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习惯的力量》 所属活动: 拆书帮广州小蛮腰分舵 第310次 练武场【线下 佛山场】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习惯是如何运作的?

开场:

一、自我介绍(1分钟)

大家好!欢迎来到拆书课堂,我是肖苏艳,我的三个标签是:

1-新晋拆书会员:2023年5月12日参加怡记的《了不气的我》拆书分享会而结缘拆书课堂。

2-企业10+行政人:一直在企业工作,行政服务讲究温和而坚定,做有温度的服务人。

3-游学29个城市:带上女儿行走看世界,人生没有地图,我们一路走,一路寻找答案。

二、拆书帮介绍(2分钟)

拆书是一种成人学习方法论,它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的成人学习,将致用类图书里的感悟拆页知识转化、内化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拆为己用。

拆书分为个人学习法和组织学习法

个人学习通过运用RIA便笺学习法,读一本致用类图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RIA便笺学习法,分三步:R(Reading)阅读原文、I(Interpretation)用自己的话复术原文、A(Appropriation),A1写出知识有关的自己经历过的经验教训及反思,A2写下针对该知识的改变行动目标和计划。

组织学习通过拆书家现场带拆(也叫RIA现场学习法),由拆书家将一本书加工成一场现场培训,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已用。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学习爱好者社群,在全国各地都有拆书帮分舵,是非营利性青年自组织。致力于培养拆书家,帮助拆书家们升级学习力和促进他人学习的能力,释放拆书家能量,陪伴赋能、共同成长。

三、过渡语

接下来进入今天的主题分享,请大家花3分钟的时间阅读原文片断,看完请举手示意我。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四、原文阅读:《习惯的力量》(3分钟)

片段来源:《习惯的力量》P18-19页

【R:阅读原文片段】习惯回路-习惯是如何运作的?

人大脑的基底核发展出了一套聪明的系统,能够决定什么时候让习惯来取代其他活动模式,什么时候让组块行为开始或停止。要想知道它是怎么运作的,请仔细地观察老鼠在它们大脑最活跃的时候,也就是老鼠在刚刚进入迷宫时,在隔板移动前听到咔嗒声时,以及在迷宫末端发现巧克力时的神经习惯。

图1.4

波峰出现的时候,是大脑在决定将控制权让给习惯以及选择什么习惯的时候。比如在隔板后面,老鼠很难知道自己对这个迷宫是否熟悉,或者这块看起来陌生的隔板后面是否还躲着一只猫。要处理这种不确定感,大脑一开始会耗费大量脑力,去习惯性地寻找可以让自己决定应该使用哪个模式的线索。在隔板后的老鼠如果听到了咔嗒声,它就知道应该使用走迷宫的习惯了。如果听到一声猫叫,那它就会选择不同的模式。在活动结束的时候出现了奖品,老鼠的大脑就会醒过来,然后做判断,确定所有的东西都在按照预期发展。

我们大脑中的这个过程是一个由三步组成的回路。第一步,存在着一个暗示,能让大脑进入某种自动行为模式,并决定使用哪种习惯。第二步,存在一个惯常行为,这可以是身体、思维或情感方面的。第三步则是奖赏,能让你的大脑辨别出是否应该记下这个回路,以备将来之用。

图1.5 习惯回路

慢慢地,这个由暗示、惯常行为、奖赏组成的回路变得越来越自动化。线索和奖赏交织在一起,直到强烈的参与意识与欲望出现。最终,不管是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实验室里,还是在你家院子的车道上,习惯诞生了。

习惯并非确定不变,在后两个章节中可以看到,习惯是可以被忽略、改变或者替换的。但是,发现习惯回路太重要了,因为它揭示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就是在习惯出现时,大脑不再完全参与决策,它要么完全静下来,要么集中做其他的任务。所以,除非你可以抵制习惯,找到新的惯常行为,不然习惯模式依旧会自动展开。

