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
大家好,欢迎大家。我是美君。今天我要进行TF2-4的过级,主题是“消除误解,陈述事实,实现高效能沟通”,时间约60分钟。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拆书家美君,在青岛一所大学做行政工作。我用三个标签做个自我介绍。
第一个标签,助人达己拆书家。我期待能把拆书帮的理念和拆书法传递给更多的伙伴,带领更多的人学以致用,提升自我。
第二个标签,丈量城市行走者。我热衷于探索城市,去看、去听、去感受所到城市的历史和现在。
第三个标签,育儿育己孩子妈。我有个女儿,她是我保持精进的动力,也是我的能量源泉。我也希望将来能为孩子、为家长提供帮助。
近几年,我有很深的体悟,人生是不断向内看和向前走的旅程,只有达到高度的自我认同,才能走得更远、走得更好。与在座的大家共勉。
【拆页间的逻辑关系】
对话中时常出现各种各样的误解,当我们被对方误解时,为了实现高效能沟通,首先要想办法消除误解,然后以事实为基础,展开陈述。两个拆页在逻辑上是递进关系。
【学习目标-总】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被人误解时,及时采用“消除误解四步法”消除误解,并运用“陈述事实四步法”聚焦话题,使对话有效推进。
【分组】
今天是线上过级,到场的伙伴一共有两位,人数比较少,我们在后面拆书学习环节就不专门分组了,到时候大家听我的指令即可。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的拆页来自哪本书。
【图书介绍】
【F 特征】
我今天带来的书是《关键对话》,作者凯瑞·派特森、约瑟夫·格雷尼、罗恩·麦克米兰、艾尔·史威茨勒。这本书是四位作者历时20余年、对10万余人跟踪调查而完成的。这本书首次明确给出了“关键对话”的定义,通过案例和方法论相结合的形式,为我们论述了如何掌握关键对话的各种方法,文字浅显易懂、方法实操性极强。
【A 优势】
《关键对话》是一本关于沟通方法的畅销书,美国累计销量400万册,在中国也已经超过百万册。这本书也是拆书帮的拆书家们过级时第二受欢迎的书。我个人也很喜欢这本书,这本书里列举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精准解决沟通中的各种问题。
【B 利益】
【B1本书】
再来看看这本书能带给我们什么。
领导交给你一项工作,过程中总是询问进度,你会怎么想?为什么他不去询问别人呢?是不是他不相信我的能力?
朋友找你借钱,你无钱可借,朋友当即就拉下脸来,你会怎么回应呢?
你的孩子和小伙伴约玩一整天,你询问具体活动,孩子生气了,说“你就是不相信我,你干脆跟着我去得了!”你会怎么回应呢?
读完本书,你就会知道,这些对话都是关键对话,只要掌握了关键对话的方法,以上对话,你都能轻松搞定。
【B2拆页】
回到今天的学习主题,通常情况下,当我们在沟通中被人误解时,我们会产生两种反应,激烈反对或者沉默接受。显然,这两种反应都不利于继续对话。我们怎么才能避免出现这两种反应呢?
