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叫大龙。我用三个标签来介绍一下自己
音乐教育行业的从业者,线下活动摄影师,正在成为一名学习专家的路上
那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拆书练级场,今天的拆书活动我们将以分组讨论的形式举行,我们两两一个小组,方便大家讨论分享。
F:特点(核心是“书”,用于满足好奇心)
今天要给大家拆解的原文片段就来自一本经典书籍《刻意练习》,是由著名的心理学家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和著名科学家罗伯特·普尔共同完成,既有心理学的背景也有科学的背景,是一本相当严谨的著作,是真正的可以帮助你从一位新手训练成专家的一本书。
A:优势(重点是“比较”,用于建立安全感)
这本书自2016年出版以来,就横扫豆瓣和各大图书好评榜,是学习与工具类的畅销书,并获得了樊登读书会创办人樊登老师、拆书帮帮主赵周老师等大咖的赞誉和推荐。跟同类书相比的话,这本书不仅理论扎实,而且有大量的实验和案例,兼具了严谨性和可读性。
B:利益(强调的是“学习者”的利益,用于引发兴趣)
【B1.学完本书可得利益】
如果你还在因为学习某项技能总是没有进步而苦苦挣扎,或者想要学习某项技能觉得自己没有天赋而迟迟不能开始,那么这本书可以解决你的问题
【B2.学完此片段可得利益】
那学完今天的第一个拆页能够帮助你在今后的学习中学会找到好老师
学完今天的第二个拆页能够帮助你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设计自己的练习。
好,那接下来请大家花3分钟时间阅读一下原文片段,读完的朋友可以举手示意一下,来,3,2,1,请大家开始阅读
R原文片段:《刻意练习》P187-P188 怎样找一位好导师(片段一要精简,不能超过15分钟)
怎样找一位好导师?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番反复,但你可以采用几个办法来增大成功找到好导师的概率。
首先,尽管好导师并不一定是世界上最出色的人,但他应当在行业或领域之中有所成就。一般来讲,导师只是能够引导你达到他们或者他们的学生曾经达到过的水平。如果你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初学者,那么,只要导师具有足够熟练的技能,对你来说都可以,但如果你已经训练了好几年,那你需要找一位更能干的导师。
好导师还应当在他所在行业或领域的教育中具有一些技能和经验。许多成就突出的人士并不能胜任导师的
角色,因为他们不知道怎么来教别人。他们本身能够做出杰出业绩,并不意味着就能教其他人怎样追求卓越。询问一下导师的经验如何,有可能的话,做一番调查,甚至和这位导师以前的或现在的学生交谈。这些学生有多么优秀?他们技能的提升,多大程度上归功于那位导师?他们对导师的评价是不是很高?最好是和那些刚刚开始接受导师指导的人交谈,因为他们的水平与你现在大致相当,他们对那位导师的体验,也与你自己从那位导师那里获得的体验最接近。理想的情况是找一些年龄和相关的经验与你相当的学生。有导师可能非常适合教孩子和青少年,但对怎样帮助成人学生,经验相对不足,理解也不够透彻。
衡量导师的声誉时,要牢记主观判断的不足。在线评级网站尤其容易产生那些不足,因为这些网站上的评级,通常反映了导师有着多么迷人的外表,或者在他手下学习多么偷快,而不是反映了他们的教学和辅导多么高效。在了解对某位导师的评论时,要忽略那些关于他的课程多么有趣的评论,着力寻找那些对学生取得的进步以及已克服的障碍进行特定描述的评论。
学习目标:
