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十几岁孩子的正面管教》 所属活动: 拆书帮兰州金城关活动第180期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如何说出“我感到”句式

开场:

【自我介绍】欢迎大家来参加我的TF 2-2拆书,我叫徐欣。今天用三个标签来介绍下我自己:当过记者,自己创过业开过培训机构、现在是国企员工。当然今天的身份是一名拆书家。

【分组】我看到咱们今天只有6人,不够分组,那咱们就自成一组,待会分享就直接开始。

【FAB图书介绍法】

今天我要分享的拆页来自《十几岁孩子的正面管教》。

F:《十几岁孩子的正面管教》是《正面管教》系列丛书,作者依然是家喻户晓的简.尼尔森和琳.洛特。该书教给父母养育十几岁孩子的黄金准则,进而培养出十几岁的孩子的一些人生技能。

A:相比于其他教育类书籍,这本书细分了适用的领域——青春期孩子的养育,它着重指导十几岁孩子的父母解决青春期孩子出现的问题,并帮助这一时期的父母和孩子们一起愉快度过青春期。

B:青春期孩子的身体、思想都在快速变化中,我们会遭遇孩子更多的顶撞、沟通不畅和打游戏上瘾等各种难题,这个时候都是去这本书中寻找原因、方法和工具的最佳时机。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的这个片段,将教会我们如何以一种尊重自我的方式表达出我们的感受和需求,同时能够说出给予孩子的行动建议。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好的,那下面我们用1分钟时间来看今天的拆页。阅读完的小伙伴可以在聊天区敲1。

《十几岁孩子的正面管教》P100-101

如何说出我感到句式

和自己的感受相通、了解这些感受的原因以及你想怎样对待这些感受,是需要诚实和勇气的。当你诚实地沟通感受时,很容易偏离成解释、找借口、攻击、辩解以及其他的反应。运用“我感到”句式(我感 因为 我望 )有助于你专注于自己的感受、这些感受产生的原因,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要注意”可能”这个词。要求你想要的,并不意味着其他任何人有责任把你想要的给你。你也不能期待其他任何人与你的看法一致,或者跟你有同样的感受。相反,“我感到”句式是一种有效的方式,让你以一种尊重他人的方式尊敬、尊重地表达你自己。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学习目标】

好的,我们阅读完了拆页。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可以在当孩子有不当行为,而我们家长也有情绪的情景下,同时我们还希望孩子改变行为的时刻,家长不再用指责、抱怨、唠叨、羞辱、惩罚等无效的教养方式,而是可以用“我感到”句式来尊重的、真实的表达家长自己的感受、需求,同时向孩子提出建设性的行动建议。

【Why】

【惯常做法】

大家可以想一想当孩子有不当行为,我们也有情绪的情景下,我们还想要孩子改变行为时,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呢?往往是充满了唠叨、指责、威胁、抱怨以及命令,甚至还有发泄情绪,是这样吧?

【糟糕后果】

但我们这样做,往往让自己沉浸在情绪中,很有可能无意识的说出伤害孩子同时让自己也感觉不好的语言来,却对当时的情景没有任何改变,甚至更加加剧冲突,这样的时刻,我们情绪失控的可能性会更大。我们没有教会孩子如何在相同的情景下做出正确有效的反应,而是做了错误的示范,这与我们想要培养一个人格完整而社会技能完备的孩子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反例】

那我先来分享一个我的亲身经历吧。

就在上周六下午,我急着要送孩子上培训班,但孩子并不着急,他窝在沙发上刷着平板,并没有要穿鞋,背书包出门的意思。

已经催促了好几次,但孩子依然充耳不闻。这个时候我是又急又气,通常情况下我都有可能会有这样的话脱口而出:

“快一点,快去穿鞋!要迟到了!”

“喊你多少遍了,让你去穿鞋,你听到了没?!”

“每次送你去上课都是折磨,你快一点就不行吗?再磨叽你自己坐公交车去!”

你们看,我的这些话充满了唠叨、指责、威胁、抱怨以及命令,甚至还有发泄情绪。

那这样一个孩子有不当行为,而我也有情绪,同时我还希望孩子改变行为的时刻,我该怎么说才能更好呢?

