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无行动,不幸福》 所属活动: 常州龙城练级2023第32场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自我调适”三步法

开场:

【自我介绍、分组】

大家好!我是凌荷仙,是今天TF2-1的拆书家。三张标签介绍我自己:第一,一名教育工作者;第二,一名心理咨询师;第三,喜欢拆书的积极的学习者。因为今天有讨论环节,所以麻烦主持人等会帮我们进行线上分组。

【学习目标】

今天学习的主题是“学习‘自我调适’三步法——积极应对不乐意做的事”。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线上学习后,希望大家在迫不得已去做不愿做的事情时,能够通过采用“三步法”来调整心态,获得正面情绪,能积极地去做事。

【图书介绍】

F 今天,我带来的《无行动,不幸福》这本书,作者是赵昱鲲。他是清华大学心理学博士、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他师从“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在全国推广幸福教育,用积极心理学的科学方法,开发出一套适合中国人的幸福方案。本书不仅提供了45个可以帮助你获得幸福、实现自我的有效行动方法,还有7份权威的心理学测试,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

A 传统的幸福书,有的偏重讲理论,有的偏重谈感受。而这本书,有了突破和超越。它既是一本积极心理学的专业书籍;也是一部积极心理学的科普读物,通俗易懂;同时,它还是一本以积极心理学为背景,倡导“行动出幸福”的行动指导手册,就是说,除了讲理论外,它更侧重于实践指导。

B1 或许当下的你“总是想着去做更有意义的事而迟迟没有行动”,你是否很讨厌这样的自己而又很无奈呢?这本书可以让你立即行动起来,做到“知行合一”,喜爱上那个“有行动力”的自己;你是否把很多时间花在网络、游戏、直播等易于获得简单满足的所谓的“苍白的幸福”?这本书,会把你拉回到的真实的幸福之路上来,过一种充满澎湃激情的人生。

B2 或许你常常会面对自己明明不想去做一件事而又不得不去做的情况,并为此而苦恼。来自这本书中的一个拆页就可以帮助大家,帮助大家调整心态,积极应对不乐意做的事。

下面请大家阅读我带给大家的拆页,给大家1分半钟,读完的伙伴在聊天区扣“1”。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当然,你也可能会说:“可是有些事情, 我实在找不到任何意义。我真的就是迫不得己去做的,- 点喜欢的成分也找不到。”这怎么办呢?根据自我决定理论,我总结出了一套方法,总共分为三步。
第一步,接纳情绪。在被迫的情况下,你肯定有很多负面情绪,没关系,接纳它,不要强迫自己还欢天喜地地去做这件事情。当你在不自主的情况下,就应该产生负面情绪。

第二步,理解原因。深入剖析一下,既然我不愿意,我为什么还要做这件事情呢?肯定还是有些深层的原因。归根到底,是不是它还是和我的价值观、意义、兴趣有关系呢?

第三步,提供选择。哪怕看上去是你迫不得已要去做的事情,你也还是有选择的空间的。在那些坏选择当中选择最不坏的一个,总比连这个选择都放弃了好。
这个三步法,怎么用呢?我来举个例子。
我自己经常因为工作需要到处出差,但其实我很讨厌在路上奔波,每次出差我都特别不情愿。这个时候呢,我第一步就会先共情自己:“唉,出差又花时间,又累,还要离开家人,是很讨厌。”第二步,我也试着理解为什么必须这么奔波,比如说:“这是我工作的一部分,我那么喜欢积极心理学,到外地去,不就可以把积极心理学带给更多人吗?这就是给这件本来我头疼的事情找到意义了。第三步,我会想想这里面有什么选择:“这次出差,我带什么书看呢?”因为我特别喜欢读书,做这样的选择总是能让我非常愉快。这样的正面情绪,会让我在做那些我不喜欢做的事情的时候就又多了一点自主感。

——(来源于赵昱鲲所作《无行动,不幸福》的P47-48)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这段拆页,赵昱鲲博士与我们分享他了总结出的一套方法——“自我调适”三步法,以应对不喜欢做却又不得不做的情况。

【Why】

1.如果这样做,通常会怎样呢?

人在江湖,常常身不由已。面对不乐意去做的事,我们常常会生气、抱怨,产生许多负面情绪。有时还不停地左想右想,就是不想去做,精神内耗特别大。如果,我们主动地采用赵博士分享的“三步法”来面对,不断地进行自我调适,那我们内心的不愉快就能很快得到排解,情绪会变得积极,做事效率也会提高。

2.如果不这样做,通常会怎样呢?

