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一、自我介绍
各位伙伴上午好,我叫崔倩倩,欢迎大家来到TF2-4的练级场。现在用三个标签来介绍自己:1、一家食品制造企业的HR及内训师2、两个孩子的宝妈3、一级拆书家,目前拆书的方向是亲子类书籍。想通过拆书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学习力,从而陪伴孩子终身成长。
二、学习目标:
今天给大家拆解的是《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中代替惩罚的五个方法和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这两个拆页片段,这两个拆页是递进关系。稍后大家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达成以下两个目标:(目标1)运用代替惩罚的五个方法引导让他人积极主动承认错误并进行弥补改正。(目标 2)可以运用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引导他人主动思考,参与解决问题并制定方案来解决问题。
三、图书介绍
下面我用FAB的方法来介绍一下这本书
【F特征】: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由国际著名的亲子沟通专家阿黛尔.法伯及伊莱恩.玛兹丽施所著。本书围绕“如何说”“怎么听”,从六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实践!本书的核心是帮助父母和孩子建立起一个能够快乐交流的平台,让父母与孩子愉快的合作。
【A优势】:该书在美国畅销300多万册,这本书被译为30多种文字风靡全球,荣登美国家教类图书榜第一 ,与其他同主题类图书不同的是她把育儿这件事,说的很实际、很有趣。无数的场景对话、卡通对话、练习题,都让这本书的可操作性特别强,光看案例,就能找到很多拿来就能用的话术。
【B1本书的好处】:当代社会的亲子关系越来越紧张,辅导作业时候的河东狮吼和鸡飞狗跳,你让他向东他非要向西,你想跟他谈心,他对你爱答不理。如果你想着急找到答案,那么这本书就非常适合你。理解本书理念,将帮助孩子最终成为独立、自强、充满爱心和责任感的人。
【B2本片断的好处】:当孩子犯错或做出一些不当行为时,片段1代替惩罚的五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引导孩子主动承认错误,并积极去改正。当同一件事情重复发生时,片段2可以帮我们引导孩子主动思考,自己去制定解决问题方案,从而提高孩子的自律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下面给大家两分钟时间阅读一下原文片段
本片段节选自《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中P102-103页
图片一:明确表达强烈的不满-----我的新锯子被仍在外面,都被雨淋的生锈了,我太生气了!
图片二:表明你的期望-----我希望我的工具被借走以后,能完后无损的归还!
图片三:告诉孩子如何弥补自己的失误----现在需要用钢丝球使劲地把上面的绣擦掉;用完以后用薄布上点油,可以起到保护作用,以后接着用。我现在就去做。
图片四:假如他又借了没还?怎么办?提供选择----你要么借我的工具及时归还要么以后再也不能借,你来决定。
图片五:如果他不改呢?行动---爸爸你的工具箱锁上了!没错,我希望我的工具放在哪儿,还能在哪儿找到。
五、原文片段的讲解
好的,我看大家都阅读完毕了,下面我给大家讲解一下我对原文片段的理解
【WHAT】
这个拆页片段告诉我们如何使用代替惩罚的五个方法来帮助孩子纠正不良行为。
【WHY】
当孩子犯错或不听话或做出不良行为时 用代替惩罚的方法让孩子感受到了尊重和信任,能够心平气和接受我们的建议或提供的选择,并积极去改正。
