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面对过去已经发生的负面事件中,如迟到、业绩下滑等,用“如何”替换“为什么”进行提问,帮助对方反思,促进沟通,解决问题。
【自我介绍】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拆书现场。我叫潘绮韵,我的三个标签:
赋能教练,我是一名社区工作者,用教练技术,帮助辖区居民朋友赋能,让大家拥有好情绪、好状态。
终身成长者,希望自己保持好奇心,持续学习,不断成长。
准拆书家,希望能顺利完成三级九拆,在社区开展拆书活动,为爱学习的伙伴赋能。
【分组】
接下来,为方便后面的讨论学习,我给大家快速分组,因今晚到场的伙伴较少,每人独自为一组。
【介绍图书】
F特征(Feature):今天,我给大家带来这本书是《被赋能的高效对话--教练对话流程实操》,这本书由埃里克森学院创始人玛丽莲·阿特金森和国际教练联合会认证的大师级教练雷·切尔斯联合所著。这是一本关于教练技术的书籍,教练技术的核心在于对话。通过提问,挖掘对方的潜能,并促使对方达成目标的过程。这本书详细介绍了教练对话的实操流程。
A优势(Advantage):该书被翻译成8种语言并在45个国家出版发行,从2009年出版至今,深受世界各地的教练欢迎。与同类书籍相比,在这本书有较多的案例和练习,有助读者了解教练对话的全貌,并有助快速成为一名优秀教练。
B利益(Benefit):
B1:在人际交往过程,大家是否曾为:如何与他人建立亲和力?怎样更好的与他人沟通?怎样通过有力的提问,帮助对方?等问题所困惑。那阅读这本书,将为我们解答以上疑惑,同时,指引我们如何开启教练式的对话。
B2:在我们日常生活里,大家是否遇到过这种情况,如你的孩子考试失利,或你的下属没能如期完成工作时,原本你想帮助对方解决问题,你问对方“为什么”,你收到的是“因为”的理由,并关闭了彼此间的对话,但并没有真正去解决问题。
那怎样办?今天的拆页,将帮助大家,换个提问方式,提升提问力量,促进双方深入交流,聚集解决问题。
【过度语】现在我将拆解片段分发给大家,请大家花1-2分钟时间阅读,看完的伙伴请向我举手示意。
【主题】用“如何”替换“为什么”提问,增强提问力量,促进深入探索,从而解决问题。片段来源:《被赋能的高效对话》页码39-40
例如,想象我问你:"你为什么开会迟到了?"你会怎么回答呢?像很多人一样,你可能会合理化自己的行为,说交通不好啦,车子坏啦,闹钟没响啦,孩子洒得你满身牛奶啦,等等。这是因为"为什么"的问题会引发辩解,而任何决定,任何结果都是可以在事后被合理化,加以解释和辩护的
注意,关于某种情境的"为什么"的问题,常常暗示着这个人是"错的"。当人们感觉到你在暗示这一点,他们就会陷入对自己的解释和防卫,这样一来,转化式的对话就不可能发生了。
要从过去得到反馈,并将其用在对未来做出有效的转变上,比较好的方法是提问"如何"的问题。"如何"往往会揭示这种情境的结构,而不会导向辩护。
【过度语】在拆页中,我们知道用“如何”和“为什么”会引导出不同的沟通结果。
What:面对过去事件,当被问为什么时,容易激起我们的自我保护机制,为自己当时的行为做合理化辩解。被提问者披上“因为”的外衣,让答案变得理所当然。但这并不能真正去解决问题。若我们运用“如何”去替换“为什么”,将有助当事人聚焦当前的问题,思考下次怎样做会更好。
why(好处、坏处):从拆页中“迟到”案例中,是否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所以思考一下,当我们想让对方在过去的事件中,有所反馈,依然坚持问“为什么”?也许只能收到一堆“因为”的理由。但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那建议大家,试一试用“如何”提问,也许将开启全新的对话,更好的引导对方去思考和行动。
How: 那具体怎样做呢?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表达事实,表达出过去事件的客观事实。
第二步,认真聆听,并给出简单的反馈,如,点头,嗯嗯表示在聆听,并可以给对方一些反馈,表达:原来是这样/原来你遇到这些事情等。
第三步,用“如何”替换“为什么”进行提问,
可能有用的问题:
·这种情况是如何发展出来的?
