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万俊,今天挑战的是TF2-4级别, 我的三个标签:阅读、户外、心理学爱好者。
【分组】
由于人数比较少,沿用上一组的分组,我们分为一个大组,线下的伙伴和线上的伙伴分为一个组。
【两个拆页间的关系】今天介绍的两个拆页你可以看到它的先后的递进的逻辑关系。
【学习目标】
当你想要改变迟迟没有效果时,能够使用心理免疫X光,把目标行为,与日常想要改变的行为之间的内心的冲突写出来,然后通过一些列的行为测验设计,获得新经验,以此促进行为的改变。
【图书介绍】
F:(特征) 核心是“书”,用于满足好奇心
这两个拆页是来自于这本《了不起的我》,作者陈海贤,应用心理学博士,它主要从行为的改变,思维的发展,关系的发展,如何走出人生的瓶颈,以及人生各个阶段的主要任务这五个方面,讲述了人终其一生会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给到一些系统的解决方法。
A:(优势)重点是“比较”,用于建立安全感
比较其他心理学书籍,这本书揉和了诸多心理学派的理论比如:行为科学,认知疗法,家庭治疗,精神分析,成人发展,积极心理学等,以及陈博士13年的心理咨询经验形成的自我发展心理学。
B: (利益) 强调的是“你(学习者)”,用于引发兴趣。可能是学习者能够解决哪些痛苦,突破哪些障碍、实现什么梦想、获得什么价值...
如果你被焦虑淹没,不知道该从什么事情做起时;如果你总是担心失败,不敢行动时,如果你在会议上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想要改变时;这本书中你都能找到合适的方法进行自我发展。
B1: 拆页1对于当你想要改变却迟迟未有效果的人,将帮助你看到内心的冲突。
B2: 拆页2将帮助我们从新行为中获得新经验,驱动行为的改变。
这是两个大家可以从本次拆书的两个拆页中得到的好处。
心理免疫的X光片:看清心中的恐惧 《了不起的我》P28-P29
案例:艾米在会议上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她想改变。
步骤:
①希望达成的行为目标:艾米:更自信地表达自己
②与目标相反的行为:艾米:经常附和别人;说话很小声…
③潜在的好处: 艾米:避免和别人发生冲突
④内心重大假设:艾米:如果我发表不同意见,就会引发冲突
就像自我催眠一样,这个默念连带着默念时的焦虑情绪,刻到了艾米的脑子里,变成了心理免疫系统的一部分,让大象一遍遍不停地重复它的老路。
接下我们将要学习拆页1:
拆页1的目标:当学习者想要改变却迟迟没有效果时,能够使用心理免疫的X光,把目标行为,与日常想要改变的行为之间的内心的冲突写出来。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阅读拆页。看完的伙伴可以在聊天框中敲1,或者示意我一下。
【What】
首先为大家解释下“心理免疫”,通常我们知道每个人有自己的生理免疫系统,避免身体遭受细菌病毒的侵害。同样心理也有自己的免疫系统,它会排斥我们采取新的行为方式,用来维持心理的平衡与稳定。“心理免疫的X光片”就是将心理免疫系统中心理活动展现出来。
【Why not】
每当我们采用新的行为方式行事时,心理免疫系统会让我们感到焦虑,这也是为什么想要改变,但是难以改变的原因。这会导致我们陷入在想要改变,却无法改变的无奈中,长此以往自我认同感,自信心等都会受到打击。
【反例】
比如前几天小梅和在电话跟客户沟通一个项目时,被好伙伴提醒了,不要着急打断别人说话, 等别人说完,再说。小梅感觉这样的行为很不好,会给客户留下不够礼貌,不善于倾听的印象;而且由于自己的打断,也没听到客户的内在需求是什么,也因此丧失很多机会 。其实小梅很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是每当和对方沟通时,还是忍不住打断对方, 或者过渡的表达,对此非常的苦恼 。
如果应用心理免疫X光片的五个步骤会怎么样呢?首先为大家介绍心理免疫的五个步骤。
【How:(细化步骤)】
5个步骤帮助你看清楚内心的恐惧。
Step1: 写下目标行为。
Step2: 回顾日常行为。
Step3:询问自己日常行为的潜在好处。