那么开始之前呢我们先定一个学习目标,大家跟随我学习完这个片段之后,能够学会如何去找的一位好老师来指导自己的学习。那么如何找到一位好老师呢,且听我接下来的拆解。
WHAT:
这个片段其实很简单,讲的就是如何去找到一个好老师
WHY:
一般做法:
那么我们一般找老师的时候是怎么找的呢,举个例子啊,比如说有一天你想学个乐器,那你很可能会随便在家附近的几家琴行找一找,或者找朋友打听打听,然后去试个课,觉得试课老师形象不错,讲课的声音也好听,关键是价格非常的合适,于是交了学费就开始学了。是吧,这是很典型的一种场景。
这样做的坏处:
那如果你是这样选老师的,那么你大概率是选不到什么好老师的,万一你选到一个糟糕的老师,结果就是学不好这项技能,这肯定是你不想看到的。
反例:
给大家举个我自己的例子,我在二十几岁的时候,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对吉他失去了热情,那为了拯救自己的吉他热情,于是斥巨资找了一位高手吉他老师,当时我只看重这位老师弹的很好,并没有考察这位老师的教学经验等因素,即使这位老师学费很贵,但并不适合我,上了两节课之后,就再也没有去过了。
HOW:(可以在精简一下)
那么,如何才能找到一位好老师呢。根据片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寻找
1.确定自身需求
了解自身的水平,如果你是初学者,找一位有熟练技能的老师即可,你是进阶者,那就需要找到一位更加厉害的老师
2.了解教育背景和经验
A.直接与老师交流:
通过和老师交流,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位老师的水平,教授对象主要是成人还是小孩子,弄清他们是否是一个与你的需求相匹配的老师
B.与老师的学生交流
尽可能直接的和这位老师的学生交谈,了解清楚学生的成就多大程度是这位老师的教授带来的。
3.排除主观,衡量客观。
排除掉一些主观的因素,比如老师的声音,形象等,上课多么有趣等,用客观的东西来衡量这位老师,比如这位老师帮助学生克服过哪些困难等。
你比如说,像有些教小孩子的老师,会放很多的玩具在那里,是吧,小孩子会因为想要玩具而选择这个老师,像这种就要排除掉。
反例变正例:
那好,假设时光可以倒流,我回到二十几岁的时候,我会怎么去寻找老师呢
1.首先确定自己的需求,我是需求是进阶,那么我需要找到一位水平比我高很多的老师。
2.锁定好老师后直接去参加一次老师的课堂,并且面对面的和老师交流一次,弄清楚老师的主要教授对象,并尽可能的和这位老师的学生聊一聊,搞清楚老师帮助他克服了哪些困难。
3.不以形象,声音等主观因素来判断老师,而是看这个老师的资质,履历等。
WHERE:
那以上呢就是我的一点经验啦,
接下来说一下适用范围,如果你想要学习一项重要的技能或知识,那么选择一位好的老师将会对您的学习成效产生重大影响。如果你只是想学习某种娱乐性质的技能或知识(例如做手工艺品、炒个菜啦),那么就不需要非常谨慎地去选择老师,随便什么老师都可以。
预防异议:
还有些朋友可能会想,这样找老师好麻烦呀,其实恰恰相反,你前期多花些时间找到好老师,恰恰是可以帮你省很多事情的,好老师会用他的经验最大程度的帮你节省学习成本,有句俗话说的好,磨刀不误砍柴功。
A1显像提问法(记住是分享而不是讨论)
好,那么以上就是我的拆解了,接下来请大家回想一下,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或者更早时间,你想学习一项技能的时候,你是怎么找老师的呢,或者你是怎么给你家孩子找老师的呢,下面请大家回忆一下,具体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哪些人物。另外提醒一下大家,这一步只要分享过去遇到过的场景即可,不需要想解决方案。好,哪位小伙伴可以来分享一下吗。
