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欢迎大家来参加我的TF 3-1拆书,首先来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来自重庆的新湖南人董玲玲。三个标签:二级拆书家、美食爱好者,养花中度中毒者
【分组】接下来我们分一下组,两人一组。 (按实际情况分组,新人、拆书家、爱好者混搭,尽量让每组都有不同的人群。)
大家可能很好奇,注射式洗脑是什么啊?不急。
我们先来想一想,日常生活中,你的家族微信群里,七大姑八大姨是不是经常发一些链接:
震惊!为什么每天做这样一个小动作竟然会长寿20年?
速转!不转不是中国人!原来你一直做错了!为什么富养的孩子才能有前途?
大家的群里有这样的消息和链接吗?
我看大家都笑了,看起来大家都非常熟悉了。
大家想过为什么他们经常会转发这些看起来有点荒谬的链接?
他们是没有判断力,是被洗脑了吗?
那我们自己在日常生活有没有像他们一样被洗脑而不自知呢?
大家想一想,你有没有曾经问过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看了这么多书,还是解决不了生活里的一些冲突和问题?
你们刚刚是不是已经在思考为什么了呢?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一个注射式洗脑。 被注射洗脑很可怕,但是更可怕的是被洗脑还不自知。
刘润老师的这本《底层逻辑》里关于注射式洗脑的部分能让我们更清楚了解注射式洗脑的模式,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保持清醒,不被牵着鼻子走。
跟随我学习这个拆页之后,学习者能辨别出(行为)“注射式洗脑”,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时运用(行为)“防止注射式洗脑三步法”辨析清楚问题,保持清醒(界定)。
接下来我们花1-2分钟时间看一下原文,如果看完的可以举手或者眼神示意我。开始。
《底层逻辑》 p36
我常被问到一个问题:“润总,我的产品是业内最好的,为什么消费者就是不买?”类似的问题还有“润总,为什么现在市场上优秀的员工那么少”,或者“润总,为什么只有坑蒙拐骗的公司才能赚钱,踏踏实实做生意就那么辛苦呢”。
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回答这些问题?
回答说:
“你的营销策略有问题。”
“优秀员工少,是因为这一代年轻人都是没有饥饿感的一代。”
“坑蒙拐骗虽然能赚钱,但是不道德。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最重要。”
别急。先别急着回答。因为他们并不是真的想提问。这些问题背后,都藏着“注射器”。他们只是想把一个刚刚注射入自己大脑的观点,再注射入你的大脑。
大家都看完了。
刚刚前面我问过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看了这么多书,还是解决不了生活里的一些冲突和问题?你们第一反应就是在思考为什么对不对?
有些人会像这样把观点放在为什么后面去向别人发问,被问到的人第一反应是去想原因,为什么呢?那这个时候你是不是就默认了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然后当你开始为它找原因的时候,这个观点就已经悄悄地被“注射”进你的大脑了。当这些观点被注射进大脑而不自知的时候,我们就会把这个观点默认成为事实,带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就会被这些问题影响、洗脑,基于这些观点的影响,我们可能在需要做出决定的时候会做出不正确、不理智的决定。
当你再去和别人聊“你说说,刚刚那到底是为什么呢”时,你就可能已经开始传播谣言而不自知呢。
what
【注射式洗脑的辨析】
洗脑本质的含义:用一切手段将符合自己利益的错误虚假认识与思想去灌输给他人。
片段中提到的注射式洗脑的模式就是“为什么”+“观点”,注射式洗脑的含义:将符合自己利益的观点通过“为什么+观点”这样的注射器注射给他人。
注射式洗脑有三个特征,第一个是以“为什么”开头,第二个就是后面跟着的是“观点”。第三个特征是提出的“观点”是出于利益驱使,有洗脑的主观意愿。
①我们先来看第一个特征,问句有很多形式,比如:难道、如何、怎么,等等,但注射式洗脑一定是以“为什么”开头的。
②接着来看第二个特征就是为什么后面跟着的是“观点”。
【子概念(观点与事实)辨析】
与观点相对的还有个概念是事实,怎么来判断观点还是事实呢?
观点和事实有三个最明显的差异点。
为了加深大家的理解,我举几个例子,大家一起来辨析一下哪个是观点,哪个是事实。
1. A:现在市场上优秀的员工那么少
B:我们部门几个空缺的岗位今年春招都没招到人
学习者回答:
拆书家:对,A说的是观点,B说的是事实,因为市场上优秀员工那么少是主观描述,几个空缺岗位没招到人是客观事实。(主观性/客观性)
2. A:我爷爷去世后去了天堂
B:我爷爷去世的时候被埋进了墓地里
学习者回答:
拆书家:对,A说的是观点,B说的是事实。
我爷爷去世后去了天堂,我当然很希望他去了天堂,但是这个是没法通过科学方法来证明或否定的,是不可验证的,所以是一个观点。我爷爷去世后被埋进墓地里是可验证的,是事实。(可验证性/不可验证性)
3: A:我的公司去年利润率只有8%,某某传销公司去年利润率40%
B:只有坑蒙拐骗的公司才能赚钱
学习者:A是事实,B是观点。
拆书家:对的,前面的利润率是实实在在的报表数据,是没有争议的,是一个事实。
B说:只有坑蒙拐骗的公司才能赚钱,这是个有争议的,它是一个观点。(有争议/无争议的)
通过这几个例子,大家能够更清楚判断事实和观点的区别了吧?注射式洗脑的第二个特征就是为什么后面跟着的是观点。
③接着来看注射式洗脑的第三个特征:出于利益驱动的,有洗脑的主观意愿。
利益不只是经济利益,还有名誉、信仰、宗教、推卸自身责任等等。
1. 一个6岁的小朋友问你:为什么我爷爷去世后去了天堂?请问这个有洗脑的主观意愿吗?