我们可以采用“消除误解四步法”消除误解,然后运用“陈述事实四步法”聚焦话题,使对话有效推进。
我们一起开始今天的拆页学习吧。首先是第一个拆页。
拆页一
【学习目标-拆页1】
在跟随我完成第一个拆页的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被人误解的时候,运用“消除误解四步法”,暂停争执、否定误解、表达肯定、明确目的,消除对方对你的误解,明确你的沟通目的,让对话继续进行。
我们今天是线上过级,我来朗读一下拆页片段。
【R阅读拆页】
《关键对话》P75
当对方误解你的目的或意图时,你应当暂停争执,然后利用对比法重建安全感。
对比法是一种是非型陈述,其结构包括以下两部分。
打消对方认为你不尊重他们或抱有不轨企图的误解(否定部分)。
确认你对他们的尊重,明确你的真实目的(肯定部分)。
举例如下。
(否定部分)“我不希望你们认为我不重视你们的工作,不想向公司副总汇报。”
(肯定部分)“正相反,我认为你们的工作表现非常突出。”
【WHAT】
拆页介绍了一个消除沟通误解的方法,对比法,先用否定消除对方对你的误解,然后用肯定来明确说出你对对方的尊重以及你的真实目的。
【WHY】
当我们在沟通中被人误解时,我们通常会产生两种反应,激烈反对或者沉默接受。
当出现激烈反对的反应时,我们会情绪激动地辩驳,强烈地反对对方对我们的误解,这时候,我们的辩驳往往产生相反的作用,不仅没有消除误解,反而加深误解,最终让双方不欢而散,甚至产生冲突。
当出现沉默接受的反应时,我们会委曲求全,表面上看,双方对话在继续,但本质上,我们默认了这份误解,接下来的对话也会因此建立在误解的基础上,而这样的对话也无法真正实现我们的沟通目的。
如果任由这两种反应主导我们在被误解时的对话,那我们将永远无法实现高效能沟通。
我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我身上的真实案例。
【案例】
反面案例
上个月,我在闲鱼卖出两个全新未拆封的按摩仪,我以为是同一个型号,只拍了其中一个更贵的型号的照片。
一个买家拍下、收到后,发信息给我,上来就是反问句:你发的是什么型号?
我说就是拍照的那个型号。
他说:是个鬼!
我当时很疑惑,难道我自己买的时候发过来的不是同一个型号吗?
但是看他这么没礼貌,我也挺生气。就说:你这个人怎么这么说话……
有了一些争执之后,我才发现,的确是两个不同的型号。然后才跟他说明缘由,让他把那个便宜的型号寄给我。 这件事结束。
在这个案例中,面对误解,我进入了哪种反应模式呢?是的,激烈反对。大家也看到了后面对话中我们双方的情绪状态。
【HOW】细化步骤
基于拆页的对比法,我拆解出了“消除误解四步法”。
1. 暂停争执。当对方误解你的目的或意图时,你应当暂停争执。
2. 否定误解。用一个否定句打消对方对你的误解。句式“我不希望你认为……”
3. 表达肯定。再用一个肯定句讲出你对对方的尊重。句式“相反,我认为/觉得/理解你……”
4. 明确目的。消除误解后,说出你的沟通目的。句式“我想说的是……,你看这样是否可以?”
有了方法,我们来试着回到刚才的案例中,看看我应该怎么回应。
【案例】
加工成正面案例
他说:是个鬼!
我知道,他误解我了。他说不是同一个型号,我需要先打消他的误解。
(暂停争执)我先自己捋清情况。
我:请你拍个照片发给我,我当时只拍了一个的照片。
他发来照片。
我:我不希望你认为我是故意寄两个不同型号的按摩仪给你,我之前买的时候拍下了同样型号的两个按摩仪,买回来后也没有仔细核对(否定误解)。相反,我觉得你有点生气,是可以理解的,跟你说声抱歉(表达肯定)。我想说的是请你把这个按摩仪寄回给我,运费到付,你看这样是否可以?(明确目的)
他也表示理解,同意我的提议。
【WHERE】
这个方法适用于职场、亲子、夫妻、朋友等几乎所有的沟通场合。当对方误解你的目的/意图时,你就可以使用“消除误解四步法”来暂停争执、消除误解。
当对方故意找茬、抬杠的话,当然这些也就不是误解了,这个方法就不适用了。
【A1】拆书家提问设计
刚才,我们学习了消除误解四步法,现在,为了加深理解,我们来联系自身,激活相关经验。
请大家回顾一下过去一周,有没有一次对话,你被对方误解,当时的你是怎么应对的呢?
我给大家提供几个场景作为参考。
比如,你和另一个部门的同事沟通正在合作完成的一项任务,对方却误解你,认为你在挑刺,你是怎么回应的呢?你的伴侣最近应酬比较多,有一天晚上九点,你给ta打电话问ta怎么还不回家,ta觉得你不信任ta,故意来查岗,你是怎么回应的呢?你的孩子放学回来说老师批评ta了,你给老师打电话想了解情况,老师却以为你来兴师问罪,你是怎么回应的呢?
