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大龙,老家江西赣州,目前在长沙宁乡工作,我的三个标签是:音乐教育工作者,线下活动摄影师,自然活动引导员。
分组:
那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拆书练级场,我们先分个组,因为待会各位要单独写一个剧本,写之前大家可以在小组商量一下。
今天要分享的主题是有目的的练习
场景法介绍图书:
事件场景: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在上学的时候,你们班是不是总有那么一两个同学非常的勤奋,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讲,下课十分钟也不放过自己,在那里写写画画,同学们都放学了只有那个同学还在奋笔疾书,但是呢,这么勤奋的同学,成绩偏偏就是提不上不去,甚至可能还排在班里成绩的中下游,是吧。
提问:
不知道大家在工作生活中是不是也会遇到这种勤奋的练习了很久,结果却没有进步的困惑呢?
影响:
像这种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练习,却没有得到进步的感觉是非常打击学习热情的,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学习热情下降,从而放弃学习。甚至如果你家里的孩子有同样的问题,肯定会影响高考,考不上好的学校,影响孩子的一生。
解决:
《刻意练习》这本书呢就是解决以上这类问题的,今天学习的主题有目的的练习,能够有效的解决你投入了时间却没有任何进步的问题。
那接下来请大家花两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原文片段,读完的朋友可以举手示意一下我。好,321开始。
《刻意练习》p31-p32 有目的的练习VS天真的练习
如果对这种自动化的表现并不满意,你要做什么?如果你是一位工作了10年之久的老师,你想做一些事情,让学生对你上的课更感兴趣,并让你在课堂上更加高效,你该做什么?你基本上每个周末都打高尔夫球,想再提高一些,该怎么办?你在一家广告公司担任打字员,想让别人对你的打字速度感到惊叹,又该怎么办?
这便是史蒂夫•法隆在经过几次练习之后发现他自己所处的情形。在那一刻,他对自己能够听到一串数字、把它们记下来、再念给我听,感到很满意,而且,由于大家知道,短时记忆存在局限,所以,他的表现也和人们期望的差不多,中规中矩。他原本可以不停地这样记下去,在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练习之后,最多能记住8个或是9个数字。但他并没有这样做。他参加了我设计的这个实验,而我设计这个实验的初衷,就是使他持续不断地接受挑战,以便每次都能比上次多记住一位数字,同时,也因为他是那种天生就喜欢挑战的人,所以,他在逼自己变得更优秀。
他采用的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有目的的练习”,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对他来说是不可思议的成功。正如我们接下来将看到的那样,这种方法并非总是如此成功,但它比通常的方法更有效一些,而且,这是通向刻意练习的第一步,而我们的最终目标便是刻意练习。
有目的的练习有几个特征,使得它与我们所说的“天真的练习”区分开来。所谓“天真的练习”,基本上只是反复地做某件事情,并指望只靠那种反复,就能提高表现和水平。
史蒂夫·奥尔(Steve Oare)是威奇托大学从事音乐教育的专家,他曾提供过一段假想的对话,假设对话在一位音乐导师和年轻学生之间进行。这种关于练习的对话,音乐导师经常会跟学生讲。在这个例子中,导师试图搞懂为什么年轻的学生一直没有进步。
导师:从你的练习清单可以看出,你每天练习1小时,但你每次测试的时候,总是只有C的成绩。能不能解释一下原因?
学生: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昨天晚上都演奏了!
导师:你演奏了多少次?
学生:10次或者20次。
导师:你弹对了多少次?
学生:唔,我不知……一次或两次吧……
导师:哦……你是怎么练习的?
学生:我不知道。我只是埋头弹!
简单地讲,这就是天真的练习:只是埋头干!我刚刚挥起球拍,努力去击球。我刚刚听到了那些数字,想办法去记住。我刚刚看到了那些数学题,正试着解答。有目的的练习这个术语,意味着要比这种天真的练习更有目的性,考虑更周全,而且更为专注。
学习目标:
好,大部分朋友都读完了,没读完也没关系,听我拆解就行。
那么在正式拆解之前我们先定个学习目标,大家跟随我学习完这个片段之后,能够(行为)在学习一项技能的时候,使用有目的的练习四步法,解决学习一项技能总是没有进步(界定)的问题。好,接下来是我对这个片段的拆解。
WHAT:
这个片段通过一个例子引出了两个概念,一个是有目的的练习,一个是天真的练习,有些朋友可能会有点迷糊,这两种练习有啥区别呢。我们先说天真的练习,这个好理解,因为我们大部分的朋友天生就会,天真的练习指的就是埋头苦练,不断重复,并指望只靠这种反复,就能提高表现和水平。
概念辨析:
还有一个概念叫有目的的练习,什么是有目的的练习呢,简单来说就是全情投入的,有明确练习目标并且不断寻求改进的练习。包括了四个方面,定义明确的目标,专注的练习,准确的反馈,还有合适的难度。好,大家可以看到第二页的表格,来了解天真的练习和有目的的练习的区别。
为了加深大家的理解,我给大家几个案例:因为我是乐器老师嘛,经常会给学生布置课后练习,等到下次上课时会再询问学生的练习情况,我摘出了和学生之间发生过的几段对话,大家一起来辨别一下,哪些是天真的练习,哪些是有目的的练习?
