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欢迎大家来参加我的TF 2-4拆书,首先来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来自重庆的新湖南人董玲玲。今天用三个标签来介绍下我自己:2个男孩的妈妈、兴趣广泛的生活体验家、学习促进者。
【分组】接下来我们分一下组,两人一组。(按实际情况分组,新人、拆书家、爱好者混搭,尽量让每组都有不同的人群。)
今天我要分享的2个拆页来自《正面管教》,逻辑关系是递进关系,先运用积极暂停三步法帮助我们处理好情绪,然后再运用赢得合作四步法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引导对方解决问题。
F:特征(核心是“书”,用于满足好奇心)
这两个片段都选自《正面管教》这本书,这是一本让数百万孩子、父母和老师受益终生的经典之作,作者是美国的简·尼尔森,她是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美国“正面管教协会”的创始人。本书以“和善”“坚定”这个黄金准则为基础,教导我们如何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管教孩子。
A:优势(重点是“比较”,用于建立安全感)
从1981年出版以来,这本书就被翻译成16种语言,全球销量超过600万册,豆瓣评分8.8分。相比其他纯理论书籍来说,它不仅有理论、有方法,还有52个实用小工具给到我们来实际应用。
B:利益(强调的是“学习者”的利益,用于引发兴趣)
B1:
通过《正面管教》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在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培养孩子独立自主、自律、有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孩子受益终身,也能获得良好的亲子关系。
B2:
今天我带来的两个拆页片段讲的是:当我们与对方发生冲突时,可以使用“积极暂停三步法”来处理和平复我们的情绪;再运用“赢得合作四步法”与对方建立良好的关系一起讨论解决问题,营造一种相互尊重的沟通氛围。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
【学习目标1】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拆页,通过跟随我学习这个拆页,大家能够学会运用“积极暂停三步法”在发生冲突时及时平复情绪。
给大家1分钟时间阅读一下原文,读完的小伙伴可以举手或眼神示意我一下。开始!
《正面管教》 P123
教孩子使用“积极的暂停”或者“重新振作起来的时间”的一个好办法,就是你要把它用于你自己。父母们可以把一本自己最喜欢的幽默书放在卫生间的抽屉里,需要时就到卫生间里待几分钟,以便重新振作起来。在一个教室里,“再振作”区是一个装饰成热带海岛的教室一角(被称为“夏威夷”)。孩子们可以先去“夏威夷”待几分钟重新振作起来。老师并不经常去那里,但她的抽屉里放了一棵充气棕榈树,当她需要去“夏威夷”时,她就会把棕榈树拿出来放在自己的桌子上。学生们就会知道,当老师在“夏威夷”时,他们应该给老师一会儿时间,以便让她平静下来并且再次振作起来。
好,大家都读完了。
what
这个拆页主要讲的是一种缓解负面情绪的方法---积极暂停三步法,让我们在冲突发生时及时平复情绪。
why not
【一般做法】
日常生活中,当孩子出现一些不好的行为时:比如玩游戏、作业拖拉、不收拾房间等,有时候我们就会很着急,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可能唠叨、直接吼骂、甚至惩罚孩子。
【这样做的坏处】
如果发生冲突时,父母总是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和孩子沟通,孩子慢慢地有可能会拒绝跟父母交流,会暗地里背着你干出出格的事情,孩子也有可能自卑、易怒、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这肯定是我们都不想看到的。
来讲个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吧。
反例
上周在书房写2-4稿子的时候,因为这周就要过级,时间已经很紧张了。我的大孩子起身的时候一伸手就把我的电脑电源插头从一米多高的地方砰的一声摔到了地上,本来内心就着急,稿子还没改呢,又被声音吓一大跳。 这时候发现孩子没捡充电头,也没说点啥,就准备起身走了。我想起平时他房间也不怎么收拾乱糟糟的,现在见到东西掉地上都不捡,一下子火就很大呀,你干嘛,东西掉了也不捡起来吗? 他说,我捡起来就是了嘛,你火那么大干嘛?
我说你把东西摔到地上,第一时间应该是捡起来看看,结果你就准备走了,太不负责任了吧。他根本不搭理我,一脸愤怒的看着我。
事后我后悔了。其实平时看了那么多育儿书,上了那么多课,内心完全知道不应该这样,但在自己内心烦躁的当下,还是被暴躁情绪控制了,而且还给孩子做了不好的榜样。
how细化步骤
那你们有没有这种情况呢?明明知道应该怎么做,但当状况发生时,还是忍不住发火,事后又开始后悔,当时应该更冷静出来的。 那我们来看看今天拆页里讲到的“积极暂停三步法”如何帮助我们平复情绪?
