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一、自我介绍:
各位伙伴晚上好,欢迎大家来到TF2-2线上的练级场。我叫崔倩倩,现在用三个标签来介绍自己:第一个标签是一级拆书家;第二个标签是一家食品企业的HR及内训师;第三个标签是养生运动达人及两个孩子的宝妈,想通过拆书的方式陪伴孩子终身成长。
二、学习目标:
大家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理解和运用启发式提问4步法启发他人对遇到的问题或困惑进行深入思考,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从而做出合理明智的选择。
三、图书介绍
下面我用FAB的方法来介绍一下这本书
【F特征】:《正面管教》作者是简·尼尔森,她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博士,也是美国“正面管教协会”创始人。本书介绍了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的管教孩子方法,自1981年出版以来,被翻译成16种语言畅销全球。
【A优势】: 本书已经成为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在豆瓣评分高达8.7分。和同类图书相比,本书是育儿类书集中非常畅销的一本。不仅理论扎实,而且实操性强,书中的方法可以拿来即用,用之即有效。
【B1本书的好处】:本书通过一些案例告诉我们如何做一个和善而坚定的父母,以及如何在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下教孩子成为一个自律、责任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人。
【B2本片断的好处】:启发式提问可以帮助我们引导孩子自己去思考问题,把事情想清楚,明白自己想要的什么,从而让他们自己做出合理的选择。
本片段节选自《正面管教》中P127页。
启发式提问
下面的指导原则会帮助你恰当地使用启发式问题:
1. 不要预设答案。如果你对孩子应该如何回答这些问题预设了答案,你就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这正是这些问题被称为“启发”式问题的原因。
2. 如果你和孩子中有任何一个人心绪烦躁,则不能提问。要等到你们两个都平静下来。
3. 你问的启发式问题要发自你的内心。让你的智慧指导你该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并且要表达出你的同情和接纳。
我最喜欢的一个例子是,我女儿有一次告诉我,她打算在一次聚会时一醉方休。我倒吸了一口气,说:“跟我说说看,你为什么要那么做?”她说:“很多孩子都那么做,而且看上去他们喝醉了都很开心。”我克制住想要对她说教的冲动,问道:“你现在不喝酒,你的朋友们是怎么说你的?”她想了想,说:“他们总是说多么倾佩我,多么为我骄傲。”我接着说:“你认为你喝醉了酒,他们会怎么想或怎么说?”我能看出她在思考,之后她说:“我敢肯定他们会感到失望。”我跟着又问一句:“那你觉得你会怎么想你自己呢?”这个问题显然让她更费思量。她停顿了一下,说道:“我大概会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她随即又加上一句,“我想我不会那样做的。”
【WHAT】
这个拆页片段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告诉我们如何使用启发式提问来帮助孩子做出合理明智的选择。
【WHY】
在生活中当孩子出现不当行为或跟我们的期待有偏差时,我们可以通过启发式提问的方式让他自己去做出选择,解决问题。给他一思考的空间。
如果我们不引导孩子自己去主动思考得出结果,而是直接告诉他答案或者直接命令孩子按照我们要求去做,那么长此以往孩子不但丧失主动思考的能力还会有依赖性。另命令式的要求,还会让孩子产生叛逆和戒备的心理。
【HOW】
那我们如何运用启发式提问呢?以下四个步骤可以帮助到我们:
1、调情绪:在开启对话前,双方都要是心平气和的,可以做个深呼吸,调整一下状态。
2、问原因: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说出原因,可以这样说:跟我说说看,什么原因会让你有这样的想法或做法呢?
3、寻后果:再通过提问,引发孩子的思考,这样的想法或做法会有什么后果产生?我们可以这样提问:假如你这样做了之后,周围的人会怎么看你呢?那时候你会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4、做选择:把选择权交给对方。还是通过提问,对于这样的结果,你有什么想法,你又该如何去做呢?
举个例子:
我儿子特别喜欢拼搭积木,十一期间孩子的舅妈给他买了一些积木。最近放放学一到家就玩起了积木,作业迟迟不肯写,即使写了也是草草了事。针对这个问题,上周我用启发式提问来跟儿子做了个沟通。
晚饭后我和儿子外出散步,大家心情都比较好。边走边说
我说:“儿子,妈妈很好奇,你最近为啥这么痴迷积木,都不愿意写作业了呢?”