Step4: 思考为什么这些好处是必须的?这或许会和你童年的经历相关,或者和你之前的经验相关,诚实的面对它。
Step5:写下句型如果(不做日常行为)/(做目标行为)就会(没有潜在好处)。
【小梅的例子,反例变正例】
Step1: 写下目标行为。 她的目标行为:倾听对方,有节制的自我表达。
Step2: 回顾日常行为。她的日常行为: 经常打断对方的表达,过渡的自我表达,事后又有些懊恼自己
Step3:询问自己日常行为的潜在好处。别人能更理解我 ,别人会认为我很重要。小梅写下了对自己潜在的好处。
Step4: 思考为什么这些好处是必须的?其实小梅这样的行为和她的生活经历有关:
她告诉我:“小学时, 同学们经常喜欢一起玩一个游戏,一群人先进了教室 ,就把门关起来 ,然后门外的 一群人的拼命推。有一次小梅也和大家一样在外面推着门,突然间,一个力量松了 ,门被推开了,结果门内的一个男同学 ,头被门后的钉子砸了头 ,流血了 。”小梅很惶恐 ,怎么会这样, 同学们都说不是自己的错,只有她自己很愕然,但是她记得有一个大人指着她说都是她干的,她使出的力最大 。小梅告诉我: “后来,一旦感觉有人在针对她,或者冤枉她,说话时,她就忍不住去边界,不断地去表达,想要告诉别人真实情况是怎样。“这样别人就会更理解我,别人也会认为我更重要。
Step5:写下句型如果(不做日常行为)/(做目标行为)就会(没有潜在好处)
小梅写下了: 如果我不及时地表达我自己 ,就会让别人误解我 ,就会让别人看低我。
事实上是这样的吗?当小梅看到这个内心的假设的时候,若有所思的,每当她想要抢话,或者迫不及待的表达自己时,多了一层的觉察。
这是小梅的例子
【Where】
使用心理免疫X光法时,需要对自己是诚实的,因为这个假设是属于你自己的。
这个工具它所适用的对象是:想要改变一直无法改变的行为,希望达成的行为目标,比如:“停止抱怨”,“更自信的表达自己”。然而对于一些情绪性目标,和结果性目标,比如:想让自己更开心,挣更多的钱。却无能为力。
【A1】激活经验-显像提问
请你回顾最近的一个月 ,是否有过想要改变的行为,但是一直无法改变。
当你忙碌了一周正准备周末看个电影放松放松,同事说家里长辈来了,让顶个班;面对多次同事类似的要求,想要拒绝,却话到嘴边时,就变成了”好好好“。想要勇敢的说“不”。”
当你未按原来的进度完成时,喜欢在背后抱怨合作伙伴,你很不喜欢自己这样做,可就是没办法停止。
当你想要早睡,但是晚上总是忍不住刷手机到深夜时,你想要改变,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充沛。
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思考你最近一个想要改变的行为,并在组内分享。
【学习者Lydia的分享】
每周一我们开了全员政治学习会议,每次我会下意识地早些去,做到最后一排,我心理是希望能够根据会议主题选择最有利于我的位置。想要改变这个下意识地行为。
谢谢,这是一个行为目标。
【学习者万卓的分享】
想要减肥,管住嘴、迈开腿
【反馈 摘要点评】
你说的是想要减肥,但是管不住嘴,迈步开腿,想要减肥,管住嘴,迈开腿。这里申明一下,将要减肥,把体重减下去这是一个结果性目标,但是想要管住嘴和迈开腿是行为目标,谢谢你的分享。
【A1+】(反思加工)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让你再次面对那样的场景,你会怎样先使用心理免疫的X光片5步骤,让自己提前看到内心的冲突,多一份觉察?
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按照5个步骤写出你的内心的那个重大的假设。
【学习者Lydia 的分享】
Step1: 写下目标行为。 她的目标行为:希望根据会议主题内容能够自由的选择座位;
Step2: 回顾日常行为。她的日常行为: 习惯性坐后排;
Step3:询问自己日常行为的潜在好处。为了避免枪打出头鸟;
Step4: 思考为什么这些好处是必须的?避免要求当众发言
,或者需要承担责任,面临意想不到的变化。
Step5: 写下句型如果(不做日常行为)/(做目标行为)就会(没有潜在好处)。如果我根据会议主题选择坐在前排,就会可能会成为某一次的出头鸟,可能面临承担不了的责任。
【回应 追问确认】你的假设是如果我选择坐在前排,就可能会成为某一次的出头鸟。你内心有这个纠结吗?
