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自我介绍
不破不能立,不拆不成器!把知识拆解成能力。
大家好,我是拆书家子棋,我的三个标签是:我是一名持续学习的拆书家、HR、讲师。今天是我的3-2拆书过级,很高兴和大家一起线下拆书。
今天带来的片段是在感受是由想法造成的,来自《关键对话》这本书
【分组】
我们现场一共有4位伙伴,那我们就自成一组。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在愤怒,恐惧或受伤的情况下(where),能够使用(行为)回顾行为方式的四个步骤,放慢节奏,通过重新解读的方式控制内心产生的想法,避免随之出现的激动行为(界定)。
【介绍图书】
[事件场景]
我们大多数人都身在职场,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你和同事A君一起策划了一个方案准备一同向老板汇报,中途你有个重要电话需要接听,而A君趁着你去讲电话的一会儿功夫,独自一人完成了汇报,而且还把你们共同策划的方案说成是他的功劳。
[提问]
大家遇到类似的场景是怎么做的呢?是当场暴怒开骂呢?还是默默忍受事后暗中攻击呢?
[影响]
如果当场暴怒开骂,不仅不能解决事情,而且还可能让事情朝着更恶劣的方向进展,影响彼此之间的关系。如果默默忍受,又觉得心有不甘,影响自己的心情和工作效率。
[解决]
那要怎么解决这种问题呢?今天想给大家带来这一本书--《关键对话》,它是由4位专家顾问团队,通过20多年的研究和对全球十万多人进行跟踪调查、层层剖析,归纳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沟通方法。书中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在出现强烈情绪时,通过认真分析的方式影响和改变自己的情绪,从而让自己的想法回归到根据事实,说明我们在沟通中与他人达成良好的结果。
【A1】(自测表)
首先我们做一些简单的自测题,请大家请仔细阅读下面量表中的每句话,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打分,以自己的第一反应为准即可,不用纠结分数。这个自测表是帮助大家启动过往的沟通场景,了解自己以往在沟通中出现强烈情绪时,自己是如何应对的。时间为1分钟,打完分请大家计算一下自己获得的总分。
在这份自测表中(“1”代表很不符合实际情况,“6”代表非常符合实际情况)
【自测表-量表解释】
我们来看下这个自测表分数的意义:
总分在22-30的小伙伴,在沟通中出现强烈情绪时,你会驾驭情绪,通过认真分析的方式,转换自己的情绪,从而控制自己的行为,带来良好的沟通结果。
总分在12-21的小伙伴,在沟通中出现强烈情绪时,你能意识到如果自己无法控制情绪,事情会变的更糟。整体而言,处理起来不是很流畅。
总分在11分及以下的小伙伴,在沟通中出现强烈情绪时,可能会任由情绪笼罩自己,导致自己的行为被情绪所控制,容易陷入僵局。
【自测量表预防异议】
小伙伴们不用和别人比分数,这个量表只是一个辅助工具,用以测量自己状态。分数高的小伙伴,看来对沟通中的这些问题能处理的比较好。分数低的伙伴也不用着急,我们今天的拆书学习可以给你帮助。
(承接语)接下来,请大家用1分钟时间阅读下原文拆页,阅读完后可以抬头示意我一下。
原文片段: 《关键对话》P94~P95
感受是由你的想法创造的
事实证明,在他人的行为和我们的感受之间的确存在着一个中介环节。这个环节的存在是因为行为本身无法,也不会造成情绪反应。正因为如此,10个人面对完全相同的情况才会有10种不同的情绪反应。例如,在和路易这样的人一起工作时,有些人会觉得是种侮辱,有些人会感到好奇;有些人觉得愤怒,有些人会感到被关心甚至是被照顾。
那么这个中介环节是什么呢?它是这样一种心理状态,在观察到对方行为之后,产生某种情绪之前,我们在大脑中构思的想法或情节。换句话说,我们会对观察到的事实赋予某种意义,猜测这种行为背后隐藏的动机,即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同时,我们还会加入自己的判断--这种行为是好是坏?然后,在这些想法或情节的基础上,我们的身体开始对情绪做出回应。
如果用图形来体现,整个过程如图所示。我们把这个模型称为行为方式模型,因为它解释了情绪、想法和体验是如何导致我们出现特定行为的。
图6-2行为方式模型
(承接语)我观察到小伙伴们都看完了拆页,接下来我用自己的话,带领大家理解一下原文片段的内容。
[What]
我们先来看下这段内容,这段话用一个行为方式模型向我们解释了,为什么说感受是由我们的想法创造的。从拆页中我们了解到,在他人的行为和我们的感受之间确实存在一个中介环节
【互动】(拆书家问)请大家看一下,这个中介环节是我们图示中的哪一部分?
