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
大家好,我是静静,欢迎大家来到我的TF1-2拆书过级现场。
【现场分组】
今天有讨论环节,但目前人数不超过6人,就不额外分组了,大家就一个大组一起讨论。
【介绍自己】
接下来,我用三个便签介绍一下我自己:
二宝妈妈,家有一女一儿两个宝贝;
新手拆书家,继续练级,继续成长;
被迫学习者到主动学习者的转变中。
【介绍图书】
本书的核心理念源于芭芭拉・明托的《金字塔原理》,运用更符合中国企业及中国人的特点进行诠释。从与原著相比较的角度,本书的定位倾向于一本金字塔原理的通俗版和本土版(案例以中国企业本土案例为主)。本书以金字塔原理这一工具的应用为框架,新增了作者的观点,并以更通俗的方式从“结构思考”的角度向大众传递结构思考力在思考和表达方面的理念及方法。
【阅读拆页】
R:结论先行 片断来源:《结构思考力》 P47
“我的上司对我特别不耐烦,每次汇报工作或者会议发言时他都打断我的话,真是郁闷!”
我们再看看另外一个版本。
“我们的这些干部每次找我汇报工作,就在那里说呀说的,经常是听了15分钟也没听明白他们到底想说什么事情,只能在无法忍受的情况下打断他们!”
上述情况在我们的身边经常发生,问题的核心不是我们的上司不耐烦,而是如何提高沟通的效率?如何既能清楚地表达你的观点,又能让对方准确快速地把握你的观点?
那么怎样消灭你上司的“不耐烦”呢?(注意我说的不是消灭不耐烦的上司……)
消灭上司的“不耐烦”,从“结论先行”开始。(见图1-3)
图1-3 “结论先行”的步骤
【讲解原文】
What:
这个片段,主要讲了人与人之间沟通,想要不被厌烦打断,需要让对方快速准确的理解你的意图。那么表达就需要简明扼要,逻辑清晰,结论先行,提高沟通效率。
Why:
在之前拆书营遇到这个片段时我是没什么感触的,觉得它的主要运用是在职场沟通,跟我关系不大。但是上个月经历的两件事情,让我真切的跟这个片段产生了联系,第一个是被我老公嫌弃讲话太罗嗦没重点;第二个是打电话和招生老师询问大龄新生报名事宜,被打断2次,深刻的体会到了我的表达非常糟糕。以前觉得话只要说清楚就行了,那么说清楚重要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别人听清楚,所以话要怎么说?说哪些?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是有讲究和章法的。
How:
第一步:结论先行,表明你的观点。(一上来就开宗明义,告知此行的来意、目的。)
第二步:依次阐述支持你观点的理由。(然后条分缕析,比如为什么可以这么做或为什么不可以这么做。做了或者不做会有什么好处或者坏处。)
第三步:再一次总结你的观点。(最后结尾点题,分析了一堆理由后,如果理由很多,很长时,前面的观点都要模糊了,那么重新突出一下观点,起到点题的作用。)
使用的时候可以更灵活些只要记住结论先行的核心理念和自上而下地先总后分即可。
Where:
主要运用在商务环境下的正式表达上,在日常生活环境中,一些正经的提议,严肃的讨论,也可以使用,但轻松的闲谈、倒苦水就没表要这么严谨了。‘
举个例子:
就上面我讲到的被老师打断2次的例子。
背景:3月27日-3月31日这几天我们区进行了幼升小(2016.9.1-2017.8.31批次)的新生信息采集和生源摸底的线上报名,我家姐姐(2016.8.13)去年申请了缓读,今年无法进行线上报名,提示超出年龄范围。然后就打电话去学校寻问我们需要如何操作?星期一打电话给去学校,相关老师不在,约定星期二上午10:00左右相关老师有空进行咨询。但是我忘了,所以星期三10:00在打电话时,因为没有按照约定时间打电话,心情比较忐忑。
拨通电话后:对面传来,你好,这边是XXX实验小学。
“老师你好,我星期一有打过电话,您不在,那个我们去年也有来过学校,申请了缓读,学校方和我们说,明年重新报名就可以了,最近开始网上预报名,我们登录系统,但是系统提示,超过年龄,这……”要怎么办,还在嘴里呢,对面传来温柔的声音“你是想问大龄孩子如何报名是么?”“是的是的?”对着电话点头如捣蒜,人家也看不见。“那既然无法线上报名,就需要等到现场审核资料的时候再带齐资料进行报名。”之后又询问了,还需要去医院开局复学证明的问题,告知不需要了,去年开具的缓读证明已足够,报名时请一并带来,我又想起了那什么时候现场报名呢?对着电话又是一顿输出啊:“老师,去年我们是成功报名,所以现场审核是短信提示,这次没法线上报名,那我……”有被打断了,“你是想问什么时候现场报名是么?”再一次“是的,是的。“可以关注我区教育的公众号,或者我校公众号,现场审核时间到时会发布在公众号上”。“好的好的,谢谢老师。”
整个电话其实就短短2、3分钟,被打断了两次,其实这位男老师说话很温柔,打断的语气也很和声细语,是我太罗嗦了。如果可以重来多好啊,用结论先行的方法重来一遍。
“你好,这边是XXX实验小学。”
“老师,你好,我想就本次线上报名询问两个问题?第一,我们去年申请了缓读,今年如何报名;第二,去年缓读需要三甲医院的缓读证明,今年重新报名还需要什么证明材料么?”