请你回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你们进行了怎样的对话,对方对你产生了怎样的误解,你是怎么应对误解的呢?后续对话的情景是怎样的呢?
我们今天到场的伙伴只有两位,张芳和金成,还有一位观察家不参与分享和讨论,所以就不专门分组了,大家回忆并分享自己的经历,总时长三分钟。结束后,我们会请一位小伙伴现场分享自己的相关经验。
好,现在我结束共享,把这一页PPT发到聊天区,大家可以点开看。
【A1】学习者案例
请张芳同学用1分钟分享自己的经历。
张芳:我老公前段时间踢球受伤了,但他依然坚持每周日去踢球。我觉得不大爽,因为踢球是娱乐,你既然受伤了,就先要养好身体,我说他别去踢了,他说你这个态度是不想让我去啊,我说你都已经受伤了,再踢就要把命搭进去来,他就很生气,说你不想让我去我就不去了。两个人闹得挺不开心。我觉得他不理解我,我是在关心他,他觉得我是在阻止他。
【A1+】拆书家提问设计
感谢小伙伴的分享。从刚才大家的分享,我们可以看到被人误解时,我们很容易发生“激烈反对”的回应,双方也都会产生负面情绪。
现在,结合刚才学的“消除误解四步法”,暂停争执、否定误解、表达肯定、明确目的。
请大家想一想,如果时光倒流,你回到了刚才的那个场景中,面对误解,请你运用“消除误解四步法”来消除对方的误解,你会怎么做呢?我再次结束共享,把消除四步法的表格放在聊天区,大家在反思加工自己经验的时候可以看着这个表格,参考这些句式来设计自己的回应方式。请大家用3分钟时间分享,然后,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
【A1+】学习者案例
谢谢大家的分享,我们请张芳来分享自己反思加工后的案例,一起来看看会有什么不一样吧。请用2分钟的时间分享。
张芳:如果我再次回到上周日,我老公要去踢球,我会这样跟他说:你怎么伤还没好就又要去踢球啦?他对我的这句话产生了误解,说“你是不想让我去踢吗?”我这时就先暂停争执,然后说“我不希望你认为我不让你踢球是因为我故意不想让你去;相反,我觉得你是可以理解我的,作为你的妻子,我非常关心你的身体,你现在受着伤再去踢球,很可能再次受伤,虽然踢球是为了让身体更健康;你看这样好不好,如果你觉得这个强度在你身体的承受范围内,那你踢球的动作轻微一些,别和人发生肢体碰撞,如果你觉得身体不OK,就暂停一周。
【拆书家回应或反馈】
听了大家两次的分享,我们都能感受到,第二次的谈话氛围都不一样了。
现在,我们看着PPT上的消除误解四步法,回想刚才大家分享的经验和反思加工后的案例,我想说大家对于消除误解四步法的理解都很到位,尤其是对“否定误解“的理解特别好。在这里,我再做一个更详细的解释。
否定误解,首先我们已经知道我们被对方误解了,对方误解的是我们的目的/意图,所以,我们在这部分要先否定这个误解,否定对方对我们目的或意图的误解。我们再看句式,“我不希望你认为……”,认为什么呢,认为后面的就是误解。
除了这一点,小伙伴们对消除误解四步法的理解和运用都非常棒,而且大家想到的自己的案例都很有代表性,对我们相互之间都很有启发,特别好。
【过渡】
第一个拆页中,我们学了消除误解,运用四步法实现了“消除误解、明确目的”这个沟通目标;那么,接下来,我们该怎么继续对话呢?
这就来到了第二个拆页。我们来解决“怎么实现高效能沟通”的问题。怎么沟通才能让我们使对话有效进行呢?
