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叫杨玉梅,三个标签分别是:16岁双胞胎男孩妈妈,12年教育创业者,2年阅读演讲教练2级拆书家。接下来我们这样分个组,需要小组讨论时,大家就在组内分享讨论。
今天我要通过的级别是TF3-2,片段来自《非暴力沟通》,工具类图书
事件场景:朋友家两口子发生来冲突,朋友连续两周都在说,过不下去了,昨天晚上又吵了一架,说老公语言暴力了孩子,还冷暴力她,根本不在乎她们的感受,一边说着,还一边给我发来聊天记录的铁证。听多了我也烦了,分析给了,安慰给了,该说的都说了,现在不想和她继续聊了。
提问:面对这种情况,大家怎么处理的呢?是上纲上线,继续说教,还是一起痛骂来表支持,还是也逃避过去?
影响:如果有一天,朋友啥都不说了,事情就解决了吗?不一定,可能因为我们的不会倾听,朋友没有充分表达的机会,我们听不到真实的需求,还会将她推向极端的境地。
解决:非暴力沟通的倾听三步法,停下来,听他说,说出来确认是否是她的真实需要,为她充分表达创造条件,倾听会帮助她看清楚自己内心的需要,有力量来促进生活更幸福美好,关系更和谐美好。
【学习目标】通过今天的学习,学习者可以使用(行为)“停听说“(澄清)3个步骤,捕捉他人的语言和非语言信息,在倾听的过程中,不主观判断,安慰,或建议,而是为全然的倾听,为对方充分表达情绪感受以及需要创造条件(界定)。
【A1】倾听自测
在阅读原文片段前,先请大家来做一个简单的测试,看看我们在倾听他人时的表现如何 。请大家仔细阅读下面表格中的每道题每句话,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打分(1表示很不符合,6表示非常符合,请用“√”方式,时间1分钟,然后统计总分)。
【I】解释自测题
大家都测试完了吗,20分以上(含20分)的请举手示意,恭喜你们是优秀的倾听者,相信通过今天也会有新的收获,从优秀到卓越;请总分10-20分的小伙伴举手示意,你们也有一定的倾听习惯,进一步加强,会让自己更能倾听他人,听到更多信息哦。
有10分以下的小伙伴吗,要抱抱你们,相信今天的学习会带给你启示,全然的倾听,让他人充分表达创造条件。
通过刚才简单的自测题,让我们更加清晰看到我们平常到底是如何倾听的。
当然,这仅仅是现在的一个对自己过去的评分,我们相信,通过今天的拆书以及后续的刻意练习,我们可以改变,让倾听做得越来越好。
R【原文片段】:倾听五步法。现在请大家花2分钟阅读原文,读完的小伙伴可眼神示意我。
为了倾听他人,我们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神贯注地体会对方。以色列哲学家马丁·布伯(Martin Buber)对此作出了描述:“尽管有种种相似之处,生活的每时每刻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一张新的面孔,我们从未见过,也不可能再次见到。我们无法停留在过去,也无法预见我们的反应。我们需要不带成见地感受变化。我们需要用全身心去倾听。”
然而,用全身心倾听他人并不容易。法国作家西蒙娜·薇依(Simone Weil)写道:“倾听—个处于痛苦中的人,不仅十分罕见,而且常困难。那简直是奇迹;那就是奇迹。有些人认为他们可以做到,实际上绝大部分的人还不具备这种能力。”遭遇他人的痛苦时,我们常急于提建议,安慰或表达我们的态度和感受。可是,倾听意味着全心全意地体会他人的信息——这为他人充分表达痛苦创造了条件。有一句佛教格言恰如其分地描述了这种能力“不要急着做什么,站在那里。”如果一个人想要别人了解他的处境,听到的却是安慰和建议,那么,他就有可能觉得不太舒服。
我和女儿的一次对话提醒我,在安慰他人或提建议前,先看看那是否是他们想要的。
有一天,我女儿在照镜子时说:“我丑得像一只猪”“你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孩!”我大声宣布。女儿很不高兴地看了我眼,喊了声“爸呀”,然后摔上门出去了。我的安慰看来不合时宜。也许,她只是希望我留意她的感受。也许当时我最好问她:“你对你今天的形象感到很失望吗?”
I拆书家讲解引导:目测小伙伴们读完了。
【互动】请问大家在原文片段里捕捉了哪些关键词呢?
回答:不急着建议,安慰。
回答:不表达我们的建议和感受
看看第一段落有讲到什么?
