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轻松主义:永远选择最省力的路径,让关键的事情变得容易做》 所属活动: 2.5秒改变一切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2.5秒改变一切

开场: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在遇到重要事项时,能用“2.5秒视角”来列出三个贴士所对应的行动。

各位伙伴:

大家晚上好!今天我带领大家来进行学习的是来自《轻松主义》的拆页,2.5秒改变一切。

【Feature】

《轻松主义》,作者是英国的格雷戈 麦吉沃恩,也是现象级畅销书《精要主义》的作者。这本书提出一种全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永远选择最省力的路径,让关键的事情变得容易做。5项要素,永远选择最省力的路径获得轻松状态;5个原则约束自己的努力程度获得轻松行动;5大杠杆,做能够产生复利的事获得轻松成果。

【Advantage】

跟一般的认知思维及个人成长类书籍相比,有了之前《精要主义》的铺垫,《轻松主义》的原理更适合年轻人,很多名人都推荐这本书,行文较生动,易懂好学能实操。

【Benefit】

在生活中,你是否觉得越是重视一件事情,反而越难行动?已经在要事优先了,但时间还是不够用?为了重要的事情很努力了,但是结果达不到预期?这本书可以疗愈你内心隐秘的焦虑,手把手教你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找到持续且健康的工作节奏。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阅读原文拆页【PPT屏幕共享】。这个片段摘自书中的第110-111页。请大家自行阅读,阅读完成后请在评论区打1。

【以下为原文拆页】

佩里用“微下击暴流”来形容专心做事10分钟的“浪涌”,它可以对我们所进行的重要事项产生直接影响。它是我们从显而易见的第一步中所获得的动力与能量的小爆发。有了它之后,你的能量和信心会随着行动不断积累(如表7-1所示)。

表7-1 专心做事的不同阶段描述

2.5秒改变一切

近年来,神经科学家和心理学家发现,我们对“现在”的体验只持续2.5秒。这是我们心理层面上的“现在”。其中的一个隐含意义是,进展可以以微小增量的形式发生。2.5秒足够我们转移注意力:放下手机,关闭浏览器,深呼吸。2.5秒足够我们打开一本书,拿出一张空白纸,系好跑鞋的鞋带,或者拉开抽屉找出卷尺。

当然,2.5秒的时间也足以让我们陷入不必要的琐事当中。科技巨头公司在不断争夺人们注意力的残酷竞争中明白了这一点。他们不断尝试新的方式来为我们提供更小的信息单位:Twitter上的280个字符,Facebook或Instagram的“喜欢”功能,我们可以轻易滑动并一眼看完的新闻推送。这些很小的事情可能不会给人浪费时间的感觉,毕竟我们会觉得几秒钟并不算什么。当然,问题是,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活动几乎不会为我们希望完成的目标带来什么进展。这些事做起来很容易,但是毫无意义。

当我们难以找出显而易见的第一步时,我们需要让一些重要事项变得能够立即开始,或者让一些不重要的事情变得失去吸引力。用“2.5秒的视角”看待第一步,这种改变可以让其他改变成为可能,这是有助于养成习惯的习惯。

1.第一步的行动可以是最微小的行动。

2.先做“最小可行行为”,以最少的付出换回最多的信息。

3.用“ 2.5秒的视角”看待第一步,这是有助于养成习惯的习惯。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这个拆页告诉我们进行轻松行动的三条贴士:

1.明确第一步行动(最微小的行动)。

2.先做”最小可行行为”,以最少的付出换回最多的信息。

3.形成“微下击暴流”(10分钟),获得能量和信心。

【Why】

一般做法,不这么做的坏处】

在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一些大的项目或事件,需要我们集中精力,投入大量的时间去拿到结果。但是我们发现项目常常难于启动,最后陷入拖延。

比如:

今年开始,我知道10月份有一个职称评比的活动需要去经历,最好拿到结果,这样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也有一个提升。这个事项对我来说是较重要的项目,新年伊始的时候,我把它放在梦想版的重要位置,我也曾经在拆书帮的私董会上再次明确这件事情对我的重要性。但是从6月开始,对面试环节的准备迟迟无法启动,从早上开始安排一天重要的三件事情总是有它,到晚上入睡前这个事项上还是空白,一段时间后,对这样一件重要事项但是毫无进展,我感觉十分苦恼。

【how】:

如何进行重要事项的启动呢?可以采用以下三个贴士:

明确重要事项后

1.找到显而易见的第一步(最微小的行动),2.5秒的视角来看待第一步。

2.去做“最小可行行为”,以最少付出换回最多的信息。

3.“微下击暴流”获得能量和信心。(10分钟)

回到刚才的案例,我可以这样做:

明确重要事项。

通过职称评比面试环节,进而获得高级职称。

1.找到显而易见的第一步(最微小的行动),2.5秒的视角来看待第一步。

拿出教材、A4纸和笔,把手机、其他书籍等放置离自己至少两米的距离,然后坐下来。

2.去做“最小可行行为”,以最少付出换回最多的信息。

在A4纸上画一课的思维导图,包括主题背景、学情分析、活动目标、活动过程。

3.“微下击暴流”获得能量和信心。(10分钟)

10分钟足够用来进行一个主题的教学设计的全面梳理。当这样梳理下来,面试稿中的任何主题的尝试就有了素材,在后面的模拟面试环节中,就有了“微下击暴流”的力量。

【where】:适用边界:

适合:

当手头有重要事项,但因为太过看重与繁琐事务迟迟不能行动,可以运用这三个贴士进行轻松的启动。

不适合:

1. 三个贴士比较注重个人的沉浸与节奏,如果项目需要与别人合作行动的,在合作环节不太适合。

2. 当自身特别焦虑的时候,先处理情绪,再运用三个贴士启动行动。

【预防异议1】:

大家可能会问,这样运用三条贴士太过教条了,有重要事项直接做不就好了?

【异议讲解1】:

确实,当我们一开始这样去使用的时候,挺教条的,但是用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这个程序并非教条,而是让我们能够快速行动起来的一个开关。事实上,不这样做,你会发现要行动起来,特别是长时间的专注行动并不是那么容易。

【预防异议2】

有人可能会问,这样的最微小行动能有多大的作用啊?言过其实了吧!最终会落入形式主义的樊笼。

【异议讲解2】:初学者建议先认真应用这三条贴士。随着应用能力的增强,你会发现,看起来不起眼的小小行动,对整个事项的推进作用比想象的大,好比一个飞轮,就算小小的力量,只要转起来,后面的转动可没有那么费力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为了便于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接下来我们聚焦未来做一个练习。

想一想,接下来一周的某一天,你坐在办公室对着电脑发呆,因为有一件事你想去做但又犹豫不决,迟迟不能行动。可能是那件事太复杂,或者感觉得到理想结果的可能性不大,或者是与之相关的那个人有点难交流。那会是件什么事情呢?

请大家将你设想到的重要事项写在便签纸上,只需用关键词将项目简单表述即可。

3分钟后,我会邀请小伙伴分享一下。【PPT】

亚琴:2-2的拆书稿一直迟迟无法动手!

接下来进入下一步,针对你写下的事项,如果运用今天所学的轻松行动的三条贴士,你会如何去做呢?

找到最小可行行为,2.5秒看待第一步;

去做最小可行行为,以最少付出换回最多信息;

什么样的事项可以叫做“微下击暴流”,以此去获得能量和信心(10分钟)。

给大家4分钟时间,请大家把具体做法写在便签上。

步骤已经列在共享屏幕了,供大家参考,待会我将邀请一位伙伴来分享。【PPT】

亚琴:我可以根据三个小贴士,这样来做。首先打开电脑,把无关事物放远。拆页先把它复制到预备表中,然后试试专注下来,从图书介绍开始,10分钟计划看看有什么变化。

第二天早上,参加拆书活动的亚琴在群内反馈。

【亚琴:昨天想的方法特别好用,2-2竟然不知不觉写完了。而且是一口气用了好长好长时间。谢谢琴娜昨天引导 我思考应用哈。】

【张静:哈哈,我也写完了。】

谢谢小伙伴的分享。

让我们最后再回顾一下轻松行动的三条贴士:

1.明确第一步行动(最微小的行动)。

2.先做”最小可行行为”,以最少的付出换回最多的信息。

3.形成“微下击暴流”(10分钟),获得能量和信心。

结语:

所谓实践出真知,今天的拆页助力你专注于重要的事项,较容易启动行动本身,只管去做,去做就对了!愿我们都成为行动派,成为高效者。

谢谢大家的时间,今天的拆书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