拆页二
【学习目标-拆页1】
在跟随我完成第二个拆页的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需要表达自己观点的对话中采用“陈述事实四步法”,先陈述事实,再基于事实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邀请对方确认观点,并得到对方的回应。
我用一分钟的时间为大家朗读拆页内容。
【R阅读拆页】
《关键对话》P123
布莱恩:自从我到这儿工作以来,你每天都要见我两次,对别的同事从来没有这样的要求。而且,你还让我必须先通报思路,然后才开展工作。【陈述事实】
费南多:你想说什么?
布莱恩:虽然不确定我的想法是否正确,但我感觉你好像不信任我,也许你觉得我无法胜任这个工作,或是会给你造成麻烦,情况是这样吗?【提出可能看法】
费南多:哦,我只是想在你投入大量工作之前提出一些个人建议,没有别的想法,以前跟我合作的那位员工,每次都在快要完成项目时,才发现忽略了其中的关键内容,我只是想小心谨慎一些。
【WHAT】
这个拆页介绍了一个对话的方法,陈述事实法,即在对话中要以事实为基础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邀请对方确认观点。
【WHY】
如果我们在对话时不首先讲述事实,直接讲出观点,很容易出现双方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从而产生误解和争执。而且,如果我们在陈述事实和讲出自己的观点之后,没有邀请对方确认观点、说说他的看法,那么对方会认为你讲的观点已经是结论,这样也会导致误解和争执。
所以,为了避免重新陷入误解之中,我们应该采用陈述事实四步法来推进对话。
【HOW】细化步骤
基于拆页,我拆解出了陈述事实四步法。
1. 陈述事实。客观描述你眼中的事实。时间、人、事……
2. 平顺过渡。以事实为基础,语气平顺地过渡,引到你的感受和观点。句式参考“虽然我不确定我的想法是否正确,但我感觉你好像……”
3. 提出观点。讲出你的感受和观点。句式“也许你觉得我……”
4. 确认观点。用一个问句邀请对方确认你的观点。句式“是这样吗?”
以上是第二个拆页的讲解引导内容,为了让大家对“陈述事实四步法”有更清晰的感知,接下来我来说说,我是怎么用这四步陈述事实的。
【案例】意译案例
先简单说说事情的背景,昨晚,我不知道我老公什么时候回家,因为他经常加班或者应酬,于是就和孩子吃了晚饭,他回来,看见什么吃的都没有,就生闷气去了。我第二天早上,和他展开以下对话。
我:昨晚,我没有给你打电话问你要不要加班、加班到大概几点,结果我们自己吃了晚饭,没有给你留。我看到你回来后只说了很少几句话就去休息了。(陈述事实)
老公:嗯。
我:虽然我不确定我的想法是否正确,但我感觉你有些不高兴(平顺过渡)。也许你不高兴是因为我们自己把晚饭吃了,没给你留,也没有提前打电话问你加不加班(提出观点)。是这样吗?(确认观点)
老公:我的确有点不高兴,但是也不全是因为晚饭的事儿,还与工作有关……其实,我自己不加班,应该提前给你打个电话说一声的。
【WHERE】
无论是工作中,向上管理、同级沟通、向下管理,还是在生活中,夫妻、亲子、朋友对话,只要你需要基于某个事实表达自己的观点,都可以运用陈述事实四步法来从事实出发,讲出自己的观点,然后邀请对方确认观点、做出回应。
预防异议
到现在,两个方法的拆解基本都出来了。有的小伙伴可能会想按照句式运用四步法感觉有点生硬啊,能不能自由发挥,不按照句式来说呢?
