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福格行为模型》 所属活动: 拆书帮广州小蛮腰分舵 第307次 练武场【天河龙庭阁】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微习惯建立三步骤

开场:

【开场】

大家好,我是今年要成为三级拆书家的小媚,今天我将给大家带来3-1拆书。为了方便后续讨论,我们两两一组,左边伙伴两位伙伴一组,右边两位伙伴一组。

图书介绍

【事件】我的体质打小就不是很好,又不爱运动,还经常熬夜,去年上半年,我突然间各种过敏,嘴巴、眼睛、手臂过敏,接着就一直跑医院,做过敏源测试,但找不到过敏源,医生的判断是抵抗力低。所以我就计划培养运动的习惯,坚持每天去运动,提高自己的免疫力。

【提问】你们是否有想培养运动,早起,阅读,冥想各类好习惯呢?成功的伙伴举手示意一下。看来大家曾经跟我一样,有过习惯培养的失败经历。

【影响】曾经经历失败的我们,会自责自己,说自己不行,说自己不好。同时我们容易陷入一种否定自己,不认可自己的情绪中。这种情绪还容易蔓延影响到我们的生活或者工作,认为离自己想成为的样子越来越远,甚至定义自己是个失败的人。

【解决】那怎么办,我们真的是“无药可救”了吗?今天我给大家推荐《福格行为模型》,作者福格博士20年精心研究成功破解习惯形成的密码,迄今已经超6万人,包括我,通过简单、轻松、有趣的方式改变自身行为,养成不需要靠意志力,可持续的习惯。

【学习目标】今天我们将花15-20分钟现场学习并练习微习惯建立三步骤,帮助我们未来更轻松培养不容易失败的习惯。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现在我们花1分钟时间先阅读原文片段,阅读完的小伙伴可以举手示意一下。

琳达就是在身处我称之为飓风级人生风暴中时,种下了第一颗微习惯的种子。大约10年前,琳达在成为微习惯教练之前,遭遇了一系列沉痛的打击。就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她的儿子死于药物过量,女儿被诊断出患有躁郁症,家族生意也陷入困境。就在承受巨大痛苦的那段时期里,琳达发现她的丈夫出现了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症状。于是,她不得不接管家族生意。接着她又发现由于丈夫患病,他的判断力下降,做出了几次错误决策,再加上行业不景气,公司最终不得不申请破产。就这样,他们失去了所有的积蓄,失去了房子,失去了琳达最喜欢的马场。这样的灾难令人难以承受,但琳达却无暇感到绝望,她还要养孩子,还要拯救生意。她悲痛欲绝,却无暇感伤,因此很快就陷入了抑郁。

要怎样才能走出眼前的困境?刚开始使用微习惯策略时,琳达告诉我,她每天早上醒来都会躺在床上祈祷获得力量。她想振作起来,想起身下床,想陪在孩子身旁,但她连下床站起来都很困难。在开始执行微习惯策略后,她只想专心做好一件事:每天早晨的挑战。她想在希望而不是绝望中,开始新的一天。在尝试过好几个习惯之后,她终于找到了正确的答案,那就是她声称“拯救了我的人生”的毛伊习惯。这微小的调整、这关键的行为成为琳达做出人生改变的转折点。琳达每天早晨醒来,双脚落地,就会大声地说出那句话:“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一切很快开始变得和以往不同,非常不同。对琳达来说,微习惯是唯一的选择。她需要从小事开始做出改变,需要获得一些良好的感受。新习惯让她有了成功的感觉,让她变得做事更高效、能够保持健康,也让她为了孩子变得更坚强。更重要的是,这些新习惯成为她播撒在生活裂缝中的微小种子。它们不断地茁壮成长。即便新的裂缝出现,琳达也能意识到,自己完全有能力去感受成功。她成功了。成功的证据之花在她身边肆意绽放,她只需持续灌溉就好了。

对琳达来说,微习惯是唯一的选择。她需要从小事开始做出改变,需要获得一些良好的感受。新习惯让她有了成功的感觉,让她变得做事更高效、能够保持健康,也让她为了孩子变得更坚强。更重要的是,这些新习惯成为她播撒在生活裂缝中的微小种子。它们不断地茁壮成长。即便新的裂缝出现,琳达也能意识到,自己完全有能力去感受成功。她成功了。成功的证据之花在她身边肆意绽放,她只需持续灌溉就好了。6年过去,琳达已经辅导成千上万人使用微习惯策略。她喜欢自己的工作。她的生活仍然很艰难,但每天早上醒来,她已经不再有任何彷徨。她知道微习惯能改变一切,所以每天早上醒来,双脚踩在地板上后,她会立刻说出这句话:“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阅读原文片段,大家有没有发现每一段都出现“微习惯”这个词语。琳达正是运用了微习惯改变了自己一地鸡毛的现状,让自己的境遇逐渐变好。