【反馈 摘要点评】谢谢Lydia 的分享,她按照五步行为法,对想要改变的行为进行了分析。
通过本拆页学习 ,我们学会了使用心理免疫 x 光法 ,帮助我们照出内心影响改变的那个心理的重大假设 ,接下来 ,我们来学习第二个拆页“设计行为,验证内心假设,获得新经验”促进改变的发生。
选自《了不起的我》P33-34 设计行为测验,验证内心假设,获得新经验
我有一个来访者,刚到一家公司工作。她总会表现得非常积极阳光,甚至有些用力过猛。她会讲笑话逗大家开心,对每个人的情绪都很敏感。如果团队里有人不开心,她就会反省,是不是因为自己没做好。所以她生活得很累,想要有所改变。
通过画出心理免疫得X光片,她发现自己内心有一个重要假设:如果我不表现得积极乐观,我在团队中就没有价值,别人就不会喜欢我。
于是,我们一起设计了一个行为测验。我让她在周一、周三、周五的时候,努力表现得积极阳光,讲笑话,关心每个人的情绪,就像她平常做的一样。在周二、周四的时候,不去关注别人的情绪,只专注于自己的事情。我还让她每天记录自己心情的变化,以及团队心情的变化。这样的设计既保留了她的习惯,也为新行为提供空间。
一星期后,她回到咨询室,我问她结果怎么样。她说:“我自己的心情是有差异的,不关注别人的情绪,我会很忐忑,可是也有些解脱感。最让我意外的是,我觉得团队的心情根本没什么变化,他们压根就没注意到我在做这样的行为测验。我甚至去问了一个相熟的同事,她一点儿没看出我这几天有什么变化。”我说:“是啊,你这么努力地表现自己,把它当作一件重要地事情,可别人其实没那么在乎。如果别人不在乎这件事,他们又怎么会根据这件事来决定是否喜欢你呢?”她沉默了。
后来,她不再把表现得积极阳光当作必须要完成地任务,写下自己的负担。只是偶尔需要的时候,她才去关心别人的情绪。她内心的重大假设,就这样慢慢松动了。
【片段关系】刚才我们看到了假设是什么,接下来我们看看怎样让这个改变发生,发生松动。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拆页2的学习后,学习者能够针对内心的假设,设计出新的行为来获得新经验。
2分钟的时间阅读片段
【What】:
这个拆页主要讲的是在看见内心的重要假设后,设计一系列的行为测验来验证假设,由此获得新经验。当新的行为造就的新经验出现时,使得我们内心的那个假设松动了,产生了领悟,这个新经验被整合到我们的心理免疫系统中,来改变这个系统,这时改变就发生。
【Why】:
通常我们当自己看到这个假设时,也就是认知层面发生了改变,就以为改变已经发生,有时候的确会有改变,然而知到行还有很大的距离,就像这个经典问题:“读了那么多书,学了那么多东西,为什么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因为改变的本质就是创造新经验,用新经验来代替旧经验。创造新经验,需要新行为,获得新反馈,新的强化,也就是切身的体验到这样的好处,这样改变就会发生。如果只是想象中的期待,我觉得这样好,目标的行为,但是没有新行为带来的新经验,改变就很难发生。
【意译案例】:
就像Amy,刚刚大学毕业不久,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这家公司经常开会,讨论产品的设计和方向。Amy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可是她总是不好意思在会上说出自己的想法,就算好不容易说出来了,一旦别人表达了不同意见,她也很快沉默了。有时候,明明心里不同意,可是当别人问她想法时,她本能的说:”对,就是这样。“慢慢地,别人开始忽略她地想法。她很苦恼,希望有所改变。
通过画出心理免疫得X光片,她发现自己内心有一个重要假设:如果在会上提出不同意见,就会遭到别人排斥。
于是,我们一起设计了一个行为测验。根据这家公司的日常会议安排,例行的有每周有小组会议,每月一次的工作汇报大会,再加上项目推进行中的不定时的沟通会。先选择不那么重要的会议,影响程度较小的会议,每周一次的小组会议,尝试在小组会议上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在开会之前记录下自己心中的设想,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她会有什么样的感受。然后再将真实的情况记录下来,对比进行看看,是否有什么不同。
两周后,她回复说:“她会后的感受和会前的预想很不一样,想要表达前的预想让她非常紧张, 甚至又想要逃避,她害怕异样的眼光。可是当她表达完后,心理却觉得非常的痛快,有被认可,有价值的感受。而且第二周小组会议时,也会有组员主动的想要听听我的想法”。
我说:“是呀,你想要和大家站在同一战线,融入到一个团队中,大家需要你的智慧和见解,怎么会因为你的不同意见而排斥你呢?”
