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晚上好,欢迎参加拆书帮长沙分舵线上拆书活动,我是TF2-3拆书家范月新。
我的三个标签,
第一个学习促进者,运营了一个线下读书社群,带领书友们一起成长;
第二个两个孩子的妈妈,以前是体制内的老师,现在重新回归,是专业教育的践行者;
第三个是成长路上的拆书家,是终身学习者。
今天我带领的拆书学习预计20分钟左右,分为拆书家讲解引导和小伙伴现场练习拆为己用两个部分,并采用现场讨论的方式进行,欢迎大家积极参与。
学习目标:
希望大家今天在跟随我完成本次拆书学习后,学会应用四步法面对沟通冲突,让孩子学会如何解决问题。
图书介绍
今天我来带领大家拆解的书叫《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F)特征是“书”,用于满足好奇心。
这本书的两位作者都是国际知名的亲子沟通专家,并且都是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海姆·吉诺特博士的学生---阿黛尔·法伯(adele faber)、伊莱恩·玛兹丽施(Elaine Mazilish),本书包含理论讲解、实践操作、原则、小贴士等,能帮助家长循序渐进地学习肯定个人尊严和人性的亲子沟通方法。
(A)优势,重点是“比较”,用于建立安全感
这本书也是育儿类书籍中口碑很好、非常畅销的一本。豆瓣评分8.2。美国家庭教育类图书累计销售第一名,销售300多万册,被译为30多种语言。这本书与其他育儿类书籍相比,有大量的案例供大家参考,而且提供的方法非常容易操作,章节后面大量精心设计的章节对于我们巩固内容也非常有帮助。
(B1)利益,强调的是“你(学习者)”,用于引发兴趣。
这本书将帮助我们学会一种“让孩子听话”的神奇语言,教会我们如何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如何更有效地鼓励、赞赏孩子,不惩罚就能培养出自立、合作,既面对现实也能创造未来的孩子。
(B2) 拆页片段给学习者带来的好处
今天拆页片段的内容是让学习者学会遇到沟通中出现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不把精力用于彼此的对抗,或者担心谁输谁赢,而是以尊重彼此的感受和需求为基础,把能量和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共同讨论,找到双方共识的行动方案,让我们的个人需求得到尊重。
史格特(8岁) 不太会处理自己的愤怒情绪。 一天晚上,什么事情又惹他生气了。他紧握着拳头, 咆哮着离开餐桌。不知道该怎么平息自己的愤怒。
他回房间的时候,又不小心把我最心爱的花瓶碰倒了。 看着花瓶被摔碎在地上,我简直怒不可遏,对他大叫。他跑自己房间,把门摔上。
后来,我丈夫把花瓶粘好,我的怒气也平息了一点。我走到史格特房间,敲他的门,他问:“干吗?”我问他可不可让我进去谈谈。
他感激地看了我一眼,说: “好啊。”我的出现,让他的情绪恢复了一些,也让他觉得我仍然爱他,把他当成一个成人,而不是一个又笨又没有自控能力的孩子。
我问他,当他特别特别生气的时候,什么感受。他告诉我,他想打人或者摔东西,大声怒吼。 我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下次我生气的时候,也进他房间,把他心爱的玩具摔碎。我们互相看了一眼, 像是都在说:“这样恐怕不好 ……”
我问他(手里拿着纸和笔) 我们能不能一起找出撒气办法。
他给出了下面的建议:
爸爸帮我挂个沙袋;
在墙上放个东西,我可以扔球;
把我的豆包椅挂起来;
把收音机音量开到最大;
装个单杠;
用枕头砸自己脑袋;
摔门;
使劲在地板上跳;
在床上跳;
不停地开灯关灯;
出去绕着房子跑十圈;
撕纸;
掐自己。
我什么也不说,只管把它们写下来。有意思的是,等念完以后, 他知道有的肯定不允许做, 嘿嘿地笑,像是让我知道那些不是他真心想做的。
我们一起看刚才写的, 我去掉一些,并且和他解释为什么我不接受。 最后我们完善出了四个:
给爸爸修沙袋和挂沙袋的时间;
单杠放在他门口;
只能在白天围着房子跑。
提到撕纸的时候,我说:“有一个问题要注意。”他说:“哦, 我知道了,撕完了收起来。”
这时候, 我们已经亲密地坐在一起,平静地讨论。我最后对他说:“我只想加上一条,保证在你每次生气的时候都能管用。”
“那就是把它说出来。” 他马上回答。
我们一起开心地上床睡觉去了 ,感觉真是不错。
接下来我将从这四个方面为大家讲解拆页。
What:拆页片段讲述了一个妈妈应用解决沟通冲突四步法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让孩子学会了如何处理自己的激烈情绪。
Why:正如拆页片段的故事所描述的:“司科特(8岁)不知道如何排解他的愤怒情绪……我简直怒不可遏,对他大叫……”,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认为孩子做了错事,我们常常会责骂或者惩罚孩子,一方面因为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另一方面希望用责骂或惩罚的方式能让孩子记住教训,改变行为,常常导致亲子冲突却没有解决问题。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在发生冲突后,能让父母和孩子一起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呢?
