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1、曾经不知道自己是谁,要做什么的人
2、现在找回自己,找到目标,幸福的人
3、也希望更多人早日找到自己内心想做的事
【分组】
【学习目标】
希望大家在跟随我完成本次现场学习后,对现实和未来感到迷惘时,通过列清单、区分自己的外在目标和内在目标,梳理自己的“目标圈”,找到内心最想做的事,实现感悟幸福的人生。
【场景法介绍图书】
事件:
早上起来,睁开眼睛,想起今天不得不做的事情,有点沮丧,无精打采;
晚上忙完一天,“哦,今天终于结束了。”实在太累了,什么也不想做了。
明明最近才升职,可是没想到升职的喜悦没有持续一个星期,又陷入“不得不”工作的苦恼中。
提问:
你有过这样类似的心理感受吗?实现了目标后特别容易沮丧;生活总是在原点打转,也感觉没什么好期待的。有时候明明有目标,但是总是提不起劲来?
影响:
我们发现没有遵循内心真实愿望的生活,会令我们缺乏动力和热情,生活也没有方向和重要性;因为耗费了大量精力去处理“不得不做”的事,丧失了本来的激情,让人缺少创造性,常常陷入迷茫和无助的困境。
长此以往对生活越来越不满意,也就是最真实的感受“过得不幸福”。
解决:
《幸福的方法》这本书,告诉我们幸福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获得的。这本书中的方法能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的真正使命并努力发掘出自己的优势和潜力,继而走向感悟幸福的状态。
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片段就是讲如何通过梳理目标圈,找到自己真正的使命并发掘出自己的优势和潜力。
【测试量表】
听到这里,相信大家一定迫不及待想要开始找寻幸福之旅。
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测试,测试的前提是我们都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
下面五道题,请按照1~6分的标准给自己打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6代表完全符合。请仔细阅读表格中的每句话,根据实际情况为自己打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6代表完全符合)
这套自测题主要测试你会依据什么来决定做一件事情。
如果你的得分越高,说明你选择做的事越符合你内心的真实需要。
分数20分以上的伙伴,恭喜你们,你们选择的事情和自我比较和谐,今天的学习也许能给你提供新视角,并帮助你迭代优化。
分数在10分-20分小伙伴,可能感觉生活有时候不那么如意。今天的学习将能帮你提升。
10分以下的小伙伴,可能生活中充满不得不做的事,而且这些都不是自己想做的事,今天的学习正好是你需要哦。
自我和谐的目标,是发自内心最坚定的意识,或是最感兴趣的事情。这些目标按照谢尔登与艾略特所言,是从“整合自我”生发的“自我直接的选择”。这些目标必须是主动选择的,而不是被附加在我们身上的;必须是产生于散发自我光辉的愿望,而不是为了炫耀。追踪这些目标,并不是因为他人觉得你应该这么做,也不是出于责任感,而是因为它对我们具有更深层的意义并且能够带给我们快乐。
研究也指出,那些外在目标的意义,比如我们在社会上的声望或是银行存款,它与我们内在目标的意义,比如个人成长或是与他人的关系,有着显著的不同。财富上的目标通常不是出于自我和谐,而是出于外在因素。大部分追求财富的人,为的是满足自身对金钱和社会地位的虚荣心。
what
【提问互动】
拆书家:大家说,这个片段的关键词什么?
学习者:自我和谐的目标,内在目标、外在目标
拆书家:那么这个片段讲的内在目标,也就是自我和谐的目标,有什么特点呢?
学习者:内在目标是主动选择的,不是为了炫耀,是因为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能够使我们快乐。
拆书家:外在目标有什么不同呢?