(学员回答:主观臆断)
【互动】是的。(拆书家问)这是不是就解释了,为什么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事实,有些人的反应会更强烈?
(学员回答:是的)
因为这些人在观察到他人的行为之后,在脑海中构思了不同的情节,甚至猜测这种行为背后隐藏的动机,而产生了不同的感受和应对方式。今天将会介绍一个模型叫做「行为方式回顾」来说明我们放缓我们大脑中产生主观臆断的过程,同时能透过行为方式回顾逹到控制自己的情绪。
[Why]
首先我们回顾工作或生活中,是不是某些时候可能别人无意的一种行为或一个举动,也会对我们的情感造成伤害,比如说是你经常帮同事丢垃圾,而他却觉得理所当然,从未对你说过感谢,甚至有时候还命令起你来了。再比如说:你提醒关系比较好的同事他有什么事情还没有做,他不但不接受你的好意,反而还当着同事的面挑你的错,你的心里大概不好受吧。而「行为方式回顾」这个模型就可以说明我们从自己的主观臆断聚焦到事实,从自己的行为、感受、想法、所见所闻一层一层的往下分析,慢慢的剖析自己,从而判断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因为别人可能不知道你的想法,但却能看到事实,所以事实是大家比较能够接受的。甚至有时候,可能确实是因为别人的错误对自己的情感造成了伤害,如果我们能够运用上「行为方式回顾」这个模型,可以放慢节奏,控制自己,避免随之出现的激动行为。我就遇到过这样的事情….
【不这么做的坏处】
上个月我跟负责招聘的同事就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当时是由于工作需要,招聘需要给我用人计划和人事预算用以便我做项目内容的呈现。敲定好的期限已经过了两天,我还没有收到数据,向老板报告项目计划书的时间已迫在眉睫,在我第四次的催促之后,他还是没有给我,我愤怒的说:「你到底什么时候才会给我呀!」他说:「我招聘工作更重要,你的项目又不重要。」当时我的怒火瞬间被点燃了,我说:「我的项目不重要,那么你要怎样招聘到公司要的人?你不屑我的工作是不是?」,我们当时就吵了起来,于是我跟老板说他不配合我的工作,他知道后就气的不理我了,之后工作就更不配合了。
由于我没有控制好情绪,做了个不理智的应对行为(当场吵起来了,还跑去跟老板告状了,攻击了对方),导致他对我不理不睬,所以我们的关系就僵化,工作也无法按时完成。
[How]
我们刚刚了解了「行为方式回顾」在我们的工作或生活中能发挥很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要如何运用它呢?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运用这个模型来控制情绪,我分了四个步骤:
(1)回顾行为。沟通中出现强烈情绪时,调整呼吸,暂停对话,关注自己的行为表现,诚实的审视自己的行为。可以用「我是否表现出沉默或暴力应对方式?」来问自己。
在我和同事的谈话中,当他说:「我招聘工作更重要,你的项目又不重要」的时候。我应该先暂停对话,做个深呼吸。问自己「我是否表现出沉默或暴力应对方式?」→关注自己的行为。我确实表现出暴力应对方式,当场就吵了几句。
(2)确定感受。确定行为背后的感受,停下来思考一下自己的感受。可以这样问自己「是什么情绪导致我做出这种行为?」
「是什么情绪导致我怒火瞬间被点燃」→尴尬和丢脸
(3)分析想法。分析感受背后的想法,可以问自己「产生这种情绪的想法是什么?」
「产生尴尬和丢脸的想法是什么」→他看不起我的工作,还让我当众丢脸。
(4)寻找事实。寻找想法背后的事实,通过关注行为把事实和想法区分开来。一个简单的区分标准「我所说的事实有没有可以看到或听到的东西作为依据?」「它是不是确实出现过的行为?」
「我所说的事实有没有可以看到或听到的东西作为依据?」→并没有,他只是觉得相对于招聘,需要给我项目计划书里的数据并没有那么重要,可能是当时太着急,说得太快了。
我们通过这个过程,了解到在自己脑子里形成的想法和事实是不一样的,从而控制我们的情绪。
[Where]
适用于在沟通中,双方或者自己单方面产生强烈负面的情绪时,用以平复激动的情绪,帮助自己走出主观臆断,聚焦于真正的事实上。不适用于平和的沟通场景中。
【预防性讲解】
在回顾行为这一步,大家会不会有这样的疑虑:当我们回顾自己的行为的时候,有时候会觉得「就是对方咎由自取」或是「是他们先招惹我的」?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其实大多是我们在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借口。这时我们可以想象是在录视频,把我们的行为拍摄下来在YouTube上播放,想象一下别人是怎么看待你的行为的,就比较容易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行为上来了。
【互动】(拆书家问)大家对运用「行为方式回顾」控制情绪的四个步骤,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学员回答:没有了)
【A3:促动参与】
接下来我们做一个现场演练,场景是这样的:
(场景)工作了一周的小美原本想趁着周末休息调整下自己的疲惫状态,但看着凌乱的房间,就不停的忙碌起来了。这时候昨天刚下夜班的老公起床了,看了看小美,却丝毫没有要帮忙的意思。小美看到这种情况,怒火中烧的跟老公说:「你看不到我在拖地吗?就不能来帮个忙,就你工作辛苦,我就不累吗?」老公也不搭理她,于是她忍住怒火收拾了房间,就不再理会老公了,两人在沉默中过完了这个不愉快的周末。
事后小美向你抱怨她的老公,你刚好参加了本次的拆书活动,作为她的朋友,你会怎么运用「行为方式回顾」控制情绪的四个步骤 (1.回顾行为、2.确定感受、3.分析想法、4.寻找事实)来帮助小美控制情绪呢?
