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分组
就近的2位小伙伴分成两组。
图书介绍
欢迎各位观察家来到我的拆书现场!
大家好,我是张寒玉,是地道的长沙妹子。我的主业是一名党务工作者,业余心理学爱好者,同时也是一名新手拆书家。
今天我要过的是TF1-2,今天拆解的片段是:“解决行为问题的3个步骤”。
(F)这本书的作者B.J.福格被称为“硅谷亿万富翁制造机”,是斯坦福大学行为设计实验室创始人。这本书一经出版就占据《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三周之久,豆瓣评分8.7。(B)相比于一些纯理论的书籍,这本书的实操性更强,给出了福格行为设计工具箱,包含15种人生情景与挑战、300个微习惯配方、100种庆祝方式,手把手地教你摆脱坏习惯、提升效率。(B1)通过应用本书的行为设计方法让行为改变在当下轻松愉悦的发生,让目标得以轻松达成。(B2)通过学习今天的片段,能让我们明白为什么学了很多知识、懂得了很多方法论,可就是做不到的问题。
下面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手里的拆页。看完的小伙伴可以抬头示意一下。
【阅读原书拆页】
解决行为问题
想实施某个行为或想要别人实施某个行为,但可能无法成功的情况,我们经常会遇到。对此,我有个好消息告诉你:行为设计为我们提供了一组可用于解决此类常见问题的具体步骤。举例来说,你希望员工都能准时参加团队例会,但总有人会迟到几分钟。很多管理者会被这种行为触怒,进而摆脸色给迟到者看,甚至罚款。他们这都是在尝试利用动机让行为准时发生。但这些做法都是错的。你不能直接就从动机入手去解决行为问题。
你可以遵循如下步骤,按顺序逐个尝试。如果第一步没效果,那就到下一步,依此类推。
1.检查有没有行为提示。
2.检查有没有行为能力。
3.检查有没有行为动机。
【I】拆书家讲解引导
看到小伙伴们都抬头示意了。
<what>
原文片段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检验行为设计是否合理的方法。它帮我们判断某种行为未能执行或者效果不如预期时,到底是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why>
咱们每个人都定下过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目标,有的可能实现了,而有的目标不管怎么努力都做不到。
举个例子,当我们组装一个书架时,发现说明书有错误,零件也有缺失,你可能会觉得沮丧,却多半不会因此而责怪自己,你只会责怪卖家。
行为和目标未能按预期落地,也许并不是因为我们自身不够优秀、不够努力,这是一个行为设计的问题,而不是个人缺点问题。战胜对个人缺点的焦虑,应对“知道却做不到”的问题,可以有更轻松愉快的方式。
<how>
第一步:检验有否存在有效的执行提示:比如结婚纪念日有没有设置日期提醒,待办清单里有没有把最重要最紧急的工作置顶。
第二步:检验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是身体条件不具备?经济能力不足?或是时间确实不允许,还是认知水平不足?
第三步:检验是否有动机去做,也就是想不想做:任务清单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吗?你的动机是否在早上非常饱满,到了晚上下班以后化为乌有?
<个人案例>
五月,我的1-2拆书稿一直没能写完整。
从提示来看,我的写稿提示几乎没有,似乎忘记了这件事。
从能力来看,我有一定的休息时间,虽然有二阳,但影响不大,能力方面没有问题。
从动机来看,到了休息时间我的动机都被孩子和生活所占满,完全没有写稿的动机。
直到月底师父湘敏提醒我及时占坑,我才有被提示了的感觉,占坑以后,一定要完成稿子的目标感瞬间上头。刚刚好当天晚上有灵感、有时间、有安静的写稿环境,于是我就那个周末终于把稿子完成。
<where>
对于自我来说行为检验法的方法适合于反思、复盘,减少焦虑和自责,找准自己的卡点。
找准关键卡点以后还需要通过更多黄金行为和微习惯的行为设计才能真正解决行为问题。
【A1激活经验】
请大家回顾近期有没有一直想去达成和实现却一直做不到,为此而感到苦恼的事情。
比如好的习惯没能坚持,坏的习惯没能戒断等等
按照开头的分组,大家分别在小组内分享。分享时间2分钟。
注意,现在只需将这件未能执行落地的具体的行为、事件、目标写下来即可,下一个环节我们再讨论行为检验法的应用。
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一下你的经历吧。
【小伙伴大龙分享】去年练习钢琴伴奏过程,原本练习得挺好的,因为疫情阳了中断了,后来又回老家过年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当我在工作室看见钢琴时,感觉不想练习,但是又看不得,因此对我造成了一些困扰,直到现在也没能重新开始练习。
【A2】催化应用
现在我们已经学习了从提示、能力、动机三个方面来检验行为问题,咱们一起找一找准确的卡点在哪个方面呢?
接下来请大家用两分钟时间把检验过程写在便签纸上:要有明确的时间,事件的背景以及具体的检验过程。
分享时间结束,我会邀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
请偲杰来分享一下你的检验过程吧。
【小伙伴偲杰分享】
我最近在准备一个职业考试,我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时每天至少看完一个小节的视频,并完成那一小节的作业,给自己一个回馈,复习前一天的知识,然而我并没能完成这个目标。
用行为检验法来检验:从提示来看:我没有给自己提示,比如早上定下一个闹钟要开始看书了,或者晚上七点再定一个闹钟我要开始做题了,我并没有给自己提示,我只是在脑子中告诉自己今天要去做这件事情而已。从能力来看是有这个能力的,我之前也通过了类似的职业考试。从动机来看,我动机也很足够,我决心今年一定要通过职业考试。所以没能完成每天学习任务的原因是提示方面做的不够。
【结束语】
好的,谢谢偲杰的分享。
下面我来做个小结。行为没能达成,目标没有预期效果先不要自责焦虑,通过三步行为检验法来逐个击破,便能找到突破口。通过检验,你也许会发现大部分的问题都是提示和能力的问题,动机猴子的不稳定性太大反而难以掌控。
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能给大家在处理行为和目标效果上带来帮助,本次拆解结束,谢谢大家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