·我们如何从中学习,并向前发展?
·这个结论是如何得出来的?我们如何跨越它?
·我们如何在下次做得更好?
在此,分享我的一个经历。
我上一家单位,我遇到一个喜欢拖延的同事小C,我记得那时,他需要在8月底,完成扫黄打非的迎检工作。但这份工作最终需要我们整个科室加班加点去处理。我希望他能更好承担自己的职责,按时完成好工作。于是,我跟他进行这样的对话:
第一步,表达客观事实
我:小C,上周我们加班加点完成迎检工作,当时,是哪个地方卡住?
小C:有几个部门,没有配合好,我要的数据迟迟不给我。
第二步:认真聆听,并给出简单的反馈。
我边听表点头表示我在聆听,并给他反馈:原来是这样。
第三步:用“如何”替换“为什么”
我:扫黄打非的任务是一个常态化的工作,那你觉得下次如何做会更好呢?
小C想了想答复:嗯,我觉得收到任务,要早点发通知,让配合的部门,有充裕的时间反馈。同时,我自己也要做好安排,避免像这次一样,拖到最后才处理。
Where:当然,用“如何”替换“为什么”来提问,并不是万能的。主要用于过去发生的事情,所收获的经验或教训,避免以后类似事情的发生。并不适用于将来。
【预防异议】大家会不会觉得,有时候,有点难做到?特别是有情绪上来的时候,就习惯性地脱口而出,问“为什么”。其实,这是因为我们刚刚开始,练习得比较少,还没习惯用新的方式去提问,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通过事后复盘反思,而不是责怪自己刚才没做到。除此,也可能因客观原因导致做不到,那可能该情况不满足拆页信息的边界条件,需要大家去思考,怎样灵活处理。
【A2催化应用】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试着运用,我们会分两步走,首先是哪些场景可以应用,接着,尝试用“如何”替换“为什么”进行表达。
【分步催化1多个情景】
请大家想像一下,在未来一周或1个月时间里哪些场景,基于过去事情,需要你通过提问,帮助对方解决问题呢?如:
1.你在销售部,你所带的组员小李,最近业绩下滑比较厉害,你想跟小李沟通,解决问题。
2.孩子近期考试考砸了,你想帮助孩子,了解是什么导致考砸,帮助孩子提升。
3.老公最近都在加班,12点后才到家,你想让他意识到这个问题,能早点到家。
现在请大家想像一下类似的场景,把你的场景在小组内分享,分享时间为2分钟,分享结束后,我们邀请一位小伙伴分享【1分钟】。
分享模板:
发生的时间:
发生的地点:
场景内容:
夕仔学员分享:我的场景是:我的病人,复诊的时候,会告诉,他没有按照我的医嘱去忌口,运动,早睡等。
感谢同学的分享,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下,基于刚刚大家所提到的场景,结合今晚所学的,你会怎样跟对方沟通,怎样提问呢?(用“如何”替换“为什么”?
可能有用的问题:
1.这种情况是如何发展出来的?
2.我们如何从中学习,并向前发展?
3.这个结论是如何得出来的?我们如何跨越它?
4.我们如何在下次做得更好?)
请大家在小组内进行分享,时间为2分钟,小组分享结束后,我们邀请一位小伙伴分享。
夕仔学员分享:
我会先问病人:你上周发生什么了?
病人:哎呀,我上周有应酬,或者会说,兄弟结婚必须干两杯。
我:这病是一定不能喝酒的,想好就一定不能喝,喝了就好不了。那下次遇到这些重要场景,你觉得如何避免喝酒呢?
引导病人自己去思考和行动。
【结束语】最后总结一下今天学习,面对过去事件,想获得有价值的反馈。用“如何”替换“为什么”进行提问,将增强提问力量,促进双方沟通,更好解决问题,。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感谢大家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