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个人介绍】
亲爱的小伙伴们,大家好,我是木木。三个标签介绍自己:拆书家,美业从业者,户外爱好者。
【学习总目标】今天学习的总目标是:学习者在面临与他人的观点有分歧的时候,首先运用“第三选择思维”四步法找到共识点,进而采取“协同”四步法讨论出可满足各方需求的解决方案。
【学习者场景法图书介绍】
(场景)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遇到这样的情景:你和你们家爱人因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同,心生不满;和父母因为观念或者生活方式不同,经常吵架;工作中与同事想法不同,各执己见,谁也没有办法来说服对方。
(提问)在面对自己和对方有分歧的类似问题时,通常我们会情绪激动,习惯性的想要争个输赢对错。那么你对自己的处理结果还满意吗?
学习者:不满意。
拆书家:不满意是吧,那为什么不满意呢?
学习者:感觉老是自己妥协。
拆书家:感觉自己老是妥协,还有其它的吗?
学习者:问题依旧在,情绪也依旧在。
拆书家:问题依旧在,情绪也依旧在。你觉得还可以怎么样呢?
学习者:希望他能听我的。
(影响)是的,很多时候我们不情愿的妥协或者强势的坚持“我”是对的。妥协是不是就让我们自己的内心处于拉扯状态,凭什么让我妥协呀,心生抑郁,怨恨等负面情绪;强势就会很容易和身边人发生争吵,破坏我们的人际关系。
(解决)今天拆解的这本书《第三选择》,当和对方存在分歧的时候,创造和谐,达成共赢。在今天的拆页中将引导大家运用“第三选择思维”模式,从新的视角来看待所面临的问题,并且通过与他人协同,创造出更好的解决方案。
请大家用30秒的时间阅读片段一,阅读完毕的小伙伴请举手示意我一下。
【R:阅读原文】
【拆页一】
《第3选择》
两种选择思维
第3选择思维
1
我只看到了“我这一方”。
我看到了“我这一方”的独立的自我。
2
我对你有成见。
我将你视为独立的人,而不只是“你那一方”的代表。
3
我要维护自己,因为你是错的。
因为你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所以我要找到你。
4
我攻击你,双方因此爆发战争。
我与你协同,我们共同创造一个超乎想象的不可思议的未来。
上表列举了普通的两种选择思维与第3选择思维的思维模式的对比。你可以看到,随着每一阶段的深入,两种选择思维逐渐离创造性解决方案越来越远。没有第3选择思维模式,获得创造性解决方案是不可能的。每一种思维模式都是下一阶段思维模式的基础,所以思维模式序列是非常重要的。
【学习目标一】我们今天的学习目标一,学习者在面临与他人观点有分歧时,首先运用“第三选择思维”四步法找到共识点。
(互动)提问:片段中给大家讲了哪两种思维?
学习者:有两种选择和第三选择。
拆书家:有两种选择和第三选择思维,之前你们习惯用哪种思维?