没有。
是的,她只是单纯好奇,没有利益驱动,所以这不是一个注射式洗脑。
2. 一个基督教传教士问你:为什么你爷爷去世后去了天堂?请问这个有洗脑的主观意愿吗?
有的。
是的,他问这个是有利益的,有宣扬基督教的主观意图在的,所以这是一个注射式洗脑。
3. 我仰天长叹:“我的产品是业内最好的,为什么消费者就是不买?”
请问这个有利益驱动,有洗脑的主观意愿吗?
有的,这样的问句就可以逃避自己的责任。我已经把产品做到业内最好了,消费者还是不买就不是我的责任了。可能消费者需要的不是最好的产品,而是更符合他们需求的产品。
所以这个也是注射式洗脑。
注射式洗脑我们都已经了解了:就是将符合自己利益的观点通过“为什么+观点”这样的注射器注射给他人,模式就是“为什么+观点+利益”
【how明确步骤】:
那接下来我们看看我们该怎么防止被注射式洗脑呢?
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1. 等一等
当我们听到为什么的问题的时候都等一等,先不着急回答,停下来给自己时间思考
如果是面对面地谈话,可以说,你先让我想一想。
如果是文字信息的交流,就可以直接自己停下来。
如果是自己提出的问题,也要停下来想一想。
2. 辨析内容
辨析为什么后面的内容是事实还是观点。
当我们自己分辨不出来,可以借助网络查资料、专业人士等来帮助辨析。
如果辨析出来内容是事实,那就可以确认这不是一个注射式洗脑问题。
如果辨析出来内容是观点,接着进入第三步。
3. 判断利益
我们再来看看问句有没有出于利益驱动,有洗脑的主观意图。
如果没有出于利益驱动,没有洗脑的主观意图,那就不是注射式洗脑。
如果有利益驱动,不管是来自自己还是他人的,那就是一个注射式洗脑。我们一定要提醒自己不要被注射式洗脑,保持清醒。
where
这个防止注射式洗脑三步法可以用在你每一次遇到为什么的问题时,帮助自己辨别出注射式洗脑,让我们在复杂焦虑的社会里保持冷静,不随波逐流,让谣言在自己这一链断开,也能帮助身边的人辨别谣言。
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觉知、觉察自己是不是被洗脑而不自知呢。
【预防异议】
有小伙伴可能会觉得这个方法有点麻烦,每遇到一个为什么提问都要用一遍这个步骤吗?
其实在面对为什么的时候,只是多一个小小的念头:刚刚这句话是事实还是观点,有没有利益驱动,就能让我们规避非常多的谣言, 在前期的练习之后,这三个步骤会内化到你自己的思维模式里,以后用起来就非常简便快速了。
我们学习这个方法是为了防止自己成为被注射人,防止自己成为谣言传播机,可不是教大家去给别人洗脑哈。
A2 催化学习者应用 【学习者编剧本】
理论学习就到这里了,学习知识还是为了应用,下面我们来尝试规划运用。请大家参照纸上的格式单独自己编写一个剧本,要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背景和经过、结果及双方的对话等。
设想一下, 我们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注射式洗脑“的场景呢?比如:伴侣跟你讨论,为什么我们一定要穷养儿子?你的爸妈发来一个链接:为什么60后父母的儿女不孝顺?同学家长和你聊天,为什么我给孩子报了这么多补习班,花了这么多钱,他的成绩还是这么差?你将如何运用今天学习的“防止注射式洗脑三步法”和对方展开谈话,请大家各自写下你自己的剧本。
大家请注意在写剧本的时候一定要用到今天学的:“防止注射式洗脑三步法”,我们的目的是练习使用这个方法,而不是解决问题本身。
时间5分钟,5分钟后我会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你的剧本。
谢谢薛薛精彩的分享,写的剧本场景特别实用,运用了“防止注射式洗脑三步法”帮助妈妈辨别出了一个注射式洗脑问题。
我们今天学到了防止注射式洗脑三步法:等一等、辨析内容、判断利益。 希望这个方法可以让我们在纷杂的世界中辨别出注射式洗脑,保持冷静,不随波逐流。不去传播谣言,也能帮助他人辨析问题,成为更理性的社会人,这个世界也会因为我们而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