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Rainbow,中文名鲜艳的彩虹,艳虹,在佛山顺德。 我身上的三个标签: 支持型二胎宝妈,追求身心灵合一的内向型营销人,知行合一探索者。
【分组】
为了方便大家学习与探讨,我把现场5个人分为左边一组,右边一组。
今天的主题是「如何提出好问题」。
【图书介绍】
拆页选自《U型思考:本质思考力决定科技与商业未来》:
F(feature):
作者沈拓,U型思考理论的创办人。书本运用黄金圈介绍了 U 型思考,并提供了丰富的案例、简单易上手的工具,来介绍这样一套思维方法。一经上市,广受好评。
A(advantage):
-相较同类思考力书籍 ,案例更为丰富:作者长期专注于企业咨询与培训,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案例。
-相较同类思考力书籍,更简单易上手:没有特别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都是非常容易上手的工具。
B(Benifit):
B1:当你学习了这本书,你会具备提出深刻问题、洞察事物本质的思考力,作出明智决策的行动力,激发团队思考的领导力。
B2:跟随我学习完本拆页后,你会掌握一个「提出好问题,洞察本质」的提问工具。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使用what或者why来提出一个好问题。
【衔接】
好,那接下来呢,请大家花2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今天的拆页,请大家看完后点头示意一下哦。
片段来源:《U型思考:本质思考力决定科技与商业未来》P
【R】如何提出好问题
在潜意识中,人们总是希望尽快解决问题。提出How类型的问题,找到“如何”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每个人的本能。与此同时,How类型的问题本身,似乎也包含了一种催促感,催促你开启直线式思考,见招拆招,尽快解决,如图3-3所示。
但是,U型思考不是向前思考,而是向下思考,先挖掘问题本质,再去解决问题。U型思考的特点,决定了它不接受How类型的问题,How类型的问题不允许进入U型思考,如图3-4所示。
但由此,会产生矛盾。一方面,在一个人日常经常提出的问题中,How类型的问题最多,比如怎么办?怎么处理?怎么解决?但另一方面,U型思考又不接受How类型的问题进入。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在于,对于初始的How类型问题进行转换,转换为Why或者What类型的问题,也就是把“怎么办”类型的问题,转变为“为什么”或“是什么”类型的问题,从而进入U型思考。举例来说,初始的How类型的问题是,如何爬山?转化为 What类型的问题是,爬山的主要障碍是什么?转化为Why类型的问题是,为什么很多人很不喜欢爬山?或为什么很多人爬山成了习惯?
要想用好U型思考,直达事物本质,就需要把初始的How类型问题,转换成Why或者What类型问题,也就是把初始问题转变为探寻本质的核心问题。这个转换,实现了问题的升维,进入了上位思考,这是开启U型思考的关键,如图3-7所示。
【衔接】
好,看到大家基本上都读完了(如果还没看完的话也没关系),下面我来带领大家拆解一下这个片段。
【what】那什么是U型思考呢?
U型思考是通过向下挖掘问题的根本原因,来寻求解决之道的思考方式。
【why】为什么要使用U型思考呢?
相较于直线式的思考方式,U型思考通过把初始的how问题,转换成为why或者what类型的问题,实现了初始问题转变成探寻本质的核心问题。
【how】具体步骤是什么?
(1)明确how问题,使用how来定义遇到的问题。
(2)使用what或者how进行问题的转换。
比如说,邻居问我,怎么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呢?那我们可以问,“什么阻碍你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这样就可以挖掘到更深层次的关键原因了。
【where】适用边界
U型思考适用于复杂问题,即那些具有多种要素相互作用,难以预测导致我们无法一眼看穿的场景。
比如,我的鞋子在哪里?这种问题,就不属于复杂问题。
【预防性讲解】
(1)有人会觉得很不习惯,太麻烦了。
日常生活,每天事情这么多,光执行的活儿都已经累得不行了。思维上,还需要作这么耗费脑力的事情。学习初期,去转换提问句式,确实需要一些刻意练习,但实际上耗费的脑力,相比于因为弄不清本质原因,而导致执行方向错误所耗费的时间精力,那可是很省时间。
(2)有人看完后觉得这也太学术化了,实际上生活中需要这么磕理论吗?
日常生活中可能不太会有人关注到这么细小的提问句式变化,当我们把这样的工具呈现到大家面前时,大家会觉得过于理论化。但当你认真去感受生活中,不同提问句式所导致的结果走向时,你就会感受到这微妙差异背后带来的本质区别。日常我们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真实经验,放到自己的案例中来学以致用,感受理论运用于实践的快乐。
(举个例子)我们公司新品A已经上市了三个月了,但是销量依然不达预期,老板很焦虑,“你们分析下竞品怎么卖的,作个对标。”负责推广的同学说,他们花了不少钱种草,负责渠道的员工说,他们的视觉作的不错,评价维护得很好。老板听了很生气,觉得这些只是每个岗位各说各话。这种情况,不知道大家是否也经常遇到。
首先,我们看看老板的问题是什么:分析竞品如何卖的,这是how。
其次,使用what或者why作转化:他们为什么可以卖起来,在整个营销价值链,他们作对了什么?
【衔接】
好,我们刚刚运用3W1H对「U型思考:如何提出一个好问题」进行了拆解。接下来我们看看大家在可以怎么运用。
【分步催化1】
工作中经常被老板问询关于某件事的具体看法,家庭里孩子遇到了挑食、磨蹭、睡觉晚,不爱看书……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我们都会遇到很多复杂问题。你最近有可能会发生哪些复杂问题?请大家将你选择的情景写在便签纸上,然后在小组里分享出来。只写情景,不用写解决方法。时间2分钟。
【记录学习者的便签】
娜娜:
场景:
工作是线下渠道管理。线下实体店,客流很少,销售非常不好。这是我遇到的场景。
学习者Uki:
场景:
宝宝生病刚好 ,肠胃还在修复当中,但是婆婆喂养过度(奶粉过量喂养),导致宝宝放屁频率增加。
【分步催化2】
好的,大家都已经将可能会发生的复杂问题记录下来了,现在大家针对刚刚记下来的场景,设想它即将会发生,请运用我们刚刚提到的问题转换方法,来帮助你提出好问题,找到本质原因。待会我会找一个伙伴来做分享,时间2分钟。
【记录学习者的便签】
Uki(针对娜娜的场景):
(1)定义how问题:如何提升客流量
(2)用what或者why转换问题:什么因素影响了客流量,导致客流量变少,销售额变差。
娜娜:
(1)定义how问题:如何让奶奶奶量不要冲过多(140ml即可)
(2)用what或者why转换问题:为什么140毫升的奶量对于刚生病好的宝宝更合适
刚刚大家学习了如何针对复杂场景,提出更为本质的问题,帮助我们找到事情的根因,也根据以上的学习,分享了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运用,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拆书片段,感谢大家的参与,也欢迎大家多多参与我们的拆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