学习者:两种选择思维。
拆书家:习惯用两种选择思维,好的,谢谢大家。
【I:重述原文】
(WHY)第一选择是“我打败你”,第二选择是“你打败我”。不管是坚持“你觉得”,还是“我觉得”,那么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就很难进行愉快高效的互动和合作,轻则郁郁寡欢,为什么总是我受委屈,严重还会影响到家庭和睦,职场的晋升。认知模式决定行为,当面对一个看似只有两个极端选择的困境时,“第三选择”帮助我们跳出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势,发掘隐藏需求,从而和谐沟通。
(WHAT)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打破思维惯性,学习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第三选择思维”
【适用边界】“第三选择思维”是我们为找到双方的共同点,利益点,达成共赢而进行的,在生活和工作中都可以运用。不适用于某一方作为单独的受益者或者某一方有不可撼动的主导权。
(HOW)刚刚了解了思维的重要性,具体要怎么去做呢?——“第三选择思维四步法”:
一、回问自己。我的真实想法是什么样的?这里要关注事实和情绪。
二、倾听对方。平和的向对方提问,问对方你是怎么想的?耐心的听对方表达。
三、回应对方。
1.确认对方。回应对方的时候先确认对方,就好像我刚才问大家有哪些思维?大家回应我“有两种选择思维”,我回应大家“有两种选择思维”,去重复对方的观点就可以了。
2.表达自己。告诉对方我是怎么想的。
四、找到共识。不要求我们找到很多很多的共识,在这里找到一个共同点就可以了。
运用了“第三选择思维四步法”之后,我们就从分歧中找到和对方观点一致的地方,不用愤怒也不用忍让,和对方形成良好的互动,为寻找解决方案创造了一个和谐的氛围。
【案例】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我自己的案例:
刚刚过去的一个星期,我儿子整天抱着手机打游戏,我是很烦很讨厌打游戏的。我气极了,劈里啪啦就是一顿,孩子被骂也很生气,又来怼我。学习第三选择之后,我做出了以下改变:
一、回问自己。我的想法是:我讨厌打游戏是因为我觉得孩子只要打了游戏,就一定是上了瘾,就一定会影响学习。
二、倾听对方。“儿子,你这几天游戏打的这么频繁,是因为什么原因?”这个时候他就会给我很多反馈,会讲到很多的点。
三、回应对方。
1.确认对方。“你的意思是快开学了,接下来上高中很累,最近只想肆意的放松放松,感受下高中前最后的快乐?”
2.表达自己。“妈妈看到你打游戏就会认为一定会影响到你的学习,很担心你上瘾了。”
四、找到共识。经过这样的沟通之后发现我和我的孩子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希望他在开学之前好好的放松放松,然后进入高中认真努力的学习,好好的收一收心。
通过这样的四步法,了解到我和孩子对学业的规划是一致的。一下子就释然了,情绪就没有那么焦躁了,避免了和青春期孩子的更多冲突,为后一步沟通怎么解决这个事件创造了和谐的氛围。
【预防异议】通过第三选择思维改变了思维惯性,分别从自己和对方的角度进行察觉,创造和谐。如果不这么做,很容易被自己升起的念头左右,分歧马上升级为矛盾,争端随时就会爆发。
【A2:小剧本】
俗话说:“学的好,不如用的好。”学习就是为了致用。刚才我们学习了“第三选择思维四步法”,让我们化身为编剧。请大家看着小剧本,想象一下在未来的一个月里,生活或工作中可能和对方产生分歧的场景,请设计出当时的情景,情节变化包括:起因,经过,结果和当时的对话,动作等。可能是因为孩子教育问题,可能是你和父母观念的不同或者生活习惯的分歧,可能是工作中和同事之间不能达成一致。请大家先想象一下,想出来就可以了,有想到的小伙伴举手示意我一下。
【学习者分享】
拆书家:丁丁你想到了吗?
学习者(丁丁):我觉得今天这个位置,随便一喵就看到我了。
拆书家:丁丁是要再思考一下对吗?
学习者(丁丁):我先思考一下。
拆书家:好的。青青分享一下。
学习者(青青):我想分享的是孩子吃饭的问题,孩子不爱吃饭的话,婆婆就会给她喂饭,一边看动画片一边喂饭,我看到这个情景就很火大。
拆书家:因为孩子吃饭,她认为孩子应该自己吃,婆婆觉得孩子是需要大人去喂的,有这样的分歧。
拆书家:李任性,你给大家分享一下。
学习者(李任性):我觉得分歧可大了。我弟弟不上班,我想让他上班,他不肯上,家里乌烟瘴气的,并且他说话不算话,明明给我说天气凉了就出去上班,但是现在都不和我沟通了,只要问到这个事情,就是你管我干嘛。
拆书家:好,我总结一下,你的弟弟不愿意上班,你想让他上班,这个事情出现了分歧对不对?