学习者:不是出于自我和谐,主要出于外部因素。
拆书家:是的,外在目标的追求通常是出于必须和压力的心态。比如片段中的例子。很多人追求财富,是为了社会地位的虚荣心这样的外在目标。
为了让大家加深理解,我再举几个例子,大家区分下是自我和谐目标/内在目标还是外在目标。
我想变得有钱,以后买LV不再犹豫!(是外在目标,通常是受欲望影响)
我想让我的孩子上名校!这样我会很有面子。(是外在目标,通常是受虚荣心的影响)
我想当上部门经理,以后不用再事事看领导的脸色。(是外在目标,通常是受欲望和压力的影响)
我想当上部门经理,带领我的团队创造伟大的业绩。(是内在目标,追求成就感和贡献)
我妈想让我将来当老师,所以我选择了教育专业。(是外在目标,通常是压力和责任感)
我选择了教育专业,因为我热爱老师这个职业,帮助他人的感觉让我觉得自己很幸福!(是内在目标,是自己真心想做的事)
why
【不这样做的坏处】
拆书家:那如果总是因为出于必须和压力的心态设置的目标,会有什么后果呢?
学习者:可能会动力不足,容易焦虑和沮丧。
拆书家:是的,而且可能让人忽略长远的利益,只关注短期的成功和成功;当目标无法实现时,容易会产生自我质疑和批判,进一步消耗我们的精神和心理资源。
【反例】
辞去老师的工作之后,有好几年时间我参与了家里的生意。每天的工作非常琐碎。招人、培训、员工沟通、客户维护、选产品······很多时候是硬着头皮上,也不愿意承认很多事是自己不擅长或者不愿意做的。因为当时想着自己要有所成就,证明自己有能力。但这个目标并没有真正帮到我,反而觉得过得并不开心。
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我们能够制定自我和谐的目标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通过梳理自己的“目标圈”,找到自己真正的内在使命并发发掘出自己的优势和潜力。
how
接下来,我来为大家梳理一下
【反例变正例】
回到刚才的例子,在精神状态紧张焦虑了一段时间后,我开始思考自己真正想做的是什么。首先我列清单,把想做的能做的事情都列出来,并聆听内心的声音,仔细区分。去掉那些曾经因为外部目标不得不做的事,只专注于符合内心真正需要的事情。现在当我在感受并追随生命的喜悦时,感觉自己不仅更享受人生了,也更加成功。
生命如此短暂,连做我们想做的事情都来不及,不能只用来做不得不做的事情。
【Where适用边界】
如果你发现自己做事缺乏动力、没有激情,甚至“厌恶”当下工作,对未来也感到非常迷惘,那么梳理自己的“目标圈”,找到自我和谐目标的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这能帮助你找到真正的幸福。
【预防可能的异议】
好,分析到这里,有的小伙伴们可能会说,生活压力这么大,只做自己内心真正想做的事可能吗?是不是就不应该追求物质和声望呢?此外要想追寻幸福,我们是不是要彻底避免“不得不做的事”呢?
首先,今天所谈的当然是我们在满足了基本生存需要之外,如果希望以追求幸福为前提的话,那么应该去做我们最感兴趣的事。
其次,我们所做的很多事,其动机可能同时包含内在和外在两种因素。主要是看内在动机占主导还是外在动机占了主导,只有那些由内在动机占主导的目标,才是“自我和谐目标”。
另外,有些不得不做的事情是生活、工作中不可避免的。比如对于我来说,我很喜欢做学习促进者,类似于给父母讲课、解决案例等,但是要想把工作打理得顺畅,我也不得不做一些后勤、跟进、宣传推广等事务性工作。我们不是要把不得不做的事情完全删除,而是你知道这些事最终是能服务自己的内在目标。
我们刚刚学习了通过梳理自己的“目标圈”,找到自己真正的内在使命并发发掘出自己的优势和潜力。学习知识是为了更好的运用,现在我们用这个方法来进行下现场演练。
【场景】
小丽从小学美术,毕业后她服从家里安排到学校当老师,这份工作薪资待遇很不错。她的爱好很广泛,喜欢旅行,每次打卡一个新地方,她都要到朋友圈炫耀一番,她的旅行手帐很受大家欢迎,她也热衷于分享感悟、提供攻略。她还喜欢心理学,创作了很多漫画,每次发到网上看到网友留言,说被她的漫画治愈了,她就很开心,而且现在粉丝越来越多,每天都在催她更新。她希望将来能出版自己的漫画作品。
最近领导找她谈话,希望她工作上能更上心,实现升职的目标,这意味着要花时间和精力进修和自我提升,也要保持稳定的工作表现。她没有完全想好,只是觉得应该要这么做。
她发现自己每天都很忙,而且有些精疲力尽,生活也没那么开心了。
如果你是小丽,基本生存需求已无忧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梳理“目标圈”,找到自我和谐的目标呢?