相反,如果本人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进行调适的话,往往会牢骚满腹:为什么非要让我去做我不想做的事呢?情绪会变得糟糕,做事效率也会降低。这件事还会影响自己做其它事情,变得消极怠工。违背本心、压抑着自己去做事,长期以往,严重的还会生病。

【案例】

我先来分享一个最近发生的事。

6月,是学校最忙的时候。大队部,突然要求我们补中队活动记录,要从去年9月补起,而且要求手写,每个块面都得写详细。我在一年级。一年级的中队是今年6月1日建立的,之前根本没有开展过中队活动,我们一年级的老师认为现在补没有任何意义。跟领导反映,领导说这是上级要求,迫于无奈,我们很不开心地瞎写一气。其间,大家不停地抱怨,说这是无用功。由这件事还扯出了其它许多事,后来还有人,把本子摔了,说:都忙死了,还要做这样的破事。班主任就是事多,我不干了。班主任,谁爱干谁去干。坏情绪是很有传染力,大家个个气乎乎的。这事虽然结束了,但是很明显感觉有些老师在做其它事上也是马虎应对。

【How】

说到这里,让我们一起回到这个拆页,看看赵博士的三步法是如何教我们应对这样的不得已的。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做了适当的改动。

一、接,接纳情绪,接纳负面情绪。回到那件“补材料”的事,产生“抱怨、生气”这样负面情绪是很正常,我们就坦然地接受它们,不必要求自己做圣人,装出很乐意完成的样子。

二、理,理解原因,寻找深层价值。试着问自己:做这件事究竟有什么深层的原因?能不能找到做这件事与自己价值观、意义、兴趣相关的链接点?现在,我可以找到:补活动记录,不仅可以协助学校完成上级任务,体现出我们的顾全大局;自己还可以借此机会学习中队活动设计的方法,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三、选,提供选择,进行自我选择。我们要赋予自己选择权,把“选择权”牢牢地握在自己手中。就“补材料”这件事,我可以罗列出自己在做这件事中还存在的其它选择,除了上面讲的可以学习中队活动设计的方法外,我还可借此机会练练字。因为,平时电脑用得多,写字机会很少,作为一年级老师就得指导学生写好字,所以刚好补材料时练练字。

虽然我很不乐意做“补材料”这件事,但是经过上面的三步,我不再反感这件事,还找到了做这件事的其它的意义价值。既如此,反正也不能不做,何不开心地去做呢?

【Where】

“自我调适”三步法是指向内心对话,需要进行自我分析,所以适合那些乐于思考的人和愿意帮助他人进行自我调适的人。不太适合那些思考能力还不强的孩子和固执已见、不乐于思考的成年人。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

下面,我想请大家也来回顾一下。最近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在单位,领导给你布置一个工作,你觉得这不是自己份内之事,不想去做,可以领导却坚持让你做。你很生气,心中充满抱怨,可又敢怒不敢言。

在家中,你爱人让你去做一件事,你当时手上也在忙着其它事。可是他(她)却非要让你去,你又气又急,可以迫于对方的要求,不得不去做。你很委屈,很气愤。

现在给大家1分钟时间,一起来回想一下。先在小组内分享,稍后我会邀请一位小伙伴在主会场分享。这里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只要讲清楚当时发生了什么就可以,不需要说应该怎样去做。

好,麻烦主持人给我们进行线上分组。

经过1分钟的小组讨论,现在我想邀请一位伙伴,用一分钟时间来简单分享一下你的故事。

何老师分享如下:

生活中,不想做的事真的是太多了。我是做会计的,一般月初和月末都特别得忙,报销、做帐、汇款……事特多。我喜欢沉浸式工作,工作时不喜欢被别人打扰。最近,我在工地上上班,时不时会被老板安排到工作上做其它事,比如收材料之类的琐事。上个月末的一天,老板让我到工地材料送矿泉水,我不想去,很无语。虽然口头上说,好的,但是,我心里真的很郁闷。

感谢何老师的分享。

【A1+】反思加工经验

何老师,不想去做,很郁闷,但还是不得不去做。生活中类似的事有很多。

假如我们再遇到刚才讲的同样的情况,运用今天所学的“自我调适”三步法,你又会怎么做呢?

这里我继续给大家4分钟时间,大家可以根据“自我调适”三步法来制定你们的计划。大家可以参考PPT上的要求和提示。大家先思考一下,然后在小组内分享。麻烦主持人进行线上分组。
4分钟后,我将请一个小伙伴来分享,大家开始吧。

好的,我们来回主会场。哪位小伙伴愿意与大家分享?好的,何老师想与大家分享,有请何老师。

何老师分享运用心得如下:

我来分享。按照凌老师分享的三步原则,我想这样做:

第一步,接纳情绪。在沉浸式做账的时候,我对老板临时安排事情有点抱怨是很正常的。

第二步,理解原因。我们在事情的时候,不可能一直只做自己的事。计划不如变化,老板临时安排事情也是情有可原的。我要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同时,也要提升自己的应变能力。

第三步,提供选择。我可以请不忙的人帮我去送一下水或者让班组长自己派人过来拿。我是可以自己做出选择的,并不是不可以。

我的分享到此结束。

谢谢何老师分享。

【总结】

各位小伙伴:人生难免迫不得已,何不学会自我调适,笑着面对,开心地去做?赵博士分享的“自我调适三步法”就是很好的方法。哪三步法呢?三个字“接——理——选”。对,一接,接纳情绪,接纳负面情绪;二理,理解原因,寻找深层价值;三选,提供选择,进行自我选择。让我们用上这三步法,去积极应对不喜欢而又不得不做的事吧。

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