对话一
老师问:说一下你的练习过程
学生答: 啊,我就这样练习的呀
老师问:从头弹到尾吗
学生答:是的
老师问:没有具体的练习目标吗
学生答:没有
好,朋友们,请问这是天真的练习还是有目的的练习
是的,这是天真的练习,因为这个学生的练习没有具体的目标
对话二
老师:你在家里哪个地方练习
学生:我在客厅里练习
老师:没人来打扰你吗
学生:嗯,我弟弟有时候会来吵我。
老师:还有个问题啊,你有ipad没有
学生:有
老师:那你在练习的时候会不会忍不住去玩ipad
学生:嗯,有时候会
好,请问这是天真的练习还是有目的的练习
是的,这是天真的练习,因为这个学生的练习不够专注
对话三
老师:在家练习遇到什么难点了吗?
学生:我在这个第九小节卡住了
老师:你怎么不微信问一下我
学生:我忘记了
请问这是天真的练习还是有目的的练习
是的。这是天真的练习,因为这个学生没有及时的向老师寻求反馈
对话四
老师:你是怎么练习的
学生:嗯,我练了以前学过的歌
老师:你以前的歌不是弹的很熟练了吗
学生:我不知道,反正我练习了
老师:。。。
请问这是天真的练习还是有目的的练习
是的,这是天真的练习,因为这个学生一直在练习自己熟悉的歌曲,沉浸在自己的舒适区里面
对话五
老师:说一下你完整的练习过程
学生:我的目标是在下个月的班会里表演《虫儿飞》这首歌,所以练习了《虫儿飞》这首曲子的副歌部分,并针对副歌部分第七至第九小节练了半个小时,现在可以做到连续弹三次都不卡顿。
老师:那你一般在哪练习
学生:我一般在房间里面练习,没人吵我。
老师:遇到卡点了没
学生:遇到了呀,就是上次第九小节弹不过去,我还给老师你打了个电话呢,别的卡点暂时没遇到
老师:主歌练了没
学生:主歌部分我都没练,因为很熟练了,我把主要时间放在练习卡顿的地方了。
好,请问这是天真的练习还是有目的的练习
是的,这是有目的的练习,因为这个学生完美的诠释了有明确的练习目标,专注的练习,准确及时的反馈,合适的难度这四个点
WHY:
那好,通过以上几个对话呢,我相信大家能够更清楚的知道两个概念的区别了,为什么要去做有目的的练习而不是天真的练习呢,正如开头讲到的那样,如果你一直在做天真的练习,就算你是班里最勤奋的同学,你的成绩依然是上不去。
HOW:
好,那么,有目的的练习,具体该怎么做呢,我提炼出了四个步骤。
1.明确的目标
目标一定要非常的明确可衡量,最好还要有明确的截止时间。
2.专注的练习
练习的时候要消除干扰源,这样你才能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练习上。
3.准确的反馈
要找导师或者找类似导师的人反馈,有了反馈你才能知道自己在哪些地方做的好,哪些地方有不足,才能继续精进下去。
4.合适的难度
如果你的练习轻轻松松就能完成,说明这个难度并不适合你,练习了也不会有任何的进步,这个时候你需要给自己的练习增加一点难度,让自己付出一些努力才能完成的练习,才能帮助你真正的取得进步。
举个例子:
好,我举个自己的例子,方便大家理解,我最近在做的一个有目的的练习就是写拆书稿,我的目标就是在九月份可以过完3-3,成为三级拆书家
然后我一般会在早上起来后写稿子,一个是早上状态比较好,可以很专注的写。
另一个原因是我舍友晚上会回来,一不小心就闲聊去了,另外我在写的时候会把手机静音并放到房间里去,屏蔽干扰。
我写完之后一般会发给我师傅智英老师或者李林老师或者双红老师给我反馈,我会根据反馈进行修改。
最后就是拆书帮的级别设计难度是递增的,每次写新的级别稿子都有新的技能点要求,所以写的时候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写好。
那么以上呢就是我对有目的的练习四个步骤的一个实践了,接下来说一下适用范围
WHERE:
有目的的练习适用于你重视的,有进步要求的技能,比如游泳,或者编程,或者你赖以谋生的技能,如果你只是偶尔用一下,应个急,不需要精进的技能,比如偶尔做一次PPT,则不需要做有目的的练习。
A学习者拆为己用:学习者拆为己用
A2催化学习者应用 【学习者编剧本】
好的,那么以上就是我的拆解了,学完之后就到了应用阶段,这次呢我想让大家当一次导演。请大家参照纸上的格式编写一个剧本,自己一个人写,要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背景和经过、结果及双方的对话等。
设想一下, 我们在一个什么样的学习场景下会因为总是无法进步而需要用到有目的的练习四个步骤呢,比如你想学了个新乐器,却总是没有进步,或者学习了一项新的运动,成绩却总也不能让你满意等等,你会如何使用有目的的练习四个步骤去练习你的新技能呢,请写下你自己的剧本。
大家请注意在写剧本的时候一定要用到今天学到的:“有目的的练习四个步骤”,另外强调一下我们的目的地是练习使用这个方法,而不是解决问题本身,所以不用纠结细节。时间为3分钟,3分钟后我会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她的剧本。
小伙伴董老师的分享:
拆书家反馈:谢谢董老师的分享,讲的非常好,四个步骤很清晰,我们一起期待一下十月份的音乐会吧。稍微可以补充的一点就是,在第二步专注的练习那一趴,还可以补充一个把手机静音的步骤,尽可能的排除掉影响练习的干扰。好,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就只请这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了,最后总结一下今天的拆书。
我们今天学会了有目的的练习四步法,希望这个方法能够帮助大家以后在学习重要技能的时候能够做到持续的进步,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