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金娟,用三个标签介绍我自己,分别是:教师、宝妈、终身学习践行者。今天是我2-1的过级挑战。希望通过拆书练武提高助人达己的能力,在教书育人工作和亲子陪伴中实现更好的教育引领。
【分组】
为了让学习过程更有趣和高效,我们分成两组。
【FAB图书介绍】
今天拆解的内容来自书籍《非暴力沟通》。
这本书的作者是马歇尔·卢森堡,他是心理学博士,国际非暴力沟通中心创始人。《非暴力沟通》一书共有14章,提供了一种能帮助我们建立内心连接的沟通方式,主要内容例如如何不带评论的观察、体会与表达感受、洞察感受背后的需要、提出请求、同理心倾听等。(F特性)
这本书蝉联京东心理学经典著作图书榜第一名,当当人际交往畅销榜第1名,豆瓣评分8.4,相比其他同类书籍,有丰富的沟通实例、深刻的剖析、落地的方法、实用的练习指引,可以帮助读者实现从沟通思维到沟通行为的改变。(A优势)
你会不会因生活中的相互评判、指责而感到受伤或愤怒?会不会因不被理解而苦恼?会不会有过因与朋友或爱人沟通失败而关系破裂的经历?非暴力沟通又称爱的语言,可以帮我们警惕那些疏离生命的语言,重新构建表达自己和聆听他人的方式,做到诚实表达、同理心倾听,促进心与心之间的连接。(B利益)
【学习目标】
希望完成今天的RIA现场学习后,大家能够列出自己认为“不得不”做的事情并运用将“不得不”转变为“我选择”的方法去重新审视,变被动为主动,以更积极的姿态看待正在做的事情。
【衔接】请大家花1-2分钟时间读一下原文拆页,阅读完的小伙伴请举手示意一下。
【R:原文片段】
“不得不”转化为“我选择”
第一步:
在你的生活中,哪些事情让你觉得无趣,却又不得不去做?你不想做它们,但还是去做了,因为你认为自己没有选择。请将这些事情列在一张纸上。当我第一次审视我的清单时,发现上面的事情可真不少,我恍然大悟自己为何常常无法享受生活。有许多事情,我之所以日复一日地去做,是因为我糊弄自己去相信那是不得不做的。
清单上的第一项是:写临床报告。我痛恨撰写这些报告,但却每天至少要花一个小时在上面,这让我苦不堪言。清单的第二项是:开车送孩子们上学。
第二步:
写完清单后,清楚地告诉自己:你之所以做这些事情,是因为你选择了它们,而非你不得不做。在你所列出的每一件事情前加上“我选择做……”。
我记得当时我对这一步有些抗拒。我一直信誓旦旦地认为:“写临床报告不是我选择要做的事情,而是我不得不做的事。我是一名临床心理医生,当然必须要写这些报告。”
第三步:
一旦你认同了之所以做某件事是出于自己的选择,请试着体会选择背后的意图是什么,然后以“我选择做……因为我想要……”来表述。
起初,我怎么也想不清楚到底为什么要写临床报告。几个月前,我已经认定这些报告对我的咨询病人来说用处不大,不值得花那么多时间。既然如此,为什么我还投入那么多精力在这上面呢?最终我发现,我选择写这些报告,仅仅是因为想要获得这份工作带来的收入。意识到这点,我再也没有写过任何临床报告了。想到这35年来,自己少写了无数的报告,我就开心得不得了!当意识到金钱是我的首要驱动力时,我立刻就想到可以用别的方式来获得收入。事实上,我宁愿在垃圾桶里觅食,也不愿再多写一份临床报告!