后来,她再月度会议上也开始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了,在职场上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我们看到通过一系列的行为测验设计,Amy 获得了新的经验,这些经验产生的领悟,整合到心理免疫系统中,促进改变的发生。
【How】
在这里给到大家如何设计行为测验验证假设获得新的经验的6步法。
Step1:如果......就......的句型写下来内心重大假设。使用拆页1中心理免疫系统进行了X光的扫描,照出的内心的那个重大假设。 比如Amy的假设:如果在会上提出不同意见,就会遭到别人排斥。
Step2: 写下期待的目标行为。可以立刻就做的。比如Amy的目标行为:能够在会议上提出自己的见解
Step3:未来一周/一月内计划使用时机或者场景。这里需要注意先从容易的开始进行选择。Amy选择不那么重要的小组会议开始表达自己的见解。
Step4: 行为测试设计。 Amy 采用的是实施前预想的结果与实施后行为测验后的结果对比维度。
Step5: 实施&记录。
实施前预想的结果想要表达前的预想让她非常紧张, 甚至又想要逃避,她害怕异样的眼光。
实施后心理却觉得非常的痛快,有被认可,有价值的感受。而且第二周小组会议时,也会有组员主动的想要听听我的想法”
Step6: 形成新经验, 对比后的领悟。对于Amy来说,在会上提出不同意见,并没有遭到别人排斥,反而提升了自我价值感,得到了团队成员的认可。
设计行为测验验证假设获得新的经验的6步法,让Amy通过新的行为,获得了新的经验,并由此促进了改变的发生。
【Where】
设计行为,验证假设,其实不仅仅与心理免疫系统X光搭配使用,也适用于任何自己在内心中,所认为的如果.....就....的内心假设行为。对于使用心理免疫系统X光的步骤来写下内心的重大假设时,再用设计行为,验证假设,更有助于你让那个真正的假设松动,为人生的破茧而出来带好处。只是凭借感觉来写的如果....就....的句型来写的假设,所设计的行为验证的结果未必是直击心灵,对于形成新的经验,促进行为的改变并非都能带来积极的好处。
设计行为适用的对象依然是针对想要改变的行为目标,对情绪目标,结果性目标依然无效。
【常见异议】:
很多人会觉得太麻烦了,一个想要改变的小行为,直接就去做好了,还需要6个步骤。
【预防性讲解】:
其实想要改变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想要改变的决心,还需要事半功倍的方法,设计行为,验证假设便是一种可以帮你实现快速转变的方法。仅仅需要按照步骤来,你的信念就会松动,你会得到新的经验,促动改变的发生。
过渡句:好了,以上就是我对今天拆页2的理解和分享。请小伙伴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这里。
大家还记得前面提到的晓刚吗?
场景设计:
晓刚忙碌了一周,准备周末好好休息一下时,结果同办公室的伙伴说,周末刚好我妈要来广州, 因为疫情我们好几年没有见面了,你帮我带一下班好吗?晓刚心理一万个不愿意,但是嘴上却说:“好好好,你去吧,妈妈比较重要”,然而心理却觉得很委屈 。觉得每次都是你们的事情重要,从来都不考虑我的感受。晓刚想要在面对别人的要求时勇敢的说“不”。他心中的假设是:如果自己拒绝了别人,别人就会不再理我了。
小组讨论:
如果你是晓刚,运用今天所学设计行动检验,针对他心中的假设:“如果自己拒绝了别人,别人就会不再理我了。”设计行为验证假设。现在开始组内讨论、运用验证假设的6步骤形成一个解决方案,帮助晓刚获得新经验,时间5分钟,稍后我们请小伙伴分享他的解决方案。
【学员Lydia分享 】
现在我变身晓刚
第一步:如果......就......的句型写下来内心重大假设。如果我拒绝了别人,别人以后就不会理我了。
第二步: 写下期待的目标行为。希望自己能够勇敢的拒绝别人。
第三步:未来一周/一月内计划使用时机或者场景。这里需要注意先从容易的开始进行选择。老板和领导不适合直接拒绝,但是同事之间,如果这位同事,我刚刚帮他加了班的,如果他很快又提出新的要求,我可以选择从拒绝他开始。
第四步: 行为测试设计。 我需要先想想拒绝该怎么进行拒绝,提前设计话术;比如:“我上周刚刚因为你妈妈来了,我加了班,你看老板现在交给我的任务有1,2,3,4,5,6这么多,我现在真的是比较忙,还希望你也能帮我分担一些了”
第五步: 实施&记录。等待再次提出时,记录下我的感受,如果我能迈出这一步,心里一定无比的骄傲的。
第六步: 形成新经验, 对比后的领悟。通过这种拒,可以让自己更好的找到自己的位置,可以更加的勇敢起来。
【反馈 摘要点评】 感谢Lydia 的分享,我们看到她在提出的第三步未来使用的时机或场景,她连实施的对象都找准。在第四部设计行为测试时,连话术都已经描述好了,非常的好,这在第五步时更有助于实施,形成新经验,产生对比后的领悟。
