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正面管教》 所属活动: 【线上】拆书帮广州小蛮腰分舵第291次 练武场【腾讯会议室】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决定你要做什么

开场:

大家好!我是叶梅,欢迎大家参加这次的拆书活动。用三个标签介绍一下自己,分别是幼儿园教师,阅读爱好者,家庭教育践行者。

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书籍是《正面管教养育工具》这本书。

我这一次分享的主要学习目标是:在跟随我完成本次的RIA在线学习后,学习者在遇到和孩子产生摩擦的问题时,能够现场使用“先决定自己要做什么”的方法,说出自己的处理过程。

F:这本书是由三位作者合作完成。他们分别是是简·尼尔森,一名杰出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是美国“正面管教协会”的创始人。

玛丽·尼尔森·坦博斯基,婚姻与家庭咨询专业硕士,婚姻与家庭执业心理治疗师。

布拉德·安吉Empowering People的首席执行官。

这本书主要讲了赋予孩子力量、培养孩子能力的49种有效方法。

A: 这本书与其他管教类的书籍不同,它既有心理学的坚实基础,又具备落地实用的可操作性能。它以相互尊重和合作的态度为基础,既关注孩子的行为又关注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包含了49种正面管教养育工具的具体方法和实例,实操性很强。

B:你有没有很想教好孩子却被孩子气哭的时候?你有没有因为娇纵孩子而后悔不已,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掌握如何用正确的、正面的、充满爱的养育工具,帮助孩子们培养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解决问题等各项人生能力。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决定你怎么做

对孩子的发展来说,最大的激励是让他置身于看似超出其能力而其实不然的经历中。

——鲁道夫·德雷克斯

决定你怎么做,而不是陷入权力之争。

1.计划好你怎么做,并提前告诉孩子:

·"餐具摆好之后,我就开饭。"

·"我会在星期二和星期四为你的作业提供帮助,但到最后一分钟不行。"

·"当家务做完之后,我会开车送你去你的朋友家。"

2.和善而坚定地将你的计划坚持到底。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开始之前,我想请问大家,在您的生活中或者在网络上,有没有听过或者看过这些场景,“快点吃完早餐上学去”“赶紧去写作业”“快点吃饭”......等等诸如此类的对孩子的催促或者喝斥。其实回过头来想想,这些事情真的很难搞定吗?如果孩子们真的就这样做了,后果真的是难以挽回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那我们可以怎么做呢?这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的关于管教孩子的一种养育工具——“决定你要做什么”。

知识点和相关理念【WHAT】

“决定你怎么做”,是一种用行动代替说教,让自己置身事外,让孩子直接体验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的不良后果,从而学会对自己负责的一种养育工具。

行动建议和行动步骤【HOW】

步骤一,做好计划,提前告知。

针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提前与孩子做好沟通,告诉他们你准备要做什么,确认他们已经知晓并知道可能产生的后果。

第二步,坚持计划,共情鼓励。

当孩子的不良行为再次出现并要求你配合时,向孩子表达你对他的感受的理解,和善且坚定的告诉孩子你会坚持去做你要做的事情,鼓励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

前因后果说明【WHY】

当孩子的行为让我们感到反感或者不满的时候,大人们很普遍的做法就是大声地对孩子进行各种说教,比如“我不是告诉过你要怎么做吗”,接着就是各种惩罚等。

这么做带来的坏处就是,这会让孩子们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怎么做都是错的,大人就是权威。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因为害怕惩罚而学会撒谎、推卸责任等等。更糟糕的是,这对于改变他们的不良行为没有任何好处,他们一如既往的错着,你一如既往的批评指责,不断地重复。

反例

两周前的一个晚上,弟弟又不肯洗澡,我从晚上八点多唠叨到十点,我很大声的对着他喊:我都说了多少遍了,早点洗澡早点洗澡,就是不听。再不去洗,今晚你就睡地板好啦。

他也很大声、很不耐烦地地回答我,我去找衣服。然后呢又跑去玩了。

如此多次,搞得我是筋疲力尽,他自己也是很气愤。

想起正面管教的其中一个养育工具:决定你要做什么,而不是陷入权力之争。

反例转正例

一番思考后,那天晚上睡觉时,我就跟他们说:因为我们上学和上班都经常迟到,为了能够早起也不迟到,从明天开始,晚上十点我就会把抽水机的电源拔掉,如果你们到点了还是没有洗澡,我也不会再打开电源,我相信你们会在我拔掉电源之前洗完澡。(步骤一)