我列出的第二项不情愿的事:开车送孩子们上学。当我仔细思索为什么要这么做时,我发现,对于孩子们从学校收获的好处,我心怀感恩,虽然他们可以步行到附近的学校上学,但现在的这所学校更符合我的教育理念。于是,我还在继续开车送孩子们上学,不过心态已经不太一样了。我不再对自己说:“讨厌,今天我又必须做车夫了。”因为我已经清楚的知道,这是为了让孩子们受到良好的教育,因为我很重视教育的品质。当然,有时候我需要在开车时提醒自己好多次,重新关注这样做的目的
【衔接】看到伙伴们已经基本都阅读完了。
【what?】
刚才的拆页介绍了“不得不”转变为“我选择”的三个步骤。
【why?】
(一般情况)一般情况下,遇到认为无趣却又不得不去做的事情时,会让我们产生不情愿、无奈甚至有些烦躁的情绪。
(不这么做的坏处)带着这种被动和消极的心情去做事会让我们有种负重前行的感觉,对做事效率也会产生影响。
(反面案例)举个例子大家更容易理解,这周一开始放暑假了,可我迎来的不是每天睡到自然醒的轻松,而是面对着去企业调研、参加培训、送孩子上早教班等诸多事情,感觉好不情愿,但又不得不做,所以内心有些无奈和烦躁的情绪。
【how?】
运用今天拆页的方法具体如何做呢?
第一步:列清单。将那些你认为无趣或无选择而却不得不去做的事情列在一张纸上。
第二步:加“我选择”。在列出的事情前加上“我选择做……”。清楚地告诉自己:你之所以做这些事情,是因为你选择了它们,而非你不得不做。
第三步:找意图。试着体会选择背后的意图是什么,然后以“我选择做……因为我想要……”来表述。
(正面案例)回到我自己前边的案例,用“不得不”转变为“我选择”的方法:
第一步:“不得不”事项清单有了:企业调研、参加培训、送孩子去早教班。
第二步:加“我选择”。我选择去企业调研;我选择参加培训;我选择早起送孩子去早教班。很神奇,当加上“我选择”,忽然没有了被动感和无奈感。
第三步:找意图。我选择去企业调研,因为我想要了解企业发展动态以助力教学和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我选择参加培训,因为我想要获得更多成长。我选择早起送孩子去早教班,因为我想要他更练习融入集体生活并收获同伴友谊。
感恩今天拆页的方法让我重新审视这些事情,从“不得不”到“我选择”,情绪变平和了,做事更有计划性,效率也更高了。
【where】
当我们因为一些不得不做的事情而产生负面情绪或感觉内心沉重时,记得用上转变为“我选择”的方法哦,可以帮我们重新梳理和审视我们面对的事情。
【tips】
在自己认为不得不做的事情前加“我选择”这一步,也许会让我们有些抗拒,但请坚持加上“我选择”并说出来,这对于我们转变思维很重要。
【A1激活经验】
【激活经验】活经验】
【显像提问设计】
邀请大家回忆最近一个月内面临的1-3件不得不做的事情。这些事情带给你什么消极情绪?(例如想下班却不得不加班,感到烦躁;忙碌了一天回到家,不得不指导孩子写作业,感到疲惫;天气很热,不得不走很远的路才能到达目的地,感到郁闷)
【学习者案例记录】
想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却不得不按点去上班,感觉无奈又疲累。
想多一点时间做自己的事情,却不得不每天做胎教,感觉很被动无趣。
【A1+反思加工】
【拆书家提问设计】
对于刚才伙伴们回想的“不得不”事项,如果时光倒流,运用“不得不”转变为“我选择”的步骤,你会怎么做?会给我们的心情带来怎样的不同?
请大家写到A1+便签纸上并与小组伙伴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1:想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却不得不按点去上班,感觉无奈又疲累,如果加上“我选择”,因为我想要这份工作带来的薪资报酬,这样思考的话,的确会让自己重新看待这件事,更有动力。
学习者2:每件事都有好的一面,如果运用上今天的方法去看待自己那些不得不做的事,可以看见事情好的一面,会让我们更积极,情绪也会更好。我选择每天做胎教,因为我想要宝宝发育的更好。
【结束语】
感谢各位伙伴的参与,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了“不得不”转变为“我选择”的方法,包括三个步骤:列清单、加“我选择”、找意图。希望大家将以上方法运用到您的工作生活中,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