【how】新技能:细化行动步骤
根据拆页我们可以细化提炼出四个具体行动步骤来解决问题:
第一步:择机——选择沟通时机。当发生冲突时,双方都不可避免出现比较大的情绪,解决问题要寻找恰当的时机。先看看自己是不是还在气头上,在确定自己情绪已经平复后,看看孩子(家人)的情绪如何,询问孩子:你现在方便讨论这件事吗?在孩子(家人)确定可以时再继续。在双方中任何一方情绪不可以时,不要开始。
“我丈夫把花瓶粘好,我的怒气也平息了一点。我走到史格特房间,敲他的门,他问:“干吗?”我问他可不可让我进去谈谈。”
第二步:询问——对方的感受和需求。当孩子(家人)觉得被倾听、被理解的时候,他才能考虑你的感受。通过讨论了解孩子的感受和需求,可以向孩子询问“我想你是不是感觉……”。
他感激地看了我一眼,说: “好啊。”我的出现,让他的情绪恢复了一些,也让他觉得我仍然爱他,把他当成一个成人,而不是一个又笨又没有自控能力的孩子。
我问他,当他特别特别生气的时候,什么感受。他告诉我,他想打人或者摔东西,大声怒吼。
第三步:引导换位思考——表达自己的感受。
引导孩子换位思考。不要说太多自己的愤怒、担心,询问孩子如果我们做出类似的行为是不是可以。
我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下次我生气的时候,也进他房间,把他心爱的玩具摔碎。我们互相看了一眼, 像是都在说:“这样恐怕不好 ……”
第四步:找办法——一起讨论,共识行动方案。鼓励孩子先说他的解决方法,把双方所有想到的方法都写下来,最关键的是,对任何一个想法都要避免评价和论断。当你说出“这个主意不好”的时候,整个过程就前功尽弃。要接纳所有的想法。
关键的一句话是,“我们把所有的想法都写下来。”写本身并不重要,但把想法写下来,会让说出想法的人感受到被尊重。最后挑选出父母和孩子都接受的,去付诸行动解决问题吧。
我什么也不说,只管把它们写下来。有意思的是,等念完以后, 他知道有的肯定不允许做, 嘿嘿地笑,像是让我知道那些不是他真心想做的。
我们一起看刚才写的, 我去掉一些,并且和他解释为什么我不接受。 最后我们完善出了四个:
......
Where:这个方法可以用在解决亲子沟通冲突和亲密关系冲突中。另外,讨论出来的方法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改变或需要进行调整。最重要的是让孩子觉得他是在参与解决问题,而不是在制造问题。
A3之场景设计
我们拆书帮最大的特点就是拆为己用,通过练习把书上的知识转换为自己的能力。
下面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练习的场景:
小明8岁了,他每天放学自己走路回家。家里规定的时间是6:00 到家,可是他经常玩得忘了时间。为此妈妈没少说教。这天他7:30了还没回来,妈妈到学校找也不见人,小明又没有手机,急死人了,他回到家,妈妈又急又气,打他屁股,罚他不给吃饭,孩子情绪也失控了......
过了一阵子,妈妈心情慢慢平复下来,觉得最重要的是用正确的方法沟通,一起解决问题。
A3之小组讨论
我们一起回顾刚刚学到的解决冲突四步法(择机+询问对方的感受和需求+引导换位思考+找方法),现在,我们两人为一组,一个人扮演小明妈妈,一个人扮演小明,用解决冲突四步法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演练时间5分钟,小组分享完后,我请一组两位伙伴分别扮演“小明妈妈”和“小明”,看看他们是怎么应用今天学到的方法解决问题的。
请大家注意,我们这个演练,不只为了解决场景中的问题,更是为了应用今天学习到的新技能。
我们现在可以开麦讨论。
(加入反馈、留意偏差)
A3之角色扮演
我请一组两位伙伴分别扮演“小明妈妈”和“小明”,看看他们是怎么应用今天学到的方法面对沟通中的冲突,并解决问题的。
学习者角色扮演:
小明妈妈冷静下来了,走进小明房间:妈妈现在方便和你聊聊天吗?
小明沉默,但是也没有拒绝。
小明妈妈:妈妈刚才凶了你,罚了你,你一定很难过是不是?
小明眼睛红了。
小明妈妈:放学回家,你是不是也特别想和朋友一起玩呢?
小明:是的。在学校没有那么多时间玩游戏。
小明妈妈:如果有一天你放学回家了,爸爸妈妈都不在家,而且很久都不回来,你会怎么想呢?
小明:我会担心。
小明妈妈:那我们想想看,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你放学好好玩,又不让妈妈太担心呢? 我们可以把所有的想法都写下来。
小明:1、你给我买一个电话手表 2、有特殊的情况提前打电话给妈妈 3、可以多玩一会,6:30回家 4、提前告诉超市的阿姨,在哪玩和谁一起玩
小明妈妈:很开心你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呢!6:30是家里吃饭的时间,不然我们延后到6:20怎么样?电话手表也是可以的,我们可以学习使用方法。
小明喜出望,一扫被惩罚的阴霾:谢谢妈妈。
小明妈妈:谢谢你愿意和妈妈一起讨论,并积极解决问题呢!
拆书家反馈:很开心两位能学以致用,完整演绎了今天学到的方法。感谢!
结束语
那么今天的分享到这就结束了,希望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其他场景中,这个方法都能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