两个孩子信誓旦旦的说我可以做到。

事实上做起来并没有那么容易。当我拔掉电源的时候,看着没有洗澡的孩子我会想:孩子出汗了不洗澡,会不会很痒长痘痘呢。心里就会很纠结该不该去把电源打开。

孩子也会在旁边不停的撒娇说,“妈妈,我保证这是最后一次了。”

几天之后,我已经拔掉了电源,弟弟过来跟我说,我今天打篮球出了很多汗,我要洗澡,然后在那里发脾气。我跟他说,我很遗憾你没有洗澡,浑身黏糊糊的,你也一定感觉不舒服,不过我还是不能打开电源,你可以思考一下自己可以做些什么。(步骤二)后来他就用毛巾沾了冷水擦身子。

多次之后,孩子知道了我确实是说到做到。他总是会过来问我几点了,然后就考虑要不要去洗澡,什么时候洗澡。我也不用追着孩子骂,我轻松了,孩子也渐渐也形成了习惯。

所以在与孩子之间产生摩擦时,不要急着唠叨生气,先决定你要做什么,而不是要求孩子这个那个,这既缓和了亲子关系,也帮助孩子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以及自身的责任感。

适用边界【WHERE】

当孩子做出一些行为我们不能接受或者认可的不良行为时,我们可以使用“先决定你要做什么”这个养育工具。

但它还是有一定的适用边界,在一些情况下不宜采用,比如孩子朝着人群、玻璃窗等扔石头,这样做会直接影响到别人的权利,比如孩子在马路上玩耍,影响到生命安全的时候等等,我们就应该制止并教育。

另外,“先决定你要做什么”这个工具还可以迁移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比如与朋友产生摩擦了,下属用各种理由搪塞推脱责任时等等。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显像提问

在近两周的时间里,你有没有遇到一些让你不能接受或者非常不认可却又感觉没有办法的事情呢?

比如下午放学回到家,妈妈要求孩子先写作业再玩。孩子一边答应一边还是认真的玩,直到很晚了才开始写作业,写作业的时候也是三心二意,一边写作业一边玩,很不认真。尽管时间逼近晚上十一点了,妈妈还是不得不陪着孩子写作业、辅导作业。

比如孩子上学出门磨磨唧唧,总是踩着上课铃声进校园;

比如一个新的项目,下属们互相推诿,没有人愿意去做;

比如上级安排给了自己一个很难完成的任务......

我们先思考1分钟,然后每3个伙伴一组,相互分享交流,分享时间是3分钟,分享时请说清楚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前因后果。

请大家先小组讨论、交流一下,稍后我们请每组派一位伙伴进行分享,时间是1~2分钟。

学习者案例实录:

吴优老师的分享:

我经常跟伙伴们一起组织俱乐部的一些演讲活动。参加这个活动的人,一般都是有演讲需求的。每次参加活动都会有一个人专门从事整个流程的设计,其中有一个环节是破冰环节,就是让现场的人暖场,我们一直没有找到这个人。有一个伙伴他想要参加,但是设计流程的人觉得这个伙伴在破冰环节中的操控能力不行,就计划取消这个环节。

我就跟这个设计流程的人理论,我觉得俱乐部的演讲活动更多的是让别人来参与活动,出发点是让每个人都能够获得提升的机会,能够充分的去表达去发挥。尽管这个伙伴可能做的不太好,但是我认为应该把更多的机会给到每一个小伙伴。我很不愿意接受,他把破冰环节取消。

A1+ 反思加工

今天我们学习了“先决定自己要怎么做”这个方法,运用刚刚学到的方法——先决定自己要怎么做”重新梳理一下,回到刚才大家沟通交流的场景里,你又会如何处理呢?

大家先思考一下,每3个伙伴一组,相互分享交流,分享时间也是3分钟。

学习者案例实录:

吴优老师的分享:

学习了“决定你要做什么”之后,我会这样做:

设计流程的人提出说要把这个破冰环节给取消掉,那我首先第一步要提前做好计划,我要跟他去讨论说这个破冰环节不要取消。基于什么样的理由,有123三个点,我会先在脑海里面预演一遍。

第二步就是坚持计划。就去找到我这位设计流程的朋友,与他一起去探讨这一个破冰环节,并说明不要取消的理由(有以下123三个点)。在这个过程中我还会与他表达:我理解你为什么要取消这一个破冰环节,因为你考虑到破冰环节会影响整个会议流程的质量。这个对你来说很重要。我这个时候的会跟他去共情,并且会在一个比较友好的氛围下去探讨这个问题,避免发生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