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一、自我介绍(1分钟)
大家好!我是嘟噜。我的三个标签分别是一级拆书家、科学教育从业者和提问的实践者。这里我展开解释一下“提问的实践者”——在科学研究中“提出问题”是很重要的一环,在我们平时的解决问题上,提出问题同样至关重要,最近,我有意识地训练自己提问的方向和方式,通过提问,我的思考模式也逐渐从单线变得多维。
二、书籍介绍(2分钟)
今天我带拆的拆页片段,也与提问有关,它选自《被赋能的高效对话》这本书。
<F特征> 这本书主要讲授教练技术流程,作者是大师级培训师玛丽莲·阿特金森,她是埃里克森学院的创始人,独创了国际教练联合会(ICF)认证的价值10多万的专业教练培训课程。而这本书是教练培训指定的教材之一。
<A优势>书的内容既包括理论知识和实用技能,重点介绍了成果框架、逻辑层次等教练工具,还提供3个真实教练案例。和同类书籍相比,实操性更强。
<B利益>读这本书并循序渐进地练习,有助于提升沟通能力,尤其是倾听、提问的能力,有利于激发自己的潜能,帮助我们达成沟通合作的目的。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两个拆页与解决问题有关,我们在第一个拆页中学习找到最重要的问题,在找到问题之后,我们在第二个拆页中进一步学习为问题找到优雅的解决方案。后续会有小组讨论环节,根据咱们现场人数,我将给大家分X组。
<*技能点:选择图书是实用类图书。*>
<*技能点:在FAB介绍法中,能够清晰辨别出聚焦于图书和学习主题的F、A、B。*>
学习目标1:在跟随我完成第一个拆页的学习后,学习者能够说出自己过去一个月遇到的困惑问题是什么,并能够运用拆页中的方法反思,说出1个自己想要问的关键问题。
学习目标2:在跟随我完成第二个拆页的学习后,学习者能够现场演练在给出的场景下进行角色扮演,完成以成果导向的方法帮助自己转变思维,并能够写下1个自己未来一个月想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后用文字描述出期望的成果的画面。
<*技能点:2个学习目标,均包含学习者可被观察到/被测量到的行为或动作,且逻辑关系为递进关系,现场的2个RIA设计都清晰体现了各自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描述可参考句式: xxxx 时候,能运用 xxxx 方法,(动词可观测)完成 xxx效果 (可衡量)*>
三、拆页一RIA
那接下来就由我来带领大家拆解一下今天的片段:如何更好地解决问题,来自《被赋能的高效对话》这本书。请大家阅读第一个拆页片段,读完后请抬头示意我。
【R】阅读原文拆页(1分钟)
找到最重要的问题【选自原书P55】
为了写一篇题为《伟大的科学家所提的伟大问题》的专题报道,一位科学杂志的记者打电话向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约采访。爱因斯坦答应了。记者来到爱因斯坦家里时,已是白日将尽,他发现爱因斯坦坐在自家门廊的摇椅上,抽着老旧的烟斗,看着夕阳。
“爱因斯坦博士,我只有一个问题,”这个聪明而紧张的年轻记者,拿着个笔记本说,“我们想对每位科学家提出的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是,一位科学家所能够提出的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
爱因斯坦坐在摇椅上,眼神闪烁着。老科学家向后伸展了一下,想了10分钟,说:“这是个好问题,年轻人。值得严肃地回答。”说着话,爱因斯坦开始慢慢地摇动椅子,抽抽烟斗。他继续沉默,又深深地思考了几分钟。记者就等着,期待着听到一些重要的数学公式,或是量子理论的假设。
而记者得到的问题,却让这个世界从此开始了细细的思索。“年轻人,”爱因斯坦沉声说道,“任何一个人能够问出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宇宙是不是一个友善的地方。”
“您这是什么意思?”记者问,“最重要的问题怎么会是这个呢?”