【How 】今天的拆页中用“我感到”句式:(我感到 因为 我希望 )教我们——

1、说感受:清晰准确的说出自己的情绪词汇。比如着急、沮丧、担心、焦虑、难过等等。我们说自己的感受但不是想法,更不能指向孩子。比如“我觉得你特别讨厌”,“太吵了,烦死了”,这些就不是正确的说法。这样的说法在孩子听来就是指责与抱怨,他不配合就在情理当中。

2、说原因:说导致我情绪产生的原因。这个可以是我们自己的需求或者现场发生的事实,比如我想要抓紧时间睡觉,我想要安静的开车,过去5分钟了你还没有穿好鞋等等。但是不可以说孩子的需求,比如,“因为你需要早点睡觉,不然你会迟到”,也不可以指责孩子,比如“你太磨叽了,半天弄不好。”这些都有可能会引起孩子的抗拒或者否认。

3、说期待:说出我们给孩子的行为建议。比如我希望你安静的看会书,我希望你能在10分钟内吃完饭,我希望你在早上7点起床等等。“希望”部分有商量,建议,充满尊重孩子的意味。同时这里要注意的是,我们可以提出自己的期待,但并不意味着孩子有责任必须满足我们。所以,说这些话之前要有接受孩子拒绝的心理准备。

【加工正例】

如果让我回到那天的情形中,我会使用“我感到”句式:我感到 因为 我希望 ,,这样对孩子讲:

1、说感受:儿子,妈妈现在感到很着急。

2、说原因:因为我想要按时把你送到培训班,但我已经催你3次了,你还是没有穿鞋。

3、说期待:妈妈希望你现在放下平板,用2分钟穿好鞋咱们出门,你看怎么样?

两种沟通方式一对比,我们会发现效果大不一样:“我感到”句式,首先让我们看到自己的情绪,说出自己情绪产生的原因,当觉察到这些之后,我们的情绪基本就会平静,那我们再提出建议,解决问题的几率就会增加,对于处理当下的困难状况就是一种建设性的方案。

【Where】“我感到”句式,不仅适用于亲子沟通,还适用于日常和伴侣、朋友的沟通以及职场中,适用范围很广。”但是危机时刻,希望孩子必须执行的时候,就不适用,我们可以直接说,“停下,不要过马路!”

【预防异议】很多时候我们说不出自己细微的情绪感觉,更多感到的是愤怒,其实对照我今天给出的情绪词汇,咱们就可以找到相对应的感觉(ppt上有)。

还有人会说,说这个多麻烦啊,直接提要求,下命令多方便。是的,没错,对于小一点的孩子这个方法大部分时候是有效的,但对于大一点的孩子,他需要更多的尊重,我们不加思索的语言对于解决问题反倒是增加了阻力,所以看上去麻烦的句式,我们多练习多总结,对于养育孩子和面对自己的情绪是个事半功倍的效果。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分步催化1】我相信,在我们日常的育儿生活中,孩子肯定会有很多不当行为,这样的时刻,我们会有烦躁、愤怒、焦虑、担心等各种感受,我们很容易会和孩子起冲突。那现场的小伙伴们,如果在未来一周内,你在辅导孩子写作业,或者和爱人就某件事情想达成一致意见时,再或者和同事沟通协调工作等等各种日常情景下,请你现在预想一下会不会有冲突发生?如果发生,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呢?你当时会有怎样的情绪,你想如何建议他人改变行为呢?我给大家1分钟时间,请伙伴们想象一下,1分钟以后呢,我会邀请2位小伙伴在这里分享,分享时间每人3分钟。

【学习者分享】

吴优老师:我也有一个12岁的小朋友,他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很容易拖拖拉拉,这一点很让我感到苦恼。也就是说在未来的一周内,很有可能会发生这样的情景:我想让他去睡觉,而他又不肯积极的配合上床,那这种情况下呢,我会发脾气,大声嚷嚷叫他上床,到时候我会非常生气,恼火。

蕊泽老师:我有一个上高中的孩子,学习非常紧张,那么我特别不希望她因为感冒生病而耽误学习。而这两天她刚好有些感冒,那可能在接下来的这一周内,她在照顾自己的事情上有可能会做不好,比如我得盯着她吃药,告诉她一天吃三次,总之各种操心吧,这件事会引起我得情绪,让我想给她一些建议。

【A2】好的时间到,那刚才吴优和蕊泽两位老师分享了将来有可能会让他们苦恼的那个画面。那下面请大家结合今天所学的“我感到”句式:

我感到 因为 我希望 设想在未来的那个困难场景中,你会怎样觉察自己的情绪和需要,又怎么样给他人提出你的期待或者建议呢?请大家用1分钟的时间规划运用一下,1分钟后我继续请刚才的吴优老师和蕊泽2位老师,来分享届时你计划的做法。每人分享时间3分钟。

【学习者分享】

吴优老师:我感到很生气,因为我想要你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希望你能在晚上10点前上床睡觉。

蕊泽老师:我感到挺生气的,因为我不提醒你你就不知道吃药,就忘记吃药,那希望在这些事情上,你能够自己操心好自己。也许我还会在后面问一句,哎,你你会有什么办法,不忘记吃药呢?嗯,大概就是这样。

【结束语】好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我感到”句式:我感到 因为 我希望 它包含3步骤,说感觉,说原因,说期待,用简单的三步骤一个句式,表达自己的情绪与情绪产生的原因,同时向孩子或者其他人提供可能的解决办法,尽力赢得他们的合作。亲爱的小伙伴们,你学会了吗?

感谢大家和我一起学习!今天的学习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参与,我们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