学习者(李任性):是的。
拆书家:请大家把刚刚想到的分歧,简短的写到上剧本的上面。
接下来请大家运用“第三选择思维四步法”找到共识点,找到一个就可以了,把关键字写在小剧本上,但是最后要以对话的形式呈现出来。时间3分钟,3分钟后有请一位小伙伴分享她的剧本。请注意是用“第三选择思维四步法”找到双方的共识点。请注意最后我们是要以对话的形式呈现出来的。
【学习者分享一】
拆书家:哪位小伙伴先来为我们分享一下,青青先来为我们分享一下吧。这个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接下来这个事情准备在什么时候进行?
学习者:下周晚上的时候,在家里和我的婆婆聊一下关于孩子喂饭的这个事情。
拆书家:你准备怎么进行呢?
学习者青青:
一,回问自己,我为什么看到婆婆给孩子喂饭我就很生气,我觉得都这么大了,应该自己独立吃饭,这样会惯的她习惯不好,没有独立性,我主要是担心这点。
二,倾听对方。我:“婆婆,你为什么不能等等孩子,一到点就一定要给孩子喂饭呢?”
婆婆:“到时间不吃饭孩子就会变瘦,营养不良,个子长不高。”
三,回应对方。
确认对方。我:“我知道你主要是担心孩子不好好吃饭,影响身体的发育。”
表达自己。我:“我也希望孩子健康长大,但是孩子也需要独立。”
四,找到共识。“其实你也是想孩子好,我也是想孩子好。”
【拆书家反馈】经过这么一系列的对话下来以后,我们就发现不用再像以前看到婆婆喂饭只有抓狂的情绪,心里是很难过的,但是这件事情不知道怎么去解决,情绪上很憋闷。运用了“第三选择思维四步法”之后经过了这样的沟通,把我们担心焦虑的情绪放下来,然后才能够一起去寻找解决方案。
【总结和过渡】学习了第三选择思维让我们在面对分歧的时候,可以考虑到双方的需求,找到更多的双方共同点,达成更多的一致。改变思维可以化解冲突,避免激化矛盾。创造了友好互动的氛围后,才能够平心静气的面对实际的问题,付出行动,寻找解决方案。接下来,进入片段二,用“协同原则”共创解决方案。
【量表自测】
在开始第二个片段前,首先,请大家先做一下自测题,按照1-6的标准给自己打分,1分代表完全不符合,6分代表非常符合,请你花1分钟时间,将每道题打分,并汇总分数,做好的小伙伴可以用微笑示意我。
得分(1分完全不相符,6分是完全相符)
1.出现分歧时,我总是会邀请对方一起寻找解决方案.123456
2.集体活动中,我总是会关注到每个人的需求。123456
3.有人反对我,我能认真的听完他的想法。123456
4.面对冲突时,我总认为会有更好的方法。123456
5.和对方观点不同时,我总会从细节中寻找出共同点。123456
总分
【I测试题解释+和学习者互动】
20分以上的小伙伴请举手,包括20分,我看到有一位小伙伴,恭喜你,你非常擅长于和他人合作,如果能够熟练运用今天协同的方法,就可以创造出更多共赢的局面。15-20分的小伙伴举手我看一下,大部分都是15-20分,这个分数段说明大家已经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并且愿意和大家协同找到更好的方案, 15分以下的小伙伴有吗,没有,在我们现场大家都非常棒,15分以下的更喜欢让别人认同自己的观点。作为一名社会人,每个人都不可能独立的存在,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有需要协同的地方。
让我们一起来看片段二,请大家用30秒的时间阅读,阅读时把关键词标注出来。
【R:阅读原文】
【拆页二】
寻求“协同”的原则
我们通过一种被称为“协同”的原则达成第3选择。协同就是1加1等于10或者100甚至1000!协同就是两个或以上的人决定放弃成见,迎接挑战的硕果。它关乎激情,活力,创造力以及创造美好新现实的冲动。
协同与妥协是两码事。妥协时1加1最多等于1.5,双方都有损失。协同则不仅能够解决冲突,而且在协同达成的时候,我们能够超越冲突。我们会达到一种新的境界,人人为新希望而激动,未来因此而发生改变。协同比“我的方法”或“你的方法”更好,它是“我们的方法”。
【学习目标二】片段二的学习目标是:采取“协同”四步法讨论出可满足各方需求的解决方案。
拆书家:协同有哪些关键词?
