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钟海,我的三个标签是:终身学习者、教育工作爱好者、人民服务员。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拆书练武场。今天我拆解的拆页,选自《自控力》 这本书。
【场景介绍法】
【场景】在我们的身边,应该经常能看到过以下类似情况?如:有些小伙伴为了美容养颜,在朋友圈公开承诺要养成早睡习惯,可没执行几天,就忘了自己信誓旦旦的承诺,恢复了每晚刷剧看抖音,熬到三更半夜.......,不知道曾经的你有没有过类似经历呢?
【提问】面对这样屡战屡败的情形,你是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然后彻底放弃呢?还是会及时调整计划,继续前进,直至完成目标呢?
【影响】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遇到困难或失败时无法及时自我调节,习惯性放弃,慢慢形成了“习得性无助”,做任何事情都对自己失去信心,这样将严重影响我们的职业发展,甚至可能患上抑郁等疾病。
【解决】那么当我们失败时,我们该如何应对失败焦虑呢?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尼格尔在《自控力》书中指出了人们对自控力的一些错误认知,剖析本质原因,给出了应对方法。本次拆页带来的“自我调节三步法”——(觉察反思、自我激励、调整行动),可以帮助大家快速走出失败陷阱,重拾信心,重新扬帆继续追寻梦想。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当学习者遭遇困难或失败时,能够运用“自我调节三步法”(澄清)及时调整情绪并制定新计划,帮助自己重拾(行为)信心(界定)。
因为后面的学习有讨论演练的环节,婉君和周胜一组,娜娜、柳松、芸芸一组,稍后就按这个分组进行演练。
现在,我们先进行自测,请大家根据自测表来评估一下,当我们遇到困难或面对失败时,是如何应对的。请仔细阅读下面表格中的每句话,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出相应的分值。(1表示很不符合,6表示非常符合)
下面,请按照(1表示很不符合,6表示非常符合)的标准把各题得分相加,并对照测试结果:
8分~16分,说明你的工作状态不错,心态很好,能正确对待成败,有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哪怕没有完成目标,也能很快调整好状态,重新回到正轨,勇敢迎接挑战。
17分~32分,说明你面对失败时,能够进行自我开导,虽然没有完成目标,但也不会过度苛责自己,能自洽原谅自己,比较容易走出失败阴影,可以接受再次挑战目标。
33分~48分,你非常在意成败得失,一旦没有完成目标,会以自我否定或自我怀疑的形式苛求自己,增加负罪感,倾向于逃避承担责任,甚至选择放弃,很难走出失败的阴影,缺乏再次挑战目标的勇气。
请各位根据自测题统计好分值,对照了解一下,面对困难挑战时,我们的状态是怎么样的?
看了大家的测量得分,基本上都是20分左右,说明大家的工作状态还是不错的。
【测量表的意义】:本测量表主要是我们当下状态的一种大致反映,当然这个量表有其局限性,它不是唯一的标准或一成不变的,分数可以通过学习进行动态调整。
【指令】
下面我们来用2分钟时间,一起看看《自控力》这本书的其中一个拆页《一位不再苛求自己的作家》,阅读完之后,请示意我一下。
【拆解片段】《自控力》,P152
一位不再苛求自己的作家
今年24岁的本是个中学老师,教社会学。他有个文学梦想,希望在暑假结束的时候写完自己的小说。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需要每天写10页,每天都得写。但实际上,他每天只能写2—3页。然后,他就会因为进度太滞后而觉得备受打击,第二天索性什么都不写了。当他意识到开学前不可能写完这本书的时候,他觉得自己是个骗子。如果他不趁着暑假有空的时候努力写稿,开学后他还要批改作业、做教学计划,哪还有时间继续写作呢?本没有取得自己期待的进展,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应该继续追求这个目标。他告诉自己,一位真正的作家应该是高产的。一位真正的作家应该从来不玩电脑游戏,只会一直写作。这么一想,他就开始用挑剔的眼光看待自己的作品,认定自己的东西都是垃圾。
那年的秋季学期,本在我班里上课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放弃了自己的目标。他来上课只是为了学会怎么激励自己的学生。但当我们讨论自我批评的时候,他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当他练习在“放弃写小说”这件事上原谅自己的时候,他首先注意到了放弃抵抗背后的恐惧和自我怀疑。如果没有达成“每天写10页”的小目标,他就会担心自己没有足够的天分或无法投入足够的精力去实现“成为小说家”的大目标。他用这样的想法来安慰自己:挫折只是人性的一部分,不能说明自己永远不会成功。他想起以前读过的故事,很多作家在写作的初期都有过挣扎。为了更加同情自己,本想象自己会如何开导想放弃目标的学生。本意识到,如果这个目标很重要,他就会鼓励学生坚持下去。他会告诉学生,现在做的所有努力都会让他们更靠近目标。他肯定不会对学生说:“你骗谁呢?你写的东西都是垃圾。”
通过这个练习,本找到了重新开始写作的动力,捡起了当时没写完的稿子。他承诺每周抽时间写10页,这对已经开学的他来说还算合理,而且他也觉得这样比较能应付得来。
好的,现在大家都看完了,接下来,我们结合原文,先来回答3个小问题。
【1互动提问】当本没有完成每天写10页的目标时,他是如何评价自己的?
