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陈宗兰,耳东陈,一代宗师的宗,兰花的兰,大家也可以叫我的微信名安妮,我是土生土长的苏州人,下面,我用三个标签来介绍一下自己:
【2个孩子的妈妈】:我有两个可爱的女儿,一个3周岁,一个8周岁,非常感谢我的孩子,让我可以在跌跌撞撞的育儿路上,跟她们一起成长。
【终身成长者】:我是一名热爱阅读和成长的全职妈妈,我一直相信活到老学到老,所以在人生的学习之路上从未止步。
【拆书新人】:我是一名拆书新人,很荣幸能加入拆书帮这个大家庭,跟拆书帮的家人们一起精进自己。
【拆书帮介绍】
(过渡语)接下来,我来简单介绍一下拆书帮。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它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场景。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是便签法,运用RIA便签法来拆解一本书,R就是阅读原文,I是用自己的语言重述原文,A是内化应用,并且有具体的行动方案,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衡量的话,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也叫拆书帮俱乐部)。拆书帮分舵是非营利性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过渡语)通过刚才的简单介绍,大家对我和拆书帮也有了一些了解。下面我们就正式进入今天的拆书环节,我今天给大家拆解的原文片段选自《PET父母效能训练》这本书中的P8-9页,下面请小伙伴们花四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原文,看完之后可以抬头看看我示意一下。
【阅读原文拆页】4分钟
主题【“没有输家”的解决方法】,选自《PET父母效能训练》P8-9
三种类型的父母
父母几乎可以被毫无例外地分成三类——"赢家"、"输家"和"骑墙派"。第一类父母强烈捍卫自己对孩子示以权威、施以管教的权力,并认为理所当然。他们相信对孩子要予以限制、设予规范,要求孩子遵守他们给出的命令并服从指挥。他们往往用威胁、惩罚作为恐吓手段让孩子乖乖听话。假如孩子不服从,就实施处罚。
当第一类父母和孩子的需求发生冲突时,经常以"父母赢,孩子输"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通常,这些父母总是用老一套的认知而使他们的胜利合理化,例如,"我的父母就是用这种方法教育我的,而我也被教育成为一个很好的人"、"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孩子需要父母严加管教"。或者仅仅是抱有另外一个模糊的概念——为了孩子好,父母有责任、有权利使用权威的方式来管教,因为只有父母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第二类是"输家"型的父母,他们在数量上比"赢家"型少一些。他们通常允许孩子享有充分自由,尽量避免限制孩子,并以不使用权威的方式管教孩子为傲。这类父母和孩子的需求发生冲突的时候,总是以"孩子赢,父母输'的方式来解决,因为他们相信,阻挠孩子的需求得到满足对孩子是有害的。
人数最多的是第三类父母,他们可能无法持续使用第一类或第二类父母的方法。他们希望自己是明智的父母,结果在试着"谨慎地结合"两种方法的过程中,他们会在严厉或仁慈、强硬或松散、严格或宽容的管教方式中摇摆不定。就像一位妈妈说的:
"我试着对我的孩子采取宽容的养育方式,直到他们变得让我忍无可忍。然后我必须有所改变,开始使用权威严厉地管教他们,直到我变得过于严厉,我自己都忍受不了我自己为止。"
在一次 P . E . T .课程上,很多父母分享了他们的这些感受,而他们实际上代表了为数众多的"骑墙派"。这些父母可能是最迷茫而最不具有确定性的,我们将在后面要提及,他们的孩子往往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今天的父母误以为解决家庭冲突的方法只有两种﹣﹣而亲子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这让他们感到左右为难。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只看到两种可供选择的方法。有的父母选择"父母赢一孩子输"的方法,有的父母选择了"孩子赢一父母输"的方法,其他人则在这两极之间无所适从。
参加过 P . E . T .课程的父母惊讶地发现,除了"非赢即输"方法之外,还有其他方法来解决亲子冲突。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没有输家"的解决方法。我们用这种方法来解决冲突,并帮助父母学习如何有效地运用,这也是我们这一训练课程的主要目的之一。尽管这个方法被用以解决其他冲突已经有很多年了,但是很少有人把它视为一种解决亲子冲突的方法。
很多夫妻冲突,商业合作伙伴也是如此,工会和管理部门协商制定出对双方都具有约束力的协议,离婚时的财产分配方案也通常由双方协商共同达成协议,甚至孩子们也经常使用这种双方都能接受的非正式协定来解决冲突﹣-"如果你答应做这件事情,我就同意做那个"。越来越多的公司也训练他们的管理人员使用这种共同参与决策的方式来应对冲突。
(过渡语)好的,看到大家都已经阅读完了,接下来我会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和适用场景,这四个方面来讲一下我对原文的理解:
(WHAT):那什么是“没有输家”的解决方法呢?