这几个句式放在这里的作用,是为了让大家用这种固定句式的框来重塑我们大脑中对语言的整理。如果没有这些句式,我们还能客观地、不夹杂主观情绪地描述出事实吗?还能平顺地过渡到讲述自己感受和观点吗?这两个问题都需要打个问号了。如果不能,又会引发误解和争执。所以,最开始使用这两个方法时,最好还是按照句式来说。
【A3现场演练】拆书家提问设计
好,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场景。
你是一位部门经理,你对某位下属的工作方式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他在和其他部门同事合作时总是不能及时沟通信息,导致很多任务总是踩着时间节点交付,而且完成质量也不够高,当他看到这一结果时也表现出了懊悔。对此,你推测是他内心是想要做好工作的,但因为他本人不善言辞导致这样的结果。所以,你想找他聊聊他真实的想法。
同样,今天只有张芳和金成两位小伙伴,所以你们两位一组,一位扮演部门经理,一位扮演这位下属,现场模拟演练陈述事实四步法的使用。请大家注意,我们演练的目的不是解决这个问题,而是运用今天学到的方法。
模拟演练持续时间8分钟,8分钟结束后,我会邀请两位来现场演练。
我结束共享,然后把陈述事实四步法和模拟演练的场景都发到聊天区,方便我看到大家。
两位,哪位扮演部门经理,哪位扮演下属?
张芳:我不太明白,是哪位用这个方法呢?
我:是部门经理。场景中,你是部门经理,看到下属的工作情况,有一个推测,想找他谈谈。
【A3现场演练】学习者案例
请两位伙伴现场演练陈述事实四步法的运用。张芳扮演部门经理,金成扮演下属。
张芳:小崔,我最近发现你和别的部门同事沟通工作的时候不太及时,交付工作的时候都是卡着点,完成质量也不高。我从你平时的表现、表情、状态上能看出来你对这件事也是有些懊悔的。
金成:是,我现在很苦恼,也很懊悔。
张芳:虽然不确定我的想法是不是对的,你觉得是因为你不善言辞导致的吗?
金成:是,我和同事沟通的时候,总是嘴很笨,沟通不到位,成了恶性循环,工作质量上不去。给领导添了不少麻烦。
张芳:没有没有,其实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会一些障碍,我相信我们的同事都是非常友好的,如果你遇到问题,你可以放下担子,大家都会给你一个很好的反馈。你觉得可以吗?
金成:谢谢经理,我会改进的。
感谢两位伙伴的演练。在两位的演练中,张芳成功地用陈述事实四步法带动金成讲出了自己的想法,而且张芳又进一步给了回应,双方对话实现了高效能推进。
我们可以看到,运用了陈述事实四步法,经理在提出观点前,先讲了观察到的事实,为了照顾下属的情绪,平顺地过渡到自己的观点上,提出“不善言辞”的观点后,邀请下属进行确认,无论这个观点是对是否,都能让下属放下芥蒂和担忧,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我再次共享屏幕。
【A2分步催化1】拆书家提问设计
现在,我们进入下一个学习环节。请你思考,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你有没有需要陈述事实的场景呢?
比如,你想和队友要讨论某件事情,你需要和同事沟通某件事,你想和孩子讨论她最近的某些不当行为……
请你思考并设想出一个在接下来一周能遇到的真实情景,可以让你使用陈述事实四步法。请注意,这一步,你只需要设想出具体情景即可,不需要使用这个方法。
现在,我们还是不分组,请大家想好后就开麦分享自己设想出的情景。时长3分钟。分享结束后,我会邀请一位小伙伴分享。
【A2分步催化1】学习者案例
请张芳用2分钟的时间来分享自己设想的具体情景。
张芳:最近孩子不愿意在幼儿园睡觉,我想在明天或后天跟她用陈述事实四步法聊一下,希望能解决她在幼儿园睡午觉的问题。
【A2分步催化2】拆书家提问设计