【不这么做的坏处】:惩罚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反而会把孩子的精力分散到如何报复家长上面,错失了对自己不当行为的反思以及思考修正错误的机会。剥夺了孩子内心深层对错误的反省过程。长此以往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的发展,还会让孩子的行为与我们的期望背道而驰。
【HOW】:细化步骤
如何使用代替惩罚的方法呢,以下五个步骤可以帮助到我们:
一、表达不满:
1、描述所见:我们要描述你所看到的行为或结果,把让你不满意的事情客观表达出来。比如:我看到玩具被仍了一地。
2、表达感受:比如我看到某种行为后,我感到很生气、愤怒等表达情绪的词语。比如:看到满地的玩具,我很生气。
二、表明期望:把你的想法说出来,可以用我希望.........的句式。比如:我们希望你下次玩完玩具后把它收拾起来并放好。
三、告知做法:告知孩子弥补过错或改正行为的方法。 比如:现在把玩具收拾起来并归类放好。
四、提供选择:提供给孩子和我们能接受的选择。让孩子有被尊重感,而不是被强迫感。
五、采取行动:如果上面的方法还是不能让他改正,那就要采取行动,让他体会一下不改的自然后果。
接下来我通过一个自己的案例来帮助大家理解和应用——
我儿子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喜欢一边写作业,一边玩积木,之前看到这样我会对他吼叫,然后直接把他积木没收或扔掉。结果他很生气,作业都不愿意写,哭鼻子。要么,心不甘情不愿地写。后来我用了代替惩罚5步法跟他这样沟通:
一、表达不满:儿子,我进来看到你写作业时间在玩积木,一张试卷一个小时还没有做完,我很生气。
二、表明期望:我希望你做事时能一心一意。要么专心写作业,要么专心玩积木。这样才有效率。
三、告知做法:下次写作业的时候,把你的书桌整理一下,与作业无关的东西全部拿走,只留学习用品和书本。这样就不会收干扰了。
四、提供选择:写作业之前我会问他你是写完作业玩积木还是玩过积木(最多玩半小时)再写作业。
五、采取行动:如果我再次发现写作业时候玩积木,首先积木我会没收,其次玩积木导致时间拖延,那你就要牺牲你睡觉时间来写作业,睡觉延迟,明天戴着熊猫眼去上学。
通过以上的沟通,我和儿子达成了共识,还跟我说,让我监督他。写作业之前都会整理一下书桌。
【WHERE】
这个方法非常适合亲子、亲密关系之间的沟通,不太合适与上级或长辈之间的沟通。
预防异议:
1、有的伙伴会问,每次都要用到这5个步骤吗?那到不一定,一般用到前三步就能起到效果了。这个见机行事,因人而异。
2、还有人质疑第五步的“行动”是变相的惩罚。但其实“行动”是一种本能的自然反应,就是要让孩子体验不当行为带来的自然后果,这个后果是自己导致的,与别人无关,这样孩子就能意识自己的错误或不当行为,并加以改正。比如孩子吃饭时间不吃饭,过了饭点肚子饿了也没有食物可吃,这是自然后果。如果说你不吃饭就不带你出去玩,这就是惩罚。
【显性提问】
好的,现在进入互动环节。为了方便大家的讨论,给大家分个组,左边为一组,右边为一组。
刚才我们学习了代替惩罚5步法,那么我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在你过去的生活和工作中,是否有因为孩子或下属做错事或出现不当行为对他进行惩罚的行为呢?比如,孩子趁你不在家的时候把你的口红或化妆品涂的到处都是,你发现后把他暴打一顿。或者你让孩子每天做一篇计算能手,孩子为了完成任务,随便把答案写满了,你发现后罚站一小时,晚上不让吃饭等等。你想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情景呢?大人的或者孩子的都可以。给大家1分钟时间思考一下,1分钟后,我们请一位小伙伴来给大家分享。
好时间到,下面邀请王芳给大家分享一下:
在我大女儿小时候,会经常带她去超市,她一到超市就想要买好多东西,要买冷饮啊、买一些膨化食品还有其他一些垃圾食品等。她体质不好,我就不太想给她买这些。不给她买就开始哭闹、各种烦、撒娇啊甚至还会躺地上,这时候我就会惩罚她什么都不会买,躺地上我就还会动手打她。
感谢王芳的分享,我相信带孩子去超市父母大多会碰到类似的场景。通常也会采用这样的惩罚方式。
A1+
刚才大家都回忆起了一些关于惩罚的场景,我们今天也学到了代替惩罚五步法,那么如果现在我们重新穿越回到刚才那个场景里,我们要怎样应用今天所学的方法来避免惩罚呢?