简单地了解习惯的运作原理,了解习惯回路的结构,能让我们更轻松地去控制它。一旦将习惯分解,你就可以调控它了。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拆书家讲解引导(2分钟)

what: 好的,大家都看完了,现在请你做一个动作:双手五指交叉紧握。你观察一下是左手拇指在上?还是右手拇指在上?接着你尝试着交换一下,如果你是左手拇指在上的,换成右手拇指在上,如果是右手拇指在上换成左手拇指在上。你会发现换一下感觉不舒服。你可以说这是习惯,对。

人的大脑爱偷懒,你知道吗?大部分的时候,大脑不思考,把控制权让给习惯模式来保存能量。当出现不确定情况时或者有强烈的意识与欲望时,大脑才开始耗费大量脑力来思考,寻找使用哪个习惯哪个模式?辨识出这个习惯是否需要被存储,以备后来之用。大脑这个过程由暗示、惯常行为、奖赏三步组成的回路,经过不断重复形成自动化,习惯就诞生了。

why: 当我们对一个习惯想要改变时,可以先找到它的运作回路进行分析,这个喜欢的暗示是什么?惯常行为是什么?奖赏是什么?看到习惯中的惯常行为,强烈的抵制,拓展出新的惯常行为。

比如,今天下雨(暗示),打伞出门(惯常行为),没淋到雨(奖赏)。大脑很熟悉这个应对套路,不需要思考,下意识的习惯模式下雨要打伞。除非,你强烈抵制,我不想打伞,我要体验淋雨的快乐。

how: 习惯运作的回路分为三步:

第一步,暗示:能让大脑进入某种自动行为模式,并决定使用哪种习惯。比如:走在街上,闻到食物的香味,我饿了。

第二步,惯常行为:这可以是身体、思维或情感方面的。比如:要吃东西。

第三步,奖赏:能让你的大脑辨别出是否应该记下这个回路,以备将来之用。比如:吃到食物很满足快乐。

Where: 我想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就是你进入到新的公司,对工作的处理,我们会下意识的用以前的经验(习惯),这个时候如果有人跟你说要这样不要那样,我们总是会争辩我以前是怎样怎样......这个过程就是习惯回路。形象的说法,每个人都一幅自己的地图,指引我们去向远方"。这幅“地图”就是你的"路径依赖"。当然,这幅地图是由你过去的学习、生活、工作等经历、经验构建出来的。了解习惯的运作回路,对我们的习惯进行分析,看见自己的习惯回路结构,就能对习惯进行替代、调控,帮我们建立好习惯或者改掉坏习惯,从而提升生活品质。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学习者拆为已用(1.5分钟)

小区门口的天桥,有一个方便通行的电梯,电梯出来有一条专用通道连接到辅道马路,在电梯的辅导中间有一片草地,草地中间穿过去辅道,大概节省10秒的时间,于是草坪被走成了一条小路。

每天上下班经过这里,看到那条草坪中间的小路--暗示

我就会走专用通道(即使大家都走小路,我也不走)--惯常行为

有公德心-奖赏

这个奖赏让我很欢喜,有一种心理的优越感,长期的回路养成了要讲公德的习惯,只要看到没有公德事件,大脑无需思考,身体下意识的就选择不违反,保护公德。

【A2:】规划未来应用(1.5分钟)

了解了习惯的力量,习惯回路是如何运作,会发现习惯是可以忽略、替代的。

目标:爱吃零食导致牙齿不好,1个月内,对这个习惯回路进行分析,找到做出习惯替代。

计划:

一、1-15天:觉察、观察习惯回路运作。

1、出现想吃零食的欲望,有哪些暗示情况:看到或想到什么?身体出现什么反应?

2、惯常行为:是身体的需要,还是思维的,还是情感的?

3、奖赏:需要被满足很快乐?真饿了?需要补充能量?…

二、16-30天:拓展替代的惯常行为,不吃零食,还能做什么?

1、喝水可不可以,试试看

2、找人聊天分散关注力,试试看

3、确实有补充能量的需要,找健康零食,每日定点定量吃,吃完漱口,试试看

结束语:当我们了解自己的每个习惯回路,我们就能对习惯进行替代,培养好习惯,替代坏习惯,拓展更高的生活品质。今天的拆书课堂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祝福你成为好习惯的主人,替代坏习惯的勇士。感谢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