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这样读书就够了》 所属活动: 第十七场拆书活动 杭州雷峰塔筹备分舵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信息整理

开场:

【自我介绍】各位拆书帮的小伙伴,平安,我是苏白,新杭州人,营销共创合伙人,一级拆书家

【学习目标】希望通过本次拆书学习,学习者能够现场掌握“适用边界”信息整理法,提高解读信息的准确性,现场写出信息整理便签,提高信息的使用价值,促进个人有效学习。

图书介绍

F(特征):①《这样读书就够了》是拆书帮创始人赵周的精心力作,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学习类书籍;②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关联经验,聚焦实际问题的解决,包含组织学习的“RIA现场学习”和供个人学习的“便签学习法”。

A(优势):①高口碑推荐:职场学习畅销书籍,多家知名企业千余名员工口碑推荐,阿里巴巴、支付宝、中国人民大学、腾讯、百度……;②高级学习法与训练营结合:拆书帮曾服务无数企业、商学院、读书会,不只是针对知识的解读,更是对学习者反思力和行动力的催化,并搭配相关学习实践体验营、训练营。

B1(书本利益):①破除读书难问题:没时间?没精力?看不懂?记不住?看不下去?②帮助职场人转变学习思想:强调学以致用,提高学习效能,把知识拆为自己的能力;③打造多维学习力,构建个人知识体系:从初级学习者→高级学习者→学习促进者,实现成长蜕变。

B2(片段利益):通过本次的拆书学习,学习者可以掌握信息整理法,检查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提高信息的使用价值,有助于正确使用信息解决问题。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片段来源:《这样读书就够了》139

整理信息的关键是明确适用边界

适(适得其反):有没有相反的观点?有没有不支持这个观点的实例?

用(使用条件):要这样做得具备哪些条件(考虑成本收益,考虑态度能力…)?什么情况下是不管用的?

边(旁敲边鼓):从前有没有类似的(或看起来差不多的)信息?其他领域/行业/作者如何看待类似的问题?

界(楚河汉界):无论是相反的还是类似的信息,和这个信息的真正区别是什么?交界在哪里?

【过渡】

原文片段包含了“分析信息”内容,由于上次TF2-1拆解过了,信息分析是追问“前因后果”,辨别信息的质量;信息整理是明确“适用边界”,正确使用信息解决问题。今天主要给大家拆解的是“信息整理”,接下来,请大家花1分钟时间阅读原文拆页,读完的小伙伴请在公屏上回复个“6”。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越来越多人喜欢收集信息,保存、收藏、点赞、关注、转发各种信息,大家移动硬盘、网盘有多少个G存储量?

(学习者记录A:1T;学习者记录B:800G)

甚至有人的移动硬盘/云端网盘高达2T信息储藏量。但,拥有信息不代表掌握信息,通过“整理信息”四步法,可以提高信息的使用价值,促进大家运用信息解决问题。

【How】面对浩瀚的信息,我们可以通过“适用边界”,进行信息整理:

整理信息:明确适用边界

适(适得其反):

适得——有什么支持这个观点的案例?

其反——有什么相反的论点?其他不支持这个论点的证据?

用(使用条件):

使用:什么条件下使用有效?什么条件下使用无效?

条件: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态度、能力、资源…)?

边(旁敲边鼓):

旁敲——其他人/其他行业有没有发表过类似的信息?

(旁人来敲,有没有敲出类似的声音吗?)

边鼓——其他人/其他行业如何看待这类信息?

(针对“敲鼓声”,除了敲鼓人,鼓边上的不同人听到的“敲鼓声”有什么感受?)

界(楚河汉界):

楚河——类似或者相反信息的真正区别是什么?(象棋中的红、黑方)

汉界——交叉的边界在哪里?(象棋中的鸿沟)

(象棋棋盘中的分界线,来源于楚汉战争。从棋盘的格式上看,楚河汉界两边分别是九条竖线、五条横线,组合成了“九五”至尊争夺之战,两边形成黑红相峙。)

温馨提示:以上问题主要是提供思考方向,无需逐一问下来,当大家遇到新信息时,可以结合自身实际需求灵活调整问题。

【举例说明】

网上信息说“天天跑步有助于身体健康”,通过“适用边界”进行信息整理:

适(适得其反):“跑步有害健康”,跑步一般对健康人来说,长期跑步会损害膝盖;对于存在心脏病、高血压、低血糖等患者,剧烈的运动跑步,会加重心脏的负荷,引起心悸、乏力、呼吸困难等情况发生。

用(使用条件):天天跑步对身体是否有害要根据人群和运动的方式决定,健康人群跑步一般对身体没有坏处,可以锻炼骨骼、肌肉的耐力以及增强体质和肺活量,但是跑步不注意方式或者身体存在基础疾病的人会带来一定伤害。

边(旁敲边鼓):医生专家建议不要晨跑,结合空气含氧量、空气质量、人体新陈代谢、睡眠时间等因素,建议跑步最好的时间段是19:00-20:30。

界(楚河汉界):跑步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来制定合理的运动量,防止意外出现。适量跑步一般是没有坏处的,过度的跑步是有坏处的。以我个人为例,我的身体属于亚健康,需要加强锻炼,第一个月坚持每周跑步3次,每次3公公里对我来说适量,如果还适应,可以第二个月尝试每次跑步5公里。但如果一次跑10公里,对我来说就过度了,身体无法适应。