“大龄儿童无法线上报名,就需要现场报名,去年已经有缓读证明就可以了,报名时随资料一起带来。”
“请问何时现场报名?”
“可以关注我区教育的公众号,或者我校公众号,现场审核时间会发布在公众号上。”
两相对比,效果立判,效率翻翻呢!可惜时间没法倒流,不可能重来了,但是和校方地沟通今后还有很多机会,需要吸取教训。
在现场报名后到开学前,我就可以用结论先行的方法,找校方申请陪读事宜,希望他们可以同意我的陪读请求。
结论先行:老师你们好,鉴于孩子的特殊需求,我想申请陪读。
阐明理由:首先从家庭的角度:孩子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同学,新的学习节奏和新的学习压力,会产生焦虑,我在她会更有安全感,且我有时间可以陪读。
其次从学校的角度:若孩子突发行为问题或冲突,我在的情况下可以第一时间带离孩子,我来缓和孩子的情绪,对课堂的有序进行的影响降到最低。
最后从大环境的角度:之前疫情严重,防疫要求严格,现在疫情日渐好转,防疫都已开放。
再次总结:所以请允许我陪读。
【激活经验】
拆书家提问设计:听过我的例子,请各位小伙伴,回忆下你最近的工作、生活中与人沟通时,对方有没有表现得不耐烦,或者实在忍无可忍要打断你的场景。我们直接开麦讨论2分钟,稍后请1位小伙伴来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学习者经验分享
蝈蝈的分享:
我回忆到了我最近遇到的一个在工作中和财务同时沟通的问题。
具体情况是:票据时间过期了,按照财务的规定他们不能付,所以我就是想跟财务经理沟通一下。有没有那个重新付的机会?或者如果需要重开票据的话有哪些要求?其实就是这种简单的沟通,但是我前提讲了很多很多,他们为什么开错票啦,以及巴啦哇啦?讲了很多不相关的东西,就被财务经理打断过。
【催化应用】
结论先行可以提高我们的沟通效率,现在请各位小伙伴再想一想,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在工作、生活中有哪些沟通场景可以使用结论先行的方法?还有如何运用?请大家在便签上写下来。(比如工作中和领导的汇报、讨论、提议之类;生活中临近五一,和亲友讨论去哪里吃、哪里玩等等)
可以根据自己习惯写,也可以参考下面的模板写。
目标:
谁,再什么时间,在什么情况下,通过结论先行的方式做了什么,达到什么程度?
行动:
第一步:结论先行;
第二步:阐明理由;
第三步:再次总结。
下面请大家用4分钟时间来思考、写下目标和行动步骤吧。稍后继续请蝈蝈小伙伴来分享如果再遇到相似场景如何与财务沟通。
(学习者案例记录):学习者应用
蝈蝈的分享:
如果说再遇到这种开错票据的情况,我需要再次跟财务沟通的话,我可能会先问跟他讲明有一个企业他开错了时间的票据啊,第一步先问我们能不能付嗯,如果不能付,需要他们重新开的话有什么样的要求,我可能就直接把我的需求提问给问给财务的同事。
第一步:结论先行
询问财务是否能收现有票据(在激活经验里提到的这张票据有些问题)?
第二步:阐明理由
第一个我为什么这么问是因为,他们开的票据按照财务现有规定不属于我们可以支付的票据时间。
第二个就是他们只是超出了两天是否有通融的可能。
第三步:再次总结
这张票据还能不能收?
【回顾总结】
回顾一下结论先行的方法:第一步:结论先行,表明你的观点;第二步:依次阐述支持你观点的理由;第三步:再一次总结你的观点。以上就是我今天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也感谢大家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