请大家根据提供的场景,在小组内进行角色扮演,要运用今天学到的方法,来组织一段对话,说明小美如何控制情绪。演练时间4分钟,时间到请一组伙伴来跟大家分享。
(4分钟后) 学员演练
小美(品仪):麒富,请问男生都那么不喜欢做家事吗?
小美的朋友(麒富):对啊!
小美(品仪):可是我老公这样没帮我家事,我很生气耶!
小美的朋友(麒富):对啊!听到妳说的这件事,我刚好有参加拆书帮活动有讲到控制情绪四步骤,我可以分享给妳,让你更好的控制情绪。
小美(品仪):真的吗?说来听听。
小美的朋友(麒富):第一个是回顾行为。妳老公做了什么?
小美(品仪):他其实没有做什么,他只是没有帮忙做家事,然后我就很大声的骂他。(回顾行为)
小美的朋友(麒富):那么妳的感觉是什么?
小美(品仪):我当时是很生气,气他没有帮我。(确定感受)
小美的朋友(麒富):那妳生气背后的想法又是什么?
小美(品仪):我觉得家是两个人的,他工作累我同样也累,他应该跟我一起帮忙做家事,要不然他也要给我一句夸夸才好。(分析想法)
小美的朋友(麒富):妳觉得这个事实到底是什么?
小美(品仪):其实有时候家事也是我一个做,那天我那么生气的原因可能是那个礼拜我真的是太疲惫了。(寻找事实)
小美的朋友(麒富):嗯,对!其实当妳知道事实以后,你回去是不是可以跟老公有更好的沟通?
小美(品仪):我会好好的先控制我的情绪,再跟老公好好的沟通。
小美的朋友(麒富):好,这样非常棒!
拆书家回应: 我们感谢品仪和麒富的分享,请掌声鼓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小美(品仪)从最开始感受到被忽略,被不理解,慢慢的从情绪中走出来发现老公并不是这样的,我们也看到麒富能熟练运用「行为方式回顾」控制情绪的四个步骤了。
通过刚才的学习,现在大家知道,以后在面临愤怒、恐惧或受伤的情况下,我们该如何把自己从情绪化的状态拉回来了吗?
时间过得很快,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今天的学习内容:
运用「行为方式回顾」控制情绪的四个步骤(1)回顾行为、(2)确定感受、(3)分析想法、(4)寻找事实。大家是不是觉得在很多生活或工作中的场景都可以使用呢?比如孩子的成绩退步了,孩子对你的管教表达不满,你感到受伤;比如主管交办给你一项新任务,但一起工作的同事所交付给你的数据错误百出,你感到愤怒….
学习了一种技巧后,我们需要刻意练习,让知识成为力量!我希望通过每次的练习,我们都能进步一点点。
【A2:催化学习者应用】
【事后复盘】接下来,请大家在未来的一周里,刻意的留意你与他人在沟通时,当感受到愤怒,恐惧或受伤的情况,请试着用今天学到的「行为方式回顾」控制情绪四步骤来平复自己的情绪。要对实施结果进行事后复盘,想想看运用这个方法是不是能帮助自己?有哪些地方自己可以在下一次做的更好?
复盘的格式:
1.事件(包含时间,地点,经过):
2.当时你是怎么做的:
3.反思:
(1)自己做的不够好的地方
(2)如果再次遇到类似事件发生,你会怎么做呢?
【结语】
今天的拆书活动和大家一起学习了运用「行为方式回顾」控制情绪四个步骤,期待看到大家[事后复盘]的结果。我今天的拆页分享到这里结束,谢谢各位的聆听!
【学员事后复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