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各位小伙伴好,我叫岳林霞。三个标签介绍自己:管理咨询顾问,西交大MBA在读,在路上的拆书家。
加入拆书帮,希望我们一起精进。
为了让在场的每位伙伴都能深度参与学习,现在我分一下组,从我左手边开始,顺时针两人一组。
技能点:介绍图书(FAB法)
F: 这本《沟通的方法》作者是脱不花,是得到APP的CEO,作为一名职业的沟通者,脱不花在书中捧出了自己的沟通心法,倾力传授和示范,如何通过沟通在社会上解决问题、求得帮助、整合资源、洞察人心。
A: 本书被称为得到APP的“职场四大名著”之一。涵盖了职场中最常见的18个沟通难题,与同类书籍相比,本书案例鲜活,方案更切实可行。
B1: 作为职场萌新,怎样初来乍到就能让人对你印象深刻?作为业务骨干,怎样让你的方案被甲方重视?作为部门主管,怎样辅导下属更好地完成任务?......这样典型而高频的职场沟通场景,均可以在这里找到解决方案。
B2: 在学习完今天的片段后,当对方给出信息比较少时,能够通过“反向叙述法”,挖掘出对方的真实期待;同时通过“给出方案”的方法,促使目标不一致的双方达成共识。
技能点:设定学习目标
跟随我完成第一个片段的学习后,学习者能够辨别使用“反向叙述”法的场景,同时能够挖掘对方的真实期待,给出适当的回应和行动。
下面给大家两分钟时间阅读原文片段,读完的小伙伴可以眼神示意我。
假设你是人力资源部的员工,领导问你:“你这绩效方案做这么久了,怎么还没弄好?”
你该怎么回答?
直接说:“没有很久啊!周一领的任务,我已经做了80%,咱们不是说好下周一交方案吗?”
这当然不行。虽然你说的是事实,领导没法指责,但他肯定憋了一肚子火。那么,应该怎么回应呢?
来,先把你听到的东西放到三个框里,整理一下。领导这句话里传达的情绪是什么?“这么久了,怎么还没弄好?”显然,他是着急了。事实是什么?这个任务是三天前安排下来的,当时约定的是下周一交方案。现在是周四,完成了80%,看起来合乎情理啊。问题出在哪儿呢?这就需要结合情绪和事实,进一步推导对方的期待了。
如果你的职场经验比较丰富,可能已经猜出来了。但如果你资历尚浅,还需要跟对方确认一下,我们就可以使用反向叙述的方法。
第一步,先响应对方的情绪。“不好意思,是我一直没汇报进度,让您着急了”——点破对方“着急”引发的情绪。
说完这句,不要恋战,立马进入第二步,确认事实。“领导,我已经完成80%,有些小细节还没有完善进去。先跟您确认下,这份绩效方案重点考虑哪些地方呢?”
领导会回答:“最近业务运营调整要配合绩效方案,没有绩效就没法开展调整。”这下你就听明白了。领导要拿到你的工作结果以后,才能开展他自己的工作。那他的期待是什么?他不是觉得你超时了,而是想让你提前交但没明说。
这时你就得赶紧明确一下接下来的行动:“好的,我以最快速度把主干部分做出来,一些次要问题之后再完善。再针对最近的情况微调一下,做一份最适合现在营业情况的绩效方案。明天下午四点,我们可以讨论一下方案吗?”
大多数伙伴已经读完了,接下来,我来讲解一下这个片段。
【What】
文中有提到“反向叙述”的方法,所谓反向叙述,就是按照自己理解的内容,按照逻辑框架重新描述一遍获得的信息,请对方做个确认。
【why】
通常做法:
有些情况下,对方只说了一两句话,传达的信息非常有限,很难分辨出他内心的真实意图。通常我们会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回应或者做事情。
技能点:强调不那么做的坏处
如果我们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回应或者做事情,就可能让结果与对方的真实意图相悖。
反例:
我举个自己的例子:
公司要参加一个行业的峰会,邀请设计师做展位的海报设计。老板因为要出差,急急忙忙安排了几句:这次峰会延续前几次峰会的设计传统,视觉符号要强化。展位的屏幕跟以往规格不一样,要特别注意,千万不能出事故。
我当时回应是“好的,没问题”,把老板的原话传达给了设计师,结果设计师设计出来的版面,老板一看,各种不满意,让设计师重新做了返工。
【how】
那如果应用“反向叙述”法,具体应该怎么做呢?方法如下:
技能点:细化行动步骤
第一步:响应情绪。其实就是点破和接纳对方的情绪,这是一个“排雷”的步骤,在沟通中我们之所以会不清楚对方到底想要什么,很多时候是因为情绪的阻隔。
第二步:确认事实。确认事实需要两个动作:
第一个动作:重述事实;把听到的事实用自己的话描述一遍:您刚才说的几点,我的理解是...,不知道我的理解对吗?”