小伙伴偲杰的分享
偲杰:我之前,也是很多年以前,在我读大学的时候,因为平时时间比较多,我就想去学画画,然后我就有去找过老师。
拆书家:所以你当时是怎么找老师的呀
偲杰:我就是直接跑到我们当地的青少年培训馆
拆书家:时间就是大学的时候吗
偲杰:对,地点就是我们市的青少年培训馆,人物就是我,想学画画,结果就是直接找到那个老师开始上课
拆书家:好的,像偲杰讲的那个过程其实非常像我刚刚举的那个例子啊,就是非常果断的就冲过去了
A1+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们能有机会再次回到当时的场景,那么你会如何使用今天学到的寻找导师三步法去找到一位好老师呢。
1.确定自身需求
2.了解教育背景和经验
3.排除主观,衡量客观
请大家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1分钟后,会邀请一位小伙伴来给大家做分享。 请大家开始。
小伙伴小谷的分享
拆书家:你的场景是什么
小谷:我的场景是去年的时候去学普拉提,然后我的自身需求就是一个初学者,然后选择跟老师交流就是直接去试课嘛,然后跟她交流的过程中,用经验套经验,发现她跟我来长沙的时间差不多,就是一年多的时间,来长沙之前她是教舞蹈的,从而判断她教普拉提的经验不是很多,然后就是没有选她,然后就是时间比较忙没有选第二家了,如果在试课的话,我会在跟她交流的过程中判断她的专业,因为专不专业会有一些判断吧,虽然不是特别的精准啊,然后跟老师的学生交流我感觉是有一点难的,因为我可能链接不到她的学生,但是我觉得通过一些别的渠道,比如说小红书,去找到她的评价,或许能链接到这个老师的推荐人,跟推荐人仔细去聊一聊,推荐人可能只会说她的好,我会仔细的聊一聊细节,然后根据一些细节也许能链接到她教过的人。
拆书家:那你会如何去排除一些主观的东西呢?
小谷:这个我觉得还是要看你学的什么东西吧,如果像我去学普拉提的话,那么这个老师一眼看上去身材好不好还是很重要的,然后长得好不好不重要,然后声音好不好也不重要,然后客观衡量的因素就是看你看重的是什么,比如她过去教过的学生案例,学生变化大不大这样。
拆书家:好,谢谢小谷的分享,小谷其实刚刚讲的特别好啊,为什么呢,因为小谷还有引申对不对,因为她觉得可能跟老师的学生直接交流有困难对不对,她还引申出了可以跟推荐人聊一聊,或者是比如说如何去了解老师呢,可以去小红书了解一下这个老师的评价怎么样,履历如何等等,我觉得非常好,大家给小谷一点掌声好不好。
总结:通过第一个拆页的练习,我们已经学会了如何去找到一位好老师
过渡:那接下来在给大家再补充一个片段,因为好的老师一个是很难找,一个是学费肯定也不便宜,那么很多朋友就会想了,有没有不找老师也能学好的方法呢,当然是有的,是吧,你今天来对了。接下来的第二个片段就能解决你的问题。正好跟第一个片段形成了一个互相补充的关系。
学习目标:那么同样的,我们第二个拆页也定个学习目标,通过学习这个拆页,大家能够学会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如何用刻意练习的原则来设计自我练习。接下来请花两分钟时间阅读一下原文。读完的朋友可以举手示意一下。来,321开始。
R原文片段:《刻意练习》P198-P199 自己设计练习方法
我最喜欢的一个关于这种自我设计练习方法的例子,是里约热内卢一所马戏学校的一位学生讲给我听的。他参与了马戏团演出指挥的训练,发现自己存在一个问题:不知道怎么在表演期间让观众保持兴趣。除了介绍各种各样的马戏节目,演出指挥还必须做好准备,随时填补各个马戏节目演出间隙的准备,防止冷场,尤其是假如下一个节目的准备工作需要耗费较长时间,导致演出推迟的话。但是,这位学生找不到现场观众来练习他的方法,因此,他想到了一个主意。他来到里约热内卢市中心,开始和那些在下班高峰期间回家的人们攀谈起来。大多数人都急着回家,因此,他必须努力使他们有足够的兴趣停下脚步,来倾听他说些什么。在此过程中,他运用自己的声音和肢体语言来吸引人们的关注,并且利用一些足够长但又不至于太长的停顿来制造扣人心弦的紧张气氛。