学习者:放弃成见,创造力,超越冲突,迎接挑战。
【回应式反馈+概念】放弃成见,创造力,超越冲突,迎接挑战,大家都非常的棒。“协同”将我们作为一个整体,关注大家的利益,创造出让人倍感愉悦的方案,什么叫倍感愉悦呢?大声的欢呼“YES”,激动的互相拥抱,急于开心的向别人分享。
【I:重述原文】
【WHAT】
经常夫妻间为了谁洗碗而吵架,在很多家庭中是有的,我看到有小姐姐在笑,和父母间为了生活习惯吵的不可开交,同事间为了一些琐事而大发脾气的时候,我们特别容易把目光放在冲突点上,然而真正要解决的并不是冲突点,而是转变导致冲突发生时的处理方式。这种方式就是“协同”。
【概念对比】为了更好的理解协同,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反例一】我是妈妈,你要听我的。是不是协同?
学习者:不是。
拆书家:对,不是协同。协同不是某一方的标准,是参与者都认同的标准。
【反例二】公司安排下来的这个项目我们每个人都全力配合。是不是协同?
学习者:不是。
拆书家:对,也不是协同。协同需要基于所有人的目标创造出方案,而不是安排什么就是什么的退让。
【反例三】今天召开新项目会议,经过大家的表决,基本都对方案比较满意。是不是协同?
学习者:是/不是
拆书家:这个时候就有分歧了,有小伙伴说是,有小伙伴说不是。那么是还是不是?大家此刻觉得很迷惑。在这里,不是。满意只是妥协。满意的时候,那就这样吧,差不多就行了。协同达成的时候一定是开心,快乐,要有情绪的正向波动。
根据以上的例子,我给大家列出了“妥协”和“协同”的区别:
名称 妥协 协同
不
同
点 参照标准 某一方 参与者都认同的标准
找寻方案 退让 创造
心理活动 满意 情绪的正向波动
【强调重点和难点+适用边界】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协同是关注大家的目标来创造出新方案,这个方案一定是人人都满怀期待的。它不适用于两种选择思维,当对方不愿意进行协同或者有精神层面的疾病,也是不能协同的。
(HOW)了解了协同,我根据书上的内容总结出以下步骤——“协同四步法”:
一,邀请对方一起。邀请对方一起来寻找解决方案:“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些什么方法?”
二,写出每人目标。将每一个人的目标罗列在一张纸上。
三,找出共同目标。
四,确认解决方案。根据共同目标,先将所有的方案罗列出来,不做评判。怎么样来判定找到了最好的方案呢?当见到这个方案的时候(达成信号)期待/兴奋/开心/长舒一口气/气氛活跃/看到希望.........
【案例】刚刚给大家分享了上个星期我儿子每天打游戏很多,他认为是开学前的狂欢,而我认为他太迷恋游戏,已经上瘾了一定会影响学习。在上一个页面我们看到了双方的共识点,已经让自己情绪平和,建立了愉快的沟通。接下来运用“协同四步法”找到解决方案:
一,邀请对方一起。“儿子,我们一起来看看开学前这一周怎么度过会更好?”