【Why】

【不这么做的坏处】

①一看信息都会,一用就废

看了很多信息,学了很多知识,感觉自我良好,以为真的学会了,实际运用发现漏洞百出。

②表面知道信息,成为墙头草

自以为知道了,实际上只知道表面浅层信息,只要其他信息舆论出现,就开始摇摆跟风,盲目相信各种“砖家”。

③错误使用信息,误人误己

缺乏有效信息整理学习,可能会错误使用信息,就像病急乱投医,遇上江湖郎中,不治病反害人害己。

【这么做的好处】

①准确解读信息,检验效用

通过“适用边界”进行信息整理,可以知道信息的有效性与无效性边界,可以检验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

②正确使用信息,提升价值

通过“适用边界”进行信息整理,可以促进个人对信息的解读与学习,能够在合适的时机正确使用信息,解决相关问题。

【Where】

适用——  ①结合个人/群体/项目实际需求,整理对个人有价值的重要信息,包含网络/书籍/视频/音频/杂志/新闻、知识、常识、真理等各种信息;②其他个人有主观意愿想要进行整理的信息。

不适用——对于个人/群体/项目没有价值意义的“无用信息”,没有必要花时间整理,可以略过。

【预防异议】

1、有人可能会说,我也想整理信息,但是没有时间,整理信息需要多花时间跟精力。这就要结合个人实际需求去选择重要的信息进行整理,去有效安排自己的时间。

2、也有人可能会说,单靠自己进行信息整理,会出现信息解读不够完整、不够准确。因此,在条件允许范围内,可以借助朋友/专家/网络/书籍等其他力量一同进行信息整理。

3、还有人可能会说,当下看起来没有价值、没有意义的信息,未来可能变成有用的信息/证据。所以,不建议直接删除所有没用的信息。

(现场互动填空)

可能大家还有其他异议,接下来我们现场做个填空互动,加深下大家对“适用边界”信息整理法的理解。

1、适用边界,非一层不变, 时过境迁

2、适用边界,非一层不变, 因地制宜

3、适用边界,非一层不变, 因人而异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催化应用】

【分组】由于今天人数有限,就不分组讨论了,大家直接在会议软件主界面讨论,

【分步催化1】

大家现在想象一下,接下来一周你们可能会获得/发现/反思什么重要信息?

比如:

周末跟朋友聚会聊天知道某某秘密?

周三跟商业顾问咨询了解到店铺租金要涨了?

在公司午休通过特别关系知道某只股票要跌了?

放假回家跟长辈见面被催促要结婚生娃?

上班跟老板汇报方案被批评太粗心了?

回家辅导孩子作业发现自己也不会?

上班路上通过手机看到中年危机信息?

睡觉之前回顾自己相信的真理?(比如:①退一步海阔天空 ②天道酬勤 ③失败乃成功之母)

……

现在请大家沟通讨论下,按照下面的句式在便签上写出你的可能获得最重要的信息场景:

场景:

未来一周______(时间),我可能通过______(途径/渠道),发现/获得/反思__________(我认为重要的具体信息)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A:未来一周,将通过微信了解到人工智能AI股票即将大涨信息。

学习者B: 未来一周,将在睡前反思曾经坚信的“书中自有黄金屋”诗句。

【分步催化2】

接下来我们想象下,自己处于前面假设的那个信息场景中,按顺序运用今天学的“适用边界”信息整理4步法,大家将具体信息整理内容写在便签上:

适(适得其反):____________

用(使用条件):____________

边(旁敲边鼓):____________

界(楚河汉界):____________

大家讨论3分钟,等会我们邀请1-2位小伙伴来分享。

……

时间到,有哪位小伙伴愿意代给大家分享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B:通过“适用边界”分析《劝学诗》中一句“书中自有黄金屋”。

适(适得其反):读了很多书,听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没有发现“黄金”

用(使用条件):将书中的知识转化为技能,具体实际运用,才能出现“黄金屋”

边(旁敲边鼓):很多长辈、教育专家都在宣扬,如果不好好读书,将过不好这一生。但其实最重要的是学习者转化知识的能力,书不在于读得多,而在于要读精。

界(楚河汉界):“读书有用论”VS“读书无用论”,真正区别在于是否掌握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回应反馈:谢谢学习者B的分享,不仅给大家具体展现了“适用边界”信息整理法,还诠释了我们拆书帮的核心,强调关联经验,聚焦实际问题的解决。“书中自有黄金屋”的适用边界,关键要将书本知识拆为己用,运用书本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提升自己的技能与竞争力,才让自己更有价值。

【总结回顾

最后我总结一下今天的拆书。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通过“适用边界”进行信息整理:

适(适得其反)、用(使用条件)、边(旁敲边鼓)、界(楚河汉界)。

【结语】最后感谢各位小伙伴的聆听与指导,希望小伙伴能够积极运用“适用边界”进行信息整理,准确解读信息,有效发挥信息价值。我今天的拆书到此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