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今年要成为三级拆书家的小媚,今天我将给大家带来2-4拆书,一共拆解两个片段。因为接下来是有分组讨论,所以以我的左手边两位伙伴一组,右手边两位伙伴一组,方便我们后续的讨论。
【学习目标】第一个片段的学习目标是,学习者现场写出最近一年内让自己心动或者念念不忘的3条兴趣,并贴在对应的兴趣金字塔的位置。第二个片段的学习目标是,当我们不知道如何培养自己的兴趣,现场尝试运用兴趣培养四步骤,写出自己一条兴趣养成过程。
【F】我们今天学习的片段来自《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作者是古典,这本书是他继《拆掉思维里的墙》后,推出的第二本。这本书写给成长中的每一个人,以生涯之学和古典独特人生体验带领读者,即使在这个不那么公平的现实世界里,每个平凡人也都能活出各自生命可能。
【A】在同类的书籍里面,这本书把生涯概念性的理论讲述比较幽默,同时剖析又非常透彻,这个在国内的职业规划师里难能可贵。这本书被俞敏洪、张德芬、毕淑敏强力推荐,仅仅是试读本就在各大论坛疯传。
【B1】通过学习这本书,我们可以学会在这个竭尽全力才能生存的时代,通过发展兴趣、提升能力、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观,把自己修炼成生活的高手,活出最喜欢的人生。
【B2】这次的拆书将会让现场伙伴学会定位自己的兴趣,并学习4步发展自己的兴趣。
现在我们花1分钟时间先阅读原文片段,阅读完的小伙伴可以举手示意一下。
兴趣金字塔
简历、见面、相亲必答题:“你有什么兴趣爱好?”
经典的让你减分的回答有:看书、听歌、旅游、看电影……
你是这样的吗?
为什么这样回答会减分?不仅仅因为这个回答太普通,对面试官来说,这个回答还意味着你不善于把兴趣发展为能力-能力越强的人,越能持久的工作兴趣、能力和动力。
看看下面这样的回答给你什么感受:
我喜欢看书,尤其是科幻小说。科幻三巨头中,我尤其喜欢阿西莫夫,还有凡尔纳特别是阿西莫夫《银河帝国》里面骡的部分。我关注每一届星云奖和雨果奖。在国内作家里,刘慈欣的《三体》系列对我影响最深。我曾经自己写过一小段面壁者罗辑(《三体》男主人公)的外传,发在自己的博客上了,有两万多的点击量。如果可以,我希望从事和文字相关的工作。
是不是觉得这个兴趣比仅仅“看看书”强多了?即使是兴趣,也可以被分成三个级别:直观兴趣(又称感官兴趣),自觉兴趣与潜在兴趣(志趣)。
从原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兴趣分为三个阶段,我们可以通过重新梳理自己现有兴趣定位自己的兴趣所在层级。我来分享我对兴趣三阶段的理解
1、感官兴趣:就是从五感带来的直接刺激,包括看、摸、听、闻、尝直接带来的感觉,比如看到有趣的博主视频,也想象自己成为博主的画面;摸到篮球就想约兄弟打一场;听到钢琴声就想跃跃欲试;闻到饭馆上的菜,脑子里就有了做菜的流程;尝到刚泡好的热茶就知道这茶好不好。感官刺激很直接,可能是单个刺激,或者多个刺激冲击而来。同时他的特点是不稳定,来得快,去得快。现在的感受可能下一秒就被其他吸引了,或者很快消失了。
2、能力兴趣:从五感兴趣中筛选了一些发展起来,把纯粹的喜欢变成了知道,甚至能做到,做好。比如听到钢琴声你有跃跃欲试的感觉,你就去上钢琴课,学习乐谱和指法知识。然后你开始上手练习,刚开始谈的非常吃力,手指不听话,当你练习多了,熟练了指法和乐谱,你开始谈的顺畅起来,你弹出了自己的第一首歌曲甚至第二首,第三首。在能力层的兴趣特点是相对稳定。