【A2分步催化1】:
接下来,请各位小伙伴想象一下,在未来的一周或这一个月内,你想要改变你内心那个假设的场景,包括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等,比如:
作为领导的晓雅,在和下属的沟通会议上,下属提出一个问题,晓雅又迫不及待气势强硬的给出了自己的方案,然而整个团队的气氛却很僵硬,大家面面相觑。晓雅意识到自己作为领导,要引导下属共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保持大家的积极性。可是每次问题提出来时,自己又迫不及待的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她想改变,自己不要立刻给出解决方案,用引导的方式,让下属参与进来,猴子依然在下属的身上。晓雅的假设是:如果我不立刻给出解决方案,彰显不了我的才干和能力,显示不了我的优秀。
晓雅和丈夫还有孩子们决定一起去桂林旅游,丈夫买了票,然后晓雅策划怎么去高铁站,当他们全家赶到高铁站时,发现来错了站,出发的站是在东站,不是南站。晓雅开始不停的抱怨起丈夫来,买票的时候不看清楚出发站,还让我策划去南站,都是你的错。不停的在孩子面前进行抱怨。她想改变每次事情没有按照预期发展时,自己忍不住抱怨的行为。晓雅的假设是:如果事情没按预期发展我不抱怨就是我的责任。
你心中有需要的改变的假设吗?将这样的场景在组内进行分享,同样如果拆页1中照见的那个假设依然在未来的场景中影响你,也可以提出来。
请你在组内分享下,你的内心的假设,你想要达成的目标行为,也可以是你前面通过心理免疫的X光法照到的那个假设。(给大家1~2分钟的时间小组内进行分享)
【学员Lydia的分享】:
对于刚才分享的开会坐前排,还是后排的问题,其实我内心的假设还是:如果我坐在了前排,就有可能成为枪打出头鸟。
【回应&反馈】
刚才Lydia的内心的假设是:如果我坐在了前排,就会成为出头鸟?
【A2+分步催化2】:
如果在未来的场景中,你再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将如何运用今天所学的六步法,来获得新的经验,以促进行为的改变呢?思考下写下来,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
【学员Lydia的分享】:
第一步:如果......就......的句型写下来内心重大假设。如果我坐在了前排,我就成了出头鸟。
第二步: 写下期待的目标行为。我能够根据会议的主题,选择坐前排,后排,或者中排。
第三步:未来一周/一月内计划使用时机或者场景。每周汇报上周工作例会时,模式和形式都有固定,我可以提前进行准备,我可以选择在例会时往前面坐坐。
第四步: 行为测试设计。会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即便我成了出头鸟,也可以比较从容的应对。
【回应&反馈】你的假设是:如果我坐在了前排,就会成了出头鸟;你可以设计行为验证这个假设吗?或者你可以问问你自己的真正害怕是什么?
Lydia: 有可能,也可能不会成为出头鸟。
【回应&反馈】那你真正害怕的是什么?
Lydia: 一旦成为出头鸟,就需要公开的发表自己的观点,观点中往往需要带着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解决问题的办法往往需要自己开展实施。
【回应&反馈】这里你可以再次思考自己的假设,然后进行行为设计。
第五步: 实施&记录。我会验证成为出头鸟是什么样的情况,没有成为出头鸟又是怎样的情况。
第六步: 形成新经验, 对比后的领悟。即有可能成为出头鸟,也有可能不成为出头鸟,如果成为出头鸟时,可以怎么去做。如果不成为出头鸟又会是怎样,会有一些感受来进行对比。
【回应&反馈】 Lydia 分享的很好,她其实提到了我们的适用边界,当使用心理免疫的X光片时,你需要真实的面对自己,找到自己内心的如果....就...。当然你也可以运用刚才你的如果做到前排,就会成为枪打出头鸟,进行六步法一步一步向下探索时,其实你也会发现在你验证行为假设设计时,你也可以感受到你有一些新得想法出现,能够看到它得本质是什么。
【强有力得结语】今天分享了两个片段,一个是“心理免疫的X光,照出内心的恐惧”,解决对目前的行为不满意想要改变到目标行为时,找到内心的那个重大的假设的五步骤。另一个是“设计行为测验,验证假设”,解决让新的认知融入到心理免疫系统中,促进行为改变真正落地的六步法。
各位伙伴,让我们一起来自我改变做更好的自己。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