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讨论或写在便签纸上,3分钟后,我会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下面我邀请王芳给大家分享一下:
如果再回到之前的那个场景我会运用今天学到的方法跟女儿这样沟通:瑶瑶,你看你刚才跟我发火躺在地上快10分钟了,妈妈看到你这样也非常非常的生气。妈妈希望你能够跟我表达清楚具体想买哪一个东西,或者买哪几样,我们可以一起商量,妈妈也会同意给你买的,而不是看到哪个就要买哪个。你先起来,我们商量一下在超市里你选好两样你喜欢的东西,去付钱。如果你还是躺在地上不起来,那我也帮不到你了。
非常感谢,王芳的分享,刚才分享中有用到表达不满、表明期望、告知做法这几个主要步骤。提供选择和采取行动这两步不是每次都要用到。具体见机行事,因人而异。
【两个片段的衔接】
【第一个片段结语】通过我刚才的讲解、举例说明以及大家的激烈讨论后,大家已经掌握了如何使用五步法来代替惩罚,解决一些不太复杂的问题。那么如果问题一再出现,比如试过所有方法后,孩子还是屡教不改又该怎么办呢?接下来我们再来学习一种非常好的方法,用来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
【片段二学习目标】片段二是解决问题三步法,学习者能够按解决问题三步法,与孩子平等对话、共同提方案、从而让孩子主动改变行为解决当下遇到的问题。
【片段逻辑关系】这两个片段都是针对不当行为用正确方法代替惩罚,第一个片段用于处理简单些的问题,第二个片段是用于处理反复多次出现同样的问题,两个片段针对的都是不当行为的纠正,但是难度不同。所以这两个片段呈递进关系。
拆页二
一、原文片段P133-134:
前一天,我刚学完“解决问题”的课程,第二天晚上,我准备趁热打铁。于是我问杰妮(5岁):
妈妈:有时间聊一聊吗?
杰妮:有。
妈妈:我想和你讨论一下“睡觉”的问题。
杰妮:好啊。
妈妈:这个事情总是让我们俩都不开心,能告诉我你的感受吗?
杰妮: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妈妈(她做个了鬼脸,握着拳头),我不能待在自己屋里。我就想去你们房间。
妈妈:哦,原来是这样……
杰妮:我知道你不喜欢这样,是吗?
妈妈:嗯。我来告诉你我的感受。忙了一天,我盼着能上床休息。暖暖和和地躺在床上,好好睡一觉。如果被人吵醒,我就会很不高兴。
杰妮:我知道了。
妈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有没有办法,能让我们都高兴。(拿出纸和笔)
杰妮:你想写下来?列清单啊?(她有些兴奋的样子)
妈妈:对。你能先开始吗?
杰妮:我想到爸爸妈妈的床上。
妈妈:好。(写下来)还有吗?
杰妮:我也可以叫醒你们。
妈妈:嗯……(接着写)
杰妮:我可以蹲在墙角,在夜灯下看书。
妈妈:我觉得可以。
杰妮:如果我有台灯……能给我个台灯吗?
妈妈:(写下来)用台灯干什么?
杰妮:(激动起来)我可以读书,玩我的压舌板(爸爸是医生),写信……
妈妈:有人好像有些激动哦。
杰妮:好了,第四是什么(清单上的排序)?
妈妈:还有吗?
杰妮:(很快)我能喝饮料吗?
妈妈:嗯。(写下来)
杰妮:第五是轻轻走过去,看你能不能让我进去。
妈妈:清单有了!来我们过一遍。
杰妮在第一个和第二个上面打了叉,她说第二天去买台灯、便签纸、彩笔。我们挑了一个橘黄色台灯(她选的),正好搭配她屋子的红白色。我们度过了一个温馨的夜晚,第二天早上,我收到一个盒子,里面装满了她画的画(她想出来的主意)。一个星期过去了,我每天都能睡个好觉。希望我能一直好运。
二、原文片段讲解:
【WHAT】
这个片段通过一个案例告诉我们如何与孩子共同协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WHY】
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可以提升亲子之间的关系还可以锻炼孩子的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后遇到问题可以迎刃而解还会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和价值感。
不这么做的坏处: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冲突。在化解冲突或矛盾时,如果不让孩子参与进来讨论方案、不尊重孩子的感受和需要,直接按照我们的要求来做,孩子可能会有逆反心里,屡教不改。
【HOW】
遇到问题如何引导他人解决问题呢?以下三个步骤可以帮助到我们?
1、谈感受和需求:前提是双方都是心平气和的,在气头不不要解决问题。先询问对方的感受和需求。然后再告知对方我的感受和需求。让双方都相互了解一下,因为只有当对方的感受和需求被理解时才会考虑你的感受。
2、谈方案列清单:邀请对方一起讨论解决问题方案,把能想到都可以记录在纸上,不要做评判,尊重孩子的想法。
3、做选择促行动:挑选刚才记录在纸上的方案,哪些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是不能接受的。最后找到一个可以执行的方案后,就要落实行动,什么时间完成,谁来做等。
意译案例
我儿子经常会因为一些事情大发脾气,会把书桌的书全扔到地上了,在书桌上、墙上乱画,哭鼻子等方式来处理他愤怒的情绪。针对这件事,我跟儿子用解决问题的方式做了个沟通,后面据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了。
妈妈:儿子,有时间聊一聊吗?