爱因斯坦庄重地答道:“因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决定了我们如何去生活。如果宇宙是个友善的地方,我们就会花时间去搭建桥梁。否则,人们会用尽一生筑造高墙。这,取决于我们。”
【I】重述知识点(5分钟)
<What>这个片段告诉我们,在解决问题之前,找到最重要的问题非常关键,这决定着我们如何去思考解决问题,
<不那么做的坏处><负面、一般做法>一般来说,我们遇到问题习惯着眼于眼前问题去直接提问,寻找直接的解决办法,这很容易导致我们无法跳出来看到整体,进而缺少思考而理解片面。<反例>比如说,作为一个过级中的拆书家,当我在选书或是写稿时遇到卡点,总是列出一大串问题给师父,师父往往会帮我提出详细的指导建议,我则是不加思考,直接去改,自然下一次再遇到另一个卡点,我又会有一大串的问题。
<How具体的行动>原文告诉我们,提问需要找到最重要的问题,如何找呢?爱因斯坦的层次比较高,较难学习,我们可以先学习记者找最重要的问题的步骤:1.围绕一个主题,罗列出要问的问题,2.选出1个最关键的问题。
<反例转化成正例>所以,当我看到拆页中的找到最重要问题的方法,我立刻就反思了自己遇到问题的场景,我总是把一串问题丢给师父,没有积极主动思考过,如果能时空穿越,重新回到上次过级需要请教师父的场景,按照今天这个方法,我会这样做:
(1)围绕我在拆书上的困惑,我罗列3个我要问师父的问题——
问题1:“师父,我每次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卡点交作业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问题2:“师父,我每次对技能点理解慢,理解不透彻,怎么突破呢?”
问题3:“师父,你认为拆书要考虑的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
(2)选出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我会选择问题3,去问问师父,深度交流一下,经过过这样的步骤思考,选出重要的问题,我的理解就会逐渐由片面走向整体了。
<*技能点:拆页的【I】使用二级的讲解引导技巧:1)强调不那么做的坏处,*>
<意译案例> 到这,可能有学习者还会比较疑惑:“爱因斯坦这个例子还是有点听不明白呀?”接下来对照着拆页中的案例,我再给大家分享我是如何请教师父,指导我过级的。
为了准备这次拆书过级,写稿子之前,我就开始约师父指导。运用如何找到最重要的问题方法,我从上次过级的反思到的3个问题中筛选出一个最重要的问题,用自己筛选的1个关键问题去问师父。
所以和师父约谈那天,我提出了我的疑惑“师父,我想请教拆书家一个关键的问题——你认为拆书过级要考虑的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
我师父略微停顿,给自己几分钟时间思考:“这是个好问题,值得严肃地回答。”话毕,她轻轻翻翻手边的书页,深深地思考了几分钟。我期待着听到一些关键的拆书技术,或是写稿技巧。
而我得到的问题,会让大家再次有所思考,师父说:“任何一个人能够问出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拆书对自己是不是有价值。”
“您这是什么意思?”我问,“最重要的问题怎么会是这个呢?”
师父严肃地答道:“因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决定了拆书家如何去准备和应对挑战。如果拆书的价值在于自己,我们就会花时间学习、思考、打磨。否则,我们只会应付差事,没有付出和收获。这,取决于我们。”
<与原书案例叙述脉络一致,意译成为生活中常见的例子>
<*技能点:拆页的【I】使用二级的讲解引导技巧:4)根据原书中案例脉络,给出了更贴近实际的例子。*>
这样听师父一点拨,写稿再遇到卡点时,我也会留意去问自己:“拆书对自己是不是有价值?”答案显然是“是的,更有利于自我成长了!”这样,我在写稿子时会以提升自己为目标,踏实地解决一个又一个小问题。
找到最重要的问题决定了我们如何正确理解事物,找到最重要的问题之后,我们才会做出恰当的判断与选择。
<Where>这个方法比较适用于我们遇到问题,需要向他人请教或者是需要自己作出判断和决策的场景。<预防异议>可能有人会有疑问,列出3个问题就一定能包含最重要的问题吗?不是这样的,取决于问题的复杂度。有的问题,可能需要反复地思考、罗列、选择,才能找到最重要的问题。
<*技能点:拆页的【I】使用二级的讲解引导技巧:2)给出了学习者可能异议的预防性讲解。国外科学家爱因斯坦及宇宙话题离生活较远,意译为贴近生活的案例*>
【A1】激活经验(6分钟)
接下来,我们现场来做一个小练习:
请大家回想:过去的一个月,你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了哪些困惑或者问题?希望找谁来请教呢?
