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上午好,我是易美玲,“易经”的“易”,“美美与共”的“美”,“玲珑剔透”的“玲”。
三个标签介绍自己:
①准拆书家:目前是一名准拆书家,今天来做TF1-1的过级。
②零售运营:从事品牌连锁运营管理工作12年,负责全国千余家门店的运营管理。
③终身学习者:主要栖息在得到,因为在得到上的持续学习,有幸连接到了罗老师,通过他加入了拆书帮。
先用三个关键词带大家了解下拆书帮:
①拆书:
是一种成人学习方法。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将知识与学习者的经验相关联,从中得到切实提升能力、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法,做到拆为己用。
②拆书法:
根据应用对象分为两种:一种是针对个人学习的便签法;第二种是针对组织学习RIA现场学习法,就是拆书家组织完成一场现场学习,运用拆书法带领一群人掌握核心方法,把知识拆为己用。
两种方法都是以RIA为核心流程:
R即Reading,阅读原文拆页;
I即Interpretation,用自己的话复述/讲解原文;
A即Appropriation,关联自身经验或激活学习者经验,并促使自己/学习者应用和演练。
③拆书帮:
是拆书学习爱好者的社群,形式上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俱乐部,本质上是一个非营利性的青年自组织,旨在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成长自己,也赋能他人。
主题:大道至简(如何做每日反思)
【片段来源:《认知觉醒》纸质书P245-246】
起初我只知道写“每日反思”有好处,但是没有想到它的好处竟有那么大,以致现在回顾的时候自己都很惊讶——原来这个小小的反思暗含了很多底层理。所谓大道至简往往就是这样:简单到你不愿意相信它是大道。为了让大家了解,我先介绍一下自己写“每日反思”的方法。
我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留意每天生活中最触动自己的点。不管这个点是令人欣喜的感悟,还是令人难受的困惑,只要它在心头燃起火花,就把它摘取下来,记录到文档里复盘。而复盘的方式也极为简单,通常只需3点:
①描述经过——以便日后回顾时能想起当时的场景;
②分析原因——多问几个为什么,直到有深度的启发;
③改进措施——尽可能提炼出一个认知点或行动点。
仅此而已。“每日反思”有时候只有几句话,有时候长达数千字,视心而动,视情而定,只要能让自己更好地看清问题并发生改变就好。
比如有一次开车后我觉得很累,在当天的反思中,我发现自己在开车时,身体的一些部位会不自觉地保持紧张和僵硬,从那以后,我便刻意提醒自己保持放松,用最小的力气去完成动作,尽量让汽车在启动和停止时柔和顺畅。不久后,开车成了我的一种享受,家人也反馈坐在车里非常舒适,没有之前的急停、急刹了。
我们先来听听下面几个声音:
“嗯,刚才那句话不该那么说……”
“今天这个事,他的行为确实令我生气,但也许我当时控制下情绪事情会处理得更好。”
“哎,又对孩子发脾气了……”
你是否也经常在脑海里冒出上述想法,有时懊悔,有时是对自己又重复同样的问题而生气。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人之为人的可贵之处,那就是我们有反思自己的意识。困扰我们的是,反思往往停留在意识层面,难以产生真正改变的力量,于是就陷入了“屡错不改,知错难改”的怪圈。要打破这个怪圈,根源上是要提升反思能力,也就是让反思能真正促进行为改变。
那么,这种能力如何提升呢?可以借助“每日反思”这个方法。“每日反思”就是把每天对自已触动最深的点或事情,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把它用文档记录的方式进行复盘。(WHAT)
复盘的步骤可以按照下面三个点来进行:(HOW)
①描述经过:以便日后回顾时能想起当时的场景。比如“有一次我下班从车里走出来,觉得浑身都特别累,甚至身体都有些酸痛”。
②分析原因:多问几个为什么,直到有深度的启发。比如“发现这个情况后,我反复去回想自己开车时的身体形态,发现有些部位比如腰背和手臂会不自觉地保持紧张和僵硬,这应该是导致我感觉疲累的原因。”
③改进措施:尽可能提炼出一个认知点或行动点。比如“每次开车前提醒自己保持放松,用最小的力气完成动作。”
通过“每日反思”的持续践行,不仅能够提升对自己思想和行为的觉知能力,帮助我们改进发现的问题,精进工作提升工作效率,在生活中做一个更好的丈夫、妻子、孩子。另外,这种我能持续改变自己的掌控感也会让我变得更加自信。(WHY)
这个方法可以用在生活工作中的许多方面,例如工作上的总结,与孩子、爱人间的相处沟通,自身的问题改进等等。是能够有效帮助我们提升觉知力和行为改进力的好工具。(WHERE)
A1:
我之前有边开车边看手机的习惯,知道这是坏毛病,但一直没能改掉,总以“我下班的点路上车少,也就那几秒的事情”来搪塞自己。直到两年前,一个朋友分享了她每天写复盘的方法,我在第一天的复盘里就记录自己边开车边看手机的问题,那天的复盘日志是这么写的:
记录:昨天开车的时候又在看手机了,经过东方花苑的时候差点没看清前面没有亮尾灯的电动车。
反思:真的有什么事情紧急到必须要在开车的时候看手机了吗?没有!为什么会频繁的看手机?因为浮躁,心里好像都是事其实又没什么事,静不下心来,于是就从容不下来,此其一;是没有经历过因此而出的车祸吗?有些事情尤其是事关人身安全的事情经历了也许这一生就完了,此其二。
行动:开车时坚决不看手机,戒戒戒。
这么一复盘,特别是反思部分的自我追问,让我意识到这是个会给自己带来安全隐患的坏习惯,必须改正。于是保持警醒,经过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我已经能做到开车时不看手机。现在当我开车时想看手机时,也总会想起曾经复盘过这个事情,3、5秒后就会放弃看手机的念头。
之所以能够通过反思复盘改掉这个坏毛病,有下面几个点位可以总结:
①写经过,用追问的形式反思,能够找到问题的根源,也给自己提了要求;
②有过复盘反思后,会加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能在脑海里给自己留下一个待完成的任务,就是开车不看手机这个习惯需要养成;
③找到那个触动最深的点,很重要,我的那个点是“差点没看清前面没有亮尾灯的电动车”,想来后怕。
A2:
目标:
在未来的一周(6月12日—6月18日),按照“描述经过—分析原因—改进措施”的格式,完成每日反思。
行动计划:
①今天在印象笔记建立一个专项笔记本;
②每天晚上睡觉前,用10分钟完成每日反思的记录;
③6月19日汇总一周的“改进措施”,看哪些已经在行动中,哪些还没有启动,分析原因,重新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