3、价值兴趣:是最高阶的兴趣,它是从能力兴趣筛选发展而来,到这个阶段的兴趣是可以给你带来价值,它会让你对自己越来越清晰,清晰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还是回到刚才钢琴的例子,当你越来越熟练,慢慢地你清晰想成为一名钢琴老师,教小朋友学钢琴,把这个当成你的事业,以此获得你的人生目标,金钱和成就感。当兴趣发展到这个阶段,它就会特别稳定了。
【意译原文】
原文科幻案例可能比较难懂,为了让大家更好理解兴趣三阶段,我给大家举我自己的案例。我喜欢去探店,尤其是咖啡店。在众多咖啡店,我最喜欢去小众咖啡店,还有小作坊,特别是小众咖啡店的特色咖啡。我会选择品尝他们的特色招牌咖啡,体验不同环境下品尝不同口味的咖啡,其中Xpecial的柠檬冷萃咖啡,我尤其印象深刻(感官兴趣)。我整理了一份咖啡店攻略,分享给身边喜欢咖啡的朋友,她们都表示很赞,在找咖啡店的时候都了乐于跟我探讨(能力兴趣)。如果可以,我希望从事一份美食探店的相关工作(价值兴趣)。
【适用边界】
如果你想把兴趣培养大,变成自己的职业,自己的事业,把喜欢真正变成热爱,那可以按照这三阶段来发展兴趣。但如果你只是想纯粹体验,享受玩乐,那就不需要思考兴趣三阶段。
【显象提问】
我会有特别多的兴趣,探店美食,煮创新菜,弹钢琴,滑雪,潜水,做讲师等等,那我把这些兴趣都写下来,根据兴趣三阶段的描述,我把他们定位在兴趣三阶段的这些层级(给大家看自己的展示图)。那在座的各位,你的兴趣都有哪些呢?大家可以写出最近一年内一直让自己心痒痒,或者念念不忘想发展的3条兴趣,可以在便利贴上写下来,把他们贴在对应兴趣三阶段位置。这部分给大家3分钟时间,然后小组内分享你的兴趣三阶段上的便利贴内容。稍后我也请小伙伴来分享。(我的表达清晰吗?)
【学习者案例记录】
高高:我的兴趣包括了运动,画画,中医,它们目前都在感官兴趣层
【反思加工】
感谢高高的分享,假如高高你现在拥有有一键加速的魔法,你会选择你现在便利贴的哪个兴趣一键加速进阶?是运动?画画?还是中医呢?你希望它此刻进阶在哪个兴趣阶段?
【学习者案例记录】
高高:我选择学中医
【追问】
那你希望此刻“中医”这个兴趣在魔法加持下在哪个兴趣阶段呢?
【学习者案例记录】
高高:在价值兴趣层
很棒,高高希望拥有一键加速的魔法之后“学中医”这个兴趣可以从感官兴趣进阶到价值兴趣层。各位伙伴也有写下自己的兴趣定位,那到底如何做到兴趣进阶?如何做到把兴趣更快,更好养大呢?
现在请大家花1分钟时间阅读第二个原文片段,阅读完的小伙伴请举手示意。
如何养大一个兴趣
第一步,让自己先沉浸在足够多的感官体验中,获得兴趣的第一步动力。
第二步,在感官兴趣还没有消退时,尽快掌握更多的知识,使自己的感官兴趣进化到自觉兴趣。
第三步,给自己找一个兑换价值的方式,把这个兴趣和你最感兴趣的价值绑定。别把自己的目标设定得太高,以免产生失落感。
不断地重复这个过程,兴趣就会慢慢固化下来。
用同样的兴趣饲养攻略,我们审视一下为什么很多人“想学好英语”却永远没有真的成行。第一是因为他们并没有真正被刺激到,“学好英语“顶多只是一个“我应该学好”或者“我渴望好一点”的概念,而不是一个真实的、浸泡式的体验,一个清晰的、可见的愿景。所以一旦刺激消失,他们就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了。第二是因为他们没有及时地研究关于英语学习的各种观点和理论,找到自己想要付诸行动的。今天听听美剧,后天学学语法,不成系统,也无法进步。第三点最关键——他们有些学了也没用武之地,没有价值的兑换。有些目标订得太高,如。一年之内学好英语。但是什么叫学好?多好才叫好?这样的目标即使你背过整本新概念4也没法儿达到。所以,他们的兴趣无法持续长大。
反观很多不会英语却被丢到英语环境里的人,他们为什么都能迅速学会一口让自己生存下去的英语?因为第一他们有被刺激的环境,第二有足够多的学习资料和机会,第三是他们的英语能马上兑换出价值。而且作为初学者,国外其实有比国内更宽容的环境,他们也不害怕讲错。集齐感官、知识和价值兑换机制这三种维生素,每个人都能养好自己的一个兴趣!