我们可以围绕着一个主题或者场景来练习。比如说,可以是职场主题,与同事出现了沟通障碍,导致工作推进受阻,需要找领导来请教;或是家庭主题,家庭关系出现一定问题,生活氛围受到影响与支配,需要找情感专家来请教;又或者是个人生活的主题,自己的生活习惯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平日的状态,需要找有良好习惯的人来请教。
请使用今天学习的方法,在提问之前,先罗列出要问的问题,再选出1个最关键的问题。
模板句式:
过去的一个月,我在________________方面遇到了困惑,想请教________________
1.围绕一个主题,罗列出要问的问题:
2.选出1个最关键的问题:
<*技能点:使用【A1】技能点的环节提问和指令清晰,学习者能根据提问中的场景联系自己过往的具体经验,且加工出假如再遇到同等情况,可以如何做。*>
给大家3分钟的梳理时间,3分钟后,我会邀请几名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学习者分享:我在行动力方面遇到了困惑,起因是一件小事:我还要继续学习英语吗?
我罗列出的问题是:
问题1:我还要继续学习英语吗?
问题:2:行动力对你来说很难吗?
问题3:什么限制了你的行动力?
问题4:我为什么要去提升行动力?
这四个问题中,我选择了1个最重要的问题是:我为什么要去提升行动力?
拆书家反馈:谢谢凯丽,起初我们问自己的问题是:我要不要继续学英语?通过罗列问题,不断对自己发问,最终在罗列出的问题中找到的最关键的问题是:我为什么要去提升行动力?
<*技能点:拆书家至少有一次给出了关联到原文知识点的回应或反馈。*>
找到最重要的问题,我们才能确定真正要解决的问题,进而为更好地解决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拆页1中我们许洗了找到最重要问题的方法,那么,接下来我们来阅读拆页二,学习一下如何更好地解决问题。
<拆页一与拆页二为递进关系>
四、拆页二RIA
【R】阅读原文拆页(1分钟)
为问题找到优雅的解决方案【选自原书P91】
想象你碰到一个意想不到的复杂问题,需要快速找到解决方法。这是以前从没遇到过的情况。你的处理方法会是什么呢?大部分人会聚焦在问题上,问一些诸如此类的问题:“为什么我有这样的问题?我怎么做才能摆脱这个问题?你确定这是我的问题吗?是别人的也说不定呢?”
在你意识到之前,这个挑战每时每刻都在变得更大。你的注意力和努力都聚焦在如何克服这个难题上。而且,因为无论你把注意力聚焦在什么上面,你都会得到更多,所以你是在吸引更多的难题过来。同时你开始感觉到自己更不容易找到一个可以接受的(更别说是优雅的 )解决方案。
当聚焦在难题上,而不是渴望的成果上的时候,你会深深卡在难题中,就像被吸进流沙里一样。有些人会穿着铅做的靴子走进流沙之中。而能用来达成结果的最为有力的框架之一,就是从问题(我不想X)换到成果(我想要的是Y)。这会立即转变你的想法和感受。
<*技能点:2个拆页的【R】,至少一个包括How的内容;递进关系,且总内容未超过4页图书内页。*>
【I】重述知识点(5分钟)
<What>这个片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优雅的问题解决方案——成果导向,也就是将头脑和心灵聚焦在你要成为的人上面,而不是你要克服的困难上。<Why>只有当你的思维框架转变到聚焦于渴望的结果时,你才能开始向它前进,这样的方法可以产生新的解决思路,而不使用这种方法容易陷入问题中无法自拔,难以达成理想结果。<Where>这个方法比较适用于找到问题所在之后,为问题寻找突破性解决方案的场景。
<细化步骤>那么,怎样才是成果导向呢?可以按照以下成果导向两步法来表达:
第一步,停止聚焦问题。找到自己关注点所在位置,如果现在的关注点仍停留在问题上,赶紧深呼吸,提醒自己:打住!你现在在聚焦问题,这会让你卡在难题中。
第二步,开始期望结果。向自己提问:“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渴望的成果是什么?”用具体生动的语言描述我期望的成果或奖励,需要注意正面表达“我想要……”,而不是“我不想……”
当我们花一些时间在畅想渴望结果的画面的时候,这个成果会变成一个预言,鼓舞着引领者着我们更有热情地将这个画面作为目标,去做出行动来达成它,而不是沉湎于困境中,这就是成果导向。
<*技能点:拆页的【I】使用二级的讲解引导技巧:3)细化了原文行动建议的步骤*>
比如说,一周前,我在公众号上看到了青年科普创作大赛的宣传,因为我本身对科普很有兴趣,自己又从事了科学教育的行业,特别希望自己能在创作科普作品上有所施展,但去年我参加这个大赛时,提交材料后就石沉大海,因此我特别希望自己能一雪前耻,事与愿违的是,我一直没有想到什么好的点子,每每想要开始行动,就会被自己一连串的问题缠住:“我的内容是什么?我的形式是什么?我的篇幅是多长?怎么样能做到创新?怎么样能做到有趣?……”如果使用成果导向两步法,我可以这样和自己沟通:
第一步,停止聚焦问题。提醒自己:打住!内容、形式、篇幅、创新点、趣味点……你现在在聚焦这些都是问题,这会让你卡在难题中。
第二步,开始期望结果。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想要我的作品可以呈现在公交站或是地铁站的广告牌上,让路过的行人在等车的3分钟就可以浏览完作品,既能看得津津有味,又能对一个科学问题产生好奇。
在脑海中有了这样的画面之后,我就能更快倒推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有干劲地去行动了。
【A3】现场演练(15分钟)
接下来,我们现场来做一个小练习:
进入初夏,厨师学校毕业的小郭在学校食堂开了一家砂锅窗口,但生意不是很好,往往只能看着别的窗口排长队,自己的窗口却门可罗雀,小郭非常希望生意有所好转,为此,小郭选择向同样开餐馆的朋友小范求助。
接下来请大家进入到小组中进行讨论,两位学习者一位扮演小郭,一位扮演小范,使用成果导向两步法,小范帮助小郭在生意兴隆上找到新思路。
<*技能点:使用【A3】技能点的环节指令清晰,学习者根据拆书家设定的案例场景,进行小组讨论、应用知识点并形成一个解决方案。*>
学习者分享1:
小郭:小范,最近我快愁死了,工作不好找,家人给了我一点钱在食堂开了一个砂锅窗口,天天看别人数钱,我自己的顾客寥寥无几,每天最多挣四五百块钱,别人都挣好几千,真是快愁死了。
小范:我能看到现在你遇到了很多问题,那我们现在尝试把这些问题都打住,从另一个角度想一想,现在你想要的是什么?
小郭:那我想要的可好了。我想要每天不少于一千块钱的营收,这样我才能挣钱。想要大家天天排着队在我这里买,当有顾客来晚时我的砂锅都卖光了,大家都说“求求你再给我们做点砂锅吧,我要给你介绍新客户”。
小范:我觉得你对未来状态的想象描述得非常好,针对这些目标,你觉得有什么是可以做的呢?
小郭:可以研发点新的菜品,做一些打折和礼品的优惠。
拆书家反馈1:谢谢小郭和小范,已经讨论到了解决方法的一步,我还是要提醒一下,我们今天拆页给到的方法是“停止聚焦问题,开始期望成果”,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具体生动地描述想象的成果的画面。刚才小郭提到的“大家排队来买砂锅、求着我做砂锅、吃完后介绍给其他人”就是很好的对成果的想象,帮助我们更有激情去找方法实现它。
学习者分享2:
小郭:小范,我的砂锅档口最近顾客一直稀稀拉拉,我准备的食材都用不完,太浪费了。
小范:你现在聚焦到了问题上,这些问题不是主观上短时间能解决掉的,如果能解决,你期待解决后的状态是什么样的?