就是在发生冲突或者有冲突没有解决时,我们可以邀请双方一起来寻找解决方案,用双方都能接受,都同意的解决方案来解决冲突。
(WHY):那“没有输家”的方法有什么好处呢?
“没有输家”的方法既尊重了孩子的需求,也满足了父母的需求,让亲子之间的冲突化干戈为玉帛。
(HOW):那“没有输家”的方法可以怎么做呢?(具体步骤)
第一步:想一想,邀请孩子一起来想一想解决方案
第二步:写一写,把所有能想到的解决方案一一记录下来
第三步:找一找,找到一个能满足双方需求的解决方案,一起遵守并执行
(WHERE):该方法适用于什么场景呢?
适用于大一点的孩子(6岁以上)有冲突没有解决时,可以帮助父母有效地处理亲子之间的冲突,也适用于其他领域,如夫妻关系、商业合作、离婚财产分配和公司管理等。
【A1-激活经验】
(过渡语)接下来我分享一个我自己的失败案例:
(故事)上周日下午,姐姐的作业还有2个没有完成,提醒了姐姐好几次,2个小时过去了,还是一动没动,我瞬间情绪上来了,我说:“你等会儿还想不想出去,本来爸爸说等你做好作业带你一起出去吃饭的,现在两个小时都过去了,你还是一动没动,你是不想出去吗?”姐姐在书桌前还是没有开始动笔,过了一会儿,爸爸回来了,到书房一看,姐姐作业还没做完,对姐姐一顿呵斥,然后叫我和妹妹一起出去吃饭。姐姐听到后哭了起来,我看到姐姐哭的那么伤心,心想就去吃个饭,回来再做吧,虽然内心还会因为姐姐没做完作业而着急,但还是跟爸爸说带姐姐一起去吧。
(反思)我在和女儿的冲突中,先是使用了权威,威胁她没做完作业等会儿就不带她出去,当真正要走的时候内心又开始妥协了,也就是使用了“非赢即输”的方法来解决冲突。那如果一开始就邀请孩子一起用“没有输家”的方法来处理冲突,可能冲突就不会往下发展,结局也可能让我们双方都满意。
【A2-目标及下一步行动】
(过渡语)接下来,我来分享一下我的A2部分。
(目标)本周日晚饭过后,用“没有输家”的方法跟孩子沟通一下关于高效完成作业的事情。找到一个大家都满意的解决方案,一起遵守并开始执行。
(行动计划)
1、想一想,吃过晚饭,找一个安静的环境,告诉孩子我的困扰和期待:姐姐,关于完成作业的事情,我想找你聊聊,并且希望可以跟你一起来想想办法,找一个我们都满意的办法。(邀请孩子一起来想想关于高效完成作业的解决方案)
2、写一写,拿一张纸,把我们所有能想到的解决方案一一记录下来。(尽可能的多想一些)
3、找一找,在列出的解决方案中,找到一个大家都满意的解决方案,一起遵守并执行(如果没有找到都满意的方案,可以再邀请孩子一起来想一想还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直到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满意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