【what】

什么叫“微习惯”?微习惯是从最容易、最微小的事开始做出改变。因为微习惯太小,小到不容易失败,不需要消耗意志力,轻轻松松完成。我们以此获得良好的成功感受,又会促进行为的持续发生,最终行为培养成习惯。

【概念辨析】

刚才提到去年我的健康亮起红灯,医生建议我要早睡早起,保持一定的运动。我觉得医生的话很重要,要好好遵照医嘱。

【例子1】

从早睡早起入手:我以前是12点半睡觉,7点半起床。按照医生说的早睡早起,我决定10点睡觉,6点起床。

这符合微习惯吗?

不符合。因为经常加班,偶然甚至加班到10点,如果要实现10点睡,这个太难了,外在条件做不到。

【例子2】

那早睡早起失败,培养运动也不错呀。我不如索性就每天在家深蹲50个。

这符合微习惯吗?

不符合。因为平时不运动,深蹲5个已经很累了,还要深蹲50个,这不太可能。这个臣妾自身做不到哇。

【例子3】

那就把内在条件降低一些,我打算每天跑步1km,计划着回到家换个运动套装,穿上运动鞋,做10分钟运动前拉伸,下楼,然后开始跑步。

这符合微习惯吗?

不符合。跑步有太多前置的动作,每个前置动作虽然简单能做到,但是链路太长反而增加阻碍,消耗了过多想运动的意志力。

【例子4】

那既然这不行那不行,我索性改成每周二下班一回到家,就换上我的粉色运动鞋,不做其他过多要求了。

这符合微习惯吗?

符合,能实现,动作足够微小,不消耗过多意志力。

但是我明明是要运动,只是换上运动鞋,我就能做到运动吗?就能做到提高我的体质吗?

我用我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可以!

当我穿上粉色运动鞋,我就想一周一次,那就下楼吧。下楼之后我就会想,既然下来了,那就跑一圈吧,跑了一圈我就想给自己加个任务,多跑两圈吧。当然有时候比较累,我就只是下楼了在小区走了一分钟,但即使我穿上运动鞋走了一分钟也是一个成功呀。就是如此简单的最小行动单元,让我在过程中觉得容易、轻松,觉得我有能力改变自己,我就会不自觉做好第一步,甚至第二步。就是这样每天进步一点点,我就更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做好,运动小习惯慢慢会养大。当这个习惯逐渐稳定,我就增加了我的每周频次,再后来我体能好一些,我就增加了我的运动难度。

【how】

具体方法是什么呢?这个成功运动的微习惯建立非常简单,一共三步“触发按钮-最小行动-及时庆祝”

1、触发按钮

当这个按钮被触发,就会提示接下来要做什么了。手机闹钟是我们常用的触发器,当起床闹铃响了就会提醒我们要起床,对吧。基于过往,我们每天那么多事情,光靠记忆,光靠意志力来提醒我们要做什么事不太靠谱的。

这个触发来自某个动作,而这些动作是已经融入你的生活中,想不都不用想,这些动作都会自然发生,比如睡醒睁开眼,比如刷牙,比如开门,我们会把下一步行动跟这些日常“触发器”关联在一起,让我们大脑感觉虽有变化,但舒适和稳定。为什么?我们大脑还是比较喜欢稳定和安全,它不喜欢太大的改变。

触发器的作用在我家狗子身上也很有效,当我穿粉色运动鞋下楼,我就会带上我家狗子,久而久之这个粉色运动鞋就变成了它的触发器,当我拎出粉色运动鞋 ,它就会很兴奋,跳来跳去,知道自己也要出门了。这也再次验证了触发器的重要。

2、最小行动

行动是指你要培养习惯的最小行动单元,它可以是最开始的一个动作,也可以是最容易的一个行为。因为行为变得容易、简单才能够持续。

1)最开始的一个动作:比如你想跑步,最开始动作是穿上运动鞋;比如你想练钢琴,最开始动作是坐在钢琴前面;比如你想画画,最开始的动作是拿起画笔;

2)最容易的一个行为:比如你想运动,最容易的行为是做一个深蹲;比如你想阅读,最容易的行为是打开书看第一行字;比如你想冥想,最容易的行为是冥想30秒;

【预防异议】

大多数人,包括我一开始,就会想,就这样?未免太容易了把,而且就这样,我就能把习惯培养成功了?