小郭:我期待一下课学生们呼啦啦都排队到我这儿,我成为校园独一份,至少一天能卖出20份。我想把黑色的锅换成白色的,砂锅中加入新鲜蔬菜,设置两人吃一人免费的优惠,在店旁边设置表白墙……
拆书家反馈2:我们可以再将画面细化一下,比如将黑色的锅换成白色的,我们想象的画面是同学们来到档口,看到白色的过,觉得档口很干净,吃起来很放心;砂锅中加入新鲜蔬菜,我们想象的画面是同学们拿到餐品后感觉色彩很丰富,营养搭配很均衡,吃着很健康;两人吃一人免费的优惠,我们想象的画面是同学们结伴儿来到档口前,发现我的餐品很实惠,适合多人一起来就餐聚会;在店旁边设置表白墙,我们想象的画面是档口成为了一个同学们交友、交流、情感抒发的场所。从这样的角度去想象,可能会有更多的方法迸发出来,不止于“换锅”“加菜叶”这样单一的想法。
【A2】催化应用(10分钟)
大家会发现,这个方法听起来很简单,做起来还是容易回到想解决方法的思路上去的,因此需要我们不断地提醒和练习。接下来,我们再来做一个小练习:
未来一个月,大家是否有想要解决的问题呢?比如希望养成早起的健康习惯,比如和家人、同事的相处中出现了摩擦,再比如很长时间没有收拾房间……
请参考模板句式,写下一个你未来一个月想要解决的实际难题或问题。接着把运用成果导向两步法思考的过程写下来,帮助自己转变思维。
模板句式:
问题:________________
第一步,停止聚焦问题。打住!你现在在聚焦的……________________这些都是问题,这会让你卡在难题中。
第二步,开始期望成果。我想要……________________
<*技能点:使用【A2】技能点指令清晰,至少一个【A2】环节提问中包括情境或场景有学习者受启发联系到自己的具体应用场景。*>
学习者分享1:
我的问题是我在个案设计上很纠结。
第一步,停止聚焦问题。打住!你现在在聚焦的长程个案设计方案和私教内容上待突破点、获客营销方案等,这些都是问题,这会让你卡在难题中。
第二步,开始期望成果。我想要保持在拥有10个长程个案和5个私教的状态,带领长程来访者活出自己幸福自由的人生,给私教的来访者全方位的提升,在时间管理、个人成长、身心疗愈等方面给到能量,让来访者有喜悦、绽放的感觉。
拆书家反馈:晓阳提到的想象的画面很好的点事列出了具体的数字“10个长程个案和5个私教”,提到的帮助来访者活出自己幸福自由的人生,可以再具体一些,比如客户到来时是什么样的状态,咨询的过程中我们有怎样的交互,客户离开时又是什么状态,可以再细节画面上再畅想一下,让思路更加开阔。晓阳可以再想象一个更加具体的画面吗?
学习者:来的时候垂头丧气,走的时候欢天喜地。可能来访者起初辔头紧缩,在咨询过程中慢慢眉头舒展开,开始接纳自己,收获力量。
学习者分享2:
我的问题是制作一个ppt模板
第一步,停止聚焦问题。打住!你现在在聚焦的ps操作、文案撰写、平台审核等这些都是问题。
第二步,开始期望成果。我想要创作一个有价值的PPT模板作品,平台审核通过后能帮助更多人展示自己的内容。
拆书家反馈:在表述“更多人”时可以学习晓阳的表述,用具体的数字来描述。是否能有更具体的想象呢?比如ppt模板能帮助什么类型的用户在什么场景下有怎样的表现?
学习者:ppt模板能帮助负责人在对外做宣讲或汇报时将内容更好地展现在观众面前,ppt能够简洁明了、突出重点,直接地呈现品牌或产品,可以以照片直播形式对外传播,观众能直接接收到重点,对产品印象深刻,有冲动购买产品或是达成合作。
拆书家反馈:我们发现,当越来越细地去想象场景,我们就会对PPT的风格、布局、色调有大致的思路了,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避免陷入问题的困境中。
五、结束语(1分钟)
<强调核心要点>最后总结一下,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2个方法,在拆页一中我们一起学习了提问前找到最重要的问题,帮助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关注本质,拆页二中我们学习了针对找到的核心问题,如何通过成果导向方法,从聚焦问题转向期望结果,更好地解决问题。
希望通过今天我们一起的近一个小时的学习,大家可以在未来遇到问题的时候,有意识地回顾到这两个方法,真正在解决问题的时候用起来,相信大家届时也会有更多不一样的体会,也欢迎和我再交流。我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
<*技能点:结尾时给出了强有力的结语。*>
总时长:50~60分钟
<*技能点:第一个拆页时长没有少于10分钟,没有超过15分钟,第二个拆页时长没有少于30分钟,没有超过40分钟。整个拆书时长在50~60分钟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