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早上好,我叫Amy,因为前面环节介绍过,开场就不再自我介绍了。我们直接直奔主题哈。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片段来自《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会说》.
它的作者是阿黛尔和伊莱恩,她们是资深的亲子教育专家。这是一本是家庭教育畅销书之一,也是爱的技巧和训练的书,被译为30多种文字风靡全球,出版20多年经久不衰。
在亲子关系中,父母和孩子的立场不一样,父母希望孩子的行为做事符合一定的社会学校规范,但是孩子总是喜欢比较随性,作为家长的我们就是会不知不觉间运用,比如责备和问罪,谩骂,威胁,命令,说教,警告,控诉,比较,讽刺挖苦,预言。这时会孩子产生了抵触情绪,你越想让他们干什么,他们越不想干什么。我们和孩子的沟通就会陷入困境中.
那作为家长,如何面对我们的负面情绪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尼?
接下来我想跟大家分享的片段就是给我们介绍了几个可以在沟通中运用的,鼓励孩子去和我们合作的技巧.
摘自《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会说》P57
第2章 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
那么,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可以替代吗?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让孩子和我们配合,而不至于伤害他们的自尊,也不会让他们有逆反的心理?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家长少付代价,又好操作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分享非常有帮助的五个技巧。不是每一个技巧都适用于每个孩子,也不是每个技巧都适合你自己,这些技巧也不是每次都见效。但是,这五个技巧帮助我们 孩子建立起互相尊重的平台,而互相尊重正是合作的开始。
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的五个技巧
1.描述:描述你所看见的,或者描述问题。
2.提示。
3.用简单的词语表达。
4.说出你的感受。
5.写便条。
好,请大家花1分钟来读一下:读好的伙伴可以抬头示意我一下.
好,我看到很多伙伴都已经读完了. 这样我先来谈一下我对这个拆页的一个理解。
【what】
拆页介绍了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的几个沟通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创建和孩子互相尊重的交流平台。
【why】
互相尊重可以说是对话的持续因素,如果孩子在对话中感到不受尊重时,对话就会进行不下去。相反如果我们运用了这些技巧,首先父母可以通过观察事实,体会我们的感受积极去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进而说出来的言语不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在这样互相尊重的沟通中,孩子更愿意去和我们合作。
【how】
How 我们依次来看一下这几个技巧: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这里我们埋下一个例子场景,等下我们分别用这五种技巧看一下具体怎么用。
例子场景:孩子看完书,随手扔在地上,没有放回书架上。
1. 描述:描述你所看见的,或者描述问题。这时你可以对孩子说:书在地上。
用事实描述”书在地上“去替代指责孩子做了什么错事“你怎么又把书放在地上?”,孩子会更容易把精力集中在问题本身上。大家可以体会一下。 这时,孩子会愿意配合去把书收拾好。
2. 提示:就是提醒孩子一个正确的道理。这时你可以说:看完书,它应该被摆放在正确的位置。
其实当我们给孩子提示,孩子就能体会到我们对他们的信任。孩子会对自己说:我一旦知道了这些提示的道理,大人们相信我们能够做好。 愿意和我们合作,按照我们的提示,做正确的事情:把书放回书架上.
3. 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这里的简单的语言可以是一个词,一个字,一个短语,在事发地,你可以对孩子说: 书。这个时候孩子会思考 书怎么了?。。。应该摆放好,随即就会把书放回他的书架上。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里用简单的词语“书”表达去代表了强迫的命令“立马去把书放好”,给了孩子一个发挥他们主观能动性的机会。这个技巧对于父母,省时间,不费嗓子,又能避免单调乏味的解释。 对于孩子,他们不喜欢说教和长篇大论,对他们来说,越短越容易记住,越有效。
4.说出你的感受:问题的事实描述+感受,比如对孩子说:把书扔在地上,我很生气.
当我们表达清晰的感受时候,我们是诚恳的,孩子也可以感受到我们的诚恳,进而愿意去理解父母:父母因为这件事,都生气了,会去思考这个事做得是否不妥,进而愿意去改进。
5.写便条:其实是把口头的1,2,3,4 的技巧 用文字形式写到便条上。
比如:在书架子上,贴上便条提醒:请把书放回原处,谢谢!有时,我们尝试采用不一样的方式,会更有效。
说到这,大家可能还能对这五个技巧的用法还有一些困惑,我再稍作一下总结:
就沟通内容上看,4里面包含了1,5可以包含1,2,3,4中任一个。
就效用上看,它们是并列的关系,面对孩子的问题,我们可以尝试使用它们当中的任意一个技巧去进行沟通。当一个技巧没有用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换另外一个技巧。
这五个沟通技巧的核心原理都是基于非暴力沟通,建立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的交流。
【where】
在书中介绍是父母可以在沟通中使用这些技巧可以鼓励孩子与自己合作,其实这些技巧也可以应用于构建成人之间互相尊重的交流平台。比如夫妻之间..
A1:
这里想给大家分享个成年人之间我的亲身案例:夫妻双方在一起生活,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习惯也不太一样,会互相沟通妥协,我和老公沟通,不希望他按压洗发露,总是在出口会留下一坨,他也答应了,有一次我去卫生间又看到瓶子上挂着洗发露,我当时就很火大,正好当时想到书中的这个片段,我就对他说:洗发露。然后老公过来,就拿了纸擦掉瓶口挂着的洗发露。整个沟通过程,特别的顺畅,没有指责,没有埋怨,没留下任何负面影响。其实这里就应用了上述的第三个技巧-用简单的语言表达。
好的,刚刚我为大家举了一些技巧的例子,接下来我们做一个3分钟的小组讨论,请小伙伴们结合今天拆页所讲的内容,在小组中分享一个自己之前在生活中和孩子或者(没有孩子的)和家人做沟通的例子,做得好或不好的例子都可以,如果觉得当时自己处理得不好,也可以说一下现在自己会怎么去做。
好,我们来这个小组请一位来跟我们分享一下他联想到的自己案例。
学习者经验分享:
安州:下班回家,看到孩子在看书,不做作业,提醒孩子做,然后我走开一会,回来看到孩子作业还是没有做。
作业总是要做的呀。
拆书家总结:谢谢安州,安州介绍了一个女儿不配合写作业的场景,其实我们就可以运用今天学习的技巧去和孩子沟通,鼓励孩子和我们合作,去做这个作业。
A2:
那我们说拆书就是要“拆为己用”去解决我们实际遇到的一些问题,所以我希望接下来小伙伴在便签中写出自己的一个行动计划,准备在什么场景下去实践这个技巧,那么我们在写行动计划的时候呢也有一个要求,就是遵循SMART原则,目标是具体的,可衡量的,可实现的,和自己今天的拆页有相关性的,设置的这个目标的完成时间段是什么,到了截止时间,我们可以看我们是否完成了。
好的,其实今天我们介绍的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的技巧,正如原文片段里描述的,并不是每一个技巧都适用于每个孩子,也不是每个技巧都适合你自己,这些技巧也不是每次都见效,但是这五个技巧背后的原理都是帮助我们和孩子建立起互相尊重的平台,而互相尊重是真正的合作开始。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