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Amy, 之前我已经做过自我介绍,咱们就直接分享今天的主题哈
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学习开放式问题线模型,希望完成本次RIA线上学习后,大家能在现场运用这个提问模型在一个具体的问题场景中,帮助自己或身边的人去转换思维模式减少内耗和焦虑。
今天我选的拆页来自的这本书就叫《提问力》。
【F】书的作者们是拆书帮的创始人赵周,以及资深三级拆书家李真,邱恩华老师。这本书教我们怎样通过运用一系列提问模型,来提升我们的思考力,沟通力,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提升我们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实现自我提升。
【A】这本《提问力》书中涵盖18个经典的提问模型和方法的介绍和讲解,它们的讲解是结合拆书帮的成人学习RIA便签法,里面结合大量工作,生活中的真实场景,便于读者的理解,促进读者的真正学以致用。
【B】
B1: 不知道大家平常沟通中有没有遇到这些困惑,比如在和别人闲聊时,没话题?或者在一些沟通交流中,提的问题太宽泛,让对方不知道怎么回答并且对方回答的也不是你想要的?或者是掉进一件你不能很快解决的问题漩涡里而自责,内疚,内耗。。。物理学家 沃纳·海森堡曾说过 “ 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那么这本书给到大家一系列方法指导大家如何在适当的场合做出适当的提问。
B2: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个开放性问题线提问模型就可以解决我们刚刚提到的最后一个场景。
我有一个朋友,从盐城来到上海。面对上海的高房价,开始只是有一点焦虑,后来房价越涨越高,他的焦虑也越大。加上新环境的适应问题,及新工作任务的挑战等,他的焦虑越来越严重,变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心情总是乌云密布。持续了几个月,他的负面情绪越发的严重,像是会传染一样,也影响了家人,开始和爱人闹矛盾。心情很糟糕的时候,他就觉得自己做了错误的选择,陷入了负能量的黑洞中。他该怎么办?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能立马很快解决的事情,会焦虑或者伤心难过的时候。有的人会在这个焦虑中打转;伤心的时候,会一直在伤心的情绪里徘徊,焦虑,伤心,失落,这样的情绪,像黑洞一样,吸掉我们的正能量,让我们消磨光阴,碌碌无为。
这些讨厌的负能量状态,可能是因为我们习惯遇到问题就在那一直纠结原因,纠结过去,问负面的问题,比如:会说,为什么我不会提问?为啥我赚不到钱?为什么我没有时间?如果我们思维意识的一直纠结负面的东西,就可能会导致我们陷入负能量的状态的恶性循环,越想越伤心悔恨,要走出这个恶性循环,我们需要转换我们的思维模式从纠结过去转向积极面对未来。那么如何转换尼?
我们可以在拆页中找到方法,好,下面我们先来阅读一下拆页:
《提问力》P25
【what】
这个片段介绍了一个开放问题线提问模型,通过这个提问模型去提问,可以帮助我们转换思维模式,进而从黑洞的内耗模式中走出来。
大家可以在拆页上看到开放问题线模型是一个横向的坐标,左右各有一个箭头。
从左到右,逐渐调整提问的方式,让问题达到最大的开放程度。
【how-行动步骤细化】
基于拆页的文字描述和坐标轴图形,我们可以把开放问题线模型细化为7步:
负面 - 正面(封闭) - 开放 - 复数 - 可能性 - 聚焦 - 动词 - 系统
我们以那位面临高房价而焦虑的朋友为例,看看如何应用开放问题线模型来完成思维转换。
假如问题的主人是我,当我为房价上涨而焦虑的时候,我在内心可能会问自己这样的问题:
好失败呀,为什么连个房子都买不起?
一问这个问题,人就会陷入焦虑自责的情绪中。对应我们图上问题开放线的最左端,是指向过去,是典型的负面问题。
第一步:让负面问题调整为正面问题
负面问题往往描述的是我们不想要的,转化为正面问题的方式就是:把“我不想要的”,改成“我想要的”,我不想要失败买不起房,我想要成功买得起房。问题就可以这样转化:
有没有办法能让我可以买得起房子尼?
这个问题就对应我们开放问题线模型坐标轴上面的1分的位置。-转化后的正面问题,让人的能量一下子从负面转化为正能量。
第二步:让问题有封闭变成开放式
请大家看一下,上面的正面问题,是个封闭的问题,它的答案是二元的,有或者没有。这会限制我们的思考空间,所以我们需要把这个问题变成开放的问题,具体的方法就是,在问题里加上采用,如何,还有哪些,怎么样。。这一类表达开放式的词汇。
我如何才能买得起房子尼?