二,写出每人目标。儿子:1.把游戏里的钱都花掉上学就不打了。2.疯狂的和同学一起玩。3.妈妈不要管的太多。我:1.不要整天的打游戏。2.不要让我看到打游戏。3.为开学做准备,学习要抓紧。
三,找出共同目标。在开学前的这段时间疯狂的玩的开心,做好提前预习。
四,确认解决方案。妈妈做自己的工作,之前我是请了假在家里陪他的,觉得这是对孩子最好的,实际上不是我认为的。儿子在家每天上午两个小时完成新课程预习作业,我不在的时候打游戏两个小时,其它时间下楼和小伙伴疯狂的躲猫猫或者打牌。每天晚上和妈妈确认当天的内容。
经过这样,后面这一个星期我们都过的很开心。1号的时候我儿子给我电话说了很久,自己的高中规划,理想。如果没有运用今天的方法,因为游戏不停吵架,是不是就不会有这么良好的亲子关系。
【预防异议】可能有小伙伴会说,这样达成的方案一定好吗?好不好,只有去实践了才知道。如果不这么做,特别容易陷入争吵和自我辩护,损耗彼此的时间和精力,甚至损伤之前建立的感情和信任。需要注意的是分歧促进协同,但是不一定会在短时间内找到让人兴奋的结果,一些时候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进行。
【A3:微行动学习】接下来进入A3,微行动学习
【分组】在进入这个环节之前,我们先进行一个分组,三位下伙伴一组,三位小伙伴一组,剩下四位一组,共分三组。请大家30秒的时间内选一个组长,组长的职责是(安排成员上台分享/组织小组内讨论/安排记录的人员)三位组长举手示意我一下。
好,接下来我们进入微行动的环节,请大家关注我的引导。
1、【明确问题】
请大家用一分钟的时间思考一下,自己最近遇到的分歧是什么?是和谁之间发生的?
学习者(丫丫):我侄女大三马上开学了,我看见她一直玩手机我也很不赞同。
拆书家:因为和侄女玩手机有分歧对不对?
学习者(丫丫):是的。
学习者(明策):外公想让我女儿周末学习,女儿不愿意学习。
拆书家:在我们的现场,我们来关注下我们自己遇到的分歧,外公和女儿因为不在现场学习,我们不太容易了解到他们的情况。刚才我们收集到三个分歧,第一个是青青因为喂饭的问题和婆婆意见不同,第二个是李任性,因为弟弟不工作,她想让弟弟工作。第三个是丫丫,因为打游戏和侄女的意见不同。这三位,你们想帮助哪一位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习者(同):李任性。
拆书家:你们都想帮李任性解决她和她弟弟的问题吗?
学习者(同):是的。
拆书家:你确实觉得这件事情很困扰你吗?确实很想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习者(李任性):确实。
拆书家:前面第一个页面的时候,李任性已经对和弟弟的矛盾进行了讲述,大家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那我们一起来帮助她好不好?大家愿意吗?
学习者(同):愿意。
2、【引导讨论问题本质】
拆书家:好。谢谢大家,接下来就进入我们的下一个环节,讨论问题的本质,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表象,这件事情背后的本质原因是什么呢?这个姐姐为什么觉得弟弟不工作让自己很困扰呢?她真正的只想解决让弟弟上班的问题吗?现在以小组为单位,大家把背后可能的本质罗列出来。
第一组:
1. 担心弟弟荒废掉。
2. 金钱的压力比较大。
3. 害怕弟弟能力太弱。
4. 担心弟弟孤僻,出现心理问题。
5. 家庭的负担比较重。
6. 认为弟弟无欲望。
第二组:
1. 姐姐没安全感。
2. 姐姐比较有责任心,焦虑。
3. 家庭压力比较大,社会压力大,担心亲戚说自己家里。
4. 希望弟弟更好,家庭更好。
第三组:
1. 姐姐担心家庭和睦问题。
2. 姐姐希望弟弟成长。
3. 父母传递给姐姐很多压力。
4. 姐姐认为弟弟破坏诺言,让自己情绪非常的崩溃和无语,想和弟弟建立良好的沟通。
3、【明确问题本质】(1分)
拆书家:好,我们刚才罗列了这么多的本质,请大家用一分钟的时间从自己那一组罗列的点里面找到最核心的一点,解决了这一点,其它的就解决了大部分了。
拆书家:第一组大家认为是哪一点?
学习者:我觉得是4。
拆书家:让弟弟身心健康你们觉得其它问题基本能解决了?