(学习者回答:觉得自己是个骗子)
【2互动提问】当本没有取得自己期待的进展时,他开始怀疑自己,然后还找了各种理由告诉自己真的很差劲(自证预言),然后他是继续朝着目标努力呢,还是放弃了目标?
(学习者回答:放弃了目标)
【3互动提问】后来本找到了重新写作的动力,他使用了怎样的方法呢?
(学习者回答:原谅自我,肯定自我,调整计划)
好的,非常感谢大家参与互动,大家回答得非常棒。
【What】
这个片段主要讲的是一位作家【本】,刚开始制定了一个写作目标,因无法按原计划推进,他开始自我怀疑、自我否定,最终放弃目标。经过“自我调节”练习后,他开始原谅自己,肯定自己,并通过调整目标、重启行动,最终实现目标的故事。
【How】遇到类似情况,那么究竟该如何面对呢?我们可以参照原文,从中提炼出“自我调节三步法”来摆脱失败焦虑,重启行动。
一是觉察反思。当遭遇失败事件时,觉察自己的情绪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只有真正觉察到本质的原因 ,我们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原文中,本注意到了放弃抵抗背后的恐惧和自我怀疑。)
二是自我激励。理清现状,善于自我激励,从别人成功经历或自己过往“成就事件”中获取能量,让自己重拾信心。(原文中,他用这样的想法来安慰自己:挫折只是人性的一部分,不能说明自己永远不会成功。他想起以前读过的故事,很多作家在写作的初期都有过挣扎。)
三是调整行动。盘点自己设定的目标中哪些不合理,及时调整行动方案,降低难度,就极有可能实现目标。(原文中,本原来是每天写10页,后来改为每周写10页。这些调整更合理,本也比较能应付得来。)
【举例】2020年,我曾制定了一个“每年看书52本”的目标,因设置不合理,导致目标进行不下去,备受打击。看到这个案例后,我立即开始践行,通过“自我调节三步法”来让自己重新执行看书的目标。
一是觉察反思。原定每周看一本,第一、第二周都没法按时完成后,我有很强的挫败感,开始怀疑自己,觉得自己学习力差,于是停止看书。
二是自我激励。从现在网络大V粥佐罗的身上寻找到改变的曙光,粥佐罗大学学的体育专业,最终都能写出爆款文章,阅读、写作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习得的,只要刻意练习,自己的阅读能力一定能提升,也一定能完成目标。
三是调整行动。一是调整看书时间,固定每天早起先看书1小时;二是前面三个月先放缓看书的节奏,允许自己每两周完成一本就可以,到了三个月后再加大阅读量,确保最后完成阅读目标。
结果:现在我已经养成了6点早起的习惯,每年的阅读量100本左右,超量完成了原定的目标。
【where适用边界】
本办法可以适用于因为某些原因导致无法找到解决方案,而将目标搁置,其自身还是特别期待改变这种失败状态的人;不适用于那些只做计划、光做梦不行动的人。
【预防疑议】可能有小伙伴会有疑惑,总是给自己找理由,自我原谅会不会导致自我放纵呀?
我们要做好区分,当面对失败时,看看我们的动机是什么?
