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拆解图书】《这样读书就够了》
【拆解主题】拆书帮慢成长理念:反求诸己
【拆解级别】TF1-1
【自我介绍】
默契老师好!各位老师好!我是Lydia,与《傲慢与偏见》里面的莉迪亚同名。虽然与很多小伙伴初次见面,但在这里我们因学习结缘,见到各位,我有一种老友重逢的喜悦。关于自己,我有三个标签。标签一是职场搬砖人,我从事过教师、数据分析师等职业,目前在一家国企从事行政工作,我擅长从工作中寻找心流时刻;标签二是孩儿妈,我和一个小姑娘斗智斗勇超过13年,饱尝个中滋味,至今斗志昂扬;三是向内探索者,我渴望更加深刻地直面自己,来拆书帮打怪升级就是我向内探索的重要方式之一。
【拆书帮介绍】
刚才在最后一个标签里我提到了拆书帮。那么,到底什么是“拆书”呢?拆书帮和拆书家又是做什么的呢?其实,拆书是一种成人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致力于将知识进行转化和内化,从而达到提升学习者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它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知识应关联学习者自己的经验,强调学习者应根据学到的内容反思自己过去的行为、规划自己未来的行动,将知识应用于自己的实际生活和工作。拆书分为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个人学习就是学习者自己使用便签法学习,组织学习是由拆书家通过便签方式现场引导学习。无论是个人学习还是组织学习,拆书学习法都提供了很好的知行合一的具体实现路径。
拆书帮就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到现在拆书帮已经在超过60个城市建立了80个分舵。我们今天的活动就是由拆书帮广州小蛮腰分舵组织的。拆书帮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是为了释放学习促进者能量,帮助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也就是陪伴赋能、持续精进、共同成长。
下面我们正式进入本次拆书的环节。今天我带来的原书拆页就是拆书帮帮主赵周老师的《这样读书就够了》里关于拆书帮慢成长理念里的部分内容。不知道现场的老师有没有读过这本书?我简单介绍一下,赵周老师就是拆书帮的大boss,也就是拆书帮的创始人。在拆书帮升级打怪的第一关我选择拆解帮主的著作,一方面是希望自己对拆书帮核心理念有一个更清晰的梳理和理解,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好的理念能够得到更多传播和推广。内容比较短,只有两句话。请大家读完后抬头或举手示意。
【原页内容】拆书帮慢成长理念
成人学习的第一公理是“自我导向”,这意味着在学习相关的一切事情上都应“反求诸己”。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从自己身上找方法,在自己身上加要求。
【What】
很明显,我们今天拆解的关键内容其实就是四个字——反求诸己。什么是反求诸己呢?这里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在读到赵老师的这个“反求诸己”的核心理念的之前的一个周末,我们一家人在越秀公园散步。在座的老师都去过那里吧。拆页背面就是其中的一段古城墙。大家能看出古城墙上的这些设计主要是干什么用的吗?我在图片里标注了四个地方。当时我女儿就问了这个问题,显然红色框这些是用来望哨、射箭、排水的。可是黄框这个是用来干什么的呢?为什么要有一个曲折的设计呢?当时我有点懵。我爸妈看着我发呆的样子忍不住笑道:“真是读书读傻了,很明显是为了绕过这棵树啊。说是古城墙,肯定是翻修过的,这树才多粗,肯定是翻修时为了保护这棵树才这样做的啊”。大家觉得在这个故事里我的思考方式和我父母的思考方式的区别在哪里?孩子询问黄框设计的修建作用时我努力回顾自己脑海里关于古代城墙用途的知识储备,没有收获时就傻眼了。而我父母发现我无法回答孩子疑问时,通过自身的观察和判断给出了答案,解决了问题。这就是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找方法,这就是反求诸己。
【Where】
赵老师说跟学习相关的一切事情都应“反求诸己”。我觉得这个范围可以稍微拓展一下。除了学习领域,在期望施加影响的领域也可用到反求诸己,当然,这有个前提,那就是你的精力和热情允许。在学习领域,这一原则适用于有一定知识储备和独立的思维能力的学习者,比如成人学习者。施加影响的领域,比如亲密关系、亲子教育、人际交往等。
【Why】
践行这个原则有多重要呢?这个原则改变了我们看待障碍和问题的角度,厘清了扫除障碍和解决问题的责任主体。
【How】
那么,到底怎样才能做到反求诸己呢?第一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首先确认自己是否在学习上遇到障碍或是想要施加影响时遇到阻碍,并找到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第二步,从自己身上找方法。可以问问自己如下问题:我的最终学习目标是什么?(我想施加的影响是什么?什么状态表明我的影响成功了?)我做些什么能改善现状?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有没有什么原则是我要更加注意的?第三步,在自己身上加要求。为自己找出来的方法和目标求拟定具体的行动步骤。以此循环,直至达成目标。
下面我想通过阅读这件事跟大家讲讲我过往的经历和现在的做法。
【A1】
想必大家都读过《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吧?这本书被称为讲述阅读方法的经典之作。这本书既谈到了如何抓关键字词、语句、段落,如何理解核心要义等非常细节的阅读方法,也整体介绍了阅读人文、历史、经哲等不同类型书目的阅读方法。我二十年前读这本书时核心观点有笔记、重要段落有笔记、章节有总结、读完全书通过目录做回顾、做复盘,后面还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安排过复习计划。读得很细。后面我又看到过很多人的读书观点,吴晓波的读书六法门,汪曾祺的老黄历也可以读,万维钢的全覆盖式阅读,美国式阅读技能训练等等,看到时如获至宝,可是该没记住还是没记住。家里的书读了很多,还有很多没拆封。以上过往的读书经历现在想想真的很痛。现在想来,我一直寻求从外部获取解决读书问题的办法,而从未反求诸己。
【A1】
在理解了反求诸己后,我现在的做法是: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我认真挖掘自己在读书上存在的问题发现,没时间、读不懂、记不住的真正原因是我没有明确的阅读目标,没有把读过的知识关联自身进行实践。其次从自己身上找方法。我追问自己的阅读目的,并思考自己通过阅读想要解决什么问题。通过不断追问和思考,我确定了现阶段阅读需求:怎样帮助自己和家人培养良好习惯?由此确定了近段时间的阅读主题——习惯养成。并进而明确了自己读书的基本原则:从心出发主题读、带着问题审视读、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形式多样化。并且列出了关于习惯的一系列问题。最后给自己身上加要求。通过我的师傅还有豆瓣、知乎的推荐,我选购了近十本关于习惯的相关书籍。以每天至少用白、浅、透的语言转述出一个关于习惯的观点为基本要求安排专注阅读时间。今天站在这里,我可以骄傲地说,通过这种阅读方式,我已经让自己有了3个的好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