【细化行动步骤】
那根据原文片段,我会把兴趣培养分为四步:“接收刺激-学习知识-提升能力-匹配价值”
第一阶段是“接收刺激”,在感官刺激中挑选出喜欢的部分进行发展探索,这是发展兴趣最首要的一步。直接的特性也可以让你可以快速辨别自己对于什么是偏爱的,哪些是讨厌的。讨厌和排斥的可以排出,从你喜欢和迷恋的里面去探索哪些对你来可以发展养大的。偏爱是可能发展为真正的兴趣。
第二阶段是“学习知识”,在你的感官兴奋劲还没散去之前,做各渠道的信息收集、理解和消化,主动学习相关知识。比如看书、网络、跟前辈学习、培训课程等等。这个阶段会将感官刺激慢慢稳固下来。
第三阶段是提升能力:将学习到知识,培养能为一个能力和技能。这是你学习知识之后能够真正运用起来的一项能力,能力不断巩固和提升,甚至这个能力会成为你的标签。比如一谈到秋叶,大家都知道他ppt很厉害。发展到这里,兴趣的稳固性会更牢固。
第四阶段是“匹配价值”,价值兴趣包含了感官刺激+认知提升+个人价值或身份。当我们清楚了解自己想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认清自己的价值观,知道自己的目标,那我们的探索兴趣的过程就不再像之前一样不确定方向,而是更坚定,一直朝着我们的身份和价值培养自己的兴趣。在这个环节,培养兴趣的过程将非常的稳定。到最后感官刺激的兴趣就会慢慢养大,最后促成我们身份或成就我们的价值。匹配价值是最高阶的,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在当下已经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和想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又或者自己的目标。
1)这是人内在的特质,可能目前自己暂时不知道,可以通过一些测试去寻找职业价值观,然后去通过日常工作验证。
2)如果你个人暂时无法匹配,我个人的建议是先以收获兴趣给你带来的价值为目标,把兴趣巩固培养起来,确保这个兴趣不会流失了。那这个价值可能是金钱、名望、赞美、认可、尊重、权利等你认为可以兑现的。当你发现所有的价值兑现都满足了某一条件要求,那他可能是你的价值观。
【不这么做的坏处】
一般情况下,我们首先会有感官兴趣,大家觉得自己对此产生了一些好奇和兴奋,比如我身边就有朋友看到我参加拆书过级,她们也很有兴趣,了解了很多,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兴趣大部分就停留在感官刺激,但最终什么也没收获。那如果按照兴趣培养四步骤,我们会更有条理,更有计划地拆书过级。下面我也会跟大家解释一下我是怎么做的。
【反例】
我以前是非培训行业,当我18年接触拆书,我知道这个技能帮助我成为转做培训的加速器,同时我觉得拆书做的好的人特别牛,因为能把一本书拆的特别精彩。但我是18年开始拆书过级,但至今为止5年过去了,我仍旧只是一级拆书家。那回到“培养兴趣四步骤”,我们来看一下我的失败案例,接受刺激是足够的,但是在拆书过级知识点理解不够,导致拆书技能不够正确且熟练,所以我过级被打回来几次,慢慢就没信心,不愿意过级,那“拆书”兴趣基本就宣告流产了。那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应该怎么做呢?