1.设置暂停区:
(1)一定要告诉孩子,暂停区的目的是让我们的情绪好起来,这不是惩罚。
(2)和孩子一起确立各自的暂停区,并在暂停区内放置自己喜欢的物品。
比如:我在家设定的暂停区是我的书房,里面有我喜欢的书和尤克里里。 孩子设定的暂停区是三楼玩具房,里面有他喜欢的玩具。
2.离开冲突区:当冲突出现时,和善而坚定地告诉孩子:我需要去我的暂停区那里待一会,等我情绪好了我会回来找你。问下孩子:你需要去你的暂停区那里待一会吗?去不去由孩子自己决定。
3. 进入暂停区:冲突双方都进入各自的暂停区,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平复自己的心情,当我们感觉好的时候才能做好,孩子也一样。
【反例变正例】
那回到刚才我那个失败的案例,我其实可以这么做。
当我和孩子因为不捡东西发生冲突时,我感觉到自己突然火气很大,我可以告诉孩子:“我需要到我的暂停区待一会,你需要去你的暂停区待一会吗?等我们都感觉好的时候再一起聊这件事。”然后我俩都去了暂停区,我弹了一下尤克里里,孩子玩儿了下玩具,直到我俩都情绪平复下来,我们再一起聊聊刚才那件事情。
where
这个积极暂停三步法适用于发生冲突的人际关系中。
但如果情绪在可控范围内,可以通过换位思考、积极倾听等等来解决问题,不需要用到这个方法。
【预防异议】
有小伙伴可能觉得,冲突已经发生了,而且就在一个很狭小的范围内,我要怎么去离开冲突区、进入暂停区呢,感觉不好实现呀?
首先,暂停区不一定是个很大的场地,可以用很简单的一个玩具或者标志物来提示就行,就像原文中老师的一棵充气棕榈树。 然后呢,暂停区的划分可以是在冲突发生的当下即时来指定的,就算在同一个狭小的范围内,也是可以指定某个物品或者空间做为暂停区,然后各自冷静后下来再继续沟通。
【A1】显像提问法
接下来请大家回想一下,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或者更早时间,你和家人、朋友或者同事的相处中,有没有出现情绪失控的场景? 比如:你的孩子老是拖拖拉拉不做作业;都已经快12点了,你的伴侣还在看手机完全没有睡觉的意思;和父母在旅途中因为消费观不合闹得不愉快等等发生冲突、情绪失控的场景。
请具体回忆下:是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因为什么事情而与对方发生了冲突?对方有什么反应?结果如何?2分钟后,将邀请小伙伴来给大家做分享。
提醒一下:只需要回忆场景就好,不需要对场景进行修正。
学习者1分享:昨天早上要上学之前,我女儿刷牙的时候我帮她梳头发,梳头发的过程中,她突然就发脾气了。她说:烦死了,把头发扯掉了。 我一下子就生气了,就吼了她:“你怎么动不动就生气,让妈妈很崩溃”
拆书家反馈:这是一个母子之间因为很小的一件事情发生的冲突。谢谢你的分享。
【A1+】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们能有机会再次回到当时的冲突场景,你将如何使用这个积极暂停三步法来帮助我们调节当时的情绪,最终让情绪平复下来呢?
1.设置暂停区
2.离开冲突区
3.进入暂停区
2分钟后,我将邀请小伙伴来给大家做分享。
学习者1分享:首先是设置这个暂停区,我可以问孩子想把游戏区设置在哪里,可能是游戏房,我就在自己的书房里面。如果回到当初的场景,我就会对她说:妈妈现在情绪不好了,需要去下暂停区。然后我会进入暂停区,一本幽默的书可能会让我心情平复下来。
拆书家反馈:好的,谢谢你的分享哦,还有其他小伙伴愿意分享下吗?