1、回到我刚才的成功案例,只要穿粉色运动鞋,我就能够下楼运动。别看它简单,它有一种魔力,让我能够保持运动的魔力。

2、最小行动单元,如何判断最小,这个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我们可以先尝试制定,如果觉得难,有阻碍,我们就再拆解到更细微的行动单元,这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

3、及时庆祝

庆祝是个完成行动后的及时、正向反馈,可以让大脑感觉,我做的很好,自己感觉很好,让这个习惯更稳定、更持续。

1)及时:

A、正在做的时候;B、刚完成的时候;C、才想起的时候(主要刚开始忘记庆祝D 阶段);

2)形式:

A、可以是语言:太棒了,我太优秀了;B、可以是动作:握拳、比耶;C、可以是想象:想象父亲表扬我。可以单个形式,或多个混合使用。

我个人觉得在刚完成时,用语言+动作来庆祝的那种成功感,愉悦感是最强的。比如我换好粉色运动鞋,无论我后面做的如何,我都会在回来上楼的路上,立马给自己比一个超人姿势,并告诉自己“我又做到了,真棒!”。我也给大家准备了一个100种庆祝的方式,大家可以参考,找到适合自己的庆祝方式。

最后总结一下三步骤:当我···时候,我会····,并···庆祝。

【适用边界】

1、当你觉得你的某个习惯一直无法建立,那建议你用微习惯建立三步法,从最小行动单元开始建立新习惯。

2、建议我们刚开始的时候只做第一个微习惯练习,当我们熟悉这个三步法,同时第一个习惯做的稳定一些的时候,可以同时建立3个微习惯,但最好不要超过5个,我们需要聚焦自己核心习惯,不要捡了西瓜丢了芝麻。

3、必须要做足微习惯三步吗?如果这个习惯还没稳定,建议我们按照三步法来做。1)作者已经研究了20年,有6万人的成功,说明这些步骤是科学、有效的。2)当我们的习惯已经足够稳定、日常,比如像刷牙一样习以为常,可以省略第三步“庆祝”。

【预防异议】

大多数人想,既然那么多人成功了,是不是只要我用微习惯培养三步骤就会很顺利。不一定,可能是触发器不对,可能是行动不合适,可能是庆祝方式不够有效。如果习惯建立过程一次两次没做到,我们调整后,重新开始就好了,不需要像以前一样评判自己。之前的失败,只是一次经历,并不能说明你是一个失败的人。

这里需要说明这个习惯的培养一定是对你很重要,或者对你很有价值,影响很大,那这个习惯才会更容易持续并成功。如果这个习惯不痛不痒,比如别人用左手吃饭,我觉得很有趣,我也想培养这个左手吃饭的习惯,对我来说有什么长远价值嘛?没有,就是当下有挑战。那什么叫长远价值,是帮助自己实现早就想做的事,帮助自己变得更成功。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自编故事】

刚刚学习的微习惯三步法,“触发按钮-最小行动-及时庆祝”可以帮助我们更轻松,容易地培养习惯。为了让大家学以致用,让这个方法在我们脑海中走一边流程。

现在请大家设想一下,未来的一个礼拜,你的家人、或者朋友、同事,因为习惯培养失败,他们中一位来找你倾诉或寻求帮助,你们将进行一次微习惯建立的沟通,你用微习惯建立三步法来解决他的问题。

最好是一个很可能会真实发生的场景,可以是过往发生,想象他下礼拜又来找你倾诉了,请大家用这个场景来编写一个故事。这个故事需要包括故事背景(时间、地点、人物),情节变化(起因、经过、结果),人物的动作和对话等。在故事中,我们要成功使用微习惯三步法“触发按钮-最小行动-及时庆祝”帮助对方制定自己的专属微习惯培养计划。

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思考一下,稍后请小伙伴来分享。

【学习者分享案例】

时间:下个周日

地点:家里

人物:我和女儿

起因:每个暑假学习规划都没完成

【女儿】爸爸,我的暑假学习计划都没完成。

【爸爸】你想完成你的学习计划对吗?

【女儿】是啊

【爸爸】每天吃完早饭(触发按钮),拿书学习,只要你拿起书开始学习就可以(最小行动),只要你完成这个动作就可以看15分钟电视庆祝一下(及时庆祝)

【总结】

感谢伙伴的分享案例,我们再次来回顾一下微习惯建立三步骤是什么?“触发按钮-最小行动-及时庆祝”,用以一句总结就是当我···时候,我会···,并···庆祝。希望这个方法能帮助大家更轻松,更容易培养自己的习惯,希望听到大家习惯培养成功的好消息。时间有限,今天我的3-1分享就到此结束,希望后续交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