儿子:有
妈妈:我想和你讨论一下有关你处理愤怒情绪的问题
儿子:好啊
妈妈:当你特别特别生气的时候,你是什么感受?
儿子:想摔东西、乱写乱画、打人、大声吼叫
妈妈:哦,哦,你原来是用这样方式来处理你愤怒情绪。
儿子:我知道你不喜欢这样是吧,可是有时候我也控制不住就会这样了。
妈妈:嗯嗯,我能理解你的感受,我来说一下我的感受,我看到你摔东西、乱写乱画、打人、大声吼叫这样的行为,我是很生气、很伤心的。如果下次下次我生气也把你的书仍的到处都是,在你心爱的东西上乱画,你是什么感受呢?
儿子:这样好像不太好哦。我也会生气,难过的。
妈妈:那我们能不能一起找出撒气的好办法呢,让你我都舒心呢?(拿出纸和笔)。
儿子:你想写下来,列清单啊?(有点兴奋期待的样子)
妈妈:对,你先开始?
儿子:摔门 ,把自己反锁在屋里
妈妈:好,我先写下来,还有呢?
儿子:撕纸或在纸上乱画
妈妈:恩,继续
儿子:打枕头或娃娃
妈妈:好的
儿子:给自己房间布置个冷静角,里面放一些自己喜欢看的书
妈妈:我觉得可以
儿子:我还可以看一会搞笑的短视频转移注意力活听听故事和舒缓的音乐 ,激动起来了。
妈妈:你看看有人好像激动了,还有呢?
儿子:自己下午散步。
妈妈:好的清单有了,我们来过一遍。在4、5这两个方案打了勾。他说要给他房间简单布置了一下,张贴了冷静角,放上他喜欢看到书。从那之后就没有发生过摔东西,乱写乱画的现象。
【WHERE】
这个这个方法不仅适用于亲子沟通,也适用于生活或者职场中有分歧,无法达成共识的时候进行沟通。
预防异议:
有的伙伴可能会说,用了所有步骤还没有达成共识,找到解决方案,怎么办?这是有可能的,但也没有什么损失,通过讨论问题,使我们了解对方的感受和需求,这往往也是我们解决问题是我们所期望的,有时候我们只是需要时间去思考,让事情在渗一渗,就可以找到方法了。
三、【A3环节:促动参与】
上面已经学习了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接下来让大家做一个场景演练,巩固一下所学的知识。
小明是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上学总是丢三落四,不是忘带书就是忘带作业或者水杯,他的妈妈给送了两次,为此特别恼火。晚饭后小明妈妈打算用解决问题三步法跟小明聊一聊忘带书本的事情。
下面给大家两分钟时间,一人扮演小明,一人扮演小明的妈妈,根据所学的内容自行设计对话,稍后邀请一个小组给大家演练一下。
下面邀请王芳和安妮给大家做个场景演练,王芳扮演是小明妈妈,安妮扮演小明。
妈妈:小明,这会作业做完了吗?
小明:做完了。
妈妈:方便过来一下,我们一起聊聊天吗?
小明:好的,妈妈,我来啦。
妈妈:我们就聊一聊这两天妈妈给你送书本的问题。
小明:好吧。
妈妈:你是不是担心妈妈会责备你啊,妈妈可不是责备你,只是想和你探讨一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想知道当你发现你忘带作业本,你是什么感受啊?
小明:我很着急啊
妈妈:很着急是吧,是不是很想让妈妈给你送过去啊,也很害怕老师责骂你吧。
小明:是的,是的。
妈妈:你知道妈妈是什么感受吗?上次因为给你送书本,特地给领导请了个假,手上有个急事也没有来得及做,拖到下午去做差一点没有完成。所以也很急躁、恼火。妈妈也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在发生了。那我们想想看有没有好的办法避免这样的事情在发生呢?我们拿张纸和笔来记录一下,可以列个清单,你先来说说看,你有什么好方法。
小明:出门前你提醒我一下。
妈妈:好的,我记下了,还有吗?