谢谢分享。请大家继续思考,在你刚才设想的情景中,两位小伙伴设想的都是和孩子对话,你会怎么使用陈述事实四步法来和孩子实现高效能对话呢?我刚才已经把把这个方法的实践步骤发到聊天区了,大家可以点出来看。请大家设计自己的对话内容,请拿出纸和笔,把你的对话内容写下来,这个过程时长4分钟。写好后,请大家示意我,我也会在时间快到的时候提醒大家,写好后请分享。
在大家写的时候,请注意,对话内容尽可能详细,场景描述尽可能真实,这样有利于我们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使用这个方法。尤其是描述事实的时候,要把人、时间、事都具体地说出来。
大家可以在参考句式的基础上做一个微调,参考句式只是提供一个语言框,但是,也不要自由发挥,自由发挥不利于我们实际使用,比如平顺过渡,就不容易实现。
【A2分步催化2】学习者案例
请张芳分享你的对话内容。
张芳:自从上幼儿园,我的女儿CC就不太喜欢在幼儿园睡午觉,我要在明天跟她用陈述事实四步法沟通一下。
妈妈看到你不喜欢在幼儿园睡午觉(陈述事实)。虽然我不确定你是不是因为不喜欢去幼儿园还是老师不喜欢你(平顺过渡),或许是因为老师不喜欢你(提出观点),是这样吗?(确认观点)
孩子可能会说,老师很喜欢我,我也很喜欢去幼儿园,我只是太想妈妈了,希望妈妈陪着我睡午觉。说到这里,我会去安慰孩子,跟孩子说,妈妈很理解你的感受,妈妈小时候也不敢一个人去上学,但是后来妈妈结识了很多好朋友,也学会了很多知识,妈妈相信你将来也会尝试一个人在幼儿园睡午觉。女儿回应说,妈妈,我会尝试的。
张芳的分享内容非常详细。我听到张芳对于孩子不喜欢在幼儿园睡午觉做了推测,原因可能是孩子不喜欢幼儿园、老师不喜欢孩子,这个原因是怎么推测出来的呢?依据是什么呀?
张芳说,我觉得她是借着不在幼儿园睡午觉来减少在幼儿园待的时间,因为这样她只需要在幼儿园待半天,下午不用去了,但是我不知道我的这种想法是不是正确的。
所以,我们在提出观点这一步,对观点与实际情况的吻合度要做一个考量。如果孩子在上幼儿园的过程中,从来没有回来说过老师不喜欢她或者她觉得幼儿园不好,所以我们推测出来的观点很可能与事实不符,这也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描述我们的感受和观点时,要基于我们之前观察到的事实,二者之间要有清晰的逻辑关系。
张芳在我们分析讨论后,再次给出了新的A2。
张芳:我的女儿一直都不喜欢在幼儿园睡午觉,我打算明天跟孩子用陈述事实四步法聊一聊。我会跟她说:宝贝,自从上幼儿园以来,你几乎没有在幼儿园睡过午觉,虽然我不确定我的想法是不是对的,我感觉你好像很排斥在幼儿园睡午觉,是不是因为你换了地方,不太习惯在陌生的地方睡午觉,或许是因为被子和床不太舒服,是这样吗?
孩子可能会这样回复我:我们幼儿园也很温馨,只是我想让妈妈陪着我,在我身边躺着陪我睡觉。
我会回应孩子:你从小就在妈妈身边,妈妈小时候也像你一样,不敢去上学,但是后来,妈妈去学校熟悉后,老师和同学都对我很好,学校里还有各种设施,还可以玩各种游戏。从那以后,妈妈就爱上上学了。妈妈希望,你也能像妈妈一样,在学校里睡午觉,你午睡的时候会发现很多幼儿园特别的地方,你愿意去尝试一下吗?
孩子应该会回应说:妈妈,我会去尝试一下的。
张芳的分享让我很感动,她自己也有点动容。谢谢她的分享,以及她对自己的精进和迭代。
从小伙伴们的分享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了陈述事实四步法,陈述事实、平顺过渡、提出观点、确认观点,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实现基于事实的高效能对话。
【强有力的结语】
真诚是误解的天敌,事实是沟通的基石。
消除误解四步法,让误解即时消除;陈述事实四步法,让事实成为高效对话的开端。
掌握了这两个方法,会让我们的沟通力明显提升。
如果大家对提高沟通力感兴趣,可以阅读《关键对话》这本书。
希望大家日常多多运用今天学到的两个方法呀。
感谢大家来参加我今天2-4的过级,我们下次再见。