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
大家好,我是王燕,欢迎参加我今天的TF2-3拆书活动。
分组
今天现场的伙伴人数比较少,咱们就分成一个组,一会儿会有讨论的环节在进行小组讨论。
学习目标
首先呢,我们来看下本次分享的学习目标,今天的学习目标是大家跟随我完成本次学习后,能够在不清楚对方是否明白了自己意思的时候,运用请求反馈法来和对方进行确认,从而确保沟通的顺畅和信息的无偏差。
【承接语】今天我选的拆页来自一本大家非常熟悉的书《非暴力沟通》。
F 特征(核心是“书”,用于满足好奇心)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拆页选自2016年版的《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是我在2017年的时候就买来阅读的书籍,当时觉得方法非常适用于职场沟通。后来进一步了解,才知道《非暴力沟通》2009年就引进中国,有若干版本及不同的翻译者。目前畅销的是华夏出版社阮胤华翻译的这个封面的《非暴力沟通》。这本书的作者: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开创非暴力沟通整整50年,它的影响力还在全球持续扩大,非暴力沟通不仅是一座找寻爱的桥梁,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拥有爱的能力和语言来支持生命中的各种关系。它也是拆书家们拆过多次的畅销书籍。
A 优势(重点是“比较”,用于建立安全感)
《非暴力沟通》之所以数年长期高居畅销榜,累计销售量超过200多万册,被誉为可沟通类书籍的“圣经”, 和其他侧重于技巧的沟通类书籍相比,作者所带给我们的绝对不仅仅是些沟通技巧,非暴力沟通培育彼此的尊重、关注与爱,教会我们用沟通来传递爱。书中有大量的例子,习题,帮助读者在生活中操练这种非暴力沟通的方式。
B 利益(强调的是“学习者”的利益,用于引发兴趣)
B1我们的生活中其实充斥着各种“言语暴力“,指责,嘲讽,否定,说教,它们虽然不会带来身体上的伤害,却让我们的情感,精神都受到巨大创伤。而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正是帮助我们从这些隐形的暴力伤害中解脱出来,让我们用爱的方式去解决纠纷,去化解自己的负面情绪。
B2比如说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误解的情况,影响关系,产生隔阂。今天的拆页就是提供大家一种方法,通过“请求反馈”的方法来使沟通更流畅,减少误解。
【承接语】
这是拆页,每人一份,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
阅读完的小伙伴,请举手示意我一下。
2-3拆书《非暴力沟通》
作者:马歇尔.卢森堡
拆书页:P70-“请求反馈”。
我们的意思和别人的理解有时可能是两回事。如果无法确定对方是否已经明白,我们可能就需要得到反馈。请求反馈能确保对方准确把握我们的意思。有时,问一句“我的意思清楚吗”,然后,对方表个态就足够了。在另一些时候,听到“是的,我明白你的意思”这样的回答,我们并不放心。为了确保对方确实明白我们的意思,我们希望他充分表达他的理解。这样,一旦他的理解与我们的意思有所不同,我们就有机会作适当的补充。
例如,一位老师和她的学生说:“托尼,今天批改作业时没有看到你的作业本。我想知道,你是否清楚我上次布置的作业。放学时,来我办公室一下好吗?”托尼咕噜了一句:“好,知道了。”然后,他就转过身去,准备离开了。老师站在那里,不清楚学生是否已经明白她的意思。于是,她叫住他:“麻烦你说一遍我刚才请你做的事情好吗?”托尼回答说:“放学后,我没法看足球赛了,因为你要把我留下来做作业。”老师发现托尼并没有听明白她的意思,她准备作出解释。这时,她很注意她的方式。
像“你没有听明白”“这不是我的意思”“你听错了”这样的表达,很可能会让托尼觉得老师在批评他。因为托尼很坦率地作出反馈,这位老师先向托尼表达了她的谢意。她说:“谢谢你给我反馈。我想我说得不够清楚。我的意思是,放学后,我给你讲讲我上次布置的作业。”
【承接语】大家都已经看完手中的拆页了。
what
拆页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请求反馈的方式,来帮助我们在沟通时,确认对方是否确实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从而减少误解的产生。
why
其实我们一般很少使用请求反馈的方式确认对方是否理解自己的意思,更多是感觉他听明白了,或者最多问一句:你明白了吗?实际上,这是经常不够的,非常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和误会。可能丢失一部分的信息,还可能会让对方误会自己的本意,产生心理上隔阂。所以使用请求反馈法增进我们的沟通效率。
how
为了帮助大家更清晰的理解这个方法,我从片段中提取并细化了以下四个步骤,供大家学习。
1解释目的
为了不引起对方的反感,可以在要求反馈之前解释一下自己请求反馈的目的:为了确认自己是否表达清晰,对方是否明白了你的意思,而不是对对方不信任。
2请求复述
有礼貌地请求对方把刚才你提出的请求再复述一遍。比如拆页的案例中老师对托尼说:“麻烦你说一遍我刚才请你做的事情好吗?”