大家会发现,我们的问题从之前聚焦关心自己失败原因,转换到如何解决问题上来。
前面两步,第一步是把问题正面转化,第二步是从封闭转化为开放。这里请大家仔细留意一下,平常自己有没有负面的,封闭的表达习惯,比如,为什么我做不到?为什么我没时间?为什么我的反应总是慢半拍?如果有的话,可以做刻意练习。
第三步: 采用复数提问打开思维的空间。
具体方法就是在提问中,加入询问数量的词语:哪些方法,哪些渠道,哪些措施。。。
问题就可以转化为:
有哪些办法能提升经济实力,能让我买得起房子尼?
第四步:用可能性提问打开发散思考的空间。
具体方法就是在问题描述中,加入可能,可以这一类词,让我们想到更多,不设限的答案。比如:
有哪些办法,可能让我提升经济能力,买得起房子尼?
第五步:让问题聚焦。
具体做法:加入 最好,最多,最强 等词语进行聚焦,让问题具有更大的能量。
哪个方法,可以让我最有效的提升经济能力,买到房子?
开放后的问题加上聚焦,会带来更大的思考能量。
第六步:在聚焦中加入动态的力量
给静态的问题加上动态的词语。如:开始行动,持续改进,持续发展,不断创造,等词,目的就是使问题和行动结合起来。
我现在可以持续开展哪些最有效的行动,提升经济实力,买到房子?
加入行动的词汇,将人的思考引入到如何行动上来,使提问更具有指导行动的力量。
第七步: 让提问上升到系统思考
最后一步,通过系统的思考,把提问的主题和身边的人,空间,时间结合起来。
我现在可以持续开展哪些最有效的行动,提升经济实力,买到房子,给家人一个幸福的家?
当我们的思考和家人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发现这个问题带有强烈的使命感的力量,提问的思维度接近达到了10分,就是坐标轴的最右端。
经过前面7个提问步骤,问题从最开始的封闭,负面,聚焦过去原因的问题: “好失败呀,为什么连个房子都买不起?” 转化为积极,富有使命感的成果导向问题:我现在可以持续开展哪些最有效的行动,提升经济实力,买到房子,给家人一个幸福的家?
通过开放问题线坐标的7步提问,问题发生的根本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由于思维方式的变化,我们的能量和注意力都发生了巨大的积极变化。整个过程我是在积极的进行自我对话,随着提问,我的焦虑,内耗都减少了。
【where】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会发现,这个问题开放线模型,不仅仅可以用于问自己,而且可以用于问他人(当他人因为焦虑内耗向你寻求帮助时),当陷入焦虑,失落等负能量的漩涡时,我们可以通过不断转化提问引导自己或者他人转换思考模式,打开内心,将负面思维转换为积极正面思考,减少内耗焦虑,把咱们的能量和注意力集中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行动上。
A3-促动参与
【场景设计】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学以致用的练习,场景如下:
小默最近工作很忙,总觉得自己时间不够用,身心俱疲,有些沮丧,纠结于“我为什么没有时间?”。她陷入这种糟糕的负面状态已经有两个月了。
小默的朋友小张,刚学了这个开放线提问模型,想利用它去开导小默。
我们两人一组,请一个人饰演小默,一个人饰演小张,去完成一个场景对话,利用这个开放线提问模型去提问小默,帮助她转换思维模式,减少内耗和焦虑。
这里请大家注意一下,在这个场景对话中,我们的目的是练习这个提问模型,所以请大家不要太关注提问产生的答案。
【Note:这里再给大家提醒展示一下7个步骤,在场景演练中,咱们主要是练习这个提问模型哈,更多的是关注提问本身,答案相比提问不重要哈】
现在给到大家5分钟练习一下,稍后我们邀请一组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好,我们的讨论暂停一下,我们请一个小组来分享一下。
好,请任闯这一组:
任闯饰演小张,Ella饰演小默。
小张:你最近状态很焦虑,总感觉时间不够用,我最近学习了一个开放线提问模型,可以帮忙我们减少内耗。要么我们试试聊聊。
小默:好呀,好呀。
小张:你想想“有没有办法能让我有可自己支配的时间尼?”
小默:。。。。
小张:如何才能让你有可支配的时间尼?
小默:。。。。
小张:有哪些方法,能让你有可支配的时间?
小默:。。。。
小张:有什么方法,可以最高效的提升我的工作效率,让我有可自己支配的时间?
小默:。。。。。
小张:有什么办法,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可以陪伴家人?
小默:。。。。
好的,谢谢任闯和Ella的分享,看到我们小默在小张的开导下,眉心舒展开一些了。
通过刚刚的练习,相信大家对开放线提问模型,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谢谢,今天的讨论非常热烈,通过短短的半个小时练习,相信大家已经初步感知到开放问题线提问模型是个非常有效的提问模型,大家可以平时多刻意练习,养成积极正面思考的习惯,成为一个由内而外充满正能量的人。 谢谢大家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