第二个动作:挖掘期待;找到对方内心真实想要的东西。
第三步:明确行动。按照前面的所有信息,把对方的期待翻译成接下来可实施的行动,让对方清晰地感受到,你确实听懂了他的意思,并按照他的期待规划出了行动。
反例变正例:
如果用“反向叙述”法,那么前面提到老板交代海报设计的事情,我应该怎么回应呢?
首先,响应情绪。老板有提到“千万别出事故”,说明他很担心。我应该先回应这个情绪:今年屏幕确实特殊,我明白您的担心,我们会很重视。
其次,确认事实。
重述事实:您说这次峰会延续前几次的设计传统,意思是:字要大,暖色系,设计元素简单的设计标准吗?
挖掘期待:那到时候我们多设计几个方案,然后跟您汇报。
最后,明确行动。我这边做个项目计划表,在每个计划节点,跟您汇报一次,以便您做方案整体的把控。
【where】
“反向叙述”法适用于一些比较重要的人或事,我们去挖掘对方隐含的信息,同时让对方明白我们确实听懂了。
【预防意义】
有的伙伴可能会说,若挖掘出对方的期待跟我的目标是一致的,那么我可以明确下一步行动,那万一双方目标不一致,应该怎么办呢?这个问题留个悬念,在我们第二个片段进行解决。
【A1】技能点:激活经验(显像提问)
掌握方法之后,我们马上来练习下:
请回忆一下:过去你的工作和生活中,对方带着情绪跟你沟通,或者对方只反馈了只言片语,你没有把握住对方真实期待或需求的场景。
比如:另一半抱怨你总是加班;客户气呼呼的找你投诉;领导着急的安排工作任务;子女委屈的倾诉:你不陪伴Ta,等等场景。
给大家两分钟时间,小组内互相分享,稍后请一位伙伴来分享。
学习者案例:
学习者:帆帆
前几天,吃饭时间,小朋友不吃饭,去玩了,被爸爸凶了几句之后,小朋友生气了大哭,我也情绪失控说了娃几句,一中午闹腾的都没好好吃饭。
【A1+】技能点:请学习者反思加工经验
若回到之前的那个场景下,应用今天所学的“反向叙述”的方法,应该怎么去挖掘对方的真实期待。
现在请大家在小组内互相讨论,随后我邀请一位小伙伴来做分享。给大家五分钟时间。(学员分享时间3分钟)
学习者案例:
学习者:帆帆
用今天的方法,我会这样和小朋友对话:
妈妈:宝宝,妈妈知道你生气了,咱先不哭,妈妈跟你去房间说这个事情;(响应情绪)
妈妈:爸爸凶你了,是想让跟大家一起吃饭,享受温馨家庭的乐趣。(重述事实)
妈妈:你是想要什么方式吃饭呢?你是觉得大家一起吃饭太吵了,还是你想在小饭桌吃,或者你待会儿吃,你告诉妈妈。(挖掘期待)
宝宝:我想待会儿吃;
妈妈:那今天这顿饭,你想自己吃,还是想待会儿吃?(明确行动)
宝宝:我待会儿吃。
回应:
非常好,掌声送给帆帆。帆帆讲述了前几天,宝宝闹情绪不吃饭的一个场景,希望大家接下年也都能多多使用“反向叙述”这个方法,比如面对客户的一些投诉等等,去响应情绪、重述事实、挖掘期待、明确行动,做一个情绪稳定的大人。
过渡语:
我们应用反向叙述的方法挖掘对方的真实期待,同时给出对应的回应或行动计划。前面我们有提到,万一挖掘出对方的真实期待与我们的既定目标不一致,应该怎么办呢?请跟随我开始第二个片段的学习。(两个片段之间为递进关系)
技能点:设定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第二个片段的学习后,学习者能够通过“给出方案”的方法,与对方达成共识。
我们可以通过一则事例,来看看什么样的人才算是目标感强的人。
我的好朋友杨天真是一位非常著名的明星经纪人。很多剧组和制片人对于和她打交道都闻风丧胆,因为,她总是会代表自己的艺人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
有一次,杨天真代理的一名艺人参演了一部大制作的电影。杨天真就跟制片方提要求:"我希望,我的艺人能站在海报的中间位置。"这是一个非常高的目标——电影众星云集,谁都想在中心位,凭什么是你的艺人?