如果动机是为了让自己更好的朝着目标前进,而原谅自己暂时做不到,然后及时调整计划,则更能让自己继续前行这种情况不会自我放纵。
而如果动机是为了给自己台阶下,找理由来证明自己是不行的,而选择自我原谅,让自己心里好受,这种我原谅则是一种自我放纵。
【A3】促动参与
我们刚刚学习了“自我调节三步法”,为了能更好地运用,给大家准备了一个场景来进行讨论。
【场景讨论】
小明,30岁,公司财务经理,看到很多优秀的人都已经过了“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他也想以考促学,提升业务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于是定下了“每天六点起床看书,备考注册会计师资格证”的目标。(背景信息:小明正常每天是7:30起床,近两年都没看过书)
前面三天,小明都能够坚持6点起床,到了第四天,由于睡眠不足,即便闹铃响了,小明还是难以睁不开眼睛,于是对自己说“困死了,今天先给自己放个假”,有了第一天,就有第二第三天......很快两周过去了,小明都没法按照原定计划执行,他非常自责,觉得自己是个“起床困难户”、“无可救药了”“注定不是学习的料”......最后“破罐子破摔”,干脆不早起,也不考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了 。
【指令】
我们现在按照刚才的分组,两两一组,小组内两位小伙伴就“小明放弃备考注册会计师资格证”的事进行讨论,运用“自我调节三步法”帮助小明找到解决方案,让小明重拾信心,重新启动。然后我来邀请一组伙伴来分享你们讨论出来的解决方案。
【现场讨论】
现场讨论3分钟,随后现场邀请柳松老师小组进行分享。
柳松老师结合小组讨论,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自我调节三步法”给出了解决方案。
一、小明失败的基本情况:原来定下的目标是每天6点起床,然后备考“注册会计师资格证”,在执行的过程中,没办法按照原来定的计划起不来床,最后导致破罐破摔了,干脆不早起,也不考证了。
二、小明失败的原因分析:一是小明起不来床,主要是因为生物钟的原因,之前都没早起过。突然提早1.5小时,一下适应不过来;二是他无法按计划起床这个事情发生之后,他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过于苛责和自我否定,导致最终计划直接放弃。
三运用“自我调节三步法”来重启目标。
一是自我觉察。觉察计划失败后,总是自我否定,说自己是起床困难户并不准确,其实真正导致失败的原因是生物钟暂时没调整过来。
二是激励自己。找到了真正失败的原因后,他应该要自我激励自己,我只是一个普通人,虽然 刚开始几天起床比较困难,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正常表现,很多人在遇到这种情况也是这样的,突然一下去调整生物钟肯定是有困难的,给自己多一点耐心,相信自己一定能行的。
三是调整行动。首先要调整起床的时间,6:00起床太早了,可以先6:30或者是7点,然后慢慢调整;其次,充分利用好碎片化的学习时间投入学习中去,让自己有更充足的备考时间,相信只要信心坚定,一定能最终实现目标的。
【拆书家回应】
谢谢柳松的分享。如果我们定下的目标,远远超出当时的能力范围,则属于对自己过于苛求,无论如何如何努力都无法完成,往往就很容易导致最终放弃。所有我们要进行自我觉察、自我激励,通过“自我调节”,帮助自己从失败中走出了,重拾信心。
【A2催化应用】(1分钟)
【拆书家布置任务】通过刚刚进行的现场讨论解决方案,相信大家对“自我调节三步法”的使用有了更深的理解。但是要想熟练的运用,还是需要不断实践运用。请大家回去后找一件自己曾经执行失败的目标案例进行复盘。两天后将你们复盘的情况发我哈,我帮大家把把关,看看大家运用得如何。
为了让这个任务更好的完成,我们一会邀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一下如何进行复盘,确保这个任务更好的完成。(温馨提示:回顾一下这个失败的目标是什么?是在何时发生的?当时的制定目标的背景是什么?经过是什么?你打算怎么运用“自我调节”三步法来帮自己重新制定行动目标,然后让自己重启目标)。
邀请学习者:娜娜分享。
失败的目标:2023年5月,制定了学习游泳的目标,钱交了,到现在一直没学。
1、制定目标的背景:想加强锻炼身体,提升一项生存技能,想与身边的小伙伴一同结伴学习。
2、执行失败的经过:直到现在都没找到小伙伴,目标就失败,自己也放弃。
4、打算怎么运用“自我调节”三步法来帮助自己重新制定目标。
一是觉察反思:目标性不够坚定,仅仅因为外在原因没找到小伙伴一同学习,就放弃了学习,这种目标性不强,外界因素导致放弃的原因确实不应该。我首先要扭转自的思想意识,确定必须要求近期学会游泳。
二是激励自我:要是一个月的时间之内,我学会了,我就利用一个周末的时间,开启一个短途的旅游来奖励自己。
三是调整行动:首先从自我意识改变进行调整,确定自己一个人去学习也没问题,不再需要等到有小伙伴才开启学游泳;其次,把游泳这个事情列为我的一个行动计划来去执行,定下来每周去学。
【拆书家回应】好的,非常感谢娜娜的分享。大家回去后,大家记得参照娜娜的分享,完成作业哈。
【总结】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难免遭遇挫折与失败,挫折或失败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在面对失败时,能够及时觉察自己、激励自己、调整行动,就可以快速地回到正确的轨道上,实现目标,实现梦想。
今天的拆书学习就到这里了,谢谢各位小伙伴的陪伴。
课后作业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