不过,这个例子最让我感到震惊的是他如何进行刻意练习;他用手表准确记下每次与路人的对话可以持续多长时间。每天,他花几个小时的时间来这样练习,并且围绕哪些方法最管用、哪些方法根本不管用,做好了笔记。
I便签:
WHAT:
这个片段很简单,讲的就是马戏学校的一个学生是怎么在没有导师的情况下设计自己的练习的。这里给大家界定一下导师的范围啊,因为有些朋友可能会迷惑哪种情况算有导师,哪种情况算没有导师,这里的导师指的是水平比你高的,有一定的技能和经验的老师,最重要的是能够给你提供反馈的,告诉你哪里做的好,哪里需要改进,反馈有去有回,这种就叫导师,包括线下的一对一或一对多的课程,或者线上一对一或一对多的课程,如果你在线上观看录好的视频教程,由于没有互动和反馈,这种就不算在导师的范畴之内。OK,导师的范围界定清楚了。
WHY:
那么大家一般在设计自我练习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呢,大部分人可能是定个目标,列个计划,然后就开始练习了,是吧。
这么做的坏处:
然而这样的自我练习往往会导致效率低下,学习没有什么进步,长期没有进步的学习最终只会导致你的学习热情下降,放弃学习。这肯定是你不想看到的结果。
意译案例:(案例意译要跟原文的结构一样)
那接下来我给大家举个差不多的例子,帮助大家理解
大家都看过《脱口秀大会吧》吧,这几年脱口秀行业很火,就比如说脱口秀演员阿文,阿文是一个菜鸟脱口秀演员,他在表演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他的段子不怎么好笑,每次轮到阿文表演的时候,可以明显的感觉到整个场子都特别冷静。但是呢,除了正式的表演外,阿文找不到现场的观众来打磨他的稿子,于是他想到了一个主意,就是上开放麦打磨自己的段子,有些朋友可能不知道什么是开放麦啊,我解释一下(开放麦,就是脱口秀演员上台打磨自己稿子的地方,一般多在小酒吧小剧场,有一定数量的观众,有个主持人,不是正式的演出),于是阿文开始频繁的去到开放麦现场,脱稿演出,面对真实的观众,测试出自己哪些段子是灵的,哪些段子是不灵的。好的段子继续打磨精进,不灵的段子改正或者删掉。好,这就是脱口秀演员阿文如何自我设计练习的一个过程。
HOW:
那么,通过以上这个例子,我相信大家对在没有导师的情况下如何设计自我练习有了一定的理解。
那么具体该如何设计自我练习呢,我根据原文,提炼出来一下几个步骤
1.明确目标,发现问题
你比如说马戏学生就发现自己在马戏团演出指挥中的问题是不知道如何让观众保持兴趣。
2.找合适的练习环境
为了解决问题马戏学生寻找的练习环境就是去里约热内卢的市中心,和下班高峰期回家的人们攀谈,为什么这个环境是合适的呢,因为下班高峰期的人们着急回家,马戏学生必须想尽办法才能跟他们聊上几句。
3.大量练习-反馈-纠正
马戏学生每天练习好几个小时,并用手表记录下了精确的对话时间,并且围绕哪些方法管用,哪些不管用做好了笔记,完成了快速的迭代,开启了练习-反馈-纠正的正循环模式。
WHERE:
那么以上呢就是自我练习的三个步骤啦,接下来说一下适用范围。
自我练习三步法适用于没有导师指导情况下的学习,当然,前提是这是你很看中的一门学习,不是那种娱乐性质的啊。如果你有一位好导师指导,那么直接让你的导师来安排你的练习计划即可。
预防异议