但是,她同时给制片方提了一个方案:“你看,能不能先把我们放到海外版海报的中间位置?我们家艺人在海外市场的号召力非常强。虽然合同里没写,但是我愿意协调时间,我们配合海外的发行,至少跑三个城市。”
当杨天真提出这样一个方案之后,制片方考虑到自己的目标在海外的落地,就高高兴兴地答应了她的要求。
大多数伙伴已经读完了,接下来,我来讲解一下这个片段。
【What】
原文片段讲解了,一个目标感强的人,在沟通中如何利用“给出方案”的方法,达成彼此的目标,促使双方达成共识。
【why】
工作生活中经常会有沟通双方目标不一致的情况,如果我们决不放弃自己的立场,表现出“我要我要就要”的情景,会给人感觉很“霸道”;如果我们一味的妥协,那么委屈了自己,结果也不理想化。
真正的目标感,是一种想法设法实现目标的能力。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how】
第一步:提出诉求:提出自己期望的诉求(原文:我希望我的艺人站在海报中间)
第二步:转到共同目标:转到双方共同受益的目标(原文:先把自家艺人放在海外版海报的中间,自家艺人在海外市场号召力强,制片方有在海外落地的目标诉求)
第三步:给出方案:针对双方目标实现,你可以给出的支持或者解决方案。(原文:愿意协调时间,配合海外的发行,至少跑三个城市)
技能点:意译案例
原文中的案例离我们普通人比较远,我举一个自己的例子:
我们可以通过一则事例,来看看什么样的人才算是情商高的人。
我的部门领导是一位情商非常高的人,很多客户和同事都觉得和他打交道如沐春风,因为,他总能让各方满意。
有一次,部门的年终会。我领导想邀请大老板参加(第一步:提出诉求)。一个部门的会议,想邀请大老板参加,他来或不来,还得看我们部门的重要程度。
但是,我领导提出这么一个沟通方案:老板,我们想开一个收官会议,奖励下优秀的同事。一方面是为了庆祝提前完成年度全部指标,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激励大家保持斗志,争取明年业绩翻番(第二步:转到共同目标)。所以想邀请您来帮我们把握下方向。当然,我也知道您忙,我已经把发言稿的大纲给您起草好了。会议在周二下午三点,第一个环节就是您的讲话,大概10分钟就可以。您发言结束,再给今年的第一名发个奖杯,您就可以去忙别的工作了,我们不但不耽误您的时间(第三步:给出方案)。
当我的部门领导用这个沟通方案跟大老板沟通后,大老板考虑到共同的目标“明年业绩翻番”,就高高兴兴的答应了他的邀请。
【where】
这个方法适用于期望双方达成共识的沟通场景,如果是单方压迫性沟通则不适合。
【预防异议】
你可能会有疑问,自己提出的目标正好也是对方的目标,怎么看也是小概率事件啊。我们提出一个方案的依据到底是什么呢?
这个提问看起来像一个“死循环”,但我认为,它恰恰体现了“给出方案”的价值---我们不知道目标是否已经形成共识,才需要在沟通一开始时拿出一个方案,用它来验证沟通双方对目标的理解是否一致。
【A3】技能点:促动学习者现场演练(小组对练)
【场景设计】
接下来,我们做一个场景演练。
在拆书帮,我们有师徒制,每个新会员都会有一位师父带。假设会员小李希望师父一对一指导自己过级技能点。但是因为师父每天都很忙,白天要工作,下班后还要带孩子。
小李应该如何运用今天所学的“给出方案”的方法,让师父抽出时间给自己做指导呢?