学习者2分享:我的场景就是我在开车的时候,旁边有人bb,你就会很生气,很想叫他闭嘴。上个月的时候,我开了一台不太熟悉的车,倒车的时候我本来倒了一个位置,旁边保安他说不行,你得靠那边一排一排摆过来。 我老公就在旁边叨叨,我就心情不好了。 我会在车上放一个小玩意儿,当成我的暂停区。然后我就说,你先下车,我倒得进去的。我倒车结束了,这个事情就结束了,就不至于因为我老公一直在旁边bibi我,然后我们俩就发生冲突好很多。
拆书家反馈:你这个做得很好耶。你其实做到了刚才预防异议里写的,暂停区并不一定需要个很大的地方,只要一个标志物也可以当成暂停区缓解情绪。 大家看,这个方法不止适用于亲子,还可以用于伴侣间,还可以用在职场上。
通过第一个拆页学习,我们学会了积极暂停这个正面管教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平复情绪,
先让感觉好起来,才能更好地处理事情。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二个正面管教工具---赢得合作四步法,让对方主动与我们一起解决问题。
这2个片段的逻辑关系是递进关系,我们得先解决情绪,再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2】 通过拆页2的学习,希望大家能运用“赢得合作四步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引导他人和你一起合作解决问题。
接下来请大家花1-2分钟阅读原文,读完的小伙伴请举手或者眼神示意我。开始!
选自《正面管教》 P27-28
这时,马丁内斯太太想到了“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她深吸一口气,换了一种态度,以一种友善的语气说道:“我敢肯定老师当着其他人的面吼你,你觉得非常丢脸。”(第一步,表达理解。)
琳达抬起头来,有些狐疑地望着妈妈。马丁内斯太太接着说:“我记得我上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算术考试,我站起来削铅笔,老师就当着全班的面吼了我。我觉得又丢脸又生气。”(第二步,表达出同情,而不是宽恕,并且告诉孩子自己也有类似经历。)
琳达这时感兴趣了。“真的?”她说,“我不过是向别人借支铅笔。我当然认为老师为这么点小事吼我很不公平。”
马丁内斯太太说:“嗯,我很理解你肯定会那么想。你看能不能想一个什么办法,免得以后自己再这么难堪?”(第四步,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第三步在这个例子中没有必要。)
琳达回答道:“我想我可以多准备几只铅笔,这样就不用找别人借了。”
马丁内斯太太说:“这听上去像是个好主意。”
马丁内斯太太的一个目的是要帮助琳达找到一些办法,免得惹老师生气和批评。注意,当她第一次让琳达想办法解决问题时,琳达正因为心里充满了敌意而无法与妈妈合作。一旦妈妈采用鼓励的方法(通过“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琳达就感到了亲近和信任,而不再是疏远和敌意,并且愿意想办法解决问题了。当妈妈能够从琳达的角度来看问题时,琳达就不再觉得需要戒备了。
好的,大家都读完了。
what
这个拆页讲的就是“赢得合作四步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引导他人和你一起合作解决问题。
why not
【一般做法】
生活中,我们都遇到过需要解决冲突的时刻吧?
当冲突发生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会因为对方不配合而感觉不快,甚至愤怒、焦躁。于是想通过讲道理或者命令的方式让对方照做。
【这样做的坏处】
但是一直讲道理或者命令,对方可能会不愿听,比你职位或者地位更高的人甚至可能不搭理你,不配合。然后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即便对方迫于压力听了你的,那也是心不甘情不愿的,矛盾会一直存在难以化解。
但是如果我们运用这个拆页里的赢得合作四步法,认真倾听和捕捉对方的真正需求,对方感受到了我们的关心、理解,爱和鼓励,就会愿意听我们的,而且愿意与我们一起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how
那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个拆页中的“赢得合作四步法”,如何帮助我们赢得合作呢?
1.表达理解
首先表达你对孩子感受的理解并和孩子确认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
比如:我敢肯定你被老师冤枉弄坏了教师的窗户,你一定很委屈很生气吧?
2. 表示同情
表达你能理解孩子的感受,而不是宽恕,让孩子知道你也有过相同感受,不一定非得是相似的经历,感受相同即可。
比如:我记得上小学一年级时候,邻居家有个小朋友到我们家玩儿的时候偷拿了我爸爸的钱,我爸以为是我拿的,就打了我手板心,我觉得又生气又委屈。
3. 表达感受
告诉孩子你此时的感受。比如:看到你被冤枉,妈妈也很心疼。
4. 解决问题
引导孩子思考并制定解决方案。
如果孩子比较小或者暂时没有想法,家长可以提一些建议供孩子选择。
比如:我很理解你现在的感受,看看能不能想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
这就是第2个拆页里讲到的赢得合作四步法,我用提炼的参考句式再次和大家回顾一下“赢得合作四步法”:
1.表达理解 我敢肯定……的时候,你觉得很……
2.表示同情 我能理解你的感受,我记得……时候,……我也觉得……
3.表达感受 看到你……,我觉得……
4. 解决问题 嗯,我很理解你这么想,那我们看看能不能想想有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件事情呢?