回答:停下来。放下想法,全神贯注的体会对方,不急于建议,安慰,表达我的态度和感受。体会他人信息。 留意她的感受……
站在那里、全心全意体会他人的信息
【what】这个片段主要讲倾听,倾听是全心全意的体会他人的语言和非语言的信息,不是“我的理解,安慰,判断,态度和感受”。
【how】我们来看看到底作者让我们注意什么?先来个互动。
①倾听第一步是先_______(学习者:停下来)(判断)。
②倾听意味着全心全意地体会______(学习者:自己/他人)的信息(选择)
③我们需要用全身心去________(学习者:反馈/倾听)(选择)
如何去体会,让对方觉得我们懂他?在听的过程当中适当给予反馈“恩,恩/你想表达的是(重述对方所说)”或者是眼神交流…这样的倾听就能够达到全身心倾听了。
那么,要如何做到倾听?做一个好的聆听者呢?
① 停:闭上嘴,停止安慰和建议,找个不被打扰的环境来倾听。
② 听:放下手中事情,望着对方去聆听
③ 说:听的过程适时表达“嗯、嗯/我理解”,当对方说完,重述对方所说+ 是吗?
回到过去两周朋友跟我说和老公吵架的场景。
第一步,先停下来。等我一下,我关下火,找个不被打扰的环境来听你说。同时停止过去的安慰与分析。
第二步,听她说,她说,昨天晚上先生吃晚饭时看到2岁的小宝一直闹,一个巴掌拍在屁股上,疼在她心上,非常难受,家里每天都不安宁,她想要一个和谐安宁的家。
第三步,复述说, 嗯,你看到先生打小宝,你很心疼很难受,你想要家和谐,安宁,对吗。
以倾听的力量支持她充分的表达,在表达的过程中,看清自己的需要,与她同在,可以情绪释放不压抑,可以清晰需要有方向。
【适用边界】
当对方很认真跟你说一件事情,表达自己感受/需要/请求,极度需要你作为倾听者的角色时,特别是欣喜的事情、悲伤的事情,我们都需要用到三个步骤,哪怕是陌生人,都会因为你会倾听而像一道光,照亮她心底。
而当对方是习惯性的吐槽一件事,比如说,我要减肥,我要运动,我要买买买。对于这些就一笑而过吧。
另外当对方不怀好意为难自己,甚至讥讽,炫耀时,我们“停下来”结束不怀好意的对话。
A3学习者拆为己用(10分钟) 拆书家案例设计
【场景设计】
一个朋友打电话说她受到了不平等对待,跟财务报账的时候,其他部门不需要外协机构签回执单,而他们部门需要,让他很被动。
【演练】
两两一组,一个人扮演朋友H, 另一个人扮演倾听者M。然后开启两个人倾听之旅。先练习2分钟,然后我会邀请一组展示你们的对话,展示时间只有2分钟。
朋友H. 我烦死了, 我们同事专门针对我们部门
倾听者M:哦,你稍等一下,我找个安静的地方听你说
朋友H: 我今天跟财务报账的时候,临时告诉我,需要外协机构签回执单,气死我了。
倾听者M: 嗯 ,听你继续说
朋友H: 其他部门不需要外协机构签回执单,之前也不需要回执单,这都结束了,报账的时候,临时告诉我需要回执单,这让我很被动,很气愤。
倾听者M:哦,我理解你是临时知道需要回执单,而且i还需要联络外协机构,所以你很烦很生气,对吗。
几个回合下来,朋友的情绪慢慢的冷静下来。
朋友H: 我刚才真的是气炸了,政策如此,我还是去联系外协单位吧。
【A2】
今天我们学习了“停听说三步倾听法”,从知道到做到还需要刻意练习,现在请今晚的所有小伙伴,在未来一周内,去找到一位朋友或是家人,开启“停听说三步倾听法”, 让她做你的陪练,请你将这个过程记录下来,分享到我们的群里,让我们一起刻意练习,一起见证成长!
皖皖:最近二宝身体起湿疹,不能出去玩,还要吃药,很难受。
妙妙:妈妈,我真的好难受,我不想吃药,这药太难吃了
妈妈:哦(妈妈放下手上的工作,抱起5岁的妙妙)
妙妙:这药可以不吃吗,真的很难吃,我都想吐了。
妈妈:嗯,再次用力的抱抱妙妙
妙妙:我以后好好吃饭,以后不再吃药了。
妈妈:嗯嗯,以后你要好好吃饭,再也不吃药了,对吗。
梅子:初中的儿子不想上奥数课了。
儿子:妈妈,我不想上奥数课了。
妈妈:嗯(停下手上的工作和手机)
儿子:我的同学不上了,所以我也不想上了。
妈妈:嗯(眼神看着孩子,继续听他说。)
儿子:我想和我的同学一起上普通的数学课。
妈妈:哦,你是想和同学一起上普通数学课,所以不想上奥数课了,对吗
儿子:嗯,是的。我更想和同学一起。
今天的拆书学习,就先到这里,相信大家有了““停听说三步倾听法”,更能听到人类需要的本质,更能让人际关系更和谐。再次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