3表示感谢
对于对方的反馈,无论是正确的还是偏差的,都要真诚表达对于对方反馈的感谢。比如拆页的案例中老师对托尼说:“谢谢你给我的反馈”。
4纠正偏差
这个步骤属于附加步骤,如果对方的反馈并没有偏差,就只有3个步骤,我们表示感谢就可以了,当对方的反馈有所偏差时就需要第四步,纠正偏差。这里特别重要的是,我们避免使用“你没有听明白”,“你听错了”之类的句子,这会给对方一种负面评价的感觉,而是仅仅补充说明有偏差的地方即可。
案例
拆页里的案例是一个发生在国外的学校的案例,可能有伙伴不知道如何用在日常生活中,我现在来举一个我最近的例子。
我的工作室刚入驻,最近还在做物业验收,之后准备整理完装修的问题反馈给装修负责人然后给他支付尾款。这个事情我交代给我老公做。我打电话给他:“你记得问物业验收通过了没,然后给装修负责人电话说下物业验收的问题还有咱们整理的问题,问题比较对多,你打完电话在微信文字给他一下,然后给人家尾款。”老公当时在单位,有点不耐烦说“我知道了”。在电话那头看不到他表情,也不确定他是不是真的听明白。于是,我再次跟他说:“电话信号不太好,我担心你没听清。(解释目的)你可以说一遍我刚才请你做的事情吗?(请求复述)” 老公说:“你让我找完物业,再去找装修的”。我发现老公并没有听明白我的意思,准备作出解释。这时,我很注意我的方式。
我说“谢谢你给我反馈。(表示感谢)我想我说得不够清楚。我的意思是,你找物业确认完,找装修的电话沟通完,一定要在发个微信写清楚,不然电话里有些问题说完他容易忘(纠正偏差)”。
Where
其实“请求反馈四步法”运用的场景还是非常广的,不仅拆页里的学校场景,还有我自己案例的家庭场景,在职场、朋友间都可以使用。只要是我们不能确定对方是否真的理解了自己的意思,或者自己表达的信息量较大,或者对方显示出负面情绪的时都可以运用请求反馈法来进行确认。但是如果是对自己的领导,对长辈要慎用,毕竟让他们复述有些不礼貌。
预防异议
可能有的人会说,对方都说他知道了或明白了的情况下,我们再让对方反馈,会不会显得多此一举?这个想法可以理解,但实际往往因为少了这一举动,造成接下来做的事情出现问题,对方还很有情绪,觉得是你没说清楚。
也有人会说,就直接说让复述就行了还解释目的,表示感谢太麻烦了。但是你换位思考下如果对方直愣愣的说“你再给我说一遍我刚说了啥”,你什么感受,你会愿意再说一边吗?你肯定不愿意,你会想“我已经明白了,我没有那么傻!”
【承接语】
好了,那学完“请求反馈四步法”,我们试着一起用一下。给大家一个场景,请大家运用刚才学习到的方法进行现场讨论和演练。
【场景设计】
周六上午妈妈在单位加班,本来前一天说好中午和老公孩子一起外出就餐,然后下午送孩子上小提琴课。但是快12点了工作没做完,走不了。然后妈妈给正在陪儿子上语文课的老公打电话。教室里有点吵,孩子爸爸接起电话就问“到哪了?”妈妈说“老公,我这加班走不了,中午不能陪你们吃饭了,你带娃外面吃个饭。然后回家让娃睡午觉,下午2点去上小提琴课,带上琴。”过了会儿妈妈还是不太放心,又拿起电话……
【指令】好,下面大家请思考,如果你是妈妈,如何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请求反馈。现在我们在小组内用角色扮演的方式,由一人扮妈妈,一人扮演爸爸,请扮演妈妈的朋友按照学习的四个步骤进行,请扮演爸爸的朋友做好配合,为了让四步骤清晰展现,请扮演爸爸的朋友反馈的时候有意识出现偏差。我们练习时间3分钟,然后邀请一组来演示。
下面邀请一组的两位小伙伴来给大家演示一下,运用非暴力沟通的方法请求反馈的步骤和过程。
【现场实录】
王涛(扮演妈妈):孩子他爸,本来这个事儿应该是我的事儿啊,结果这现在让你今天下午要带着孩子啊。要带孩子这个信息量还大的(解释目的)。你给我再再给我说一说,你下午都准备都要做什么(请求复述)。
安老师(扮演爸爸):简单就是带孩子吃个饭,然后送他去上课嘛。
王涛(扮演妈妈):太棒了,好好,谢谢了(表示感谢)。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两件事情,但是一定还要记得,孩子吃饭之前让他睡一会儿。另外小提琴课必须得带上琴,老师那儿没有备用琴,千万要把咱们家自己的钱带上(纠正偏差)。
结束语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通过实际的演练相信大家已经学会了请求“反馈四步法”。再回顾一下,四个步骤:解释目的,请求复述,表示感谢,纠正偏差。希望大家可以把这个方法应用到生活中,只有不断地操练,才能够真正掌握,相信这个请求反馈法可以帮助大家在沟通中减少误解的产生。
非常感谢大家的参与,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