【指令】:
请按照刚刚的分组,两人一组讨论出解决方案,并写下来,然后进行演练。可以参考我发给大家的表格来编写。 要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请注意,我们演练的目的是练习如何通过梳理“目标圈”,找到自我和谐的目标,而不是解决这个问题本身。
讨论结束后我会请1-2位小伙伴来进行演练。
董玲玲分享:
我是小丽,我为自己找了个解决方案。结合刚才的方法,第一步就是列清单,那我目前能做的事情就是做老师,然后想做的是旅行,做手帐,旅行攻略,然后我也喜欢心理学,创作心理学漫画。
其他学习者:她好忙。
董玲玲:对,然后就是那个学校的领导也想让她做升职培训。那第二个步骤,我要区分一下目标。就是目前哪些能做的,能做的就是旅行攻略漫画以及老师的本职工作,那哪些想做呢?想做就是我想出版自己的漫画作品,但是目前还做不到。第三步,区分目标。哪些是出于内在目标呢?出去旅行,做旅行手帐、攻略、出版漫画都是我自己想做的。那被家里安排做老师这是属于外在目标,然后呢领导要我去升级这也是属于外在目标。
最后一步的核心目标通过前面步骤分析后,我加深了对自己的理解,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旅行,加上做这个旅行的周边、手杖攻略漫画什么等等,但是我现在不一定马上有个解决方案,其实当老师虽然是一个外在目标,但是我觉得目前还OK,我还有寒暑假,也没有到辞职的程度,不过我最想做事情已经浮现出来,我也知道应该拒绝什么事情,拒绝做升职。
拆书家:我们给学习者掌声。
其他学习者:思路非常清晰。
拆书家:谢谢你做了一个完美的示范。
教是最好的学,技能都需要时间不断练习,接下来我给大家布置一个任务:请大家拿出笔,写下来。
任务就是回去后在本周内找出一个你认为需要重新核准目标的家人或朋友,把我们今天所学的梳理“目标圈”分享给他,帮助他/她找到自我和谐的目标。
6天后薛薛反馈:
我参加了范老师线下拆书过级活动,听她介绍了找到自我核心目标的方法。我把这个方法推荐给了我的妹妹新奇,因为她现在大学毕业后工作两年了,她现在做的设计工作,但又不是特别特爱。有点迷惘,不知道真正想做的是什么。
新奇今天反馈如下:
列清单:我列出了目前想做的事是本职工作,还有一个副业是做协助学姐做了一个出品录音作品的后期,想要出国留学、从事文化历史有关的工作。
区分目标1 出国留学便于今后转行是我想做,但是目前还做不到的。能做的是继续本职工作和副业。
区分目标2 服从家里安排,找关系做的这份本职工作是出于外在目标,副业和出国读研都是内在目标。
核心目标 通过梳理,我发现出国读研换专业是我从高中以来就想做的事,接下来会好好准备雅思考试,但是本职工作还不能完全放下,副业的工作我会暂时先放下,腾出时间准备考试。
【结束语】
感谢小伙伴的分享,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已经学习到通过不断梳理自己的目标圈,找到自己的核心目标并发掘出自己的优势和潜力,祝愿各位都能因此走向感悟幸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