【反例改正例】
第一步“接收刺激”,多参加拆书过级活动,当持续看到拆书家过级成功,听到拆书家现场过级声音,可以很有效的刺激和维持我的过级动力。
第二步“学习知识”:学习帮主的《这样读书就够了》;学习其他小伙伴的拆书预备表;观察别人如何过级;听拆书技能点音频。
第三步“提升能力”:自己主动过级;多自我演练。
第四步“匹配价值”,因为我非常清楚自己想成为一名培训讲师,所以我开场我的自我介绍都告诉大家我说今年要成为三级拆书家的小媚,而拆书过级是帮我匹配实现这个价值的其中一个路径。
【预防异议】
即使我们按照上面的四步骤来培养兴趣,在过程中都不可能没有任何阻碍,同样可能会有一些困难或者挑战,我们需要继续坚持自己的价值和目标,让自己更坚定的培养兴趣,终会养大自己的兴趣。
促动参与
【场景设计】根据刚才学到的兴趣培养的三阶段四步骤,接收刺激,学习知识,提升能力,匹配价值。下面我们来学以致用。小米自小喜欢画画,虽然没上过专业课,但是也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她发现了视觉引导师,小米非常心动,既能跟绘画结合,又能发展新的职业兴趣,但小米又担心自己能力不够,怕自己不能坚持,中途失败告终。
【问题】身为闺蜜的高高,一个热爱滑雪,并最终成为一个滑雪业余教练的成功人士,她会如何运用“培养兴趣四步骤”帮助小米化解纠结呢?请小组花4分钟时间思考讨论,稍后我邀请两位伙伴来角色扮演,进行演练。(我的指令清晰吗?)
【学习者案例记录】
高高:听说你最近对视觉引导师很有兴趣?想往这个方向发展是吗?
小米:对的,我也是比较纠结,很怕学不好,或者无法坚持。你有什么建议吗?
高高:我记得你两年前就有开始在学习画画,现在还有坚持吗?
小米:有啊,我还是挺喜欢画画的
高高:挺好的,我还记得你之前是有参加一些线下画画交流会。这次视觉引导师比较专业,有考虑去参加系统的线上、线下班不?这样比起自己看书要更体系,也有老师指导,有同学一起陪伴,画画技能会更容易提升。
小米:是的,我目前还没找,如果有合适的,我可以去报名。
高高:你看,你一直对绘画有兴趣,一直有去参加线下绘画交流会(接受刺激),有一定的绘画基础,专门去学习视觉引导的专业知识(学习知识),然后提升技能(提升能力),其实你比其他没基础的人已经强很多了。我们可以一起多关注一下市面上好的视觉引导师课程,我们也可以探讨选择哪个机构的课程更好。最后坚持下去,在未来的一天你也许就真的成为一名视觉引导师。(匹配价值)
催化应用
感谢我们小伙伴的分享,刚刚我们在一个假设场景练习兴趣培养四步骤,接下来我们会把四步骤运用到自己身上
【】分步催化1】
请设想一下,未来可能遇到以下的场景:
1) 自己有一个心心念念想发展的副业,想做博主,记录自己的成长或者日常生活记录。
2) 自己特别喜欢想学一个东西,比如我同事想去学视觉引导师,想去学乐器等等
请大家想想,在未来的半年内,你可能会遇到哪些兴趣培养失败的场景,请大家花2分钟的时间想想?只需要想到1个场景即可,比如学习文案,做自媒体等等。(我的指令清晰吗?)
学习者案例记录:
A:做法律博主
B:学中医
C:学配音
D:学画画
【分步催化2】
请大家重新回顾“培养兴趣四步骤”,从“输入刺激-学习知识-提升能力-匹配价值”。请大家将“培养兴趣四步骤”运用到刚才兴趣培养失败场景案例中。给大家6分钟的时间,先按照“培养兴趣三阶段”的方法写下自己的行动步骤,然稍后我请小伙伴来进行分享。(我的指令清晰吗?)
学习者案例记录:
D:我的兴趣是学画画,那我可以找到我喜欢的人的作品,匹配我喜欢的风格(接受刺激),找一些手绘相关的书进行学习(学习知识),我要动手画一副我喜欢的风格的画(提升能力),把我的作品放公众号,不断更新,吸引粉丝,成为一名绘画博主(匹配价值)
【结语】
感谢小伙伴的分享。总结一下,每个人在过往都遇到过兴趣流产的事件,今天我们分析了自己的兴趣所在的层级,也学会了四步培养自己兴趣,接下来我们会更有目的,更有方法培养自己的兴趣,把喜欢活成热爱,活成喜欢的自己。以上是我的2-4分享,非常感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