位里其他部门该及时的上报进度表,总要催,反反复复的发生让人很烦。
【A2分步催化2】拆书家提问设计
国栋分享了他工作上的烦恼,接下来请大家根据自己刚刚设计的场景,制定一个目标和行动计划,每个人在小组内分享,目标要具体、动作可执行、与“优势开关法”相关,时间5分钟,结束后我会邀请伙伴们公开分享。
下面请熊英给我们公开分享。
【A2分步催化2案例】
熊英的分享:
目标:一个月内对于让老公回家能把鞋放回鞋柜不执着了
计划:
1、 打开优势开关:这样更方便老公出门,节省时间,也避免才脏地板
2、 锁定优势行为:这些行为其实说明老公爱干净,做事情也有他自己的方法 ,不把鞋子放进鞋柜也没有那么不可接受。
谢谢熊英的分享。
【强有力的结语】1分钟
今天我们学习了通过内观、反省、暂停三个步骤来意识自己的选择性注意,然后通过打开优势开关、关注积极行为,将注意力从消极行为转向积极行为,很高兴的在现场练习中看到大家已经能很好的运用这些方法,也希望大家继续在生活中工作去运用它。
最后祝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摆脱负面思维的枷锁,开启更加积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