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亲爱的各位小伙伴们,大家下午好,我是罗馥丽,大家可以叫我馥丽。三个标签介绍一下自己:1.负责培训模块工作的HR;2.业余写作人;3.自媒体领域创作者。
【图书介绍】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拆页是选自《精力管理》一书中:
F:这本书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姆•洛尔,和精力项目机构CEO托尼•施瓦茨所著,曾被评为《纽约时报》的超级畅销书,主要围绕影响精力管理的“体能、情感、思维、意志”这四个方面展开介绍与分析。
A: 这本书是精力管理方面的专业书籍,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畅销多个国家,跟同类精力管理书籍相比,比如《精力管理手册》,这本书更具科学性与全面化,专业性极强,书中给出大量案例,利于理解与借鉴。
B1:也许你在平日总觉着时间不够用,事情做不完,本以为是时间规划的问题,而《精力管理》却告诉我们,这些其实是你的精力系统出现毛病;表现的状态是体力不足、睡眠不够、情绪低落、注意力分散等,从而影响工作效率;这些问题,在这本书中统统能为你提供对应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学会这些方法,我们既可以提升自己的精力状态,更可以用来引导家人和孩子进行有效精力管理,以乐观及充沛的状态迎接生活的各项挑战。
B2:今天所分享的拆页是关于精力管理的3步骤,学会了这个方法,咱们能够轻松发现生活中损耗精力、影响生活质量的事情,并可以运用这个方法设计出一个精力管理的行动方案;从而能有效调节好自己的精力状态,达到精力充沛的效果。
【学习目标】
学习者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当其发现生活工作中因为多种原因,无法顺利完成本就规划好的各类事情,损耗到自己的精力,从而影响生活质量时,可以应用【实现精力管理3步骤】的方法,设计出一个精力管理的行动方案。
【R阅读原文片段】:实现精力管理的三步骤(P29-P30)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是在生活的压力不断增大,能力却随年龄衰退时,我们应如何产生并保持全情投入所需的多重精力?
我们发现,是三个步骤——目标-事实-行动,保证了变革的持久性,三者缺一不可。
变革过程的第一步是明确目标。面对自己的固有习惯,以及维持现状的天性,我们需要受到启发,做出改变。我们的第一个挑战是,“如何依照我们最深层次的价值取向分配精力?”如今,人们像星际旅行一样超速前进,结果既不愿花时间思考自己最看重什么,也不愿把这些事情放在首要和中心的位置。多数人花费太多时间处理眼下的危机,应付他人的期望,而不是思维清醒地思考什么最重要,并以此为指导做出谨慎的选择。
在明确目标的阶段,我们的任务是要帮助客户梳理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并引导他们在人生和工作方面构建切合实际的愿景。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既为变革提供高纯度的精力动力,也能如罗盘一般,指引人们安然度过生活的无常变幻和波谲云诡。
制定变革的计划离不开对个人现状的清醒认知。变革的第二阶段就是面对现实。我们首先向客户提问:“当前你的精力管理情况如何?”逃避沉重而不愉快的真相是人的天性。我们常常低估自己的精力管理方式所带来的后果,但又不能坦然地自食苦果。今天喝了多少酒,拿出多少精力面对老板、同事、伴侣和孩子,工作时是否专注又热情。人们在面对自我时往往会戴上 “玫瑰色滤镜”,把自己塑造成受害者,或者全然否认所做抉择对精力的储备、质量、力量和专注力所造成的深刻影响。
面对现实从可靠的数据收集开始。当客户寻求帮助,我们会带他们进行多项体能测试,细致分析他们的饮食,并提供一份详尽的问卷,尽可能准确地评价他们管理体能、情感、思维和意志精力的方式。同时,我们会请他们最亲近的5个人填写一份相似的问卷。这些数据让我们得以直观地衡量他们当下的能力,找出阻碍他们全情投入的罪魁祸首。