那还有些朋友会说了,哎呀我不想这么麻烦还要自己去设计练习,我直接练不行吗,答案是当然可以,但是,上面也说了,直接练习往往会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没什么进步,进而导致容易放弃,我相信肯定没有人会愿意自己学什么东西都容易放弃的,是吧。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 场景演练
我们刚刚学习了自我设计练习的三个步骤。现在一起来演练一下。
场景设计:
我们设想这样一个场景啊,李雷最近想要锻炼自己的公众表达能力,因为李雷面对公众讲话时容易脸红心跳加速,想突破这点,可是平时都在写字楼上班,也不好用自己的同事来演练,有一次李雷跟自己好朋友韩梅梅碰面的时候聊到了这件事,那么好,假设你是韩梅梅,你会如何引导李雷用自我练习三步法来设计自己的练习呢。注意,是引导李雷,而不是直接教给李雷。
小组演练
现在请大家在小组内分配一下角色,一个人扮演李雷,一个人扮演韩梅梅,李雷是想要锻炼自己表达能力的那个人,韩梅梅是引导者。
然后你们编台词,把对话写下来,写完后在小组内演练。
演练时间5分钟,结束后我会邀请一组小伙伴来给大家现场演示一下。
角色扮演
好的,我们先讨论到这里,接下来,两组小伙伴都来分享一下吧,我们先请这一组。
小伙伴偲杰和小谷的分享
李雷:梅呀,我最近好想锻炼自己公众讲话的能力,但是有点无从下手
韩梅梅:嗯,怎么说呢,这目标挺好呀,那你是有什么问题吗
李雷:就是每次人多的时候我一讲话就容易脸红心跳,就很紧张,然后我想改善自己的这种状态
韩梅梅:那你是在什么时候,或者什么场景下会出现这种问题呢
李雷:就是人一多就会出现这种问题
韩梅梅:那你觉得什么场合是人多的时候但是你又可以做到的,因为不可能一下子让你对着一万个人讲话,什么时候是人多的时候你又可以做到的呢
李雷:我觉得可能就是公园里面或者是那种商场里面人多的时候是我的机会
韩梅梅:那你觉得怎么样才能帮助你去练习这个公众讲话的能力呢
李雷:我觉得
韩梅梅:就是比方讲在那种场合你做什么事情会让你脸红心跳呢
李雷:只要跟人去讲话我就会脸红心跳
韩梅梅:那怎样才能让你去更多的跟人讲话呢
李雷:我觉得我可以考虑去摆个摊,在那个人多的时候,然后像别人推销我们的产品,然后创造一个跟别人讲话的机会,然后到时候能克服我的困难
韩梅梅:那你觉得怎么去反馈或者以什么标准去反馈呢
李雷:就是等我随便找个人可以非常大胆的流畅的表达去向他推销我的产品的时候,我觉得就能达到我的目标了
拆书家:打断一下,其实你可以跟原文一样哦,记时间对不对,比如说我跟顾客聊嗨了,聊了两个小时,那不就是说表示你很厉害对不对
韩梅梅:那你觉得这个反馈结果可以帮你解决你现在这个问题吗,面对公众讲话脸红心跳加速的问题
李雷:我觉得是可以的
韩梅梅:我也觉得可以
拆书家反馈:好,谢谢两位的分享,我觉得非常好,尤其在合适的场景设计这一块啊,我一开始也没有想到的,你会想到可以摆个摊,来克服一下自己一时半会不知道找个什么由头来跟陌生人聊天的问题,但是韩梅梅,你有一点还是漏了哦,其实你应该问问她,你打算用一个什么样的频率去练习,是吧,你应该多练习一下。而不是摆摊一次两次就算了,是吧。
好,来,我们有请第二组。
李雷:梅呀,我最近好想锻炼自己子啊公众讲话的能力,你觉得该怎么办呢
韩梅梅:诶,这个怎么讲呢,你这个目标有点大,你是具体想解决个什么问题嘞
李雷:我在跟公众讲话的时候容易脸红心跳加速,我特别想要突破这一点,我希望下次我跟公众讲话的时候,能够大大方方的
韩梅梅:你这个脸红心跳是吧,一般发生在什么时候嘞
李雷:只要跟陌生人讲话的时候就容易担心别人对我有什么看法呀我就会脸红觉得不好意思这样子
韩梅梅:你觉得你跟什么人讲话就不会脸红心跳嘞
李雷:我需要解决的就是我面对公众面对陌生人能够大大方方的讲话,不会再脸红呀心跳加速这样子
韩梅梅:你有没有想过你能够在一个什么样的,适合自己的环境去练习克服自己这个弱点嘞