儿子说:“因为舅妈买积木太好玩了,我可以拼出不同的造型,然后他们进行PK,我觉得我好有成就感。”
我说:“哦,原来是这样啊,看得出来拼搭积木让你很有成就感。那你试想一下,如果放学后你一直把所有的心思和时间都用来玩积木,你的学习成绩会怎么样?作业敷衍了事或没有完成,老师会这么看你,同学又会如何看你呢?
儿子说:“作业写不完,会被老师批评,也会被同学嘲笑。会认为我是个不爱学习的孩子。他们也会不喜欢我。”
我说:“这样的结果是你的想法是什么呢?
儿子说:“妈妈,我知道我该怎么做了,我先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空余时间或周末再来玩积木。妈妈你也监督我一下吧。
【WHERE】
启发式提问可用于对方可能面临错误的选择或不知道如何做选择的时候等场景,启发式提问可用于对方可能面临错误的选择或不知道如何做选择的时候等场景,使用这个方法之前要确定双方都是心平气和的。它不适用于危险、紧急突发等场景。
预防异议:
大家可能会说,每天的工作家务事都忙的焦头烂额,启发性提问太浪费时间和脑力了,还是原来的命令式的方法好用。其实则不然,不这么做会更伤脑,还会花更多时间去解决孩子的麻烦事。命令式治标不治本,启发式沟通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根本问题,让对方自己去思考,自己做选择,主动去做事情,避免类似的事再发生。我觉得这样的沟通是很值得的
还有的人可能会说就算用了这样的沟通方式,对方却不说话,怎么办?出现这样的情况,说明沟通气氛不对,对方心存戒备,你没有走进对方的内心世界。这时候需要调整状态,双方在完全放松、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状态下,再去沟通。
【A2】催化学习者应用
【分步催化1】
为了方便大家练习,我给大家线上分个组,两两一组,总共两组,讨论完在回来。
接下来我邀请大家想一下在未来的一周内会不会出现类似的场景:比如你的下属或孩子遇到问题解决不了,想让你帮忙解决,或者身边的同事、家人、朋友遇到不知如何选择的事情,请你给予建议,或者孩子不想上兴趣班,或者两个孩子之间发生一些矛盾冲突等等。以上哪种情景将会出现呢?稍后我邀请一到两个小伙伴分享一下这样的场景。
大家可以相互讨论一下哦。
下面邀请艳艳给大家分享一下未来将会出现的场景:
我家的两个孩子会因为看电视会相互争执,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好的,感谢艳艳的分享。
【分步催化2】
接下来,继续你刚刚想象到的情景,运用今天所学的启发式问题的方法引发对方思考、专注于解决问题,做出选择。你会如何跟孩子或亲友进行启发式提问呢?下面给大家5分钟时间,请大家相互讨论一下,请每个小伙伴都尽量写下自己的提问步骤.
下面邀请另外一位小伙伴给我们分享她的案例:
场景:我家小朋友放学回来跟我说同学之间发生了一些小矛盾,比如说一些侮辱性的话,或别的小朋友没有经过她的同意拿她的东西等。我会运用启发式提问帮助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
1调情绪:自己孩子在学校遇了问题,怎么会有这样的不懂的小朋友,会出现这样生气的情绪。在沟通前我会调整一下我的情绪,不带主观想法去沟通。
问原因:宝宝今天在学校你的小伙伴对你说了那样的话,你能跟妈妈说说看是什么原因吗?发生了什么事情了吗?
寻后果:你在学校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小朋友,我也不可能跟在你身边,有的小朋友可能也不是故意的,如果遇到这样的事情你都来问妈妈,你自己不能及时出处理,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
做选择,以后遇到问题的时候,你是先尝试去自己解决还是等到你放学回家了在跟妈妈说呢?我大概会用这样的思路跟孩子去沟通。
非常感谢这位伙伴的分享,由于时间的关系,就不邀请其他伙伴分享了。今天带领大家学习了启发式提问的四步法:调情绪-问原因-寻后果-做选择。希望大家在日后的工作和生活可以运用起来,最后感谢大家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