变革的第三步是行动,用实际行动缩小“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目前的精力管理方式”与“为达目标所需要的精力管理方式”之间的差距。在此过程中需要建立以良好精力仪式习惯为基础的个人发展计划。某些仪式习惯有所裨益,某些则纯属为了应急,这是人们的常态。“应急”的习惯或许能在短期内帮我们解决生活的难题,长期来看却会极大损害我们的能效、健康和幸福。例如,靠垃圾食品瞬间提升精力,通过抽烟喝酒缓解焦虑,为了追赶进度盲目地一心多用,放弃更有挑战性的长期目标而转投看似容易的紧急事件,对私人生活不管不顾等。这些习惯的恶果只会随着时间慢慢显现。
What:
人的精力,就好像一个发动机,有了它,机器才能正常运作;同样我们只有拥有一个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才有动力去挑战一切可能的事。
在压力不断增大,诱惑层出不穷的现代社会,我们该如何做,才能提升全情投入工作和生活所需要的精力呢?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实现精力管理的三步骤】,分别从“持初心明确目标-在现实找到障碍-用行动缩小差距”这三步入手,开发和储蓄我们的精力。
How:
下面,我们分别看看这三步的具体内容:
第一步:持初心明确目标:梳理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以此来构建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切合实际的愿景,从而明确自己的目标。
很多时候,精力被无限损耗,是因为我们不清楚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所以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这既是行动的内在驱动力,同时也是我们的指南针。
第二步:在现实找到障碍:审视自己当前精力管理的真实情况;找到影响自己精力管理的障碍。
注意一个原则:障碍要从自己身上找,而非从外界找。
比如,你对孩子发火生气之后,会无法再专注做其他事情。此时,你的精力管理真实情况是:情绪不稳定导致的专注力不足。那影响你精力管理的障碍是什么呢?此刻你极大可能会觉得,是孩子不听话导致你生气从而无法专注;如果你有这种思维,那请马上纠正过来。最正确的找障碍的归因法是【从我出发】来找原因:是因为我没有把控好自己的情绪,所以专注力不够,导致我精力不佳。
第三步:用行动缩小差距:用实际行动缩小“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目前的精力管理方式”与“为达目标所需要的精力管理方式”之间的差距。
在实际行动之前,就需要制定我们的【行动方案】,通过行动,缩小差距,差距越小,精力损耗越少,也就越专注和笃定。
【技能点:不这么样的坏处】
<一般人的做法>
我平日看到大部分人,总会给自己安排一大箩筐的事情,或者是计划很多无法达成的事,最终总会被各种各样的事给耽误了,他们总会说,太忙了,没时间去做;或者是做起来的时候才知道有好多障碍无法排除。
<一般做法的坏处>
这只会让我们无尽地内耗自己,循环损耗身体,随之而来的是:内心的不安感、愧疚感油然而生,严重破坏我们的精力管理系统,从而引发生活中更多的突发事件,让自己手忙脚乱。看起来好像每天都很努力,但是能创造出的价值却非常少。
<反面案例>
举个例子,去年年底,我立下一个Flag,决定要每天去跑步锻炼身体,每天跑的时候都会打开KEEP软件,记录我的跑步公里数,以及跑步的均速。
刚开始第一天好兴奋,跑了5公里,平均速度7分15秒,咔擦截图,发朋友圈,附上文字“好久不跑,这速度还算满意”;第二天继续兴致勃勃开跑,5公里6分50秒提速了,又是一条朋友圈,附上文案“还不错,有进步,继续加油”;就这样持续到第五天,突然发觉身体很疲惫,而且精神状态特别差,随之而来的是对跑步这件事产生了抗拒性,坚持不下去了,最终一周都没圆满就放弃了。
<正面案例>
学了精力管理三步骤后,我才发现,那段时间的跑步坚持不下来,是我没有明确好自己的目标,我把跑步当成了拼速度、炫自律的工具,所以疲惫感油然而生,最终导致精力不足而放弃。
所以近期我根据精力管理三步骤,重新规划跑步这件事,找到了我的最佳跑步状态,精力充沛迎接每一天的到来。我是这样做的:
第一步:持初心明确目标:
首先,我梳理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身体健康;所以,我可以挖掘到自己跑步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锻炼身体,能够打一场人生的持久战。
第二步:在现实找到障碍:
审视当前精力管理的真实情况:我是体力不支,疲惫感加重,而且精神不振;可以说是非常糟糕的一个状态;
我找到影响自己精力管理的障碍是:刚开始第一天跑步就开始注重速度了,体力跟不上;而且每天都跑,身体机能恢复不过来,疲惫感加重;还要在朋友圈秀,让我更加想去追求每日肉眼可见的速度数字的增长,而后面几天速度数字没有得到增长,所以不再兴奋。
当然,我们可以看到,这些都是我从自己身上找到的原因,而不是外界的各项因素。
第三步:用行动缩小差距:
为缩小“目前的精力管理方式”与“为达目标所需要的精力管理方式”之间的差距,我制定了自己的【行动方案】:
1.每次跑3公里,在5公里的基础上减少了2公里,毕竟是为锻炼身体而跑步,不用刻意追求高强度;
2.跑一天歇一天,让身体得到间歇性休息;
3.如果不想跑步,或遇到下雨天,就在家里练习一组拉拉操,这也是锻炼身体的一种方式,而且强度也不大;
4.不晒朋友圈,因为那样会严重影响自己积极向上的状态;而是让家人监督我运动,并告诉他们我希望不定时收到鼓励。
就这样按照行动方案去马上行动,通过实现精力管理的这三步调整,我的跑步习惯已经坚持了1个多月了,日常生活中也因为跑步而变得精神焕发。
Where
这个方法适用于一切关于【体能(饮食、睡眠、运动)、情感(情绪)、思维(专注力)】等方面中影响到精力管理系统失衡,导致我们无法完成规划的一切场景。如果你的精力管理特别在线,处理事情有条不紊又高效,那就不必采用此方法了。
<A 显像提问>
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最近你的工作生活中有没有发生一件因为各种原因被耽搁的计划,从而影响身心,损耗精力、影响生活质量的事情?
这可能是你制定了一项3个月过完拆书家三级的计划,或者是15天学会抖音视频拍摄技能的计划。定下计划时,雄心勃勃,但很快你发现自己的精力完全跟不上来;不是工作太累,就是被其他事情给耽搁了;最终导致这项计划无疾而终,没有任何进展。
大家是否有类似这样的事情发生?这件事具体是怎样的?请你在小组内分享当时这件事的背景,以及你的状态和处理方式。
现在1-2分钟的讨论时间,给到大家。
【晓雪分享经验】
晓雪:我本来规划每天跟小孩有半小时的亲子互动,看书或者玩游戏,但渐渐发现,有时候互动着,太开心了,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到了很晚,就会影响小孩第二天的精神状态。我表示很担心,后来一个星期之后,就没有太进行亲子互动了,导致孩子兴致不太高,兴趣性不太强烈,我也因为孩子在读绘本时不在状态而抓狂。
<A1+>
刚刚大家已经分享了自己过往由于无法按照规划完成原计划从而影响精力损耗的事,假如回到过去,针对这个情况,如果再来一次同样的场景,你会怎样运用今天所学习的【实现精力管理3步骤】的方法来处理这件事,从而能够转变不良现状。
请大家花2分钟时间在组内讨论分享,稍后请小伙伴来公众分享。
【大侠A1+分享】
背景:分享的是早睡的事情,之前一直在找工作的状态,所以睡得比较早,定时睡觉。但是现在找到新工作后,一般9点钟才下班,所以睡得比较晚了,一般到11点多了,影响第二天的精神状态。
持初心明确目标:为了身体健康,我自己还是特别想提前到10点30准时睡觉。
在现实找到障碍:现在的精力管理现状是精力不足,有疲惫感;找到的障碍是:交通需要1H,回到家还需要洗漱需要0.5H,做计划0.5H,所以要在10:30睡觉是不可能的。
用行动缩小差距:做了一个计划方案,做计划这件事可以在地铁上完成,省下0.5H;同时也打算搬家,搬到离公司比较近的地方。
【结尾】
好,感谢大侠的分享,对这个方案运用得很到位。
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我们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要结束了,下面回顾下今天学习的【实现精力管理3步骤】的方法,当我们无法顺利完成本就规划好的各类事情,从而损耗到自己的精力,影响生活质量时,通过持初心明确目标---在现实找到障碍---用行动缩小差距这三步,调节好自己的精力状态,满格电,迎接更多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