李雷:我的工作当中可能有时候需要去下户,去跟居民群众宣传一些涉及反诈骗的一些知识,每次我去讲的时候呢,可能就是随便讲两句就完事了,希望下次遇到工作下户的时候,我可以利用好这个场景,跟大家用一个不同的话术来达到反诈骗宣传知识的目的
韩梅梅:你有没有想过你每次如果有个什么进步的话,能给自己一个反馈呢
李雷:我可以每下户一个我就在勾选一下,还可以问一下居民我说的有没有让让她能听明白,搞清楚我说的反电诈哪些是居民能够理解的,哪些是理解不了的
拆书家反馈:好,完了是吧,我们谢谢这一组。非常的优秀,我讲一下优点,你们刚刚分享的时候就会讲到,我这个场景讲的不是特别的清楚,是吧,是面对公众的表达能力,你还会特定的界定一下这个场景,是面对陌生人的时候,特别好。但是呢我要提醒你的是,你这个合适的环境可能不是很合适哦,为什么呢,比如说你这个工作内容,是大量有的吗,到底是不是合适的环境你需要再衡量一下哦,因为可能量会不够,对不对。然后,你这个反馈的部分其实不是特别的清楚明白,所以你可能这一点,你还需要再改进一下。
好的,感谢两组小伙伴的扮演,让我们看到如何用“自我练习三步法”来设计没有导师情况下的练习。
接下来,请各位小伙伴想像一下,在未来的两周或一个月内,记住啊,是未来,你想要学习某项技能,或者是你家孩子想要学习某项技能,但却没有找到好老师的场景,要包括具体事件、时间、地点、人物。
比如:想学个乐器啦,但找不到合适的老师;想学习西班牙语,找不到老师;想学习PPT,找不到老师。
大家只需要想象并写下未来的场景就好,不需要想解决方案,等会儿会给大家充足的时间讨论。
时间2分钟,我会邀请1-2位小伙伴分享。
小伙伴寒玉的分享
未来想给我们家即将上一年级的小朋友找一个练字的老师,时间下半年九月份,在我们家附近,三五公里以内,找不到合适的教小朋友练字的老师
小伙伴小谷的分享
未来半年之内,加强自己化妆的能力,目前找不到特别合适的老师。
好的,大家都有一颗积极向上,想要学习的心。然后也是讨论到了两种场景,一种是给小孩找老师,一种是给自己找老师,谢谢你们的分享。
A2 催化应用-分步催化2
刚才大家都设想了以后可能遇到的需要设计自我练习的场景。那么,运用今天我们所学的自我练习三步法,哪三步啊,第一步明确目标,发现问题,第二步寻找合适的练习环境,第三步大量的练习-反馈-纠正,你会如何设计自己的练习呢?或者给小孩设计一个练习呢?
接下来我会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在小组内讨论并写下自己的步骤,3分钟后我会请小伙伴进行分享。
小伙伴偲杰的分享
我的目标就是我最近想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我表达的东西别人不能很好的去理解我在说什么,然后找一个练习的环境就是去做家教,看有没有孩子需要辅导功课,我就去教一下,然后我的练习就是,给孩子教他那个科目所需要的知识,然后反馈的机制就是以他的成绩为参考。
拆书家:好的,谢谢谢谢,那你这个可能会有两个小问题哈,就是你的练习环境其实是非常合适的,因为通过教别人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但是你的目标不是特别的明确,你说要提高,那么什么叫提高,对吧,要具体一点,要量化,然后你的反馈机制有一点牵强,你可以在想一想。
好的,非常感谢偲杰的分享,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今天学习的两个拆页片段,一个是“寻找导师三步法”帮助你找到一个好老师,另一个是“自我练习三步法”帮你在没有导师的情况下也能做到有效的学习。
希望这两个方法能解决大家生活工作中大部分的学习问题,成为有效学习的高手。
谢谢大家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