【意译案例】
接下来给大家讲一个我运用赢得合作四步法和伴侣相处的小故事吧:
五一假期的时候,我要到长沙去参加一整天的拆书。 我的大儿子去参加棒球比赛,弟弟就没人陪玩儿, 我很想让老公多陪陪弟弟, 于是直接就下命令了:“明天我和哥哥都不在家,你必须陪弟弟上午玩一小时,下午玩一小时。”
然后,是不是显而易见,我老公就一脸不情愿:“你自己都出去了,不陪我们俩,还给我安排任务。哼!”
冲突已经发生了,赶紧补救啊。于是我换了一种方式。
我说:“五一假期别人家都一家人一起活动,但是我和哥哥都要去长沙一整天,没办法陪你。你肯定觉得有点失落吧。(第一步,表达理解)
你还记得不?今年清明节的时候,哥哥学校突然放五天假,我也想一家人一起出去旅游来着,结果当时你要出差,我们就没能一起出去,我当时也挺失落的。(第二步,表示同情)”
想起你明天只能和弟弟呆在家,我其实有点内疚啦。(表达感受)“
我老公说:“算了,也没事,只是一天嘛,我本来是觉得你忽视我,把拆书看得比我和孩子重要。”
我说:“我能理解你这么想啦,那你看看有什么办法补偿呢?(解决问题)”
老公说:“那就等后天我们全家一起出去溜达一下吧。”
我说:“这听上去很不错。”
后来呢,五一期间我去长沙参加了三次拆书。老公也在第二天高质量陪伴了弟弟两小时。
大家看看是不是还挺实用的哈。
where
赢得合作四步法,不仅可以应用在亲子关系中,还同样适用于伴侣、朋友间,沟通环境是安全的。但是不适用于不熟悉的人之间的冲突。
预防异议
可能有小伙伴说,还没沟通的时候我都要气炸了,还怎么能赢得合作呢?
如果双方情绪都还不稳定,那就不能直接用这个方法啦。可以先用积极暂停三步法或者其他办法先来平复双方情绪,然后再来用“赢得合作四步法”与对方沟通解决问题。 一定记住先解决情绪,再解决问题。
还有小伙伴可能会觉得太麻烦,直接告诉孩子解决方法省时省力,需要这么麻烦的步骤吗?
是的,我能理解这样的想法。
可是我们来想一想,如果直接告诉孩子解决办法。虽然我们看上去很快解决了表面问题,也暂时帮助了孩子,但是呢,却剥夺了孩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长此以往,孩子会越来越依赖父母,遇到问题可能不爱思考或者逃避。
这个赢得合作四步法不仅能帮助孩子解决当下问题,还能让孩子在父母的示范中学习到共情、尊重、鼓励、合作以及思考解决问题等等能力。 用惯了之后你就离不开这个方法啦。
我们刚刚学习了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现在一起来演练一下。
A3【场景设计】
小文回家的时候怒气冲冲,今天上舞蹈课的时候好朋友小丽和别的同学组队,抛弃了她,她非常生气,说和小丽再也不是好朋友了。
如果你是家长,你会如何使用“赢得合作四步法”和孩子沟通,最终引导她学会如何朋友相处。
大家请注意在讨论的时候一定要用到今天学的赢得合作四步法,我们的目的是练习使用这个方法,而不是解决“小文要不要和小丽做好朋友”这个问题。
【小组演练】
现在请大家小组内分配一下角色,一个人扮演小文,一个人扮演家长,
然后你们编台词,把对话写下来。
写完后在小组内演练。
演练时间5分钟,结束后我会邀请小伙伴来给大家现场展示。
【角色扮演】
好的,5分钟时间到,我们邀请一组小伙伴来给大家展示下。
小文:哼,我再也不要去舞蹈队和小丽交朋友啦。
爸爸:怎么回事呢?
小文:她今天跟别人组队,她不找我,我是她最好的朋友,气死我了。
爸爸:是的哦,我敢肯定你一定很生气吧,气爆了吧?
小文:是的
爸爸:我记得以前小时候我一个朋友打篮球的时候也不叫我,我们俩本来都一起打球的。我都烦死了,我下次都不想跟他玩儿了。
小文:没想到你还有过这样的事。
爸爸:是的。 所以我非常得理解你,我看你这么生气呢,我也不开心。
小文:嗯
爸爸:你想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事情没有呢?
小文:那我想一下吧,我还是想搞明白她为什么不跟我组队。我下次上课前我去找她问一下吧。
爸爸:可以,你现在心情怎么样啦?
