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列举并在练习中使用迎合的三种方式。 【 图书介绍】:今天我所带拆的片段来自于《说话的力量》这本书,作者是国内营销及销售行为专家孙路弘。大家在平时与人沟通中是不是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就是明明我想说这个意思,但别人听到却是另外一个意思,或者,明明我有很多话要说,但话到嘴边却不知道该如何出口,比如你在公司开会突然领导让你起来说说自己的项目进展,你说了很多却没什么逻辑性让人听得云里雾里,又比如你跟自己的孩子或者伴侣闹矛盾,你解释了半天,但越解释搞得越僵(事件)。当你碰到这些情况,你自己心里会有什么感受?(提问)
对,刚才大家都提到了很多负面的感受,其实不会说话,或者说不知道如何更好的说话确实会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一些困扰,轻则影响自己心情,重则影响自己职场晋升或者降低生活质量。(影响)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同样的我们想要提高自己的说话能力,也要先找到问题所在,接着去对症下药。本书就提出了八个常见的说话应用场景,四种说话技巧,以及两种实战工具。通过本书的学习,你会发现高质量的沟通,让你的工作变得更顺利了。(解决)
迎合不是吹牛、拍马屁,也不是奉承,而是表达共情,获得对方认同。共情,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又叫做换位思考、移情、共情。迎合是快速将共情用说话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对方直接、快速、明了地感受到这个人跟他自己一样,跟他有一样的逻辑,有一样的经验和体会,什么都跟他一样,双方就容易相互接近了。
这个片段讲述的是,我们通过迎合这个技巧快速地将共情用说话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这里有两个术语,迎合与共情。我们先把这两个词解释清楚。在沟通中,我们常常会出现的问题是跟别人说了好半天,但总不在一个频道上。原因一般有两个,一是我不能明白对方的想法,体会对方的感受,也就是我们换位思考的能力不够,这种能力,就是共情。第二个原因就是,我大概知道他的想法和情绪,但是我不知道怎么去表达,导致对方会错意。 其实共情能力的不足,迎合技巧的不熟,都会使得我们沟通时牛头不对马嘴。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迎合不是奉承逢迎,二者最大的不同就是前提条件,后者往往表现是毫无原则的拍马屁说好话,而迎合是在理解对方的感受和想法的基础上说话。比如你的上级说最近学打高尔夫球有点头大,逢迎的人会马上说:领导英明神武无所不能,区区高尔夫球肯定不在话下。那如果是使用迎合的人,会先想上级对此肯定是受挫的,他可能会选择说:自己在以前学打网球时也是一头雾水,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学习,才算摸到门道。
由此可以发现,逢迎完全是溜须拍马,但是迎合这种技巧则需要我们去学习锻炼才能用的好。
具体在我们的应用当中,迎合又有三种方式:(区分事实和观点)
1. 给观点找事实。比如有一个人对你说,今年夏天长沙可真够热的(问听众),那你可以这么去迎合:“是啊,43度呢,是45年来最高记录了”,你等于为他的结论提供了一个事实,他就会觉得和你投缘。
2. 给事实找观点。比如对方说“今天刚到这里的长途汽车站,就把手机丢了”,你可千万别说“什么手机呀,多少钱买的啊,最后在附上一句,好惨”,哪怕你心里这么想,你也不能这么说,而是要补一句:长途汽车站那里人流量特别大,确实挺乱的。当然,如果是你好基友,你可以尽情地损他。
3. 如果对方事实观点都有,你就补充自己的细节。如果对方说:“我上周去银行办事,人太多了,排队排了一个多小时,太耽误事情了”,事实是,结论是。你就可以回答:太有同感了!上次我银行卡丢了,让我去支行补办,就这样的业务还要取号排队,结果我等了一个半小时,太耽误时间了。 因为你给了一个类似的体验,让他觉得你们有共同的体会和经历,就会跟你很合得来。
【边界】当然,如果我们要使用迎合,首先我们要先理解对方的感受和想法,如果事先没能很好地理解,一味使用技巧话术反而会适得其反。
【提问设计】:
我们刚才介绍了迎合的三种方式,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编一编剧本了。
第一步,每个组先讨论出一个未来你们可能会遇到的说话场景,或者是以前遇到的对话场景,你觉得用上今天学的技巧能说的更好的都可以。
第二步,设想出人物的对话,其中要用上刚才我们介绍的迎合的三种方式,至少用一种。
第三步,现场演示。
【案例记录】:
李杏梅(饰演“迎合“技巧使用者),林悦慈(饰演参加几次拆书帮但收获不大的学生)
杏梅:诶悦慈,你这几次来拆书帮活动感觉怎么样啊?
悦慈:我感觉对我的帮助不是很大,没有收获。
杏梅:那你一开始来是想要有哪些方面的提升呢?
悦慈:应该是逻辑思维和表达上的提升吧。
杏梅:其实我刚开始来这边的时候,也会有这种感觉,我一直听别人带拆,听别人讲,就会抓不到思路抓不到头绪。不过后来我开始带拆之后我就能满满理解别人,就像刚才宪哥介绍那本书的时候,我就会去思考他是用什么方法什么顺序来介绍这本书,我自己以后是不是可以去提升。所以我想你可以换一种思路去做更深一步的思考,这样对你的帮助可能会大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