学习者:是的。
拆书家:第二组呢?
学习者:姐姐的安全感。
拆书家:第三组呢?
学习者:和弟弟建立有限沟通。
请大家举手表决一下,大家认为这三点里面,最关键的要解决哪一点?大家认为是弟弟心理健康这个的小伙伴举手示意一下。没有。大家认为解决了姐姐的安全感就可以了,三位小伙伴举手。大家认为只要姐姐能够和弟弟有效沟通就可以的举手示意一下,大部分的小伙伴都是这么认为的,大家都认为只要姐姐能够和弟弟有效沟通,姐姐和弟弟之间的分歧就解决了吗?
学习者(同):是的。
我们的案主也是这么认为的吗?
学习者(李任性):是的。
拆书家:那我们发现案主她想解决的其实是和弟弟的沟通问题。
在我们一起帮助她找到解决方案的之前,我们先问一下案主,在沟通这个事情上,你想解决到什么程度,目标是什么?
学习者(李任性):沟通到他能给我一点回应,他现在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状态。
拆书家:沟通到他能给你一点回应。
学习者(李任性):比如说他可以告诉我,他准备什么时候上班。他也可以说不想上班,我也可以去说服我父母,就是你接下来到底是要做什么,你给我一个回应。
拆书家:就是说你希望你弟弟给你一个回应是吗?
学习者(李任性):是的。
拆书家:那有一个明确的时间吗?
学习者(李任性):一个之内吧。
拆书家:好的,我们案主的目标是一个月之内和弟弟有一个良好的沟通可以让弟弟有想工作的意愿。弟弟是否想工作我们很难判断,但是良好的沟通我们是不是可以做到。
4、【引导分组讨论解决方案】
三分钟的时间,请大家根据案主的目标罗列出可行的方案。今天我们学习了凉个拆页,是否可以运用到我们的解决过程中呢?请大家进行探讨。
5、【请每位组长分享自己组的成果】
请每个组按安排一位人员上台来分享一下:
第一组:
1. 松弛的环境,沟通的过程中讲有趣的事情。
2. 多认同弟弟,回应弟弟的一切说法。
3. 找到共识点,如何都过的更好。
第二组:
1. 给弟弟一个放松的环境,当面沟通,不要微信电话。
2. 找心理咨询师介入。
3. 寻求亲友的帮助
4. 接受现状,姐姐先妥协。
第三组:
1. 不批评,愉快的聊天,找到爱好和挖掘内心想法。
2. 找到共识点。
3. 姐姐要立刻制定行动计划。
分类/归纳/提炼
根据大家刚才的分享,我来做一个总结:
1. 环境。轻松愉快的环境有利于进行沟通。
2. 多认同对方。
3. 找到共识点。
4. 寻找外界的帮助。
5. 制定行动的计划。
刚才这几点我们案主都记录清楚了吗?我看到她一直在点头,非常的谢谢大家,我们把掌声送给自己。
【A2-催化学习者应用-布置作业-特定任务】
经过了愉快的学习,到了布置作业的环节。今天我们学习了面对分歧时的处理方式,要让自己熟练运用就需要多多练习。请大家在一周内和一位家人或者朋友,针对你们最近出现的分歧或冲突运用今天学习的方法首先用“第三选择思维”达成共识,建立良好互动,然后共创解决方案。请大家写出你想分享的家人,你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和这位家人分享的目地是什么?请大家写在便签上,一会儿交给我。
【结语】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的学习,达成第三选择的两步:
一.用第三选择思维找到一致建立良好互动:
1、回问自己。2、倾听对方。3、回应对方。4、找到共识。
二.用协同共创解决方案:
1,邀请对方一起。2,写出每人目标。3,找出共同目标。4,确认解决方案。
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大家能够更多的回看自己,理解他人,更好的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并且在发生分歧的时候看到更多的可能性,积极进行协同,创造出可以带来双赢的方案。感谢大家,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