现在请按照刚刚的分组,两个人一组,进行演练。一人扮演小李,一人扮演师父。给大家五分钟时间,随后我会邀请一组小伙伴来进行展示。
学习者案例:
学习者:大白(师父)&王老师(徒弟)
王老师:师父,下周要参加1-1的升级了,想请您抽出点时间帮我把技能点把把关;(提出诉求)
大白:我上班很忙,我还要带两个娃,下周一过级时间比较急,时间来不及。
王老师:师父,您看您三年都没有带出来一个徒弟了,我这心还挺热的,特别想迅速把这件事情了结了,我也知道您特别忙,但是在您这组里,我要是能早日出师的话,这您脸上也有光嘛;(转到共同目标)
王老师:我知道您带3个孩子,还搞5个社团,稿子我已经全力以赴准备了,有三个部分不是很确定,每个部分我都分别设出来三个方案,您忙的话,咱们开一个视频会议,您帮我把不确定的地方把个关,这样行吗?(给出方案)
大白:想想自己三年没带出徒弟也是很失败啊,你先把稿子发过来,每天晚上9点我哄孩子入睡,9年之后,我们开个视频会议,把1-1拆书稿给你过一下,顺便做下演练。
王老师:太感谢师父了。
回应:
感谢两位伙伴,示范的特别好。生活中这种场景特别多,比如方案想让老板看一下,或者想让客户腾出沟通时间等等,大家可以用“给出方案”的方法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这个场景呢,只是作为一个演练,其实拆书帮的师父是非常nice的,大家只要稿子写好了,随时找师父,师父都会提供帮助的。
【A2】技能点:催化应用(显像提问)
请大家想象未来一周或者一个月内,需要使用“给出方案”来达成共识的场景,比如某个会议,想邀请大领导站台;比如约某个榜样,给自己提供帮助;再比如约客户谈合作等等场景,因为担心对方时间或者其他原因,而不给予支持。
你会如何应用“给出方案”的方法,实现自己的目标呢?
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写下未来可能需要使用“给出方案”来达成共识的场景,小组内互相分享如何应用,随后我邀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
学习者案例:
学习者:大白
未来应用场景:公司拓展了一个石家庄的客户,小体量,双方想搞一个联合发布会,客户所有高层都会出席,但是我们公司只能派事业部总经理,但是客户希望我们派一个CXO级别的人去出席,因为客户体量小,我们的CXO一般不会出席这类级别的会议。我需要在节后跟公司提一个方案,邀请CFO出席。
具体行动:
运用今天学习的方法,我打算节后,给公司提交这样一个沟通方案:
我想下周邀请CFO去出席石家庄某项目联合发布会(提出诉求)。
联合发布会在石家庄,CFO在北京,北京到石家庄高铁一个小时,这个活动也就耽搁半天时间,而且在高铁上,办公也不受影响;因为CFO分管这块业务,这个业务体量小,但是也是山头项目,拿下业务就有了行业样板,可以拓展其他项目;客户虽然体量小,但是也属于当地强势企业,石家庄政府重点扶持,会议现场也会有石家庄科技局、科技厅相关领导出席,CFO可以链接石家庄政府资源,对政府项目和验收都有一定的帮助。(转到共同目标)
下周会出一个项目的详细方案,供CFO了解和审阅。(给出方案)
回应:
感谢大白,他下周要运用“给出方案”的方法邀请领导站台。希望大家后边也能多多使用这个方法,记住一个口诀:我有一个目标,同时我有一个方案。通过“给出方案”的方法让双方达成共识。
结束语:
感谢大家的时间,今天的拆书学习就到这里。当对方给出的信息比较少时,要用反向叙述的方式,按照响应情绪---确认事实(重述事实、挖掘期待)---明确行动的顺序,追问出更多信息。我们追求的,不仅是听懂对方隐含的信息,还要让对方明白我们确实听懂了。关于“给出方案”的方法,我希望大家记住一句话:你来我往过招的时候,谁的方案更周全,谁的目标更坚定,谁就能赢!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