小文:好一点了。
拆书家反馈:谢谢两位小伙伴的扮演。大家发现在使用这个方法的过程中,孩子的情绪是不是缓和了?而且到最后她自己想到了办法去解决跟小丽的矛盾的这个问题。你们整个的步骤做得特别好啊,先从表达理解、然后表示同情、接着表达感受、最后引导孩子解决问题。你们已经把这个方法掌握得很好啦。
感谢两位小伙伴,让我们看到如何用“赢得合作四步法”引导孩子学会和朋友相处。
接下来,请各位小伙伴想像一下,在未来的两周或一个月内,你和其他人因为有冲突,需要沟通解决的场景,要包括具体事件、时间、地点、人物。
大家只需要想象并写下未来的场景就好,不需要写解决方案。
学习者1分享:我想象的场景是以后的某天晚上,我的女儿回来之后我要她默生字。她很抗拒这个事情,她觉得都在学校默了生字,为什么回家还要默。
学习者2分享:我的儿子大四了,他快毕业了时间很充足,现在就在网上学习打麻将。我准备在这个周末的母亲节那天,要找他聊聊打麻将这个事情。 我觉得这个浪费时间,但他肯定不会认同,我们俩将会发生一次矛盾。
拆书家反馈:母亲节这天是个很好的选择啊,这天妈妈过节,我来找你聊聊,你总得给点面子,态度好一些是吧。
学习者3分享:我的女儿也要大学毕业了,我希望她两边都要投简历,国内也投,国外也投。因为国内不投的话就没有应届生资格了,错过了校招。 我女儿就说:你不能既要又要,那就可能两头都做不好。女儿只想在国外投简历,并不想回来。我们俩未来肯定会为了这个聊很多次,肯定会有冲突。
拆书家:除了和孩子之间的,还有没有小伙伴有其他类型的场景分享?
学习者4分享:我是个作文班老师,下周末我要参加考试,我已经连续两周末不能给孩子上课了,下周又不能上课。 开学初我跟孩子和家长们聊的是,连续15周,孩子们都不能请假,请假了不补课,结果我现在自己要请假。我要去跟家长和孩子都要去解决这个冲突。
谢谢你们的分享。
刚才大家都设想了以后可能遇到的需要沟通解决的冲突场景。那么,运用今天我们所学的赢得合作四步法,表达理解、表示同情、表达感受、解决问题,你要怎么和对方进行沟通、赢得合作呢?
接下来我会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请在纸上写下自己的计划,3分钟后我会请两位小伙伴进行分享。
学习者1分享:我女儿不想默生字嘛。 等她回来的时候,我会跟她讲:
妈妈知道你在学校默写了,回来又要默写,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肯定觉得不开心(表达理解)。
我很理解你的感受。小时候妈妈也是这样的,我回家爸妈也要我重复做这样的事,我就觉得优点烦。(表示同情)
我看到你不开心,我也不太开心。(表达感受)
那你自己觉得有什么办法可以来解决这个问题呢?(解决问题)
我女儿可能就会说,我只把错的默一下,这样也能把错字加深印象。
拆书家反馈:你都按照步骤来引导得很好,表达理解、表示同情、表达感受、解决问题。那这个方法有解决你的问题吗?
学习者1:有的,谢谢。
学习者2分享:我刚刚的案例是儿子打麻将哈。
我会这样跟他聊: 第一步:妈妈知道你现在只要做毕业设计了,时间很多,偶尔上网用打麻将打发下时间,确实有点无聊哈。妈妈来干涉你的时候,你肯定有点不开心哈。(表达理解)
我小的时候也干过我父母反对的事情,无聊的时候就去爬树啊什么的,父母也反对我打发无聊的方式。我当时也不服管,不服气。我觉得我也是这么长大的,我能理解你。(表示同情)
我看见你因为我反对你打麻将而不开心,我其实也有点难受,我这样的感受可能还会一直存在。(表达感受)
你反正将来也会有很多这样无聊的时候,你要不要想一下,可以有其他的方式来度过这些无事的时间呢?(解决问题)
拆书家反馈:整个步骤还是非常清晰哦。 大家发现了吗? 引导大孩子合作比引导小孩子合作难多了是不是?
谢谢各位小伙伴们的分享。
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今天学习的两个拆页片段,一个是“积极暂停三步法”先处理好情绪,另一个是“赢得合作四步法”建立好的关系、引导对方解决问题。
希望这两个方法能让我们学会先处理好情绪,再解决问题,在日常生活和职场中都成为处理问题的高手。
谢谢大家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