小明:前一天晚上我列个清单整理一下
妈妈:好的,还有呢?
小明:早上出门前我在检查一下
妈妈:好的,相当于你要检查两遍了,还有吗?
小明:嗯,没有了,我就想到这么多了。
妈妈:好的,妈妈还有个建议,你看怎么样?每天回来书包要放在固定的地方,写完作业书本及时放回到书包里。
小明:嗯嗯,好的。
妈妈:我还有个好的提议就是你每天都做的很好,一个星期后可以奖励你一顿美味的大餐,好不好。
小明:哈哈,太好了。
妈妈:经过刚才的讨论,我们想到了5个办法,我们来看看是否双方都可以接受和执行。这5个方法都可以接受,晚上睡觉前和早上出门前你都检查一下,出门前我提醒你一下,最重要的是养成一个好习惯把书本放在固定的地方,书本及时放回书包里,坚持有一定成效在来奖励。最后我们把这5个方法做成一个提示牌张贴在显眼的地方,可以提醒自己。
小明:好的。那我们就动手准备吧。
妈妈:好的,我发你现在是一个对自己有要求,并愿意不断成长的好孩子。相信你会做的更好,我们一起努力吧。
拆书家反馈:掌声鼓励一下,两位的精彩分享,王芳代入感比较好,也比较有耐心,一下子就进入了那个氛围中。整个对话也比较愉悦、顺畅。解决问题的三步法都用到了。通过刚才这样的演练我看两位已经掌握了解决问题的三步法。
四、【A2环节:催化应用-分步催化】
【分步催化1】
下面,我们进入规划应用环节。
接下来,我请大家想一想,未来你有哪些场景可以用到今天这个协商解决问题三步法?比如,你的孩子总是爱跟别人抢东西,你的下属老是迟到等等。给大家两分钟的思考时间,把你想到的场景写在便签纸上,稍后邀请一位小伙伴给大家分享一下这样的场景。不需要分享解决方案和步骤。
邀请王芳分享:未来的场景就是我家女儿上高一,需要住宿,到学校了发现需要的东西没有带。
好的,感谢分享。
【分步催化2】
现在呢,大家已经想到了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场景,那么,接下来,在刚才所想到的场景里,你将如何运用今天所学到的协商解决三步法,来跟对方沟通?
小组成员互相讨论一下,把它写在便签纸上。5分钟后,我会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还是邀请艳王芳来分享:我女儿今天中午从学校回来,我打算下午跟她沟通一下有关忘东西的事情:
1、谈感受和需求:首先要在我们两个人状态都不错的情况下,我先问她忘带东西的感受是什么,然后在告诉他我的感受,爸爸白天开车也挺辛苦的,在专门给你送过去会耽误他的时间。妈妈下班给你送过去,回来晚了也会耽误我的休息时间,爸爸妈妈都会很累,这样我们都彼此了解对方的感受,希望以后这样的事情最好不要再发生了。
2、谈方案列清单:我对女儿说我们想想有没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她会说在整理行李之前列个清单,一个常规清单和特殊清单。其次就是每次回来东西放在固定的地方,还有就是把自己的房间整理一下,物品归类放好。我给她的建议就是你这一方面做好了,会有相应的奖励。增加她做事的动力
3、清单中做选择促行动:根据刚才讨论的方案,看看是否双方都可以接受。确认好后按照这个方案去执行。我要做的就是监督方案的落地行动,我相信她能够做到,也会很乐意的去执行自己提出的方案。
好的,谢谢王芳的分享。刚才的分享也比较细致,说明她把这三个步骤理解的比较透彻,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去践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总结:
我们今天学到了两个拆页,第一个拆页是代替惩罚5步法,当对方不配合我们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代替惩罚5步法可以让孩子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反省改正。第二个拆页是协商解决问题3步法,当问题一再出现或者问题比较复杂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这个沟通技巧邀请给对方和我们一起协商解决问题,避免再次发生。生产中总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出现,当我们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后,就可以与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方式,引导孩子解决问题,从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价值感,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成长性思维,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益,也是所有父母所期望的。
希望这两个办法可以帮助到大家,今天的拆书就到这里,感谢各位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